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教授直言:夏朝就是古印度,國內外的學者態度全都一邊倒

2020-12-12 青燈白髮品文史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詩經·商頌·玄鳥》。

在傳說當中,帝嚳(天帝帝俊)的次妃簡狄在一次外出洗澡時,無意中吞下了一枚「玄鳥蛋」,從而生下的契,就是商人的始祖。

大商國的建立跟神話有關,由於出土的甲骨文較少,商朝的歷史都是根據後世典籍拼湊起來的,所以商屬於「半信史」時代,商也是世界上史學界公認的「第一個王朝」。

雖然中國歷史一直將夏朝當作第一個王朝,但是不管是世界歷史學界,還是國內的歷史學界,對夏朝的存在一直都抱有一種疑問,由於一直都沒有出土夏朝遺址,夏朝作為第一個王朝的「正統」也沒有得到認可。

《禮記·表記》: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夏始終都是第一個王朝,但是在諸多古籍當中,又提到了一個虞朝,這個王朝比夏朝存在的時間都要久遠,有虞氏從黃帝開始算起,歷經15代:黃帝、玄器、昌意、少昊……橋牛、瞽叟、虞舜。

有虞氏世系可以確定下來,不過歷史學界認為虞只是一個原始部落,不能稱為一個朝代,夏朝則是由夏後啟廢除「禪讓制」建立的王朝,夏傳13代、16王,約400年,後被商所滅。

一般來講,一個王朝的歷史除了本朝會有記載之外,取而代之的王朝也會編寫史記,不過就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來說,並沒有提到夏朝,夏朝的相關歷史都是西周、春秋戰國編著而成。商末時期,帝辛荒廢祭天,可以說推翻了整個神話,周武王伐紂也用了「不祭天」、「妲己誤國」一類的藉口,周人重禮,周王文又在先天八卦上創造了《易經》,《易經》和《山海經》成為了後世宗教構建神話的體系。

所以夏朝是一個王朝還是神話,後世史學家也不敢輕易篤定,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呢?

1996年,我國史學界啟動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為了考究「夏商周三代」,該工程設置了9個課題44個專題,組織了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學、歷史地理學、天文學、測年技術學等170多名科學家聯合攻關,經過4年的考察,終於有了結果。

2000年,我國公布了《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成果報告》和《夏商周年表》,沒想到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國外史學界反對聲不絕於耳,就連「亞洲學協會」還開了好幾次辯論。

英國學者艾蘭認為甲骨文沒有發現夏朝存在的證據,文獻記載也都語焉不詳,夏可能是神話,他批判道:中國學者默認這些史料的真實性,先入為主地相信夏朝存在,然後再去尋找證據,是有問題的。

美國漢學家夏含夷更是認為:西周諸王在位年數和任何古代史書都沒有統一的方法,能夠在古書找到支持就引之,找不到支持就棄之,這和一般史學方法顯然不合。

歷史學界發布的《夏商周年表》是根據歷史古籍、六十三件青銅銘文,碳測定加以推測確定了年代,所以不被國際認可也正常。

大多數學者也都認為: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只是提出了基本的年代框架,並不等於夏朝的歷史,不要讓一般的公眾誤以為夏朝的歷史已經被證實了,這樣說比較慎重。

不管是委婉的說法還是不委婉的說法,國外學者都否認了夏朝的存在,就連唯一有希望成為夏朝遺址的「二里頭遺址」也被否認了。

就二里頭遺址來講,著名學者徐中舒也不支持將二里頭當作夏朝,雖然二里頭有數十個文字狀的符號,但是夏朝更多是使用結繩、刻木記事,這些符號很像甲骨文,可能跟早商有一些關聯。

總而言之,國內外的學者對夏朝是否存在都抱有疑問,不過國內還是以夏朝存在為準,那麼夏朝的遺址又去了哪裡呢?

就夏朝遺址,網絡上流傳了不少的說法:遷移說滅絕說是主流。

網友認為,夏朝在歷史上確實存在,但是它太強大了,強大到令商朝畏懼,商朝在攻滅夏朝之後,為了防止它死灰復燃,就毀掉了夏朝所有的歷史、文字,同時禁止商人記錄夏朝,久而久之夏朝就成為了神話傳說。

這種可能有,但是徹底抹掉夏朝的存在,似乎有些不太可能,於是又有了遷移說,網傳埃及金字塔瑪雅文化都是夏朝文化,商滅夏後,夏人歷經千萬苦,一路長途跋涉到了埃及,先後建立了埃及文化和瑪雅文化。

就連貴州民族大學王長城老教授也是另闢蹊徑,不過它並不認為夏朝遷移走了,而是夏朝根本就不在中國境內。雖說古代中國的王朝就佔據了那麼一隅之地,但是《山海經》卻標註了許多國外的地理地形,這說明編寫《山海經》的作者走出了中原,至於作者是怎麼抵達國外的,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山海經》開闊了王長城教授視野,按照他的說法,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維河流域的哈拉帕(印度河流域文明)發現的古文明遺址就是夏朝文化。

哈拉帕文明跟所有的古代文明還一樣,都以農業為主,它說建立的文化比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都要早,但是這個文明就跟傳說中的夏朝一樣,都具有很大的爭議性,哈拉帕文明也屬於消失的文明之一。

哈拉帕文明的消失跟一次戰爭有關,入侵者襲擊、洗劫了哈拉帕,但他們並沒有在這裡建立都城,只是留下了一座死城,入侵者到底是誰,仍然都是一大未解之謎。

王長城教授認為哈拉帕為夏朝文明,而這支來歷不明的入侵者就是商朝,他們攻滅哈拉帕,又回到了中原地區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文明,所以中國境內找不到夏朝文明。

這種說法有些牽強了,國內外的學者反對聲一邊倒,哈拉帕文明就是夏朝文明也沒有得到認可,那麼夏朝到底去了哪裡呢?它是否真的存在?

夏朝是歷史上的一大謎團,《文明歷程:夏朝》是集多位資深的歷史學者編撰而成,他們對夏朝進行了解讀,全方位的分析了夏朝的歷史,這本書原價179元,為了回饋新老顧客,筆者爭取到了最低價,現在僅需108元,想要了解更多的,不容錯過。

相關焦點

  • 夏朝到底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老教授:肯定存在過,但不在中國
    歷史作為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當然是有形之物了;但是它作為一種文獻記載、一種文化,那就是形而上的東西了。 許多專家教授通過仔細的對比和研究,將夏朝歷史和二里頭的發現串聯起來,寫了一份《夏商周年表》。但是這份報告被西方的學者嗤之以鼻。 斯塔福大學前任教授倪德衛傲慢地說到:「國際學術界應該把這份夏商周年表撕成碎片!」其實作者還真是不能理解——即使這份報告不科學,史丹福大學的教授也完全可以指出它不科學的地方,何至於如此憤怒的說出像一個莽夫一樣的話呢?
  • 俄羅斯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Arutyunov教授來訪貴州民大
    金黔在線訊(民大通訊員 廖國才 彭夢潔 趙春亮)12月2日至12月8日,貴州民族大學迎來了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客人,他就是俄羅斯高等教育學院研究院院士、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Arutyunov。在為期一周的學術交流會中,Arutyunov教授向民大師生介紹了俄羅斯的微型企業經和金融市場的現狀,並被受聘為貴州民族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
  • 西方學者為何否定夏朝,除了偏見,還有三個鮮為人知的原因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注重記載歷史的國度,有著系統而豐富的史料,相傳黃帝時代就有史官,在世界各個文明中,唯有中國基本記錄了5000年來的歷史,其中就包括夏朝。歷史記載雖然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全然否定,尤其對中國這樣有記載歷史傳統的國度,史書一定程度上就是事實。基於此,中國人眼裡夏朝的存在無可置疑,只是存在的方式和細節有待商榷。
  • 夏朝來自埃及?《山海經》的一段記載,或證明大禹就是埃及法老
    在中學的歷史教材上,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記載:「古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是四大文明古國」。這段記載我們都曾見過,雖然四大文明被排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但它們之間的聯繫似乎很少,猶如平行線一般,從未有過相交的時候。
  • 西方人為何死活不認中國夏朝的歷史
    其中國內外爭論和博弈的焦點,是六大遺址關鍵中的關鍵——夏朝可能的都城二里頭遺址!所有的問題都集中一點上:二里頭遺址是否就是我們史書記載中的「夏」?但西方一些學者卻始終不承認它就是夏朝都城,原因在於:二里頭遺址缺少一項文明認定標準中的關鍵要素——文字。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文明認定標準有三項:城市、青銅器和文字。
  • 同在貴州省的醫科類院校,遵義醫科大學和貴州醫科大學怎麼樣?
    遵義醫科大學現已成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國家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師資力量:遵義醫科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如生理學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學與人類學家吳汝康院士、微生物學家魏曦院士、藥理學家張毅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曾執教講壇。
  • 「都來讀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教授與小學生共讀詩詞哲學
    12月19日,「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攜手浙江大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小學。5位來自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教授,與當地25名小學生同堂共讀人文經典,抖音號@浙江大學 全程直播記錄。「唐宋詩詞中的月光世界」「《論語》故事」「南宋詞人辛棄疾」「王陽明在貴州的故事」「詩人帶著照相機」教授們精心挑選的五個主題,在讀書會上被相繼分享。
  • 網紅教授鄭強:從四川大學博士到浙江大學教授,再到太原理工大學
    4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學官網已經更新現任領導名單,浙江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鄭強教授出任太原理工大學新任黨委書記。對於鄭強教授,曾經在浙江大學,求學、任教任職超過20年。而在學校管理方面,鄭強教授也有著豐富的經驗,曾經出任過貴州大學校長職位,在貴州大刀闊斧地進行了制度與學科改革,提出了「貴州大學姓貴州」的辦學理念,引入了大數據、白酒、茶葉等具有地域優勢的特色學科,在貴大著力培育了一批能夠更好助力貴州省本地建設的專業人才。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青年學者再次獲「澳門學者計劃」資助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於傑)近日,2020年度「澳門學者計劃」終選評審結果揭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青年教師張志超成功入選。這是自2019年數統院王明獲得該計劃首批資助後,該校青年教師再次獲得資助。
  • 夏朝,一個後世不願提及的年代,專家提出一大膽設想
    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夏朝,那麼個人感覺應該用「縹緲」倆字來形容。因為根據現代歷史學者推算,夏朝的存在時間大約四百年左右。但是,奇怪之處在於,這四個世紀的歲月裡,夏朝居然沒有留下能自證身份的文物——雖然很多人會說二里頭的證據。但是,二里頭並沒有證據證明那屬於夏朝。故而考古學者用了一個十分委婉的說辭:先商。
  • 夏朝的存在該如何去證明?學者:在夏代卜骨上發現了「夏」字
    倒推回去,有學者認為商朝時的「夏」字長這樣:商代「夏」字表現的是一個人在太陽下,舉首望日。確實有點像,但是又有些勉強。但是文字學家當然不僅僅是從像不像的角度來識字辨字的,具體的咱也不懂,太專業了。姑且相信商代的「夏」字就長這樣。河南密縣黃寨的這片卜骨上的字與之比較,確實是具有相同的內涵,其為「夏」字的可能性確實挺大的。
  • 四川大學教授出任日本這一組織要職,系70年來首位中國大陸學者!
    據近期出版的日本道教學會會刊《東方宗教》第132號所載《日本道教學會役員表》,四川大學文化科技中心姜生教授獲選擔任日本道教學會評議員。這是日本道教學會1950年成立以來首位中國大陸學者獲任該職。姜生,1964年6月生於河北昌黎,現任四川大學文化科技協同創新研發中心主任、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第三批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維吉尼亞大學研究教授。主要從事歷史學、宗教學、科學史和漢墓考古的交叉學科研究。
  •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公開信,致敬中國學生學者,彰顯名校國際擔當
    停止對中國學者學生的偏執,讓我們將重點重新放回在吸引、歡迎世界上最頂尖的人才上,不論其國籍和種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布林格(Lee C.近期,面對中美國際教育和人文交流所面臨的困境,美國學界眾多領導者、學者和教授們紛紛發出理性的聲音,呼籲立即糾正將教育和人文交流政治化的錯誤做法,支持美國高校獨立自主開展國際交流。最新的一位,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布林格。
  • 貴州高校努力讓「千裡馬」競相奔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賴盈盈 「走,我們去貴州當新貴州人!」2014年,作為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被貴州引進時,如今的貴州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昭勇對女兒說。 6年過去,李昭勇不僅舉家從山東遷至貴州,還與鎮遠縣報京村結下深厚情誼。
  •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陸銘榮獲「中國商學院十大最受...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陸銘榮獲「中國商學院十大最受歡迎的教授」獎項!本次十佳教授的評選由MBAChina與《經理人》雜誌共同完成,歷時近8個月的數據採集、院校申報、問卷調查等工作,最終評定十名教授獲此殊榮。
  • 《文明起源》和《發現夏朝》封面設計解密
    一 《發現夏朝》封面設計解密《發現夏朝》封面使用了白色為主基調,寓意:
  • 讓城市更人性化——專訪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
    在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論壇邀請了中國政府、聯合國官員,以及中外城市、國際組織、知名學者、跨國企業代表到場,眾多國外嘉賓通過視頻連線方式遠程參會。論壇上,中國網記者視頻連線著名城市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城市的勝利》作者愛德華·格萊澤,就城鎮化問題對其進行專訪。
  • 訪問學者申請,如何有效的和國外教授溝通,提高郵件回復率?
    申請訪問學者,和對方完全是陌生人的國外教授溝通,最常見且常用的方式是通過郵件。那麼,第一封郵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和教授的來往郵件中,申請者首先要學會和國外教授郵件溝通的技巧,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如何來提高訪學申請郵件的回覆率?成功申請理想大學或醫院的訪學職位呢?
  • 專訪東京大學佛教學教授:日本是一個佛教國家
    當然,現代學術意義上的佛教學研究由大谷大學的南條文雄教授(1849-1927,淨土真宗僧侶)、東京大學的高楠順次郎教授(1866-1945,淨土真宗僧侶)、大正大學的荻原雲來教授(1869-1937,淨土宗僧侶)等學者留學歐洲後,引入語文學等西方學術理念與方法,再與日本傳統的「宗學」和漢文教育相結合後形成的。
  • 學者:不可思議!
    的確有的畫像裡在伏羲、女媧交尾圖下面還畫著小人,大概就是表示生人的意思。但這樣的神話傳說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其他古文明:古希臘、古印度、古巴比倫的傳說中,也曾有相似的事情發生。古印度文化主要分為印度河流域文化以及恆河文化。對於如今印度的文化的最重要的貢獻大概就是佛教了,釋迦摩尼就是在這裡創立了佛教,並逐漸遍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