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總的跑步裡程一樣的話,到底是每天跑比較好,還是隔天跑較好呢?這個問題,其實蠻複雜的,要從跑者的月跑量、生活習性、階段性與訓練目的來作考量,簡單分析如下,希望對跑者有所幫助。
基本的概念,跑步先說目的,如果是為了健康而跑,那很簡單,每周跑3次,每次跑5到8公裡,這是基本的健康跑門檻,這樣算是個有規律運動健康的人。但如果你想要有減肥的效果的話,這樣的跑量可能難以達到明顯的效果。
舉例來說,正常人5公裡的消耗熱量大約300大卡上下,每周3次才900大卡,飽餐一頓就差不多了,所以很難有效果。因此為了減肥,應該是每周跑6天(留一天犒賞自己),每次5到8公裡,這樣平均每天多消耗300~450大卡,1個月以後你就會發現成果豐碩。
如果是為了馬拉松訓練,那角度就不一樣了,訓練課程有簡單的輕鬆跑,有訓練速度的配速跑,還有長距離慢跑(LSD),當然也有更複雜的間歇跑,因此,你在不同階段上會有不同的訓練,將其分類成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1、月跑量:馬拉松訓練基本月跑量是以200公裡為基礎,如果沒有200應該說不上訓練(這話很重,但如果你想跑完全馬的話),因此如果你是200到300間,應該只要隔天跑即可。
如一周跑3次,2次10~12公裡,1次25~30公裡的LSD,如果量不夠,就跑4次。如果月跑量300~400公裡的話,一周一定要跑4~5次否則很難達到這個目標;超過400以上就不用說了,一周肯定是5~6次(幾乎天天跑)。
2、時間效率:跑步之前要暖身,跑完後要緩和還有洗澡洗衣服,所以如果你的月跑量是250~350公裡間,你就要考量如何跑?如250公裡的扣除假日LSD 30公裡後,平日跑2次15公裡,還是3次10公裡呢?就上班族而言,應該選擇跑的次數少,距離長,在這樣的月跑量之下,效果不會差異很大的,而且也不會覺得很累。
3、訓練目的:如果是半馬或全馬的訓練與體能的維持,一周跑3次是基本的訓練,可以在比賽前1~2個月加重訓練(增加一次即可),但如果你想提升你的後段耐力的話,可能要考慮一周要跑5次以上。
4、抵抗力:每周超過5次以上而且月跑量超過400時,因為大量的運動會讓身體的自由基大量產生,因此會讓身體的抵抗力與免疫力大幅降底,這樣就容易感冒或被傳染病菌;因此隔天跑步較不會有這個像現,這個現象可能在全馬比賽或30公裡以上的LSD或天天跑20公裡以上時發生,但是可以在數小時內漸漸恢復正常,因此有過量的訓練需要注意這個問題。
總之,隔天跑的體力負荷小,可充分休息,就不易疲勞;天天跑體力負荷大,休息不夠,總覺得體力無法恢復;但是,天天跑是有技巧的,不是天天裡程一樣、速度一樣,這好比是橡皮筋一直拉一樣的張力,對於訓練效果是有限的,因此天天跑的同時,你是否體會到一天比一天不疲勞,如何在持續訓練中恢復體力,將是跑馬訓練的秘密武器,等你來體會吧!
本文摘自《一雙慢跑鞋:一年內完成42K馬拉松訓練計劃》
- END -
跑友服務站
若你有跑步訓練、受傷康復
減肥計劃,跑步裝備、參加馬拉松等問題
請添加微信免費諮詢
跑友福利
關注本公眾號,回復文字"課程"
免費領《新手跑者快速入門》
更多跑步裝備推薦
1
運動肌肉筋膜按摩槍
2
男女運動內褲
點擊圖片購買
3
跑步鞋
點擊圖片購買
4
跑步壓縮腿襪
點擊圖片購買
5
跑步耳機
點擊圖片購買
6
男女運動長袖
點擊圖片購買
7
男內褲女內衣
點擊圖片購買
8
秋冬男女運動外套
點擊圖片購買
9
跑步補水腰包送2個水壺
點擊圖片購買
10
跑步運動雙彈簧+矽膠護膝
點擊圖片購買
店鋪地址
長按下方二維碼購買
或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網際網路、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分享跑友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