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需要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2021-02-12 運動科學論壇


作者:張景琦「理學博士,健身暢銷書《本能減脂》作者,北京網絡知名人士聯誼會理事」

我們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體重、飲食方式、運動類型和健身目標等。正因如此,健身者/運動員和非運動人群的碳水化合物需求量存在著很大差異。不同群體每日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請看本期超級科普!

1.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糖、澱粉等)

根據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制定的推薦膳食攝入量(RDA),普通成年人每日至少應攝入130克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以保證葡萄糖作為大腦細胞和中樞神經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防止以上細胞通過酮體進行供能。這裡的普通成年人是指:①年齡≥19歲;②身體健康;③非孕婦或哺乳期婦女;④非健身者或運動員;⑤現階段沒有增肌或減脂目標。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IOM)制定的可接受宏量營養素分布範圍(AMDRs),每日總熱量攝入的45-65%應來自碳水化合物。例如:如果每日的總熱量攝入為2000千卡,那麼900-1300千卡的熱量應來自碳水化合物,這相當於225-325克碳水化合物。

2018年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過低(<總熱量攝入的40%)或過高(>總熱量攝入的70%)都會增加死亡率。最適宜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佔全天總熱量攝入的50-55%。

然而,並不是所有飲食法都遵循以上原則。一些飲食法提倡較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如生酮飲食法;一些飲食法提倡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如普裡特金飲食法(Pritikin Diet)。

世界衛生組織(WTO)建議成年人和兒童將添加糖(added sugar)的攝入量控制在全天總熱量攝入的10%以內。添加糖是指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到食物和飲料中的營養性甜味劑。

碳水化合物是肌肉的主要能量來源。過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能會引發肥胖、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過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能會造成肌肉流失、新陳代謝下降、月經不調和疲勞等症狀,從而影響運動水平。為了達到特定的健身或運動目標,健身者或運動員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

(1)根據美國營養和飲食學會(AND)和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的建議:運動員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控制在6-10克/每公斤體重。例如:一名70kg體重的運動員,每天應攝入420-700克碳水化合物。如果這名運動員的運動量較小,那麼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以降低到3-5克/每公斤體重(低強度訓練)或5-7克/每公斤體重(中等強度訓練,每天訓練時間約為1小時);如果這名運動員的運動量極大(運動時間≥4小時),那麼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提高到8-12克/每公斤體重;

(2)處於增肌期的健身者/運動員,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通常為4-6克/每公斤體重;

(3)處於減脂期的健身者/運動員,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通常為0.5-4.5克/每公斤體重。

2. 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雖然無法被人體(小腸)消化,但卻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研究表明: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和憩室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如果膳食纖維攝入量不足,則會顯著提高死亡率。

根據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制定的適宜攝入量(AI),19-50歲男性每日應攝入38克膳食纖維,女性則為25克。當年齡超過50歲後,男性和女性的膳食纖維攝入量將分別降低到30克/天和21克/天。此標準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居民(>97-98%)的營養需求。

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制定的每日營養攝入量(DV),每攝入1000千卡熱量,就需要補充12.5克膳食纖維。例如:如果每日的總熱量攝入為2000千卡,那麼就需要補充25克膳食纖維。

一些營養學家將抗性澱粉歸為膳食纖維。2009年發表在《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Critical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雜誌上的一篇評論認為:抗性澱粉的安全攝入量上限為45克/天。

3. 參考文獻

ParkY, Subar AF, Hollenbeck A, Schatzkin A (June 2011). Dietary fiber intake and mortality in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71 (12): 1061–8. doi:10.1001/archinternmed.2011.18. PMC 3513325.  PMID 21321288.

JohnstonCS, Tjonn SL, Swan PD, White A, Hutchins H, Sears B (May 2006). Ketogenic low-carbohydrate diets have no metabolic advantage over nonketogenic low-carbohydrate die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3 (5): 1055–61.  doi:10.1093/ajcn/83.5.1055. PMID 16685046.

Grabitske, HA; Slavin, JL(2009). Gastrointestinal effects of low-digestible carbohydrate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49 (4):327–360.  doi:10.1080/10408390802067126. PMID 19234944.

Joint WHO/FAO expert consultation (2003).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p. 55–56. ISBN 92-4-120916-X.

Kris Gunnars, BSc. 2018; 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how-many-carbs-per-day-to-lose-weight#section1.

Rodriguez, Nr Nancy R , et al.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and Dietitians of Canada joint position statement: Nutrition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41.3(2009):709-731.

相關焦點

  • 減肥每天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核心提示:所謂的碳水化合物,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糖分,碳水中含有葡萄糖、蔗糖還有半塘等物質,碳水中的熱量相比脂肪也低不了多少,碳水化合物是維持正常基礎代謝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物質,所以完全不吃也是不行的,所以想要減肥一定要控制每日碳水的攝入量,正常人體對於碳水的需求是以體重來計算的,每公斤體重需要攝入3-3.5g的碳水,以此類推就可以知道以自己的體重應該攝入多少碳水。
  • 每天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才合適?
    身體在活動時,骨骼肌可用的生物能形式——三磷酸腺苷,可以從膳食和存儲在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中產生,而在此過程中所需碳水化合物的數量和來源則取決於運動的時長和強度,以及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可用量。那麼不同群體每日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
  •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每天應攝入多少合適?
    身體在活動時,骨骼肌可用的生物能形式——三磷酸腺苷,可以從膳食和存儲在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中產生,而在此過程中所需碳水化合物的數量和來源則取決於運動的時長和強度,以及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可用量。那麼不同群體每日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
  • 低碳生酮飲食每天需要攝入多少蛋白質?
    很多剛開始生酮的酮學,都比較關注自己在低碳生酮期間,每天能吃多少蛋白質,今天這篇文章將為大家揭曉。肌肉修復和生長:肌肉中的蛋白質幾乎每天都會分解和重建,並且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和新肌肉的產生也需要新鮮的胺基酸供應。因此攝入足夠的膳食蛋白質,有助於防止肌肉流失,並且與阻力訓練相結合時促進肌肉生長。
  • 減脂每天攝入多少碳水
    核心提示:在減肥減脂的過程中,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重量應該是以每公斤體重來計算的,計算方法是每公斤體重應該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是3-3.5g左右,當然最好不要超過3.5g,如果一個人的體重是100斤,那麼每天可以攝入150g左右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熱量等同高蛋白質,如果過多食肉或者過多吃甜食,就會導致蛋白質,脂肪,以及膽固醇的攝取量過多。
  • 減肥期間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該是多少呢?
    核心提示:碳水化合物是我們人體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物質,它所提供的能量也是運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如果僅僅通過降低碳水來減肥瘦身,是難以獲得健康身材的。那麼,減肥期間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該是多少呢?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人體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物質,它所提供的能量也是運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
  • 糖尿病人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才利於血糖控制和健康?
    在本文中,我們看看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數量、影響因素以及如何攝入適量碳水化合物。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根據美國CDC的說法,糖尿病患者每天應該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取大約45%的熱量。對於女性,推薦3~4份碳水化合物,每份15 g。
  • 減肥每天需要攝入多少卡路裡(熱量)
    減肥每天需要攝入多少卡路裡?   攝入卡路裡的多少沒有統一的標準,要根據每個人的體重和活動量來計算。人體所需的熱量因人而異,影響其的因素主要是勞動強度、年齡大小、氣候變化、體形、體重和健康狀況。
  • 減肥時每天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利用低碳水飲食來減肥,事實證明低碳水飲食有利於減肥。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能有效降低食慾,無需計算食物熱量,讓體重自然下降。對於一些飯量比較大的人來說,低碳飲食能保證他們吃飽還能減肥。減肥期間每天應該吃的碳水化合物受年齡、性別、體型和運動水平等因素影響。
  • 每天究竟需要多少卡路裡的攝入量?
    當你考慮到一天你需要攝入多少卡路裡的時候,你應該以你自身的目標和現在的熱量狀態來決定。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肥減脂,你需要創建熱量赤字,攝入量小於消耗的熱量。而你要增加體重增肌,你則需要更多的熱量,攝入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
  •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每天我們到底應該吃多少?
    關於我們每天究竟應該攝入多少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話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
  • 你需要多少碳水化合物?多少蛋白質?
    首先,我們需要記住449這三個數字。即有了這3個數字,我們就可以輕鬆算出宏量元素比。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每日碳水化合物佔比為55%-65%。對於一個運動強度中等的男性而言(每日攝入約2200卡路裡),他每天大概會攝入300-360克的碳水化合物。
  • 飲食指南:碳水化合物的真相——您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的量是不正確的,萬萬沒想到啊!
    如果您想減肥、控制血壓或只想過健康的生活,那麼計算出每天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有點難。一個人每天都在吃碳水化合物,而另一個人會暗示這是地球上可以吃到的最難吃的的東西之一。這著實讓您摸不著頭腦,想知道吃一個蘋果是會挽救您的生命還是會導致死亡。
  • 您每天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來減肥
    這篇文章回顧了您每天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來減肥。您為什麼要少吃些碳水化合物?《美國人飲食指南》建議,碳水化合物可為所有年齡段和性別的男性提供每日卡路裡攝入量的45–65%。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數據,當吃2000卡路裡的飲食時,碳水化合物的每日價值(DV)為每天300克。有些人為了減肥而減少了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每天減少到約50-150克。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成為有效減肥策略的一部分。
  • 碳水化合物攝入基本指南 | MyFitnessPal
    簡單碳水化合物的大多數來源被認為是「無營養卡路裡」,因為它們熱量高,但含有很少或根本不含微量營養素。當血糖飆升時,它們很可能是罪魁禍首。水果和牛奶是例外,因為它們含有有益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為了完成基本的功能,我們的身體需要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葡萄糖,因為它是組織和器官的首選燃料,也是我們紅細胞的唯一燃料。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身體就會分解肌肉和器官中來之不易的蛋白質,從而產生可用的葡萄糖。
  • 減肥期間,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多少g,才不會發胖?
    那麼,每天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多少,你才能保證身體運轉,同時不會發胖?普通人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5-6g,可以降低發胖機率。而想要減肥的人,建議減肥期間每公斤體重配比4-5g碳水,就能促進儲備脂肪的消耗。比如:60kg的人,碳水攝入量為240-300g之間。
  • 健身的你,每天攝入了多少卡路裡?
    當健身的你考慮到一天需要攝入多少卡路裡的時候,你應該以你自身的目標和現在的熱量狀態來決定。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肥減脂,你需要創建熱量赤字,攝入量小於消耗的熱量。而你要增加體重增肌,你則需要更多的熱量,攝入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如果你僅僅希望維持現狀,達到塑形的目的(體重不變,肌肉形態改變一些),則需要維持攝入量與消耗熱量之間的平衡。
  • 跑步的你,每天攝入了多少卡路裡?
    如果你僅僅希望維持現狀,達到塑形的目的(體重不變,肌肉形態改變一些),則需要維持攝入量與消耗熱量之間的平衡。雖然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非常重要,但體重變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卡路裡的攝入量。其實,我們變胖的解釋一直很直白:這都是能量平衡惹的禍,或者說是攝入熱量與消耗熱量之間的對決。所以,一旦你明確了自身的目標,之前你所考慮的問題應該是:「要達到這一目標我需要攝入多少熱量?」
  • 常跑步的你,每天攝入多少卡路裡?
    我們的身體不是鐵做的,如果我們每天進行長時間,長距離的跑步,我們的身體就可以持續的受到損傷,如果這時不進行適當的營養補充,那我們身體就無法及時的恢復,這會讓我們的體質越來越差,這與跑步的最初目的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 一篇告訴你,每天攝入多少蛋白質、碳水和脂肪才合適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是飲食中的三大主要營養元素,在體內大量(「常量」)存在,也被稱為常量營養素。關於這三個常見的主要營養元素,在日常生活中怎麼搭配,每種營養攝入多少,相信很多朋友都充滿疑惑,為了讓我們的飲食更健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雖然一些飲食法(例如,阿特金斯飲食法)似乎認為,碳水化合物是體重管理中的「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