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航拍圖
建設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喚醒千年金蠔小鎮......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佔據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關鍵節點的寶安區沙井街道,是近年來灣區西部緩緩升起的核心城區。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開局之年。近年來,沙井街道搶抓「雙區驅動」時代機遇,全面響應市、區號召,建設「西部中心、智造重鎮、魅力蠔鄉」。
在抓搶「雙區」建設機遇時,沙井如何做?首先從拓展產業空間、拆除違建、治水和大項目建設,一窺沙井城市建設的新進展。
創新土地整備模式
解決企業用地難題 推動社區轉型發展
步湧利益統籌項目拆遷後
步湧利益統籌項目作為我市唯一一個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期間啟動並於當年完成的產業整備項目,股東大會通過率98.96%,已完成首期23公頃土地入庫,提供10.8公頃產業用地,股東大會通過率和推進效率創深圳同類項目新高;深圳史上最大舊改項目金蠔小鎮重點更新計劃正式獲批,正開展專項規劃編制;沙一萬安工業區、共和第三工業區等6個工改工項目通過專規,平安高科技城項目已申報更新計劃......
今年,堪稱是沙井街道歷史上城市更新力度最大的一年,城市建設得以持續提速推進。
然而,在土地權屬情況複雜、歷史遺留問題多的沙井,徵拆是城市更新過程中繞不開的話題。沙井如何解決轄區內建成度高、房屋密集等發展空間受限難題?
步湧產業利益統籌項目模式是沙井開展土地整備的一個創新,巧解重點企業發展空間不足的難題。
立訊精密是寶安的重點企業,在上市公司市值500強中排名靠前。隨著公司的擴產,該企業擬在沙井轄區建設新的生產基地。經過深入分析研究,沙井街道巧妙地將步湧社區產業土地整備利益統籌項目(以下簡稱「步湧項目」)與產業用地需求緊密結合,統籌解決企業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
步湧項目位於步湧社區,區位優越,產業基礎較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項目實施範圍33.4公頃,涉及永久建築面積約20.6萬平方米,臨時建築約2.6萬平方米。
然而,近年來,由於城市的快速發展,社區面臨廠房破舊、環境配套設施弱、引進新項目乏力等實際問題,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通過引進重點項目實現區域產業升級,無疑為社區、甚至轄區的未來發展「輸血」。
除了為重點產業提供土地保障外,該項目還提供了36班九年一貫制學校、街道文化活動中心、區社會福利中心等用地,打通沙井路步湧社區段,一攬子解決了12號線北延長線步湧社區房屋徵收問題、步湧社區排澇河綜合整治項目、外環高速項目佔用集體土地歷史遺留問題,有效助推社區轉型發展,可謂一舉多得。
據了解,為加快推進該項目,寶安區成立以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並將項目納入區2020年區領導包掛點重點項目。
沙井街道成立了以街道主要負責人為指揮長的現場指揮部,建立「1+1+9+6」工作機制,探索總結「三講三用六堅持」工作法,堅持每周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窮盡政策和措施,及時研究解決問題。
為了推進工作,沙井將拆遷範圍分為6個區域,每個區域成立由街道、股份公司、社區、法律、評估、測繪等組成的專門攻堅小組,推進徵地拆遷工作。
實體經濟是寶安的立區之本,身為「智造重鎮」,沙井為產業發展拓展空間責無旁貸。今年,沙井還協助另外一個重點企業信維通信增資擴產用房8.75萬平方米。
此外,通過單一來源談判,沙井解決轄區內企業續租17宗、面積10萬平方米;集體工業用房續租21宗,面積15.6萬平方米。
保障了興禾自動化整體租賃馬安山第二工業區、崧盛電子新增廠房3200平方米,同時還整治「散亂汙危」園區3個,騰挪廠房面積5.3萬平方米。
苦幹實幹加巧幹
決戰姿態拆違建
連續三年消化違建量寶安最多
蠔鄉湖拆遷現場
探討沙井的城市建設,歷史遺留違章建築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作為原關外地區,原有違建就像是一塊塊「補丁」,不僅擠佔公共空間,影響城市面貌,損害大多數村民的利益,並且制約城市規劃的執行和城市的未來發展。
違建利益大,拆除阻力更大。如何拆掉這些「補丁」,讓城市穿上「新衣服」,是留給沙井的發展難題。然而統計顯示,沙井連續三年來在寶安全區消化違建數量最多:
2018年,沙井累計拆除消化違建104.61萬平方米,超額完成20.23%;
2019年提前三個半月完成129萬平方米拆違任務,全市74個街道最多。其中,3個月完成截流河8萬平方米徵拆,下湧街心公園從拆遷到建成不到4個月,創造「沙井速度」;
2020年完成消化違建126.77萬平方米,提前4個半月超額完成任務,總量全區最多。
拆除違法建築,可謂是基層工作第一難事,沙井怎麼做到的?其中兩個關鍵理念,是「苦幹實幹加巧幹」和「以決戰姿態」,開展拆違工作。
比如,全力保障上級規劃順利落地,沙井街道堅持埋頭苦幹,實現了上級指到哪裡就拆到哪裡;
有擔當有作為,和一市場亂搭建存在10多年,是群眾的「糟心事」,一周之內就拆除解決了,爛尾7年的定崗湖涉黑別墅同樣也被拆除;
不斷摸索門徑,沙井緊盯特區、市、區的新政策新措施,結合「兩規」「三規」「新三規」,全力推動拆違攻堅。
責任和擔當,為未來謀發展的使命感,是能客服困難做好拆違老大難工作的原因。
拆除違建,是努力還群眾一個安全、舒適、文明、優美的人居環境。同時,隨著未來沙井加快違建「消存量」,千年蠔鄉也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鐵腕完成全市最重治水任務
17條河湧展新顏 兩個公園展現治水成效
蠔鄉湖效果圖
近幾年來,治水是深圳、寶安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沙井的治水任務尤其重。沙井水系豐富,全區66條河,沙井佔了17條,全市最大的河流茅洲河經沙井匯入珠江。
但沙井的黑臭水體在全市各街道中也是最多的,是寶安、乃至深圳黑臭水體治理的主戰場之一。
沒有作業面,就談不上治水。對沙井來說,水汙染治理最難「啃」的任務就是徵地拆遷。17條河湧治理基本上都要開展房屋徵拆工作,受制於工程進度等各方面因素,留給街道的徵拆時間緊,而紅線內私宅廠房多,拆遷量和難度可想而知。
三年來,沙井街道敢闖敢試,結合拆違、結合房屋徵收、結合土地整備利益統籌、結合城市更新,完成涉河拆遷約15.09萬平方米,其中永久建築9.40萬平方米,及時移交了作業面,切實保障了水務工程建設。
整治排汙是擺在街道面前的第二個難題。為此,沙井街道開展「五清」專項行動、「利劍二號」行動,強力清理排水渠涵、小湖庫塘、「散亂汙危」企業,不斷壓實主體責任,管控汙染源頭。
嚴格管理才能實現長制久清。沙井嚴格落實河長制,創新實施巡河七類人員聯動(河長、社區幹部、網格員、寶排、清掃保潔、環保水政執法人員,建立河流微信群聯動),形成17條河流責任定崗分工圖,提高了巡河管理效率,為鞏固治理效果提供了根本保證。
三年來,沙井街道用「辛苦指數」換17條河湧的不黑不臭,堅決打贏治水提質攻堅戰。
茅洲河(沙井段)越髮漂亮
如今,沙井轄區17條河湧經過三年的強力整治和生態修復,再現清水出「長虹」,魚鳥奏「歡歌」的和諧畫面,「痛點」變成「亮點」,沿河碧道串聯成帶,與西海堤共同形成城市的水系生態,成為市民群眾休閒娛樂的親水平臺。
治水帶來好消息正等著沙井市民:治水典範蠔鄉湖公園將於年底向市民開放;截流河將打造成深圳的「塞納河」,海上田園升級為世界級的夢幻水鄉。
水是城市的血脈,湖是城市的眼睛。上述蠔鄉湖公園以及定崗湖,未來建設成功後,位於沙井的一北一南,成為沙井兩顆靈動的「眼睛」。
蠔鄉湖公園位於沙井北部。原為排澇河、沙井河、上寮河、新橋河交匯的崗頭調節池,水體黑臭難以靠近,曾是沙井一大痛點。街道反覆研究後,決定變痛點為亮點,建設蠔鄉湖公園。
公園建設項目佔地面積大,其中約4.6萬平方米(30%)土地未釐清經濟關係,現狀為各類散亂汙危企業、廢品收購站等,共拆除各類建築近3萬平方米。
沙井街道窮盡措施,創新工作方法,探索開創了固定證據、先拆遷後利益統籌的土地整備新模式,將蠔鄉湖公園納入後亭社區土地整備利益統籌項目,發動後亭社區股份公司自行理清租戶利益關係,在沒拿到拆遷補償款的情況下,先期墊付清退補償資金,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解除一期項目範圍內全部租戶合同,為蠔鄉湖公園按期開工建設奠定了基礎。
去年底,蠔鄉湖公園建設正式啟動,再有一個月,這裡將建成開園並舉辦第十七屆寶安區沙井金蠔美食民俗文化節,到時可以在沙井遊湖品蠔、聽曲看戲。
位於沙井南邊的定崗湖公園,其實早在2016年3月就曾立項,但項目幾經波折,最後卡在了項目內的多年歷史遺留問題8棟爛尾涉黑別墅上。沙井街道勇於擔當,做實做細涉黑別墅當事者及家屬思想工作,徵得其同意後,於去年12月30日依法一舉拆除爛尾7年的定崗湖涉黑別墅,掃除了最後一隻「攔路虎」,項目終於在今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
自此,沙井形成「北有蠔鄉湖、南有定崗湖」的生態格局,遊湖賞景將成為沙井人新的生活方式。
大項目推動大發展
金蠔小鎮留住城市記憶
金蠔小鎮規劃圖
好的城市環境,就會吸引投資,大項目紛沓而至,將為未來發展積蓄新動能。
今年8月舉行的寶安區重大項目與產業空間資源對接會沙井專場上,沙井街道梳理出73萬平方米可利用產業空間進行推介,成功籤約18項重大項目,涉及先進位造、文化旅遊、文化創意等多個產業,計劃投資額約546億元,預計年產值可達822億元。
「大投入」將帶來「大發展」。如今在沙井,平安高科技城、沙一萬安等一批「工改工」項目正快速推進;融創項目已遷入、新設20家企業,預計全年營收合計10.88億元;金雅福集團已落戶2家企業;立訊精密SIP產業中心基地項目,產業用地範圍6.7萬平方米建築已全部拆除,預計今年產值105億元;立訊、易天自動化、駿鼎達完成產業遴選,輔導中富、精誠達等5家企業IPO上市,產業結構優化、經濟提質增效的步伐不斷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3日,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融創地產和珠海華發共同發起註冊的深圳融華置地投資有限公司拍下了沙井的項目用地,標誌著融創大灣區總部和冰雪文旅綜合體項目正式進駐深圳。
項目預計總投資367億元人民幣,總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集聚文旅集團總部、文化集團總部、地產廣深區域總部、採購總部、服務廣深區域總部五大板塊。
冰雪文旅綜合體項目將集世界最大室內滑雪場、室內娛水樂園、室內體育樂園、商業為一體,同步配置風情商業街區、高端酒店、辦公及生活配套等。項目建成後將成為甚至西部又一經濟增長級和文化地標。
不僅如此,沙井目前還有一個深圳至今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正在推進——沙井金蠔小鎮,沙井正在以對歷史和文化、對傳統和未來負責任的歷史使命感,推進深圳四大古墟沙井古墟再新生,喚醒城市記憶,記得起鄉愁,繼承傳統街巷生活記憶的同時,演繹現代城市公共空間。
金蠔小鎮是深圳的鄉土文化「活字典」,是深圳市第一批歷史風貌區。早在北宋時期,這裡就開設了歸德鹽場,沙井人在這裡煮海為鹽,立橋鎮塔,留下了千年鹽文化和龍津橋、龍津石塔。
除了曬鹽,人們摸索出遠近聞名的養蠔技術,尋求海上美味的客商絡繹不絕,就連大文豪蘇東坡都讚不絕口,經常託朋友前來買蠔……
曾經的繁華景象深深沉澱在這處古墟的舊村老屋、祠堂廟宇、古樹古井裡,成了深圳這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裡一張滄桑的面容,它既不是高樓大廈,也散去了繁華似錦,只在燈火闌珊處坐看潮起潮落。
為喚醒這座古老村落,讓那一捧故土仍裝著家鄉的思念,讓那一陣陣鄉愁、那一草一木的眷戀,都能有所依託,沙井街道力排眾難,啟動沙井古墟歷史風貌區保護與更新研究,規劃出佔地面積3平方公裡,含23公頃歷史風貌保護區,採用「重點更新單元+歷史街區活化整治」模式和「政府規劃統籌+市場主體實施」方式,通過對古墟的保護與運營,統籌推進沙井大街金蠔小鎮連片舊屋村和歷史街區活化整治,讓每一面牆、每一扇窗、每一個屋頂、每一棵樹都訴說蠔鄉故事。
11月3日,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會長高蒙河,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城市記憶空間研究院院長萬勇等專家組一行5人前往沙井古墟進行現場考察,專家組先後參觀了龍津石塔、沙三陳氏大宗祠,辛養陳氏大宗祠,鹽司衙門遺址等歷史古蹟。
當單霽翔了解到龍津石塔的歷史比北京故宮還早兩百年時,表示沙井的文化歷史傳承和文物保護做得很好,希望能堅持下去。
專家組認為,沙井古墟作為歷史文化遺產比較豐富的歷史風貌區,作為深圳歷史發源地之一,其發展變化的歷史,可以改變深圳這座城市在人們心中固有的形象,是深圳鄉土教材的活字典,體現深圳文化、深圳傳承和深圳精神。
與此同時,金蠔小鎮將對接國際會展城區域商業、文化、餐飲、酒店等高端服務需求,繼承傳統街巷生活記憶,演繹現代城市公共空間,聚力打造地標性特色文化街區,讓金蠔小鎮成為深圳的鄉土教材「活字典」,致力於打造成深圳先行示範歷史文化地標。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寶安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