聖諾生物再次變道科創板IPO:研發費用率較低 科創屬性不凸顯|產業...

2020-12-13 騰訊網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藝凡

本期《產業新股》關注的IPO企業為:成都聖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市地為上交所科創板,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目前審核狀態為「已問詢」。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佔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25%。文永均直接持有聖諾生物0.29%的股份,馬蘭文直接持有聖諾生物0.25%的股份,文、馬夫婦通過賽諾投資間接持有聖諾生物50.00%的股份,直接和間接合計持股比例為51.60%,二人為聖諾生物的實際控制人。

據四川監管局披露顯示,聖諾生物原於2019年6月5日申請擬在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後變更至科創板。在科創板開板前一周,聖諾生物稱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再次轉回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本次是聖諾生物的第三次調整上市板塊。

主要業務為多肽原料藥及仿製藥研發、銷售 6個品種獲美國FDA激活備案

聖諾生物的主營業務為多肽製劑和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提供藥學研究及定製生產服務,產品涵蓋免疫系統疾病、腫瘤、心血管、慢性B肝、糖尿病、愛滋病及產科疾病等領域。截至招股書披露日,聖諾生物擁有7個多肽製劑產品,均取得國內批件。其中,注射用恩夫韋肽和卡貝縮宮素注射液為國內首仿多肽藥物。聖諾生物共掌握15個品種原料藥的規模化生產技術:在國內市場取得了7個品種多肽原料藥生產批件;在國外市場取得了8個美國DMF激活備案。

根據美國 FDA公布的數據,2015年-2019年新增的主要多肽仿製藥原料藥DMF備案中,中國和印度企業註冊數量超過70%。根據2019年9月美國FDA的數據,在全球銷量前30的多肽藥物品種中,聖諾生物取得6個品種美國FDA的激活備案,數量居全球第8名,國內第3名。

根據QYResearch統計,2010年全球多肽藥物市場規模約為152億美元,2018年約為28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8.17%。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達到49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7.9%。根據智研諮詢公布的數據,我國多肽藥物市場銷售額由2009年的56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295.6 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12%。

聖諾生物目前產品主要集中於多肽原料藥和仿製藥。其中,比伐蘆定原料藥於2012年取美國DMF備案,是費森尤斯(Fresenius)公司的第一供應商。據了解,2019 年比伐蘆定美國市場銷售額1.17億美元,費森尤斯佔比30.83%。卡貝縮宮素製劑在2016年上市,國內市場主要競爭企業包括輝凌製藥和翰宇藥業等。根據米內網數據,2019年聖諾生物卡貝縮宮素製劑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0.97%。醋酸阿託西班製劑於2018年取得註冊批件並開始進行生產銷售,國內市場競爭企業包括輝凌製藥和海南中和等。根據米內網數據,2019年聖諾生物醋酸阿託西班製劑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82%。生長抑素製劑、胸腺五肽原料藥、胸腺法新製劑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聖諾生物目前在國內主要銷售原料藥,主要競爭企業包括蘇豪逸明、蘇州天馬等。醋酸奧曲肽原料藥及製劑方面,聖諾生物產品上市時間較晚,目前尚處於市場開拓階段,市場佔有率為 0.77%。此外,聖諾生物恩夫韋肽原料藥主要出口墨西哥,目前尚未在國內實現銷售,艾替班特製劑在國內正處於審批階段。

毛利率近三年逐年上升 銷售費用率高於可比公司均值

營收方面,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聖諾生物營業收入分別為1.94億元、2.78億元和3.27億元,主要來源於多肽製劑和原料藥銷售、藥學研究服務以及定製生產。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2019年聖諾生物製劑收入分別為0.58億元、1.29億元和1.90億萬元,主要來源於卡貝縮宮素注射劑、醋酸奧曲肽注射劑胸腺法新注射劑、醋酸阿託西班注射液的銷售。2017年-2019年聖諾生物原料藥收入分別為0.83億元、1.04億元和0.64億元,2018年和2019年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6.41%、-38.27%,主要來源於比伐蘆定、生產抑素、胸腺五肽等產品的銷售。2019年聖諾生物原料藥收入較2018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恩夫韋肽和左西孟旦在墨西哥當地政府招標過程中未獲中標所致。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信息來源:聖諾生物招股書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聖諾生物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6.17%、70.36%和80.12%,綜合毛利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較高的製劑銷售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三年內逐年增加所致。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信息來源:巨靈財經

與行業內可比上市公司2019年部分財務指標對比情況如上。可以看出聖諾生物銷售費用率高於可比公司均值,資產負債率略低於行業內平均水平。速動比率均低於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償債能力較弱。

研發費用率偏低 募資3.49億元主要用於多肽原料藥生產線項目

研發方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聖諾生物擁有研發人員88人,佔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5.86%。據招股書披露,聖諾生物擁有發明專利25項(其中1項同時取得國際專利)。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聖諾生物研發投入分別為0.14億元、0.16億元和0.12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44%、5.64%和3.55%。2019年研發費用較2018年下降比例為29.24%,主要原因是利拉魯肽原料藥研發、特立帕肽、齊考諾肽等項目於2018年完成了關鍵內容的研發,進入臨床實驗或審評階段,2019年研發支出相應減少所致。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信息來源:聖諾生物招股書

與行業內可比上市公司2019年研發佔比對比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出聖諾生物研發佔比高於康龍化成,低於其他可比上市公司。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信息來源:巨靈財經

募集資金方面,聖諾生物本次公開發行擬融資3.49億元,主要用於年產395千克多肽原料藥生產線項目(1.86億元)、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1.04億元)和工程技術中心升級項目(0.58億元)。

欄目說明:產業鏈、價值鏈、科創、註冊制、再融資新規……諸多變化塑造著資本市場的新模樣。隨著這些變化的持續深化,新上市企業的行業偏好、經營邏輯、定價方式,是映射資本市場變遷的重要注釋。為了更好的體現出新股背後的產業特性,我們推出《產業新股》系列內容。在產業和資本的「變與不變」不斷交匯的過程中,信息傳遞與信息解讀的重要性凸顯。運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的方式,我們從體系化研究的角度,在資本市場「入海口」,為投資者帶來新股研究與跟蹤,從新公司看新經濟,以新發現賦能新價值。

相關焦點

  • 悅康藥業IPO:科創屬性不足還涉嫌同門行賄 研發費用率偏低
    來源:電鰻快報原標題:電鰻財經|悅康藥業IPO:科創屬性不足還涉嫌同門行賄《電鰻快報》文/尹秋彤11月24日,證監會同意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康藥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該公司將於12月14日進行網上申購。
  • 聖諾生物、邁信林12月11日科創板首發上會
    聖諾生物、邁信林12月11日科創板首發上會 2020
  • 明志科技科創板IPO過會:將績效和年終獎金計入研發費用遭問詢
    中華網財經訊,12月18日,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24次審議會議召開,審議結果顯示,蘇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志科技」)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明志科技擬在上交所科創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3077萬股,募集資金5.08億元。
  • 科創板日報:科創50指數今日收跌2.41% 雲天勵飛衝刺科創板IPO
    >日報主要內容有:科創50指數跌2.41%,一日跌破兩個前期低位;科創板已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一天3家公司科創板IPO終止審核!均為主動撤單;雲天勵飛衝刺科創板IPO:今年前三季度虧損超8億元,擬募資30億元;華海清科擬上科創板募資10億,3年累計研發費用率高達34.91%,尚處於持續虧損階段。
  • 科創板2019年年報整體掃描,成績如何?
    生物產業主題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題的毛利率較高,分別達到69.55%和53.01%,材料和製造類企業的毛利率相對較低。目前已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中毛利率超過50%的有50家,超過70%的有24家,超過80%的有15家。
  • 科創板2019年年報關鍵詞:降速、分化
    從科創主題來看,營收增速最高的科創主題是節能環保產業,營收同比增速為35.70%,其次生物產業主題增速為28.84%,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相關服務業主題的增速要明顯低很多。生物產業主題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題的毛利率較高,分別達到69.55%和53.01%,材料和製造類企業的毛利率相對較低。目前已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中毛利率超過50%的有50家,超過70%的有24家,超過80%的有15家。
  • 研發佔比不足5%,單一種類收入超7成,秋樂種業闖關科創板|IPO研究院
    科創底色不足,收入結構單一,毛利率低於同行的同時,主營產品還面臨品種權風險出品|每日財報作者|郜融蓮自科創板設立以來,接收的企業都是具備「硬科技」屬性的公司,這也是科創板設立的目的和價值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在今年3月份發布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中表示,支持和鼓勵科創板定位規定的相關行業領域中,同時符合下列3項指標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包括研發投入、發明專利、營業收入等要求。
  • 樂普醫療參股公司,研發投入僅有銷售費用的11.55%
    12月11日,成都聖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聖諾生物」)將科創板上會,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IPO日報發現,聖諾生物的業績極有可能來自於一家子公司,並且可能經歷過對賭失敗。
  • 悅康藥業衝擊科創板: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不足2成 研發費用率毛利率...
    近日,悅康藥業在上交所披露招股說明書,公司計劃在科創板募集資金15.15億元,投向研發中心建設及創新藥研發項目、固體製劑和小容量水針製劑高端生產線建設項目等。公開資料顯示,悅康藥業成立於2001年8月,2019年5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涵蓋藥品研發、製造、流通銷售全產業鏈條。
  • 科創板「含科量」標準明晰:6家擬登陸企業或不符合新要求
    隨著《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的發布,科創板的上市要求得到了進一步的細化。指引包括3項常規指標和5項例外條款。企業如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即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如不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但是滿足5項例外條款的任意1項,也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
  • 科創板首份年度成績單來啦!國泰君安來細解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訂閱號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7月22日,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8月8日,第二批科創板公司掛牌上市。截止到2020年5月9日,已經有105家科創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報,科創板首份年度成績單也逐漸揭曉。
  • 倍輕鬆科創板IPO過會:銷售費用率是研發費用率7倍 過半募資仍用於...
    中華網財經訊,12月16日,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21-122次審議結果顯示,深圳市倍輕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輕鬆」)首發獲通過。倍輕鬆最近一期的銷售費用率是研發費用率7倍,此次欲募集4.97億元資金,投入資金最多的項目是「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總額2.79億元,比例達56.14%。
  • 偉創電氣IPO:科創屬性不足市佔率太低還隱瞞神秘關聯關係
    來源:電鰻快報12月1日,證監會同意了蘇州偉創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創電氣」)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該公司將於12月18日進行網上申購。但經《電鰻快報》調查發現,偉創電氣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雖就相關質疑向公司發去求證函,但至今仍未收到回復。偉創電氣在隱藏什麼?
  • 科興製藥IPO衝刺科創板 實控人鄧學勤卻是醫藥新人
    科興製藥申請科創板上市,營收規模逐年擴大,但研發實力備受外界擔憂。不成比例的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少許的專業研發人員,給科興製藥的未來添了一份不安。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肆虐,目前尚未完全平息,生物醫學受到的關注越來越高。
  • 深耕技術研發20年!準科創板IPO公司凱賽生物將進一步開拓長鏈聚...
    科創板又迎來一家生物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上交所信息顯示,7月15日,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賽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註冊生效。這意味著,凱賽生物的科創板IPO路程基本走完,已經成為一家準科創板上市公司。
  • 科美診斷科創板IPO:管理費用率遠超行業均值 商標權訴訟敗訴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科美診斷本次預計發行不超過0.41億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計劃募集約6.35億元資金,投向新建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基地、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產品研發項目、LiCA試劑與配套儀器研發(實驗室)和LiCA試劑與關鍵生物原料研發四個項目。
  • 217家科創板公司IPO募資超3000億元 審核效率顯著提升
    華泰聯合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張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上市標準是以市值為核心的,從第一套上市標準到第五套上市標準,從盈利到未盈利企業,對市值的要求逐步增加。未盈利企業附加標準也更多,如營收、研發投入和現金流量淨額等。「市值加淨利潤上市標準與其他板塊標準相似,另外也較容易判斷企業是否符合該標準,所以,初期科創板申報企業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比較容易理解。」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 | 科創...
    受國際市場持續大跌的影響,上周科創板股票跌多漲少,整體呈下跌走勢,成交額也持續萎縮,全周成交887.52億元,成交額再次少於1000億元。個股漲幅情況來看,芯源微、寶蘭德、中微公司(688012,股吧)分別以25.05%、17.43% 、8.64%的漲幅位居前三,潔特生物、紫晶存儲、東方生物則排名跌幅前三,其中潔特生物全周下跌 19.25%,居跌幅榜第一。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科創...
    在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方面,有觀點認為,作為科技創新的領頭羊,科創板主要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這些領域的發展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這些領域的成長速度也有望更快,優質公司更容易凸顯。科創板自去年7月至今整體業績表現良好,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 ...科創板科創屬性要求提升、關注度較高的果麥文化、愛瑪科技過會
    其中要求該行說明2019年個人消費貸款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否存在平臺貸款;報告期內監管評級被扣分的主要因素;報告期內是否存在為表外業務墊款情況,是否存在兜底約定;理財產品穿透至底層標的資產情況,是否存在違約風險;35家村鎮銀行不良率較高及逐年改善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相關監管要求等等。科創板科創屬性要求增強,金冠電器、鼎陽科技暫緩表決,興嘉生物審核未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