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以後,寶媽們都希望用最好、最天然的母乳對寶寶進行餵養。但每個寶媽情況不一樣,有的寶媽天生就是「奶牛」,奶水不斷,往往有時娃還吃不了。
但還有的寶媽奶水非常少,寶寶遲遲吃不到口糧,這時候寶媽的家人就會給喝「催奶湯」,幫助寶媽下奶,但催奶湯並不利於下奶,反而會造成堵奶!
哺乳期寶媽天天被迫喝催奶湯,結果喝出乳腺炎
小美剛剛順產生下一個男寶寶,家裡人都非常開心,特別是小美的婆婆,收穫了一個大胖孫子。但唯一讓婆婆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小美奶水太少了,根本都不夠寶寶喝。
所以婆婆非常著急。於是每天都給小美做各種「催奶湯」,什麼鯽魚湯、大骨頭湯、豬蹄湯等等都給小美安排上了。
但小美剛生完寶寶,根本就沒什麼胃口,剛開始幾天還能硬著頭皮將婆婆燉的湯喝下去,但過了幾天實在是難以下咽,每次喝完胃裡都開始翻江倒海...
可幾天下來,小美的奶水根本沒有催出來,反而奶水越變越少,還出現了胸脹痛的情況,去醫院檢查,還患上了急性乳腺炎。
而小美的婆婆卻說小美矯情,這麼好催奶的湯都喝不下去,弄得小美更加委屈了。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小美婆婆的認為「催奶湯」會利於下奶,但根本就不是這樣,反而直接給小美催出了乳腺炎,稱之為「堵奶湯」也不為過。
寶媽喝的並非「催奶湯」,而是「堵奶湯」啊!
民間流傳的「催奶湯」通常指的是骨頭湯、豬蹄湯、雞湯、鯽魚湯等等,湯汁往往呈現乳白色,大家常常會誤認為這種白湯非常有營養,利於下奶。
但其實之所以呈現乳白色,是因為脂肪與蛋白質產生了乳化的作用所導致的。
其實湯中的營養成分非常少,大部分都是脂肪、嘌呤和膽固醇,所以並不利於下奶,反而讓準媽媽喝了好多的熱量,導致身材越來越胖。
當準媽媽吃了這麼多脂肪以後,奶水中的脂肪含量也會隨之增加,這就很容易導致準媽媽變成乳汁淤積,從而患上乳腺炎。所以催奶湯並非下奶神器,反而是堵奶湯。
寶媽如何才能科學催奶?
1)記得多喝水
奶水中9成都是由水分組成,所以主要寶媽將水分補充到位,才能讓寶媽分泌奶水。而為什麼寶媽在喝了所謂的「催奶湯」後,覺得胸部發脹,其實就是因為湯中有大量水分。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哺乳期的媽媽除了日常飲食外,需要飲用2100ml的水。如果天氣乾燥或者出汗較多的話,還需要繼續增加飲水量。
所以寶媽想要奶水充足,喝足夠的水,是必不可少的哦!
2)多吃優質蛋白
哺乳期的寶媽確實需要營養的補充,所以就需要寶媽多攝入「優質」蛋白質,比如魚肉、禽肉、瘦肉、動物內臟、蛋類等。
催奶湯可以喝,但需要寶媽注意的是,喝湯時一定要將油撇走再喝,湯中的肉類也要吃,因為真正的蛋白質,還是在肉裡哦~
3)多讓寶寶吃
想要奶水變多,也少不了寶寶的吮吸,只有刺激才能讓奶水越變越多,所以寶媽們記得讓寶寶多吮吸哦~
4)平時多休息
寶媽平時也要注意多休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只有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才能有利於寶媽激素的平衡,從而利於奶水分泌。
5)放鬆心情
如果寶媽一直保持緊張、焦慮的情緒,會對奶水分泌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寶媽一定要調整好心態、放鬆心情、別想太多、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會促進奶水的分泌的哦~
歡迎討論
你的奶水充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