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水腫,很多人不陌生,洗臉一照鏡子,發現自己不但眼皮腫、眼袋腫、臉頰腫,甚至小腿、手臂、肚子上也是一按一個坑。
這惱人的水腫背後,到底藏著哪些秘密?中醫認為,水腫是指因感受外邪,飲食失調,或勞倦過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調,脾失健運,腎失開合,膀胱氣化失常,導致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為臨床特徵的一類病證。·
![]()
其實,水腫反應出的是體內代謝循環狀況,就像是人體內發生了「水災」,它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是發作程度有輕有重。水腫初起多從眼瞼開始,繼則延及頭面、四肢、腹背,甚者腫遍全身,也有的水腫先從下肢足脛開始,然後及於全身。輕者僅眼瞼或足脛浮腫,重者全身皆腫,腫處皮膚繃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或皮膚鬆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復,甚則按之如泥。如腫勢嚴重,可伴有胸腹水而見腹部膨脹,胸悶心悸,氣喘不能平臥,唇黑,缺盆子,臍突、背平等症。對於可以自行消退的水腫,尚且不足以為慮,但是對於長期在固定部位出現且指按壓後有明顯的凹陷的水腫往往預示著疾病的出現。
![]()
前一天晚上明明沒喝什麼水,早上起來照鏡子,卻發現眼瞼腫了,也就是常說的「腫眼泡」,那就需要警惕腎臟問題。腎性水腫首先從眼瞼、臉部開始發生,用手指下壓時水腫部位會明顯凹陷,早起時情況最為嚴重,隨後逐漸減輕。但如果不能在腎病初期發現疾病,不及時治療,水腫可能會逐漸出現在下肢甚至發展到全身。
![]()
水腫部位出現在臉部及四肢,很可能是內分泌疾病或功能失調引起的水腫,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這類水腫用手指下壓水腫部位時不會出現明顯凹陷。而且這類患者通常還伴有怕冷、厭食、乏力等症狀。
![]()
從西醫的角度來說,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都會導致下肢凹陷性水腫、腹水等表現。在臨床上,這種水腫被稱為肝源性水腫。這類水腫一般發生在下肢,而後逐漸向上蔓延,但頭部和上肢一般不會出現水腫。常伴有不明原因的腰圍增粗(腹水),有時可能還有飽脹、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的表現。不過,並非所有的下肢水腫均為肝病所致,有一些輕度的下肢水腫是因為下肢靜脈曲張、靜脈回流障礙引起的。這一類水腫早晨起床時較輕,而下午或者晚上水腫更為明顯,這是久坐或者久站加重了靜脈回流障礙的緣故。
![]()
心臟出現問題時,泵血能力會有所下降,也會導致水腫。這類水腫明顯受體位影響,所以一般患病人群通常最先是腳部、踝部出現水腫;若是長期臥床的病人,則會在腰背、腰骶部等低垂部位發現明顯凹陷性水腫。同時可能伴有尿頻、尿量少等症狀。此外,如果除了水腫之外,還明顯感覺到氣短、呼吸費力,尤其是晚上平臥時提不上氣,那就需要警惕是不是發生了心力衰竭。下面總結了各類水腫的危險程度,希望能幫助大家快速判斷自己病情。
主要發生在眼瞼、腳踝或是小腿迎面骨位置,用手指指腹輕壓5~10秒,按壓時皮膚凹陷2毫米左右,放開後立即彈回。
全身都有明顯水腫的表現,尤其是小腿部位,手指指腹按壓後皮膚會下陷4毫米左右,需數秒才能恢復。
全身嚴重水腫,手指按壓凹陷超過6毫米以上,且需要等待10秒以上凹陷皮膚才能緩慢恢復原樣。
最好能在輕度水腫時就查明病因,清除病灶;若是等到中度水腫或是重度水腫,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
![]()
在古代,水腫是一個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的疾病,所以中醫在水腫的調理治療方面,總結了很多經驗。今天,我們介紹的是一個起到食療輔助作用的方子,赤小豆鯉魚湯。赤小豆,具有利水除溼,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作用。《神農本草經》曾記載:「主下水,排癰腫膿血」。鯉魚具有利水,消腫,下氣,通乳的作用。將赤小豆和鯉魚熬湯,具有健脾益腎,利尿消腫功用。此食療方對水溼凝聚引起的臉肌、腹肌、肢肌浮腫,經前水腫,孕婦水腫,甚至一些嚴重的疾病,比如肝硬化腹水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做法:將一條鯉魚,去內臟和魚鱗,用赤小豆二百克,和鯉魚一起熬湯,不要放調料,尤其不要放鹽,然後湯熬好了,就可以喝了。
服法:每次喝一碗,一天喝三次,喝幾天就可以了。
這個方子是除水腫的食療方裡面效果比較明顯的,比較平和,但是嚴格討論,還是對偏於溼熱的水腫效果更好一些。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水腫消掉後,還是要及時就醫,查明水腫原因的,否則等到疾病加重了,就晚啦!
患者張某某,女,42歲,2019年8月下旬就診
主訴:水腫,眼瞼浮腫為著,持續30天,加重7天
現病史:患者無明顯誘因,於一個月前出現眼瞼浮腫,雙下肢輕度浮腫,伴有精神疲憊,乏力倦怠,頭腦昏沉,頭重如裹;食慾一般,多食則腹脹;腰酸,四肢酸困,行走乏力;大便黏膩不爽,小便量不多;多困,但眠淺,醒後甚覺身體疲憊;月經經期基本正常,但量少,色淺,無痛經;舌體胖大,舌質紅,苔白膩,略滑;脈偏沉而無力
西醫檢查;經查,包括尿常規和腎功在內的實驗室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平素身體健康,無其他基礎病;形體偏胖,性格內向,好靜而少動
分析:
觀此患者,中年女性,既然未找到促成本病的明顯誘因,西醫無法給出明確診斷,那麼就可以發揮中醫優勢,結合發病季節和患者本身體質等方便考慮辨證論治來治療。患者素體偏胖,不喜運動,較易形成痰溼內盛的體質而阻礙了脾胃的運化功能;有此體質為基礎,再結合發病時節,恰好是暑氣漸盛之時,溼與熱共同為患,則脾胃更容易受損,患者出現了眼瞼浮腫,雙下肢浮腫,同時伴有精神疲憊,頭重如裹,食後腹脹,四肢酸困,大便黏膩不爽等表現,這都是脾胃運化功能受阻,溼邪困脾的表現;但是也要注意,除了溼邪困脾之外,還應該考慮患者兼有腎氣虛弱的問題,因為患者也出現了腰酸,行走乏力,月經量偏少等症狀,所以必須同時考慮腎虛的因素。縱觀此患者,治療當以健脾利溼消腫為主,兼以補腎培元
治療原則:健脾利溼消腫,補腎培元
處方:
太子參12,蒼朮12,白朮15,厚樸10,陳皮12,姜半夏9,炒杏仁9,炒薏苡仁30,茯苓20,澤瀉12,豬苓10,砂仁6,木香10,藿香10,佩蘭10,菟絲子30,懷牛膝15,杜仲12,7付,水煎服
結果:
患者服藥7劑,水腫明顯消退,自覺精神好轉,乏力減輕,頭腦較之前清明,腰酸減,大便成形。原方稍作調整,繼續服7劑,愈。
![]()
關注碧雲堂中醫大德養生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更多健康諮詢,了解更多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識別關注
碧雲堂中醫大德養生,
一個為您送來健康的公眾號
微信號:dadezhongyi
電 話:0311-86697775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碧雲堂中醫大德養生微信客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