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山穴的準確位置圖及作用

2021-02-07 艾本初

文章摘要:

承山穴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當小腿肌肉痙攣時可通過按摩、拉伸痙攣部位的肌肉來促進血液循環,按壓此穴可通腿腳經絡而緩解症狀

承山穴又叫魚腹、玉柱,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具有「運化水溼、固化脾土」的功用。俯臥位,下肢伸直,足趾挺而向上,其腓腸肌部出現人字形陷紋,從其尖下取穴。  
取穴方法:  

取穴時應採用俯臥的姿勢,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 



主治疾病:  

承山穴的主治疾病為:小腿肚抽筋(腓腸肌痙攣)、腳部勞累、膝蓋勞累、便秘、腰背痛、腰腿痛、脫肛、痔瘡等。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此穴位的療法有:穴道指壓療法治療小腿痙攣。  

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  


承山穴Chéngshān(BL57)  

承山的準確位置圖


〖取穴方法〗人體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穴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解剖〗在腓腸肌兩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隱靜脈,深層為股後動、靜脈;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腓神經。  


〖主治疾病〗痔疾,腳氣,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人體穴位配伍〗配大腸俞穴治痔疾。  


〖刺灸法〗直刺1—2寸。  

〖別名〗魚腹,肉柱,傷山,魚腸,腸山,魚腹山,玉柱,魚腰穴。  

〖穴義〗隨膀胱經經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  



〖名解〗  

承山穴

(1)承山。承,承受、承託也。山,土石之大堆也,此指穴內物質為脾土。承山名意指隨膀胱經經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質為隨膀胱經經水上行而來的脾土與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後,水液氣化而乾燥的脾土微粒則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積如大山之狀,故名承山。  


(2)魚腹。此是從類象的角度來言穴內氣血的特性的。本穴物質為隨膀胱經經水衝涮下行的脾土,在穴內為堆積之狀,如同魚之腹部豐滿的肌肉,故名魚腹。魚腹山、魚腸、魚腰穴名意與魚腹近同。  


(3)肉柱。肉,脾主之土也。柱,支柱也。肉柱名意指膀胱經氣血中的脾土物質在此堆積。本穴物質為隨膀胱經經水衝涮下行的脾土微粒,性乾燥,在穴內為堆積之狀,有較大的承重能力,故名肉柱。玉柱名意與肉柱同。  


(4)傷山。傷,傷害也。山,土石之大堆也。傷山名意指膀胱經上行的陽熱風氣對穴內固化的脾土微粒有較大的傷害。本穴物質為乾燥的脾土微粒,而膀胱經上行的陽熱風氣又從本穴經過,脾土微粒中水溼不足則將被上行的風氣吹散傷害,故名傷山。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脾土及天部上行的風氣。  

〖運行規律〗風氣循膀胱經上行,脾土則屯固於穴周。  

〖功能作用〗運化水溼,固化脾土。  

〖治法〗寒溼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風熱則瀉之或水針。

通經脈、止疼痛的要穴  


承山穴具有理氣止痛、舒筋活絡、消痔的作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肩周炎、落枕、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膝蓋勞累、便秘、痔瘡、脫肛、痛經、腰背痛、腰腿痛、小腿肚抽筋、下肢癱瘓、腓腸肌痙攣、腓腸肌勞損、足部勞累、小兒驚風等症。  



點按承山,治療肩周炎  

承山穴配合條口穴,治療肩周炎有奇效。條口穴屬足陽明胃經,承山穴屬足太陽膀胱經,二者經氣上行,同時相交於肩部,所以能有效治療肩周炎。經常點擊這兩個穴位,還可清除腿部毒素,勻稱腿部線條,消除長久站立或行走所造成的疼痛。  


按壓承山,治療落枕  


中醫認為,之所以會出現落枕,是膀胱經經氣不利所致。承山穴是膀胱經上的要穴,具有「運化水溼」的功效。因此,刺激此穴能調節膀胱經絡,疏通經氣,消除症狀。治療時,應讓患者俯臥在床上,用拇指腹部用力按壓承山穴.  

點按承山,治療腿抽筋  



承山穴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當小腿肌肉痙攣時可通過按摩、拉伸痙攣部位的肌肉來促進血液循環,按壓此穴可通腿腳經絡而緩解症狀。具體方法如下:用拇指用力點按承山穴,並堅持點住不放鬆,直至肌肉痙攣緩解為止。



圖文來源於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承山穴
    點上面「高師講堂」即可關注   【承山穴的準確位置圖】
  • 尺澤穴的準確位置圖及作用
    尺澤穴的準確位置圖[取穴位置]  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仰掌並微曲肘的取穴姿勢,尺澤穴位於人體的手臂肘部,取穴時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橈側凹陷處)。該穴上方3-4釐米處用手強壓會感到疼痛處,就是「上尺澤」。
  • 三陰交穴的準確位置圖|及作用功效
    三陰交穴的準確位置圖三陰交穴屬於足太陰脾經,位於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 足三裡穴的準確位置圖、作用及功效
    【功能作用】燥化脾溼,生發胃氣。    【足三裡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胃腸虛弱、胃腸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癭氣、腸雷鳴、腹瀉、便秘、肝臟疾患、胃痙攣、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胃下垂、尿路感染、下肢不遂、高血壓、肥胖、口臭等。
  • 尺澤穴的準確位置圖|及作用功效
    尺澤穴的準確位置圖尺澤穴歸屬「手太陰肺經」,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仰掌並微曲肘的取穴姿勢,尺澤穴位於人體的手臂肘部
  • 內關穴的準確位置圖、作用及功效
    陰維名意指本穴有維護與調節人體內外經脈陰液的作用。本穴物質為間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運行是從體表注入體內,當體表經水空虛之時,心包經體內經脈的高溫高溼水氣會由本穴外出體表,外出體表的高溼水氣則能生發地部的經水,而在體表經水過乘時它則能起疏導排洩的作用,也就是本穴有維護與調節人體內外陰液的使之趨於正常的作用,故名陰維。手厥陰陰維之會。理同陰維名解。
  • 伏兔穴的準確位置圖及作用
    今天給大家介紹伏兔穴的位置,如何能快速找到它,以及伏兔穴艾灸的方法,穴位的作用與功效都有詳細的介紹。最後給大家分享了膝蓋冷痛按摩伏兔穴的方法。快隨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內容吧。  伏兔穴是隸屬於足陽明胃經的穴位。  伏兔穴的準確位置在哪?有哪些作用?  《會元針灸學》說:伏兔者,伏是潛伏,大腿肉肥如兔,跪時肉起如兔之潛而不伏也,故名伏兔。
  • 三陰交穴的準確位置圖、作用及功效
    三陰交穴配中脘穴、內關穴、足三裡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三陰交穴配陰陵泉穴、四白穴、足三裡穴、脾俞穴、腎俞穴、光明穴,有益氣健脾生津,滋養肝腎,補腎填精的作用,主治神水將枯。三陰交穴配外麻點、切口旁針;太衝、下巨虛;內關、足三裡,均有良好的鎮痛作用,是剖腹產麻醉最常用的基本方。
  • 青靈穴的準確位置圖
    青靈穴的準確位置圖。按摩青靈穴可以治療心絞痛,那麼青靈穴怎麼找?青靈穴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青靈穴怎麼找在臂內側,當極泉與少海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側溝中。出處《太平聖惠方》:「青靈二穴。」穴名解析青靈。青,肝之色也,指穴內氣血的運行為風的橫行。靈,靈巧也。
  • 曲澤穴的準確位置圖|及作用功效
    曲澤穴的準確位置圖曲澤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位於人體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 膏肓俞穴的準確位置圖,膏肓穴的作用與功效
    膏肓俞穴位位置標準定位:膏肓俞穴(簡稱膏肓穴)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膏肓俞穴的準確位置圖膏肓俞穴位於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一說「除脊各三寸取穴」《針灸資生經》。膏肓穴的作用膏肓穴意義:肓膜中的脂類物質由此外輸膀胱經。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較乾燥的溼熱之氣與不溶於水的膏脂。運行規律:熱氣循膀胱經上行,膏脂出體表後散熱降下行。膏肓穴功效:散熱排脂。膏肓俞有補肺健脾、寧心培腎、治癆益損、補虛益損、調理肺氣的作用。
  • 承扶穴在哪裡_承扶穴的準確位置圖
    承扶穴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承扶穴在哪裡承扶穴位於大腿上部,於臀部橫紋線的中央下方,有佐助下肢承受頭身重量的作用。也可複製連結 http://i.youku.com/zhenjiutuinapexun 看海量針灸推拿正骨整脊視頻.出處《針灸甲乙經》:「陰胞有寒,小便不利,承扶主之。」
  • 三陰交穴的準確位置圖 功效與作用 - 脾經
    三陰交 拼音:Sān Yīn Jiāo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交會穴(足三陰)主治:腸鳴腹脹,洩瀉,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遺精,陽萎,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痺,腳氣【三陰交穴位位置圖】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
  • 浮郄穴的位置圖及作用
    【功能作用】清熱降溫。  【穴位解剖】在股二頭肌鍵內側;有膝上外側動、靜脈;布有股後皮神經,正當腓總神經處。  【取穴法】  俯臥位。從膕橫紋外側端向上量1橫指,可及一大筋(股二頭肌腱),在該筋內側按壓有凹陷處,即為本穴。
  • 步廊穴的準確位置和作用
    步廊穴位位置標準定位:步廊穴位於人體的胸部,當第5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步廊穴的準確位置圖步廊穴的作用步廊穴意義:腎經上傳的溼冷水氣在此吸熱後化風上行。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水溼風氣及脾土微粒。運行規律:循腎經向上傳輸。功效作用:步廊穴有寬胸利膈,運化脾土,寬胸理氣,止咳平喘的作用。
  • 腰俞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腰俞穴的準確位置圖是什麼樣的?下面我們來看看腰俞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穴名解說】  【腰俞穴】經穴名。出《素問。繆刺論》。屬督脈。別名:髓空穴,背解穴,腰戶穴,腰柱穴,髓俞穴。  【腰俞穴的位置】  位於人體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
  • 去溼第一穴 承山穴
    當時出現那些毛病,主要是因為一天到晚處在地下室那樣陰暗潮溼的環境中感受了溼邪,再加上學習任務重,心理的疲勞帶來身體的緊張。疲勞加上溼邪,人就提不起精神了,好比綿綿秋雨中樹,枝葉低垂,有氣無力。而承山穴正好有緩解疲勞和驅除溼氣的功效,經過點按,不僅身上的肌肉緩解了,疲勞消失,而且,因為出了一身汗,溼氣基本排除來了,病邪頓時一掃而光。­
  • 承山穴,能夠有效排出人體溼氣,不妨經常按起來!
    當人體站立時,會感到小腿肚略微緊繃,而承山穴是筋、骨、肉的一個扭結,是最為直接的受力點,人的體重會落在這一點,所以說這個穴位十分重要,而且承山穴不光承接人體重量,而且這裡的「山」還指生活、工作及學習中的各種壓力。人背負著這些無形的山,當然會感覺累。那麼這時承山穴就會起到緩解作用,我們可以經常按壓此穴位,以移除這些無形的「大山」。
  • 地五會穴的準確位置圖 常按摩助你趕走頭痛煩惱
    地五會穴的準確位置圖 常按摩助你趕走頭痛煩惱時間:2017-08-05 13:05   來源:中華養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五會穴的準確位置圖 常按摩助你趕走頭痛煩惱 地五會穴歸屬足少陽膽經,有緩解治療頭痛、耳鳴、耳聾、腹瀉等作用,地五會穴的位置:小趾伸肌腱的內側緣,詳見本文圖解地五會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 承扶穴的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承扶穴取穴位置  位置:臀部下方橫紋線的正中央處,如果用力按會碰到骨頭。名稱釋義:承扶。承,承擔、承託也。扶,扶助也。承扶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外散。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下行的地部經水和經水中夾帶的脾土微粒,由於膀胱經經水在上、次、中、下髎穴四穴處大部分流落於地之地部,至本穴後氣血物質實已變為經水與脾土微粒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