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但我知道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

2021-01-10 歷史知事Pro

陳丹青:"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但我知道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

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真的與作品無關嗎?

我們今天來好好聊一聊。

大學時代,我是莫言的瘋狂粉絲,一直在向同學們推薦莫言的小說。《生死疲勞》《檀香刑》《豐乳肥臀》《酒國》等都是我和我的同學們喜歡的作品。

後來,莫言因為《蛙》獲得了諾貝爾獎,卻一直就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果然,當我看到諾貝爾文學獎給莫言的頒獎詞時,我發現,莫言獲得的這個獎,好像真的和他的作品沒有什麼關係。

陳丹青說的對嗎?對陳丹青,我不熟悉,但對莫言的書,我相當熟悉。

莫言得諾貝爾獎,來自於瑞典,因為諾貝爾是個瑞典人,所以所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要到瑞典去領獎。

相對於自然科學的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和諾貝爾醫學獎,諾貝爾和平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往往有很大的偏見在裡面。從諾獎委員會給莫言的頒獎詞中,可見一斑。

尊敬的國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諾貝爾獎得住們,女士們,先生們,莫言是個詩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傳畫,使個人從茫茫無名大眾中突出出來。他用嘲笑和諷刺的筆觸,攻擊歷史和謬誤以及貧乏和政治虛偽。他有技巧地揭露了人類最陰暗的一面,在不經意間給象徵賦予了形象。

這一段話,講了莫言所處的那個時代,以及他用嘲笑諷刺筆觸攻擊歷史和政治。

實話實說,作為莫言的讀者,我還真沒讀出這些含義來。

莫言天馬行空的想像,總讓你感覺在雲裡霧裡的虛幻中,這裡有攻擊歷史嗎?有攻擊政治嗎?我一點都沒看出來。

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在這些民間故事中,驢與豬的吵鬧淹沒了人的聲音,愛與邪惡被賦予了超自然的能量。

高密是山東的一個縣,但是東北鄉卻並不存在。民間故事中,那些活靈活現的動物,總是具有靈性。這些描述,讓我一度以為高密是一個充滿浪漫的地方。

莫言有著無與倫比的想像力。他很好地描繪了自然;他基本知曉所有與飢餓相關的事情;中國20世紀的疾苦從來都沒有被如此直白的描寫:英雄、情侶、虐待者、匪徒--特別是堅強的、不屈不撓的母親們。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沒有真理、常識或者同情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的人魯莽、無助且可笑。

中國20世紀的疾苦,從來沒有這樣直白。讀到這一句,我真的感覺有點欲加之罪了。莫言總是在亦真亦假描述歷史和現實,但是你從來看不到所謂的"直白描述"。也看不到所謂的"沒有真理、常識和同情的世界。"

對莫言的作品,我只想說,西方的讀者,諾獎的評審者心裡有一坨狗屎,看到了很多狗屎。

中國歷史上重複出現的同類相殘的行為證明了這些苦難。對莫言來說,這代表著消費、無節制、廢物、肉體上的享受以及無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才能超越禁忌試圖描述。

對這一段,我更是無語了。人類歷史上的共性,不要只讓中國人來承受。瑞典人對中國人的偏見客觀存在,這也是莫言獲獎的西方國家話語體系的支持。

總的來說,我認為莫言能得到諾獎,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莫言的文字,真的有種令人難以企及的奇妙色彩。

當然,很多人喜歡莫言作品,是因為裡面包含了很多黃色、黑色的東西。這些東西,在同時代的作家那裡全都有,比如餘華、比如王小波、再比如賈平凹。而莫言的想像力更加廣闊,這是最讓人欣賞的地方。

今天的後浪們,可以讀一讀莫言的作品,幾乎整個20世紀的中國,都以一種夢幻、荒誕的方式展示出來,也許這些荒誕的想像,是歷史的一個小小註腳。比如讀了《檀香刑》,我知道了戊戌維新背後有那麼多的民間理解;比如讀了《豐乳肥臀》我知道了當時的飢餓和政權更迭,給人造成了怎樣可怕的影響;再比如讀了《生死疲勞》我也知道了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人是怎樣走過來了的。

對一本小說,尤其是莫言這種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不必過於苛求,因為他本來就沒有講述歷史,他本來就是對歷史夢囈一半的嘟囔。

對於有些人說方方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我是堅決不信的。因為方方寫的那些文字,根本不具備文學價值,西方國家著急忙慌出版,是因為現在的中國作家已經很難寫出當代的苦難了。

當代作家,想要寫出當代苦難,那需要多麼沒良心,多麼善於搞事情啊!

當然,我們也不必對方方上綱上線進行批判,他不夠格。

要是給方方繼續批判,將來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那就成了諾獎的又一個大笑話了。

相關焦點

  • 莫言得獎之後作品依然沒人看?陳丹青:他得諾貝爾與文學作品無關
    隨著自己獲得諾獎開始,各種演講、訪談、採訪接踵而來,但諾獎給莫言帶來的光彩仿佛曇花一現 短暫的輝煌過後,沒過多久莫言又一次銷聲匿跡了。也因此,對於莫言的討論和諾獎的獲得也開始陷入了這爭議,許多文壇大家都紛紛評論此事。
  • 《平凡的世界》,與莫言作品相比怎麼樣,為何路遙拿不了諾獎?
    可以先看一下諾獎的獲獎標準。1.要對人類有重大貢獻;2.作品候選人的標準必須是在前一年有舉世矚目的工作成就;3.不考慮國籍;4.必須在文學上有極其出色的貢獻;5.作品必須趨向於理想主義色彩。獎項與國家無關,是授予得獎者本人的。
  • 莫言因寫作風格遭人謾罵,著名畫家稱他獲諾獎,是諾獎識時務而已
    艱苦歲月,風格來源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或許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莫言這樣獨特寫作風格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他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獨特的時候經歷,才升華出莫言作品當中的精髓。在農村的莫言,放牛、耕地,什麼樣的農活都幹過,此後他還開啟了他的軍旅生涯……就在這樣的人生輾轉當中,莫言更加了解了人世的冷暖與滄桑,人生不易但他卻頑強不息的努力向上著,在多年之後他也把自己經歷的見聞感想融入了自己的作品當中。
  • 那些冒著酸氣,辱罵貶低莫言「骯髒」的人,究竟貶低的是什麼?
    但是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卻有一些人說莫言心底"黑暗"、說莫言是"漢奸"、暗諷他不配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各種"辱罵的聲音"不絕於耳。我曾經問過在農村生活的奶奶,莫言書裡所說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是的!
  • 馬悅然曾與莫言邊喝威士忌邊談小說「翻譯莫言作品沒要出版社一
    2012年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馬悅然和陳文芬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2012年,莫言獲諾獎後我都不知道『分房子』是怎麼回事,聽說,那次他最終也沒有分到房子。第二次,是在臺北,包括李銳、餘華、池莉在內的9個內地來的作家,其中就有莫言。那次,他在臺北待了幾天,有一天晚上,我倆就在飯店裡,一邊喝威士忌,一邊談小說。」
  • 馬悅然曾與莫言邊喝威士忌邊談小說「翻譯莫言作品沒要出版社一塊...
    2012年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馬悅然和陳文芬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2012年,莫言獲諾獎後,馬悅然也再次成為文學圈熱門名字。他不僅是有名的漢學家,還是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之一,而且是唯一懂中文的評委。他負責推薦中國文學,更是莫言的瑞典文翻譯陳安娜的老師。
  •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你怎麼看?
    但是真正讓我嘆服的,是後來讀的幾個長篇小說,特別是《生死疲勞》《豐乳肥臀》《檀香刑》《蛙》。你會被他的語言吸引,特別是《生死疲勞》那種潑水式的瘋狂講述,排山倒海地把一個荒唐的故事講給你聽。你能感覺到作者的那種激動,也能有代入感。當然,莫言小說背後的時代深意,也只有認真讀過他的作品的人,才會真正明白。
  • 莫言雖獲諾獎,還有三人不得不提
    不過他認識的人中沒有諾獎級別的作家,他思索一番決定推薦劉半農。不少人為他與諾獎的失之交臂而扼腕嘆息,只能說是天意弄人,沈從文離諾獎是短短的卻跨不過去的五個月。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名歷史學家,而非一直走的文學路子。大多數人都讀過他的《邊城》,也知道著名的那句沈從文造了一座神廟裡面供奉的是人性。不過他最重要的作品名叫《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而非他塑造的美麗湘西世界。
  • 莫言:做一個晚熟的人
    在出版上一部小說十年之後,莫言推出了小說集《晚熟的人》,這也是他獲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全新作品集。自從他獲諾獎以來,大家都在好奇傳說中的「諾獎魔咒」(得了諾獎就很難再有力作超越自我)是否會困住他,要知道,獲獎之後一整年,他可是忙到連一本書都沒看過。不過正如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埃斯普馬克所言:「我相信莫言得獎後依然會寫出偉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種力量,沒有人會阻止他。」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他自2006年獲得有「諾貝爾文學獎前奏」之稱的弗朗茨·卡夫卡獎之後,每年都出現在多家博彩公司賠率榜的前端。但村上春樹本人卻稱,自己寫作的動力來自於讀者而非獎項。無緣諾獎的知名作家並不是只有村上春樹一個。曾有媒體統計過,在過往的百年歲月中,許多文學大師與諾獎失之交臂:包括列夫·託爾斯泰、易卜生、卡夫卡、契訶夫等等。「據我的觀察,讀者越追棒的,諾獎越不會考慮。
  • 獲諾貝爾文學獎8年後,莫言《晚熟的人》:餘生,做一個晚熟的人
    莫言在《晚熟的人》線上分享會上,說自己的書「應該比30年還要漫長」。這本書是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閉關」8年的作品,他既是《晚熟的人》的寫作者,也是作品中的人物,深度地介入到這部書裡去。莫言曾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
  • 諾獎頒獎儀式改為線上。陪跑11年的他,對中國態度是怎樣?
    26歲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30歲的時候憑藉《且聽風吟》獲「群像新人獎」,在日本文學界初露頭角。36歲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獲「谷崎潤一郎獎」。之後多年在西歐各國遊歷,擔任過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遊歷期間發表多部作品,收穫大大小小各個國家的獎項。國內很多人剛開始聽到村上春樹的名字,可能都是因為《挪威的森林》這本書。
  • 莫言的國
    這個原本希望遠離家鄉的孩子不斷返回高密的土地,他兒時的苦難經歷成了巨大財富,所有的形式技巧最終都落在了人性上,構成了莫言和他的國度。今年7月,莫言發布新書《晚熟的人》,這是他在諾獎獲獎後出版的首部作品,距離上一部小說《蛙》過去已經整整十年。以諾獎後知識分子還鄉的視角,他把自己寫進了故事裡,作者莫言與小說主人公莫言互相對視,把當下寫入歷史。
  • 5問莫言新作,其直播首秀化身「知心爺爺」
    《晚熟的人》如同莫言的獲獎後記,他將自己寫進小說,用幽默的筆調,毫不避諱地向讀者敞開了獲諾獎後的生活裡外。全書一共十二個故事,讀者可以隨著故事中的「莫言」,見證一次「衣錦還鄉」之旅,也見證百態人情,萬象世間。
  • 林少華:《山楂樹之戀》可獲諾貝爾文學獎?
    十五年過去了,大江的預言沒有變成現實□林少華大江健三郎預言莫言獲獎201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7日揭曉,秘魯作家馬裡奧·巴爾加斯·略薩成為第107位該獎獲得者。說起來,1994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久即預言,如果亞洲再有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那麼應該是中國的莫言。
  • 給中國當代作家排名次,賈平凹、莫言能排在什麼位置
    知道賈平凹的人遠遠多過莫言。但凡著名作家,大都有與他的與名氣相等的作品,大都不算是浪得虛名,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當然她有例外,比如近些年獲得「魯迅文學獎」的某詩人,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某小說家,都被文壇內外惡評,惡批,甚至影響到了文學獎的權威性和威望。但要真正給國內作家排名,這不是一般讀者能做到的。
  • 莫言諾獎巨作:《豐乳肥臀》描寫尺度有多大膽,一度被評價為禁書
    《豐乳肥臀》是莫言的代表作,給他的諾獎增添了很大的分量。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大家·紅河文學獎」,獲得高達十萬元人民幣的獎金。這本書在讀者中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也引來了多方的爭議。直到今日,網絡上仍然有人回顧這本書,同時回顧這本書在當時帶來的討論和爭論。
  • 莫言出新作:約五百多行的詩體小說,更像「詩劇」
    與我相距十米遠,高聲大嗓把話談。臨近年末,莫言又出新作了。記者注意到,莫言的《餃子歌》近日發表在2019年第12期的《北京文學》上。莫言《餃子歌》。北京文學微博截圖 新作寫了什麼?從2017年起,莫言打破了獲諾獎後持續多年的沉寂,屢有新作發表。這些作品的體裁也不僅限於一種,而是包括了小說、詩歌、劇本等多種體裁。2019年末,莫言的新作又用了一種不那麼常見的體裁——詩體小說。全文以詩歌形式寫就,共計五百多行。
  • 諾獎得主莫言,《豐乳肥臀》尺度到底有多大?才會成為「禁書」
    推薦語:在莫言的《豐乳肥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由於書名相當"低俗不堪",當時在國內很少有人敢提起或者說關注這本書,就更不要說這個作者,並且因為文風等原因,還一度成為禁書。可是讀過的人才知道,從淺層的豐乳肥臀,到深處的精神橋梁,豈能全靠一個名字和大膽的內容所概括,因此莫言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豐乳肥臀》能突然獲得國內外讀書愛好者和專業書評人的關注不是沒有道理的。
  • 陳丹青:沒有辨識度的繪畫,就是廢紙一張,還不如三流作品
    也正是因為這一些理念,才成就了這一系列的作品。如今在市場之中,不缺比他畫得還要好的作品,而且肯定大有存在。 用陳丹青的話來形容就是:想要找到一張好作品很難,畫得再好的東西,如果缺少了辨識度,那這樣子的作品光有樣子完全不夠,就等於是廢紙一張,還不如一個有繪畫靈魂的三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