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是給肝、脾、胃的好禮物

2021-03-04 張同泰

我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為什麼笑一笑能十年少,顯年輕,容光煥發呢?

         

笑的對立面是笑不出來。生活中,我們也常聽到:「被氣得吃不下飯」、「氣到胃痛」、「心情不好沒胃口」。

 

為什麼生氣或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茶飯不思,一點胃口都沒有,而且感覺胃也不舒服。很多人的脾胃總不是很好,為什麼?

 

 

因為病根或許不在脾胃,

而是被「」或「」出來的。

 

如果生的每一通氣,都能瞬間片成一個屁放掉,該多好,當成排洩而不是埋下炸彈。

         

中醫講的「」:鬱結。各種負面情緒,只增不減,只進不出,累積成山,氣血也凝滯。

 

中醫五行中,肝屬木脾胃屬土

 

肝鬱,肝不爽了,

第一個被殃及的就是脾胃

 

因為木克土

 

所以說「氣得吃不下飯了」,「氣到胃痛」。

 

心情不好,為什麼會跟肝扯上關係呢,像蝴蝶效應一樣?

 

如果,你把自己當成一種盛放情緒的容器,盛著悲傷或怒氣,蓋上蓋子,那就容易出現「鬱結」。

 

肝主疏洩,疏即疏通,洩即發洩生發,而非「堵塞」。肝疏洩正常,全身就舒暢,氣血運行順暢調和,心情自然平靜開朗。

          

「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真有道理,你熱戀時候的那張臉,「面如桃花」,為什麼?那是怎樣一種愉悅的心情,多麼舒暢。

失戀時的心塞,臉色慘白憔悴神傷……不同的心情和狀態不同的臉色

 

 

現在天氣逐漸變得有一點點燥熱了,等步入蟬夏,人就容易暴躁和生氣,怒傷肝

 

大怒很像夏天的颱風和暴雨,肝洩過度,怒氣衝天。

 

鬱結很像密不透風的悶熱,肝氣難以疏洩。

 

肝氣疏洩得好,那就是清風徐來,風和日麗,微風細雨。

 

悶悶不樂、表情鬱悶、面色發黃、缺少光澤,鬱結厲害的面色會發青黃;

形體消瘦或偏胖;經常嘆氣、胸悶不舒;舌紅,苔白或黃,脈弦;腹脘易脹痛,易反胃酸,易打嗝噯氣;咽喉不利,總感覺咽部有異物,吐又吐不出來;

 

偶爾會感到胸肋脹痛或上下竄痛;女性月經前有比較明顯的乳房脹痛和少腹脹痛,便秘或大便洩利不爽。

 

因為氣鬱的根還在肝上,所以根治很重要。一味的健脾益胃,而忽略疏肝理氣,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問題依然存在。

 

中醫上稱「扶土抑木法」,包括疏肝健脾、洩肝和胃、調和肝脾等具體治法,主要適用於肝強脾弱、肝強胃弱和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病證。

暮春時節,人也容易傷春,多愁善感,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情,放下過多思慮,情志養生,笑是給肝、脾、胃、的好禮物。

如果是因為心情而知肝鬱,疏肝理氣要先放在第一位!

杞菊香蘇飲:枸杞+菊花+紫蘇+玫瑰花

【130g(13g*10小袋)  45元/大袋】

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菊花明目清肝,提神醒腦,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也有較好的療效;紫蘇行氣和胃;玫瑰花開鬱散結疏肝理氣,行氣活血。

多吃健脾益胃的食物注意祛溼          


紅豆薏米芡實丸」內含:紅豆薏米山藥茯苓芡實白芝麻等藥食同源的精選材料。

紅豆:幫襯著祛除體內毒素細菌和溼氣。

薏米:平時吃點可以起到利水消腫、健脾去溼、清熱等作用。

山藥:健脾益胃、助消化,益肺止咳。

茯苓:利溼而不傷正氣

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溼止帶的功效。

白芝麻: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預約掛號健康自查

相關焦點

  • 這篇文章,把補脾的知識全講明白了,收藏!
    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常看以下幾個部位:一般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紅潤的,乾濕適度,潤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顯得非常乾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齦腫痛等症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另外,睡覺時會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表現。脾胃的經脈和人的鼻子相連。鼻腔乾燥、嗅覺失靈、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虛弱所導致的。
  • 補脾,是健康的根基,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常看以下幾個部位:口唇:一般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紅潤的,乾濕適度,潤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顯得非常乾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齦腫痛等症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另外,睡覺時會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表現。鼻子:脾胃的經脈和人的鼻子相連。
  • 脾和胃的實質是什麼?
    脾是髒,胃是腑。髒屬陰而腑屬陽。脾與胃相為表裡。在五行學說中,脾胃同屬於土,而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脾屬溼土,而胃屬燥土。 脾與胃的功能,主要為運化水谷、益氣、生血、統血幾種,這些功能的獲得, 是「脾」與「胃」的生理功能進行的結果。
  • 這裡按一下,脾好了,人也更年輕了
    胃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有關。肝與脾胃互相影響,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2.肝不鬱,則脾不虛肝不鬱,則脾不虛,大家都知「茶飯不思」「氣飽了」,其實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常有病人說吃完飯還覺餓,但肚子是鼓的,吃胃腸藥不管用。
  • 補脾,是調理一切疾病的關鍵,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人如果到了應該吃飯的時間卻沒有食慾,根本不餓或者飯後兩小時以後還是很飽,這肯定是脾運化的功能有問題了,因為飯後兩小時以後食物已經經過了胃的初步腐熟,下一步該脾去幹活「加工」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異議請聯繫我方刪除脾最忌諱的是「脹和冷」,喜甜;我們吃飯時絕不要海吃海喝,更不能喝冰鎮啤酒。喜甜,並不是大甜特甜的巧克力,適可而止,甜過了,反過來又傷脾。
  • 胃好不好,看看五官就知道!艾灸調脾胃事半功倍.
    脾胃不好容易氣血不足,進而影響到肝,肝開竅於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另外,脾和人體液的吸收關係很大,如果常出現眼睛紅腫、臉腫等現象,也可能是脾的問題。胃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有關。雖然脾胃生病的起因不一樣,但必須一起養。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撐。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
  • 心、肝、脾、肺、腎有多健康,臉蛋就多漂亮!
    脾等都和臉上的不同部位有著特定的「聯繫」。心、肝、脾、肺、腎有多健康,臉蛋就多漂亮!皺紋如果額頭的皺紋增加,就說明肝臟的負擔過重。所以必須戒菸、戒酒,少吃動物脂肪,而且每天至少喝3升水。黑眼圈如果眼圈發黑、眼神無光,那就是你的腎負擔太重了。記得少吃鹽、糖、咖啡,多吃小紅蘿蔔、白蘿蔔,或者來點蒲公英。
  • 北京醫生再三建議: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好文收藏)
    在中醫裡,提到胃就不能不說脾,脾 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強,就會引發很多疾病。因此養生必須先養脾胃,胃強身體才強壯,胃弱身體就虛弱。如果把長壽比喻成蓋房子,保護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營養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tab="innerlink" data-linktype="2">「吃了嗎?」
  • 肝木克脾土!春天脾胃不好怎麼養?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主生發,生發過了會化火,而生發不出,鬱在體內也會化火。而肝木克脾土,這都會影響脾胃功能。同時,「溼邪困脾」,隨著春雨的逐漸增多,溼氣加重,它會阻滯脾胃的氣機,影響脾胃運化體內的水溼。基於以上,有幾個常用的小妙招,很好使,特此分享出來。
  •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經典!
    《黃帝內經》記載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多麼精闢
  • 肝木橫逆克脾土,也會導致「口氣」問題!
    中醫認為,口為肺胃之門戶,脾氣通於口,正常情況下,胃氣下行,脾氣左升,所以濁氣向下,清陽之氣上升,這是正常的脾胃運化規律。可是,如果人體氣機逆亂,則脾氣不升,胃氣不降,胃氣不降則上逆,就如同下水道裡的髒水不往下走,反而往上湧,那味道當然會一言難盡啦!那到底是什麼在擾亂我們人體的氣機呢?這就又要提到我們的老熟人「肝氣不舒」了!
  •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養肺刻不容緩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多麼精闢。只要是筋的問題,治肝沒錯。只要是骨的問題,治腎沒錯。只要是肌肉的問題,治脾胃沒錯。只要是血脈的問題,治心沒錯。3.脾:牌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屬土。生理功能:①主運化;②主升清;③主統血;開竅於口,在體合肉,主四肢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脾與胃相表裡。 4.肝: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屬木,主升主動生理功能:①生疏洩;②主藏血;開竅於目,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肝與膽相表裡。
  • 心、肝、脾、肺、 腎的「毒」都藏在哪
    1.指(趾)甲表面有凹凸不平中醫認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臟蓄積時,指甲上會有明顯的信號。2.乳腺出現增生,經前脹痛增加乳腺屬肝,一旦肝經中有「火毒」存在,乳腺就可能增生,尤其在經血即將排出時,會因氣血的充盛而變得脹痛明顯。
  • 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做好這4補!
    在中醫的理論中,人的五官是人體五臟的反射區,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言: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意思就是說,五官的變化可以反映人體內五臟的健康情況。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方為健康!
  • 共同分享「脾」和「胃」的關係
    胃為太倉,水谷氣血之海,五臟之本。其功能是主受納和腐熟水谷。受納水谷指胃接受容納飲食物,以利於消化。當胃不受納時即表現為納呆、厭食、脘脹。腐熟水谷是指胃具有初步消化飲食物的生理作用,當胃的腐熟功能障礙時,則可表現為胃脘脹痛,噯腐食臭。
  • 脾是什麼?脾的功能作用
    脾主運化運化穀子+運化水液食物首先經過口腔的咀嚼,然後到胃。胃的功能叫作受納腐熟,受納就是接受、容納食物,腐熟的意思有點像煮飯。米進入胃,需要加把火有溫度,把它初步消化;消化了一部分,然後就降到小腸,真正的消化吸收是在小腸完成。脾幹什麼?脾作為一個大符號,涵蓋了胃的一部分、小腸的主要功能,也涵蓋了結構上的胰。它起一個背景的推動激發作用。
  • 我的脾(一)脾氣虛怎麼辦
    近期我們會寫一系列關於脾的文章,跟大家好好聊聊脾及關於脾的各種常見問題。脾和胃的功能可以說是超級強大,我們吃喝進去的食物先由胃來消化,轉化成水谷精微,然後靠脾再把水谷精微輸送到臟腑和四肢。所以如果脾和胃都有了問題,人差不多就要掛了。很多病了很久身體很虛弱的人,往往都從調理脾胃開始,讓身體的功能慢慢運轉正常。我們先來看看脾的功能以及如果脾氣虛會怎麼樣。
  • 脾有病,人就廢一半!脾衰比腎虛更可怕,99%的人都不知道!
    其實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動力源頭,它才是推動全身循環第一動力,其次是腎,再次是肝,因此心臟並非生命的動力源頭,沒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動生命循環的第一能量馬達。細心的媽媽都知道,嬰兒出生落地時,哭的聲音特別響亮,音訊可以傳得很遠,為什麼可傳得很遠?其主要力量就是源於脾。然而現實中許多西醫醫師,從來就沒拿著脾當回事兒,說摘除就摘除,完全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
  • 脾與胃雖為表裡關係,為什麼生病而異?
    脾與胃在生理上,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納腐熟水谷,脾的功能是運化,輸布精微,它們既各司失職,又互相協作,故胃的腐熟是為脾的運化作準備。脾的運化是適應胃的繼續腐熟而運化,二者一納一運,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受納、消化、吸收、輸布過程。
  • 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相生
    其實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動力源頭,它才是推動全身循環第一動力,其次是腎,再次是肝。因此心臟並非生命的動力源頭,沒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動生命循環的第一能量馬達。細心的媽媽都知道,嬰兒出生落地時,哭的聲音特別響亮,音訊可以傳得很遠,為什麼可傳得很遠?其主要力量就是源於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