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人拿出1100萬法幣的欠條,專家鑑定為真,最後兌換多少錢?

2020-12-12 騰訊網

進學不誠則學雜,處事不誠則事敗,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二程集》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崇高品質之一,在我國古代就有一諾千金、南門立柱的典故。無論國內外,誠信都是一個人交往的最重要品質,而對於國家來說,誠信更是發展和進步的前提。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一位山西老人向國家借出了1100萬法幣,到了2020年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1937年,日寇對我國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深知國家亡之痛的中國百姓聯合在了一起,組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抵抗日寇的入侵。國家組建了軍隊正面與日軍作戰,很多百姓自發組建了遊擊隊,在敵後建立根據地騷擾襲擊日軍。就這樣日軍拿著機槍大炮,開著軍艦坦克也沒能打過小米加步槍的中國軍民,在1945年被趕出了中國。

而這段歷史中,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在戰爭持續階段,全國都缺少糧食藥品,抗戰一線的戰士經常餓著肚子和日軍作戰。而當時我軍的後勤人員,除了從海外募集捐款,自發的種植糧食外,只能向百姓借糧。而八路軍一項主張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即使是借糧也會留下憑證,日後歸還。

所以在今天,經常看到有人拿出幾十年前的八路軍借據,有的是借了幾十斤的糧食,有的是借了多少多少銀元。而在山西的一位老農卻拿出了震驚眾人的借據,上面赫然寫著「八路軍借壹仟壹佰萬元法幣整」。這位老農叫郭建英,他的父輩曾經是當地的地主富人,雖然是地主但是對待百姓和貧民卻非常友好,還經常給八路軍提供物資。

在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時,郭建英的父親資助了解放軍大量的糧食和1100萬法幣,因此留下了這張欠條。但是後來在經過了幾十年後,郭建英家從地主變成了普通家庭,最後更是窮困潦倒。到了現在,郭建英的父親已經去世,而他也成了六十多歲的老頭,但是那張1100萬法幣的欠條,依舊還在。

隨著家中的日子越來越難,郭建英決定拿出這張珍藏的欠條,找國家兌現,緩解家庭的壓力。而相關部門在查閱了資料後證實確有此事,立馬上報並且商議給郭建英償還資金。最後在國家的審議下,給予人民幣八萬元的補償。那麼這八萬元對於當時的1100萬法幣來說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呢?

法幣是我國1935年開始發行的貨幣,在發行之初100法幣可以購買兩頭牛。但是隨著戰爭爆發,法幣開始迅速貶值,到了1948年更是如同廢紙,100法幣只能買一張紙。而在1937年,5億法幣相當於1萬7美元,大概是現在的300萬人民幣。那麼當時的1100萬法幣就大概等於現在的6萬多人民幣,由此可見國家給國家給郭建英的補償8萬元,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件事在當時和現在都造成了巨大的反響,人們在感嘆我國軍民一體魚水情的同時,也讚嘆國家的誠信和對老百姓的關照。當然也有人覺得不能簡單的按照匯率算,畢竟當時的條件要艱苦多,所以這八萬元還算少了,那麼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山西老漢拿出1100萬法幣的欠條,專家核實為真,如今該還多少?
    欠條的背後,是一個樸實無華卻又充滿溫情的故事某一年的冬天,年近七旬的老人郭建榮身著破舊衣衫蹲在自家門前,身上的棕色短襖似乎並不能抵禦寒風。山西地貌多為黃土高原,冷風呼嘯而過,黃沙卷土而起,抬頭望去儘是山溝石壁,其滄桑程度恰如七旬老人。
  • 山西農民拿出一張1100萬法幣欠條,經專家核驗為真,後來如何了
    同樣得,到了這個時期,打仗的士兵也失去了自給自足的土地,這時候,士兵們就只能發動百姓為自己捐贈物資與糧食。可百姓們都窮得吃不起飯了,還要從縫隙中拿出東西去捐贈給士兵的,這就是所謂的團結一心。而且那時候一戶人家往往都是吃野菜,也沒有多少餘糧可以借給其他人,而在這樣的窘境下,他們還能東拼西湊借出糧食給士兵,令人感動。
  • 老農民拿出一欠條,跟政府索要1100萬法幣,最終換了多少錢?
    起初,老人支支吾吾的不肯說,聽到工作人員的這句話,他才不好意思到:「我這裡有張欠條,是我曾祖父,曾經借給政府一位軍官的錢,我們家裡實在是難以支撐下去,沒辦法,我才厚著臉皮來討要。」聽了老人的話,工作人員看了老人拿出的欠條,是一張1100萬法幣的借款。仔細觀察發現上面確實是有著政府的印章與籤名。
  • 當年他拿著八路軍1100萬法幣欠條,去銀行換人民幣,換來多少錢?
    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是一個人誠實守信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在社會上,我們難免有手頭緊的時候,生活壓力大,需要用到錢的時候就會向朋友借錢。借錢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做一個無賴的人,借了錢反而不還,讓你的信譽敗掉了。有的人他們非常誠實守信,借錢的時候會寫下欠條,以後也會儘快的把這一筆錢還給別人。
  • 年邁老人拿出「欠條」:85年前借給紅軍的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
    湖北,一位老人拿出了85年前紅軍打下的借條,曾借給紅軍400個大洋,如今應該還多少呢?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楊長銀拿出了自己多年來全部的身家300個大洋,並且和自己的親戚鄰居等四處湊集,又借來了100個大洋,湊齊了整整400個大洋,一起交到了塗杏的手上。塗杏看到這麼多的錢,整個人都震驚了,他感動得熱淚盈眶,於是他向楊長銀鄭重地打下了一張借條,並且向他鄭重承諾,一定會歸還這筆錢。
  • 老人1946年借給八路軍100萬法幣,時隔72年後,能兌換多少人民幣?
    在革命戰爭年代,那時的中國各方面都落後於其他國家,因為常年的戰爭,導致經濟直線下滑,軍隊的後勤補給跟不上,於是部隊就會向駐地百姓借錢借糧,並寫下欠條,來日歸還。在陝西藍田縣葛牌鎮,有一位叫陳志榮的村民,家裡就保存著一張當年部隊借物資的借條,上邊寫著,「今借到陳洪清法幣100萬元,麻鞋20雙,布60斤,棉花120斤」,這張借條是紅軍向陳志榮的父親陳洪清寫下的,借條寫於1964年,至今已有已經有72年,它見證了一段革命歷史。
  • 1946年,他借給八路軍100萬法幣,40年過去,他還能換到多少錢?
    而且,就算是關係鐵,到最後也有可能因為還錢搞得不歡而散,白白葬送多年友誼。所以,借錢和還錢一直是中國人經濟和人情上的頭等大事。 當時,陝西商洛有一個叫郭建英的進步商人,他積極響應,帶頭給解放軍捐了100萬法幣。
  • 給女兒2萬紅包加3萬的欠條 孩子要多少錢給多少錢
    過年給紅包是咱們春節的美好風俗,但是父母給女兒2萬紅包,這也太多了吧!今年過年有父母給自己的女兒2萬紅包,還有一張3萬元的欠條,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富二代家的孩子,了解詳情後才知道這對父母對孩子獨特的愛和良苦用心,給女兒2萬紅包,包出了紅包的新意。
  • 湖北老人掏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400塊大洋,現在值多少錢?
    他們為居無定所的百姓建造了一個全新的帝國,給予了無數人安穩幸福的生活,他就是我們的紅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團隊,一個給予了百姓莫大恩情的團隊,卻一直奉行著絕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清廉精神。而在湖北農民找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400塊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 85年前的紅軍欠條,湖北農民保存至今,400大洋的債如今怎麼還?
    就在2015年,湖北的一位農民為大家展示了一張經歷了近百年風霜的欠條,雖然已經經歷了很多年,但上面的筆記依舊非常清晰。這張欠條非常的特殊,有關部門很快也知道了這一件事情,因為這是屬於上世紀一段非常特殊的記憶,這張欠條是紅軍留下的。欠條包含著一個偉大又渺小的故事,那背後的人令人敬佩,那段故事更讓人感動至深。
  • 湖北老人拿85年前「欠條」,曾借給紅軍400個大洋,如今應還多少
    因為一直處於這種被圍攻而且需要隱藏的狀態,加上城市大多都是國民黨的組織,所以共產黨只能以農村為策略,以擊敗國民黨。但是,因為物資的欠缺,來到湖南的紅軍就不得不向當地百姓尋求幫助了。
  • 杜月笙最高時家產有3000萬銀元,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算完嚇人
    杜月笙最高時家產有3000萬銀元,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算完嚇人杜月笙是一隻從茅草屋裡飛出來的金鳳凰。他4歲前父母就去世了,14歲開始流浪上海,在水果攤上當學徒,不過杜月笙腦子很靈活,總能想出賺錢的辦法。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狼皮」後,卻突然情緒失控,這樣的情況讓這位女大學生始料未及,而且專家還表示,不會給她鑑定。 02 節目中,上一位鑑定嘉賓剛下臺,緊接著從後臺上來一位大學生,這位女學生抱著一張狼皮,緩緩的走上了觀眾席,臺下的觀眾也被吸引住了目光,最後專家開始詢問她,她才告訴了大家,這張狼皮是她們家的祖傳寶貝,家裡一直小心翼翼的保護著,這次來鑑寶節目,也是想讓專家們看一看這張寶貝的價值。
  • 「燒欠條」醫生遇尷尬 診所被叫停精神病診治
    關於鄉村醫生楊全鴻的幾個疑問「燒欠條」是咋回事?幾天前,楊全鴻的一位朋友李某前去衛生所拜訪,言談之間,兩人提到了巨額欠條的事兒。「你這要不來錢,咋辦?還不如(拿火)點了。」李某向記者描述,楊全鴻聽見後也持贊同意見,「行,點就點了。」
  • 男人看瓷瓶順眼,20萬買入帶來鑑寶,專家:我現場刷卡40萬!
    隨著鑑寶節目的大火,許多普通人都樂意來參加節目,給自己心水的寶貝鑑定一下。一般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價格連翻幾番,大賺一筆,有的則是高價來的贗品,自己的錢和一片喜愛都打了水漂。今天想說的是一位愛笑自信的神奇男人鑑寶的故事。
  • 老人拿唐朝皇帝吃飯的碗去鑑定,專家們卻給出了2種結果!
    這期節目被廣關注,不僅僅是因為節目中對一個老人所持瓷碗波瀾曲折的鑑定過程,更是因為欄目中鑑寶專家對這位老人所持這個傳家寶的態度令人氣憤,專家自己有眼無珠不識貨不說,還嘲弄持寶老人,認為老人是魚目混珠、濫竽充數。節目開始,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拿著自家傳了好多輩的瓷碗來到了《我是傳家寶》的現場。
  • 魔術筆搗鬼,5萬元欠條變50萬,學校門口隨便就能買到!
    找別人借了5萬元,並在對方寫好的借條上簽名,然而等到還款,才意外發現借條上的50000竟然變成了500000,好在後來經鑑定,這是對方使用了可擦筆所為,這是合肥市民胡先生的遭遇。當時宋某答應得很爽快,拿錢的時候,還主動將擬好的借條遞給胡先生。「急著用錢,看得也不仔細。」胡先生回憶,借條上金額寫的是50000元,並沒有加注大寫金額,自己也沒有放在心上,就籤字了。然而到了還款日,宋某拿出的借條上,50000竟然變成了500000。莫名多出的一個0,真把胡先生嚇住了。經仔細觀察,他發現這個0不像是後來添加的,應該跟借條為同一時間所寫。自己怎麼沒發現呢?無奈之下,胡先生只得報警。
  • 桂林一老人為為村裡籌建文化室,卻背上了10萬餘元的債務
    位於下白田村的文化室5年前,他受委託為村裡建設文化室籌款,但籌得款項遠低於修建文化室的花費。五年間,為解決資金問題,他一次又一次奔走於村委和政府各部門。至今,費用問題仍未解決,他被建築商和建材供應商追討10萬餘元欠款。這是什麼原因?
  • 陝西退休老人15萬買一寶劍,專家說:確實是龍泉劍,可惜只值2萬
    現在太極拳越來越受世人的厚愛了,全球據統計已經達五億多人,老人練習太極拳,已成為公園裡一道獨特的景觀。有一位陝西老人退休之後就喜歡打太極,再加上平時喜歡玩收藏,就買了15萬一把太極劍,但是專家看了之後卻激動不已。
  • 老太太離世,子女收拾遺物發現20萬捆裝鈔票,現在值多少錢?
    二、老版收藏,翻倍價格面對這麼多舊版的人民幣孩子們也是十分頭疼,二十萬並不是一個小數目,銀行也沒有那麼多現錢來兌換,況且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經過一下午的討論,銀行的工作人員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去找紙幣收藏專家去看看有沒有辦法,因為紙幣的更新換代有很多人喜歡收藏舊版的人民幣覺得很有收藏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