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委員會】言不由衷——惱人的失語症

2020-12-21 澎湃新聞

【科普工作委員會】言不由衷——惱人的失語症

2020-12-17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失語症是指語言功能有關的腦組織的病變,造成患者對人類進行交際符號系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損害,尤其是語音、詞彙、語法等成分,語言結構和語言的內容與意義的理解和表達障礙,以及作為語言基礎的語言認知過程的減退和功能的損害。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失語症的不同分型吧!

失語症的分型

失語症總共分為8類,分別是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傳導命名性失語,完全性失語、經皮質運動性失語、經皮質感覺性失語以及經皮質混合性失語。

運動性失語

病變部位:額下回後部

臨床症狀:患者以口語表達障礙最為突出,為典型的非流利型口語。患者能理解他的意思,言語器官的活動並無障礙,說話語量少,每分鐘講話次數少於50個字,找詞困難,呈現「電報式語言」。

感覺性失語

病變部位:顳上回後部

臨床症狀:以口語理解嚴重障礙為特點,流利性口語。患者不能聽懂評議的意義,雖有說話能力,但詞彙、語法錯誤紊亂,常答非所問,講話內容無法使人真正理解。

傳導性失語

病變部位:外側裂周圍聯繫Broca區和Wernicke區之間的弓狀纖維。

臨床症狀:患者口語清晰,語法結構正確,聽理解正常,但不能複述出在交流中說出的詞彙和句子。口語複述障礙明顯是傳導性失語與其他類型失語症類型鑑別的主要特徵。

命名性失語

病變部位:常見於顳中回後部、或顳枕結合區、或顳頂結合區、產生失讀和失寫。

臨床症狀:患者自發言語和命名時有明顯的找詞困難,尤其是物體名稱遺忘尤為明顯,但言語相對流利。

完全性失語

病變部位:皮層大面積損傷及前後語言區、以及深部白質的損害。

臨床症狀:語言功能的各個方面均受到嚴重損害,雖然面部表情和聲調可傳遞一些情感信息,但應用示意動作做如手勢、點頭、搖頭等進行交際的能力喪失。

經皮質運動性失語

病變部位:多數位於Broca區的前部和上部

臨床症狀:患者自發性語言有明顯障礙,但聽理解能力相對較好,複述能力發音趨於正常,這便有別於運動性失語。

經皮質感覺性失語

病變部位:Wernicke區後部、顳、頂葉的分水嶺區

臨床症狀:患者複述能力正常,這是與感覺性失語最大的區別。

經皮質混合性失語

病灶部位:大多數在優勢半球分水嶺區的大片區域。

臨床症狀:除複述能力稍好外,其餘語言功能均有比較嚴重障礙。

有報導顯示,50%-70%的腦卒中患者遺留有癱瘓、失語等嚴重殘疾。其中21%-38%患者患有失語症。對於失語症患者相處交流過程中,需要我們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供稿:盛菁、嚴海洋、沈佳輝

單位:上海市第四康復醫院

原標題:《【科普工作委員會】言不由衷——惱人的失語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言不由衷——惱人的失語症
    言不由衷——惱人的失語症 2020-12-19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科普工作委員會】孤獨症兒童親子遊戲的幾種玩法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孤獨症兒童親子遊戲的幾種玩法韋美賓 黃昭蕾 張偉鋒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明天4月2日是第十三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我國的主題為「格外關心
  • 婚姻失語症:我們不會離婚,也不會聊天了
    這就是婚姻失語症,他們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可能只隔了幾年的時光而已。後來,丈夫也聽到了錄音筆的聲音,他買了一個投影機,和妻子聊聊天看看電影,找回往日的感覺。短片是想告訴大家,不溝通的婚姻,就像從來不生病的身體一樣,充滿了危機。有多少夫妻在餐桌上各玩各的手機,開口就像尬聊,他們寧可抱著冰冷的電子產品,也不抱一抱身邊的愛人。
  • 頭部圍針治中風失語症
    失語症為中風最常見的後遺症之一,是腦血管病變引起的一種後天獲得性言語障礙,多是由於損傷了與言語有關的皮質及皮質間傳導通路所致。其不僅影響了患者與他人的交流能力,同時影響了患者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能力。近年來隨著中風發病率的逐年上升,中風後失語的康復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當今醫學界的艱巨任務和攻關熱點,使用病灶頭皮投射區圍針療法治療該病常取得良好療效。
  • 中年夫妻的婚姻通病「婚後失語症」,怎樣改善冷漠的夫妻關係?
    在我們專業領域,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婚後失語症」。  心理上把這種情況稱為中年危機。  指婚後曾經特別親密的夫妻變得陌生起來,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絕大多數的夫妻會出現「婚後失語症」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溝通存在問題。
  • 【科普工作委員會】久坐之後,這些肌肉容易失憶哦!
    【科普工作委員會】久坐之後,這些肌肉容易失憶哦!靳夢蝶 胡婷婷 李錦主審:杜青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隨著防疫工作進入關鍵期,許多公司紛紛採取了錯峰上班、居家辦公等相關措施,大家每天坐著用手機、看電腦、看書的時間增加,長此以往你的臀肌可能就「失憶」了。是的,你沒有聽錯,臀肌也會失憶哦!
  •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不良坐姿如何矯正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不良坐姿如何矯正 2020-03-20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小學生如何在家開展下肢力量訓練?
    【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小學生如何在家開展下肢力量訓練?韋美賓 阮潔芳 張偉鋒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受疫情影響,中小學生在家學習,停課不停學,長時間學習需注意勞逸結合,每天堅持運動,有助於緩解學習疲勞,增強抵抗力!下肢是人體的根基,進行下肢力量訓練可以增強腿部力量,提高身體協調性與平衡能力,增強免疫力。
  • 【科普工作委員會】超能OT幫你解決康復難題
    【科普工作委員會】超能OT幫你解決康復難題 2020-12-21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工作委員會】戰疫情,TRX訓練教會您
    【科普工作委員會】戰疫情,TRX訓練教會您 2020-03-23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工作委員會】 扭腳後自我檢查與康復
    【科普工作委員會】 扭腳後自我檢查與康復 2020-12-24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工作委員會】居家嗓音訓練方法
    文案編輯 | 錢琰 胡新宇 陳晗臨視頻/動圖出鏡 | 錢琰 胡新宇 陳晗臨視頻剪輯 | 錢琰 錢漪婕審稿| 萬勤、徐靈芝萬勤(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委會科普工作組組長)文章來源: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
  • 《一剪梅》國外爆火:玩梗背後的「表達失語症」
    或許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稱之為「表達失語症」。這種網絡社會中的「表達失語症」很像是一種返祖現象。在原始社會中,人們與其把時間花費在明確且清晰的交流與與溝通這種不能直接產生物資的事情上,還不如利用這個時間去擴大族群獲取更多的食物。
  • 【科普工作委員會】居家期間發現寶寶總是搖頭正常嗎?
    【科普工作委員會】居家期間發現寶寶總是搖頭正常嗎?於虹 李錦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疫情期間大多數人都居家生活,寶媽們與寶寶的互動也增多,最近有寶媽諮詢:「我家寶寶現在7個月,近期見他總是搖頭,也不哭就是搖頭,這是正常表現嗎?」小月齡的寶寶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有時候出現搖頭晃腦的情況是正常的,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
  • 《婚姻故事》:撕開婚姻裡的「失語症「
    失語 《婚姻故事》,也可以稱之為《婚姻死亡的故事》,描述的是一對在旁人看來是「才子佳人」的夫妻,走向婚姻破裂的過程。電影一開始,這對夫妻就在婚姻調解員的要求下,各自寫了一封描述對方優點的信。然而信寫完後,妻子妮可卻不願意朗讀自己的信,也不願意聽丈夫朗讀他的信。她這種怒氣衝衝拒絕溝通的姿態,表明了她不認為調解員的做法是有效的。
  • 【科普工作委員會】家庭親子社交遊戲玩起來!
    【科普工作委員會】家庭親子社交遊戲玩起來!許桔靜 梁熠 陳曉燕 施冬衛施冬衛(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常委)玩是孩子的天性!家庭親子遊戲讓孩子們體驗遊戲快樂,並從遊戲中學習遊戲技能和社交技能,懂得一些常見生活場景的基本規則、溝通與表達,學會與他人分享等等。接下來,小編將分享一些好玩的家庭親子遊戲吧!
  • 【科普工作委員會】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術後康復
    【科普工作委員會】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術後康復 2020-12-11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工作委員會】送您二個護腰錦囊,康復幫您天天贏取健康
    【科普工作委員會】送您二個護腰錦囊,康復幫您天天贏取健康 2020-10-25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工作委員會】康復捉妖記之——「腰怪」不可怕
    【科普工作委員會】康復捉妖記之——「腰怪」不可怕 2020-12-23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工作委員會】遇「帕」不怕,康復伴你行
    遇「帕」不怕,康復伴你行王姍姍 杜青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為提高大眾對帕金森病關注,自1997年起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將每年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已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