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人掏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400塊大洋,現在值多少錢?

2020-12-11 長河說歷史

前言:

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國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在多個外國列強國的打壓和侵犯下,百姓生活是民不聊生,毫無社會地位。但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在如此境況下,我國湧現了一波又一波拯救百姓於危難之中的愛國人士。他們為居無定所的百姓建造了一個全新的帝國,給予了無數人安穩幸福的生活,他就是我們的紅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團隊,一個給予了百姓莫大恩情的團隊,卻一直奉行著絕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清廉精神。而在湖北農民找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400塊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一、驚現欠條

2015年湖北孝昌金盆村村民楊明榮拿出來的一張欠條,讓無數人為之動容。這張欠條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紅軍。字條儼然已經泛黃,紙張的狀態無一不透露著歲月的痕跡。雖然如此,但字跡卻十分清晰,上面的借款人就是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借400塊大洋。

根據上面的借款日期顯示,距離借款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十五年了。消息一出現,立馬引起了相關政府部門重視,他們很快便組織專家查閱了當地的相關文獻,並進行了各方取證,最終證明這是一張在1930年時,楊明榮的祖父楊長銀借給紅軍400大洋時,紅軍寫下的欠條。

二、軍民一家親

也正是因為這次查證,才牽扯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當年,也就是1929年,紅軍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行整編,並將其統一納入了紅一軍的行列。眾所周知,紅軍擁有鋼鐵般的意志,但與其意志不相匹配的是他們那瘦弱的身軀。那時,多年來飽受戰爭的百姓根本難以播種出可供全國人民食用的糧食,不僅是生存環境不允許,就連當時的科學技術也難以達到。

因此,紅一軍的將士們時常食不果腹,餓死的將士更是不在少數,那個年代真的太苦、百姓苦、戰士苦、國家更苦。一方面要應對反動派的圍剿,一方面又要與自身的飢餓作鬥爭。不過好在,軍民一家親,百姓們了解到紅軍的艱難後,二話不說拿出為數不多的糧食和衣物送給紅軍。這樣的行為讓秉持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紅軍十分感動,他們開出借條,承諾在新中國成立後一定會悉數奉還。

1930年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與敵軍參與了一場激烈的惡鬥,陽平口戰役。為了增加我方戰鬥力量,指揮員在考慮戰場的實際情況後,選擇了增加兵力。由原本的1200名士兵增加至1500名,可是這樣一來,戰鬥力是增加了,但軍中的物資卻是不夠了。足足三百人的口糧可愁壞了指揮員。為此,指揮員不得不向上級請示,希望準許自己從百姓手中借錢,以此度過難關。

經過權衡,上級終於同意了這個決定。在得到上級領導同意後,指揮員立馬來到楊長根家,並向其說明了來意。楊長根一聽,沒有絲毫猶豫便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300大洋,而後他還怕紅軍不夠,又以個人名義東拼西湊了100大洋給紅軍。正如李開先在《亡妹盧氏婦墓志銘》中所說的「妹言:『吾所手制;將鬻之以救燃眉之急。』」楊長根的行為解了紅軍的燃眉之急,紅軍感動得說不出話,一個勁兒地握著楊長根的手,並寫下了欠條。

三、償還四萬

這世上,從來都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尤其是在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年代,別說400大洋,便是10個大洋也足以夠一家人生活許久了。而楊長根卻能夠毫無怨言且毫無保留的給予紅軍400大洋,足以可見紅軍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以及百姓對他們的愛戴。

一直以來,楊家都把這張欠條當寶貝似的珍藏著,這代表著他們為祖國奉獻的一份力量,也代表著自己與紅軍的深厚情誼。直到2015年他的孫子楊明榮將其公之於眾,世人才知曉楊家與紅軍的這份情誼。

人無信則不立,紅軍借400塊大洋,如今值多少錢?為此,當地政府在核實完情況後,立馬按照當時的物價約合4萬人民幣還給了楊家《論語·學而》中就曾說過:「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不僅體現在與朋友的交往中,還體現在方方面面,國家就為我們做好了很好的表率。

85年前的帳單政府都不賴帳,十分豪爽且本著不讓群眾吃虧的處事方式,贏得了百姓的讚揚。更讓我們明白為何紅軍如此受人愛戴的原因了,就是因為有他們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才有我們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參考文獻:

《亡妹盧氏婦墓志銘》

《論語·學而》

相關焦點

  • 年邁老人拿出「欠條」:85年前借給紅軍的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
    在那段戰火紛飛的抗戰時期,紅軍在艱苦奮鬥中也發生過很多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有很多的物件都是這一段艱辛曲折過往的見證,其中借條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湖北,一位老人拿出了85年前紅軍打下的借條,曾借給紅軍400個大洋,如今應該還多少呢?
  • 85年前的紅軍欠條,湖北農民保存至今,400大洋的債如今怎麼還?
    就在2015年,湖北的一位農民為大家展示了一張經歷了近百年風霜的欠條,雖然已經經歷了很多年,但上面的筆記依舊非常清晰。這張欠條非常的特殊,有關部門很快也知道了這一件事情,因為這是屬於上世紀一段非常特殊的記憶,這張欠條是紅軍留下的。欠條包含著一個偉大又渺小的故事,那背後的人令人敬佩,那段故事更讓人感動至深。
  • 湖北老人拿85年前「欠條」,曾借給紅軍400個大洋,如今應還多少
    紅軍問當地的一個小地主借400個大洋。其實這位小地主也很節儉沒有什麼收入的當時。但為了幫助共產黨更加有力的抗戰所以二話不說的就借了。當然,也是有憑證的,紅軍就給這位地主寫了借條,但關鍵的不是這張借條,而是百姓幫助共產黨的熱情。我們都知道400大洋在當時來說是很大數目的。因為以前的貨幣價值是很高的。不過,我們就很好奇,當時的400個大洋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呢?
  • 藏民家中發現紅軍「借條」,上面寫著借了1000斤青稞,能兌多少錢
    並且,當時非常貧困的紅軍也曾向各地百姓尋求幫助。但是,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標準的紅軍絕不會輕易去拿百姓的東西。為此,紅軍會以諸多形式給提供幫助的人打上欠條,並且表明償還的決心。 其實,在中國革命時期,紅軍給許多老百姓打下過借條。如今,那些借條怎麼樣了?是否進行合適的償還呢?
  • 藏民家中發現「借條」,上面寫著紅軍借1000斤青稞,後來結果怎樣
    「借給你的也不是錢,而是信心,是信任,是動機,是對你能力的認可,是對你未來的投資。」李嘉誠在《成功沒有偶然》中這樣寫道。人活著,難免會遇到需要借錢或借給別人的事,而大多數人像李嘉誠一樣,借錢給別人的時候,就意味著這是對借款者的一種認可,所以他相信自己的錢借出去了,對方有能力掙到足夠的錢來還債。
  • 山西老人拿出1100萬法幣的欠條,專家鑑定為真,最後兌換多少錢?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一位山西老人向國家借出了1100萬法幣,到了2020年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所以在今天,經常看到有人拿出幾十年前的八路軍借據,有的是借了幾十斤的糧食,有的是借了多少多少銀元。
  • 男子結婚收到4年前送出的欠條 「抵消」份子錢
    男子結婚收到4年前送出的欠條 「抵消」份子錢 2016-01-06 13:44:57來源:中國江蘇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的奇葩故事在網上層出不窮,引起了錫城年輕人關於份子錢的討論:份子錢是否應該出,該怎麼出,出多少,都是讓不少年輕人頭疼的事。
  • 民國1塊「大洋」,在2020年能值多少錢?1萬銀元購買力嚇死人?
    民國時期所用的貨幣叫做「銀元」,也稱為「大洋」。雖然現在使用的貨幣是人民幣,但是中國曆朝歷代的貨幣都十分有收藏價值,而且也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其實銀元最早不是民國時期才出現,而是在宣統元年,當時的清政府成立了鑄幣廠,隨後開始發行銀元。民間因為銀元上面有龍的圖案,又稱其「龍洋」。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今天能換多少人民幣呢?對於這兩個不同時期的貨幣的換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參照物來進行對比計算,不過這不是絕對準確的。而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貨幣是交換價值的一種形式。
  • 當年他拿著八路軍1100萬法幣欠條,去銀行換人民幣,換來多少錢?
    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是一個人誠實守信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在社會上,我們難免有手頭緊的時候,生活壓力大,需要用到錢的時候就會向朋友借錢。借錢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做一個無賴的人,借了錢反而不還,讓你的信譽敗掉了。有的人他們非常誠實守信,借錢的時候會寫下欠條,以後也會儘快的把這一筆錢還給別人。
  • 魯迅當年花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如今值多少錢?
    魯迅能夠為我們留下如此多的文學佳作,不僅僅靠的是自己的才華,主要是他當時的衣食無憂,所以才有足夠的時間創作,當年魯迅在北京擁有一套32間房的四合院,如果放到現在,這套房子值多少錢?他在北京確實有一套四合院,總價值在當時是三千七百多大洋,這可是在1919年。
  • 之前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所謂"財不露白"中的"白"說的就是銀元,而銀元便是過去人們常說的"大洋"。在民國的電視劇裡,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計錢單位基本上都是大洋,甚至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靠幾塊大洋便可以餬口度日,而購買一輛汽車也只需要幾百大洋……對於錢,大家多少是有些敏感的,這所謂的"大洋"到底值多少錢呢?
  • 給女兒2萬紅包加3萬的欠條 孩子要多少錢給多少錢
    這家超市是小沈2015年3月時開的,起步資金是她的壓歲錢,還向朋友借了一部分。 為什麼要自己開家超市?沈同學的目標很明確——自己賺錢買輛卡宴,大概需要105 萬 。 現在,她和爸媽三人一起打理超市,不過她是「老闆」。 小沈的爸媽最早在餘杭開了一家飯館,開了五六年,因為生意不是很理想,就轉掉了。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因為銀元最早是國外流入中國的,屬於國外的舶來品,所以老百姓稱銀元為」大洋「。銀元的來歷大家都清楚了,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一塊大洋當時 的購買力到底如何,相當對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錢?相關資料顯示:1911年-1919年期間,1銀圓可以買30斤大米或者8斤豬肉。
  • 一塊「大洋」在民國時可以買500個包子,如今可以買多少?
    很多人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看到裡面的主人公吃完飯後,隨意從袖子裡掏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隨後揚長而去,而小二則會收下銀子,用牙齒咬一咬,再用手擦一擦,開開心心地收拾起碗筷。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這一幕,不過歡樂之餘,也會有許多疑問,比如過去的一兩銀子究竟值多少錢?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
  • 1919年,魯迅花3765塊大洋,購北京一套32間四合院,現值多少錢?
    1912年,魯迅被任命為教育司第一科長,後又被提拔為教育司僉事,當時他的薪資達到了350塊大洋。 一塊大洋值200元 350塊大洋在當時的社會中算什麼樣的水平?
  • 魯迅月工資是350塊大洋,換算成人民幣值多少?你賺夠了嗎?
    隨著科技的發達,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在付款的時候都會使用手機來支付,在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我們都使用的是人民幣。現在還依然有許多地方會使用人民幣來付款。民國時期都是用大洋來付款的。 魯迅當時的工資是有三百五十塊錢的大洋,我們可以換算一下,三百五十塊大洋換算成人民幣又是多少錢呢?
  • 杜月笙到底有多少錢?巔峰期一年賺3000萬,擱現在值60億!
    那麼問題來了,杜月笙的存款究竟有多少呢?根據史料記載,他名下有一座杜公館,是斥巨資30萬美金特地邀請知名設計師前來設計。那麼問題來了,3000萬銀元放到現在大約值多少呢?讓我們來分析分析。在當時,一塊銀元可以買大約500個包子,或者7斤豬肉,亦或者18斤大米。按照現在的豬肉價格來算,一個銀元大約值現在的人民幣200塊錢,那麼3000萬銀元也就是60億人民幣,這可都是現金啊,不是什麼市場估值。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 民國一塊大洋能買多少東西?長徵路上,有戰士差點吃撐死
    此外,還有紅軍自己鑄造的根據地銀元。 那麼,當時的大洋有多值錢?大城市和農村不一樣。 比如在上海,一塊大洋可以請人吃一頓西餐,逛公園可以買20張門票,看電影可以買10張入場券。 農村裡大洋更值錢,民國初期的五塊大洋可以買一頭大水牛,一塊大洋可以買一擔米。
  • 杜月笙最高時家產有3000萬銀元,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算完嚇人
    杜月笙最高時家產有3000萬銀元,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算完嚇人杜月笙是一隻從茅草屋裡飛出來的金鳳凰。他4歲前父母就去世了,14歲開始流浪上海,在水果攤上當學徒,不過杜月笙腦子很靈活,總能想出賺錢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