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將至 日本職場女性抵制「義理巧克力」

2021-12-26 中國日報網

在其他國家,情人節是女性坐等收禮物的節日,然而在日本,2月14日這一天女性卻要給男同事送巧克力,這一傳統已經延續了數十年。

不過日本職場男性的「情人節福利」恐怕很快就要終結了,因為越來越多日本女性受不了這一傳統,寧願買巧克力送給家人或犒賞自己。

衛報網站截圖

 

Japanese women are pushing back against a tradition that dictates they must give chocolates to male colleagues on Valentine’s Day, with growing anger at the practice of 「forced giving」.

日本女性開始抵制每年2月14日必須給男同事送巧克力這一傳統,因為她們對這種「強制送禮」習俗越來越不滿。

Until recently, women in the workplace were expected to buy chocolates for their male workmates as part of a tradition called giri choco – literally, obligation chocolates.

一直以來,日本職場女性要為男同事購買「義理巧克力」,這已經成為日本的一項情人節傳統。

Men are supposed to reciprocate on March 14 on White Day – an event dreamed up by chocolate makers in the early 80s to boost sales.

收到巧克力的職場男性則要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回贈禮物。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巧克力製造商為了增加銷量而想出的活動。

reciprocate[rɪ'sɪprəket]: vt. 報答

 

But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giri choco is falling out of favor.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義理巧克力」已經變得不受歡迎。

For a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the pressure to avoid causing offence by spending thousands of yen on chocolates for coworkers is becoming intolerable. Some companies are now banning the practice, which is seen by many workers as a form of abuse of power and harassment.

為了避免冒犯同事而花數千日元購買巧克力相贈,讓越來越多人無法容忍。一些公司如今已經禁止了這一行為,因為許多員工將其視為濫用權力和騷擾。

A survey found that more than 60% of women will instead buy chocolates as a personal treat on February 14. More than 56% said they would give chocolates to family members, while 36% would make the same gesture towards partners or the objects of a crush.

東京一家百貨商店的調查發現,超過60%的女性將在2月14日這天購買巧克力犒勞自己,超56%的女性表示將把巧克力送給家人,36%的女性表示將送給伴侶或意中人。

Keep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colleagues, however, was furthest from their thoughts, with just 35% saying they planned to hand out chocolate treats to men at their workplace, according to the poll by a Tokyo department store.

調查顯示,和同事搞好關係是日本女性最不關心的,只有35%的女性表示她們打算送男同事巧克力。

"Before the ban, we had to worry about things like how much is appropriate to spend on each chocolate and where we draw the line in who we give the chocolates to, so it’s good that we no longer have this culture of forced giving,」 one of the surveyed office workers said, according to the Japan Today website.

據今日日本網報導,受訪的一名辦公室職員說:「公司禁止贈送『義理巧克力』之前,我們要操心的事情有:買多少錢的巧克力合適,送哪些人、不送哪些人?所以,現在掃除了這一強制送禮的文化,真是太好了。」

SoraNews24, meanwhile, reported on the recent phenomenon of gyaku choco – reverse chocolate – in which men give chocolates to spouses, girlfriends or prospective lovers.

與此同時,日本新聞網站SoraNews24報導了「反向巧克力」的新趨勢——男性給配偶、女友或意中人贈送巧克力。

Giving chocolate as Valentine’s Day gifts took off commercially in Japan in the mid-1950s, growing into a multimillion-dollar market that provides some manufacturers with a sizeable chunk of their annual sales in just a few days.

在情人節贈送巧克力的商業活動始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後來發展為數百萬美元的市場規模,一些巧克力製造商短短幾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年銷售總額的很大一部分。

But the backlash against giri choco has prompted some confectioners to revamp their marketing campaigns.

不過,民眾對「義理巧克力」的抵制促使一些巧克力製造商調整了營銷策略。

In the run-up to Valentine’s Day last year, the Belgian chocolatier Godiva caused a stir when it ran a full-page newspaper ad urging businesses to encourage female employees not to hand out giri choco if they felt they were doing so under duress.

去年情人節前夕,比利時巧克力製造商歌帝梵在報紙上登整版廣告,敦促企業鼓勵女員工,如果覺得受強迫就不要送「義理巧克力」,引發民意沸騰。

duress[du'rɛs]: n. 強迫

 

"Valentine’s Day is a day when people convey their true feelings, not coordinate relationships at work,」 the ad said.

廣告上說:「情人節是人們表達真情實感的節日,不是協調職場關係的日子。」

 

儘管如此,日本人對於情人節吃巧克力還是有著很深的情結。因此,商家也藉機推出和巧克力有關的情人節活動。

While individual consumers weigh up their gift-giving options, Japan’s collective Valentine’s chocolate obsession is gathering pace as the day approaches.
雖然個體消費者還在猶豫要買什麼情人節禮物,但日本民眾對巧克力的熱情卻已然隨著情人節的臨近而升溫。

Japan Airlines will hand out chocolates to passengers – male and female – on all of it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light on February 14, while a hot spring resort near Tokyo has unveiled a bath filled with steaming 「chocolate water」.

日本航空將在2月14日給國內和國際航班的所有旅客都分發巧克力,無論男女。東京附近的一處溫泉度假村推出了「巧克力蒸汽浴」。

But the prize for the most improbable Valentine’s gimmick must go to a chain of sushi restaurants whose diners will be offered slivers of raw yellowtail mixed with, yes, chocolate.

不過,最不可思議的情人節大招來自一家壽司連鎖餐廳,這家餐廳為顧客提供生鯡魚片配巧克力!

來源: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編輯:丹妮

相關焦點

  • ...絕技」失靈:情人節到了,日本女性卻不再願意給男同事送巧克力
    但是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giri choco」的傳統正在失寵,這一日本職場男性的「情人節福利」恐怕很快就要終結了——越來越多日本女性寧願買巧克力送給家人或犒賞自己。她們認為,通過在同事的巧克力上花費數千日元來避免「失禮」印象,這種荒誕做法正變得無法容忍。一些公司現在正在禁止這種做法,許多僱員認為這種做法是濫用權力和騷擾的形式。
  • 情人節收到日本人送的巧克力別高興太早,人家或許只想表達感謝
    女性在情人節當天向心儀的男性送巧克力,男性則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當天回送糖果,這是連外國人都知道的日本獨特的節日文化。 日本社會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情往來,小小一顆巧克力,是含蓄的日本男女表達愛慕的工具。
  • 義理巧克力? !令和時代粉領族聽不懂的名詞
    每年到了二月就是情人節巧克力的旺季,日本職場開始流行送巧克力大概是從 1950 年代開始。
  • 日本情人節新動向:對義理巧克力SAY NO?!
    女性在情人節當天向心儀的男性送巧克力,男性則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當天回送糖果。這是連外國人都知道的日本獨特的節日文化。日本社會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情往來,小小一顆巧克力,既是含蓄的日本男女表達愛慕的工具,更承擔了社交的功能。那些送給男同事、男上司、男同學、父親、哥哥等非心儀男性的巧克力則被稱為「義理巧克力」(義理チョコ)。對日本女性來說,每年的情人節不一定會送情侶巧克力,但職場、學校、家庭裡的義理巧克力卻是必不可少的。
  • 為何日本女性要在情人節贈送巧克力
    「情人節」是情人的節日,也是花店和巧克力製造商的節日。西方社會,情侶們在二月十四號這天互贈禮物以寄情思。日本的情況有所不同,情人節巧克力的收受雙方有著嚴格的性別規定,只有女性會在這天送出巧克力,贈予對象不限於心上人,男同事、男上司人人有份,前者叫「本命巧克力」,後者是「義理巧克力」。
  • 日本情人節為何是女性給男性送巧克力|近觀日本
    此前,雖然西方世界將情人節的概念引入到了日本,但並沒有形成一種習慣行為,而日本這個國家特別善於嫁接文化,他們將西方的情人節與本土文化結合在了一起,而不是單純的照搬、粗劣的模仿。當時,在日本,已經有女性給心儀的男子送巧克力的現象了,而職場女性也會買些巧克力送給同事和領導。彼時,日本經濟開始迅速復甦,消費時代裹挾著日本人洶湧而至。
  • 禮物選擇APP「PitaPre」為白色情人節「義理巧克力回禮」而煩惱的男性助力
    transcosmos集團(以下簡稱 transcosmos;總部:日本東京;總裁兼COO:奧田昌孝)運營的禮品選擇應用程式「PitaPre」(http:/pitapre.jp/),在男性收到女性的情人節巧克力後,能夠從女性角度提供真實的參考建議,幫助男性在白色情人節送出「真正受歡迎」的回贈禮物,提升你的女性好感度,讓你變得與眾不同。
  • 走近,日本的情人節
    據《朝日新聞》報導,情人節將至,日本山口縣柳井市推出了心形草莓,廣受歡迎。但是,遇到情人節,還真是得表揚她們幾句——真的是「蠻拼的」。  情人節這一天,中國的玫瑰一定是價高几倍,銷售一空。而在日本,花店生意絕對是冷落門庭,人稀少,因為你看不到男人往花店跑,而是女人們捧著一盒盒巧克力往男人懷裡塞。在日本,2月14日情人節,男人個個是天皇。
  • 【情人節】誰說情人節巧克力要送給男朋友 日本人也送表達謝意的義理巧克力 「ありがとう」を伝える義理チョコ?!
    眼看這2月14日的バレンタインデー(情人節)就快要到來了,知道大家絕對不會忘記本命巧克力,小編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準備幾份義理巧克力去送給那些在過去一年中對你關愛有加的異性哦=w=提起情人節,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的肯定是這樣東西——巧克力,但其實西方情人節對於禮物並沒有那麼明確的限定,所謂在2月14日,女性贈送巧克力給男性其實是日本特有的風俗
  • 【日本文化】你不了解的日本情人節送巧克力習俗
    很多國家都有贈送巧克力的風俗,不過情人節卡和花束是主要的禮物,巧克力是配給品。 日本的情人節一般是女性向男性贈送巧克力,每年一到情人節,街上到處都有賣各種巧克力的。在日本,巧克力一年的消費量約20%會在2月14日消費的。那麼,為什麼在日本的情人節上,「巧克力」的禮物就成了慣例呢? 首先宇青的老師給大家講一下日本的情人節歷史吧。
  • 情人節特別篇挺有趣!菜月昴收義理巧克力很開心,安茲卻有些難受
    不知不覺情人節將至,說到情人節,小夥伴們會做什麼呢?相信不少身為單身汪的小夥伴們和我一樣,當然是在家裡追番啦。隨著情人節快到了,在《異世界四重奏》中,妹子們剛好就聊起了情人節要做什麼的話題,而得知按照風俗習慣是送巧克力及巧克力不同種類代表不同含義的愛蜜莉雅,最終是給菜月昴送了義理巧克力。
  • 疫情期間的情人節就別送巧克力了,日本妹子:太好了!省錢了!
    而對日本妹子來說,情人節的巧克力,分為義理巧克力和本命巧克力兩種。義理巧克力,就是給認識的男性送個隨便的巧克力表示感謝意思意思。本命巧克力,那可是送給自己男神的,要貴要有價值!(絕不會被誤會一看就知道是義理的巧克力)然而神奇的是,對於已經工作的日本妹子來說,情人節本命巧克力可以不送,義理巧克力卻是必須要送的……這位才20多歲的護士小姐姐表示:我第一年工作的時候,
  • 日本的情人節,為什麼是女生送男生巧克力呢?
    所以每年情人節不僅僅是戀人的節日,更是巧克力廠商的節日,憑藉他們的賣力宣傳,不知道有多少巧克力要被消耗掉——尤其在日本。因為日本的情人節,不只送給戀人一份巧克力,還要送出很多份友情巧克力。前一種叫做「本命巧克力(ほんめいチョコ)」,後一種叫做「義理巧克力(ぎりチョコ)」。
  • 日本情人節與巧克力、排行榜的那些事兒 | 日本文化
    一年一度的(在朋友圈裡看別人過的)情人節又來了,今天就和老師一起來看看日本的情人節是怎麼過的吧!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情人節逐漸進入了日本。但是,直到1970年代,一些點心店主為了挽救過完正月就下降的營業額開始大力宣傳,情人節才真正開始流行。
  • 送巧克力不是表達愛意?日本情人節畫風變了——
    為迎接情人節,日本東京銀座一家百貨店推出「高跟鞋」造型巧克力。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 攝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月11日報導,情人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在歐洲,情人節時戀人之間附上卡片贈送葡萄酒和香檳,以示愛意。據稱,英國的甜點商家抓住這一商機,開始銷售用于贈送的巧克力,這似乎成為情人節的開端。在日本,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女性向男性贈送巧克力的習慣流行起來,到上世紀70年代在日本社會全面固定下來。
  • 昭和平成考古|情人節送巧克力的日式習俗是最單純的廣告營銷
    同時,1970年代的日本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期,隨著70年代女性開始進入社會,女性在經濟和精神上都走向獨立,「2月14日情人節這一天不妨讓女性主動表達愛」,這樣的風潮逐漸形成。然而當時的女性無法進入職場的主流,大部分還是在公司中擔當總務、事務等輔助性的工作,挑大梁的依然是男性。    為了讓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情人節贈送巧克力的習俗被帶入了職場,這種表達對日常工作和照顧的感謝的巧克力,被稱為「義理巧克力」(義理チョコ)當然,3月14日白色情人節的男性回禮,也同樣被包含在了「義理チョコ」這一習俗之中。
  • 日本人是如何過情人節的?
    バレンタインデー平假讀音:ばれんたいんでー羅馬讀音:barenntainndee情人節。在日本情人節的時候,有女性送男性巧克力的風俗習慣。3月14日,作為情人節所得禮品的回報,男性向女性贈送禮品,是日本開始興起的,後來中國大陸、臺灣地區、韓國等也開始過這個節日,歐美地區並沒有這樣的習慣。在日本,2月14日的情人節是女性向男性贈送禮品,一般以巧克力為主,巧克力分為「本命巧克力」和「義理巧克力」。「本命巧克力」是用來表達愛意,送給自己愛慕或者心愛之人,而「義理巧克力」專用來言謝,適合送給職場的同事或者一般異性朋友等。
  • 日本:情人節收到巧克力先別想太多
    【情人節送出「義理巧克力」是向普通朋友表示感謝的方式】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對日本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後,在《菊與刀》中將日本人承受的義務,分為四類,大致對應著忠、孝、名譽和對社會的「義理」。對社會的義理表示從別人那得到的幫助、好處、金錢等。這裡的「別人」更多指的是遠房親戚、普通朋友或者是陌生人。如果受了他們的幫助,那麼在一定時間內是要如數償還的,不然便是欠了別人的「恩」。
  • 日本的情人節,巧克力可不是隨便送的!
    情人節雖然是西方傳過來的節日,但在日本過的可是一點也不含糊。 鮮花和禮物似乎成為了這個節日的代名詞,每個女孩子都在期待自己的男友會給自己什麼樣的驚喜,或是得到心儀對象的告白。 而櫻花妹子們不但不能待在家裡等著收禮物,反而要送禮送到手軟!
  • 日本巧克力那些事兒
    日本巧克力那些事兒    劉秀玲  期待在特殊的日子收到一塊巧克力?對日本男性來說,這個門檻不算高。因為即使收不到暗示自己是對方真命天子的「本命巧克力」,還會有一份裝滿情義和感謝的「義理巧克力」「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