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下,由阜陽銀保監分局、阜陽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阜陽市衛生健康委、阜陽市醫療保障局監督指導,騰訊微保作為獨家合作平臺,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元保險」)承保的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惠皖保·阜陽」正式發布。
在「安徽省阜陽市建立『鄉村振興·普惠助農』保障模式暨『惠皖保·阜陽』上線發布儀式」上,阜陽市政府副市長王顯義,國元保險黨委書記蔡皖伶,騰訊微保副總裁尚教研,阜陽市委副秘書長、市扶貧開發局局長史莉,阜陽銀保監分局副局長王超,阜陽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塗洪飛,阜陽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沈軍,阜陽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都鳳仁等領導出席。王顯義副市長作為市委代表現場發表講話併購買了全市第一單「惠皖保·阜陽」普惠險。
(圖為阜陽市副市長王顯義現場購買第一單「惠皖保·阜陽」普惠險)
「惠皖保·阜陽」有效銜接了醫保,居民每年最低僅需59元,即可獲得最高200萬元保障。即日起,凡阜陽市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且為在保狀態的,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惠皖保」,或者微信搜索「微保」小程序後點擊「全民保」專區選擇「阜陽市」根據提示即可完成在線投保,投保日期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31日。
(圖為「惠皖保·阜陽」上線發布活動現場)
最低59元獲百萬保障,「惠皖保·阜陽」破解個人看病貴難題
作為安徽省人口大市,阜陽市人口過千萬,其中農業人口佔比較高,個人及家人因病致貧、返貧的風險較高,居民醫療保障風險敞口亟待填補。
騰訊微保與第一家總部設在安徽的專業農險公司國元保險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在立足阜陽市醫保政策及群眾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雙方為阜陽人民定製了專屬補充醫療保障「惠皖保·阜陽」,旨在引導人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樹立健康意識,為阜陽人民在醫保外增添了一份堅實的保障。
騰訊微保選擇同國元保險合作,源於國元保險一直紮根本地,以「立足安徽」為宗旨,以服務「三農」為重點,發揮了保險業在服務地方經濟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面向安徽人民持續推出具有本地化特色的產品和服務,共同探索以用戶價值為核心的網際網路業務新模式,提升產品體驗,實現行業生態共享共贏,讓阜陽乃至安徽人民從保險保障中受益。
(圖為「惠皖保·阜陽」啟動儀式現場)
在上線發布儀式上,作為「惠皖保·阜陽」特藥服務合作夥伴,圓心惠保向阜陽市扶貧開發局捐贈了1000份「惠皖保·阜陽」,總價值為99000元。這1000份普惠保障將被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助力推動阜陽市精準扶貧工作。
(圖為圓心惠保向阜陽市扶貧開發局捐贈1000份「惠皖保·阜陽」)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惠皖保·阜陽」普惠險具有以下幾大特色:
一是投保門檻低, 凡阜陽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阜陽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且為在保狀態的,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限健康狀況,無需體檢,均可在線投保。
二是性價比高, 作為醫保的有效補充,「惠皖保·阜陽」共分為兩個版本:基礎版59元/年,可報銷醫保目錄內臨床診療所必需的合規醫療費用;升級版99元/年,可報銷醫保目錄內、外臨床診療所必需的合規醫療費用;兩個版本均為參保市民提供住院醫療費用、特定高額藥品費用「雙重保障」,最高200萬保額。
三是報銷比例高 ,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因住院發生的屬於阜陽市基本醫療保險範圍內的臨床診療必需且合理的醫療費用,經所屬社會醫療保險報銷後,應由其個人自付的部分,扣除2萬元累計免賠額後,2~10萬元部分按80%的比例賠付,10萬元以上部分按90%報銷,保險金額為100萬元;在特定高額藥品費用保障方面,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由指定專科醫生開具處方,在開具處方的醫院或在指定藥店內購買的符合《「惠皖保·阜陽」特定高額藥品目錄》約定的18種藥品費用,按80%的比例賠付,無免賠額,保險金額為100萬元。
此外,「惠皖保·阜陽」的參保人還可獲得藥品諮詢指導、送藥到家服務、藥品直付服務、慈善贈藥協助等7項全流程就醫服務,大大提升患者使用醫療服務質量。
助力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微保模式」在惠民保險中異軍突起
今年以來,社商融合型城市普惠險在全國加速落地,微保積極踐行國家政策以及騰訊產業網際網路戰略,充分發揮「連接器」功能,與各地政府、保險公司一同參與普惠險設計,並推出「百城惠民健康保障計劃」。目前,微保已為全國十餘座城市的人民帶去了定製化普惠險,保障創新及參保率遙遙領先同類產品。
在「微保模式」中,微保充分發揮騰訊的網際網路能力和「連接器」優勢,為各地人民提供便捷投保入口,不斷推出具有本地化特色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微保發揮自身在多個騰訊系資源位上對地區用戶精準觸達的優勢,通過量身定製線下、線上整合營銷方案覆蓋地區用戶。在騰訊「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下,微保也將積極做好行業「數位化助手」,依託騰訊億萬級用戶規模與科技能力,協同行業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健康生態圈,在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推進健康扶貧工作上持續發揮價值,進而提升國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