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19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有位媽媽在群裡說,我家孩子2歲了。其他媽媽們則高呼:「恭喜加入『可怕的2歲』!」聽到2歲,屏幕前的你或許暗自竊喜,世界上又多了一位即將瘋掉的老母親……
2歲的孩子有什麼特點?
你以為他鬧起來就只是嘟嘟嘴?不,滿地打滾;
你以為他只是生氣不說話?不,摔東西還打人;
你以為他不愛吃飯只是不餓?不,跟你對著幹才是目的;
你以為他撞頭不疼?不,疼,還是撞……
如果你說自己真的太生氣了,不想再繼續這樣下去,拎起來他揍一頓好了。沒用,他開始撒潑了,一時半會兒全家都別想安靜。2歲的孩子撒潑,比女人吵架招式多的多,喊停也沒用的那種。
愛哭的兩歲,愛鬧的兩歲,愛發脾氣的兩歲,愛打人的兩歲,愛無理取鬧的兩歲……兩歲的孩子,多變起來,你可能會懷疑人生:這是我生的?親生的?
兩歲的孩子,你到底怎麼了?
《可怕的兩歲》作者約翰.羅斯蒙德提出一些異於主流的育兒觀點:不要妄想一邊當孩子的家長,一邊當孩子的朋友;不要企圖和孩子講道理。以上原則適用於一歲半至三歲孩童。他的部分觀點,我表示贊同,比如剛列舉的這些(刪減了一部分我並不是很認同的話。)。
你想跟孩子做朋友的夢想,暫時放一放吧,他不是很配合的。兩歲是自我意識萌芽期,孩子開始明白,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跟主要照料者(媽媽),並不是一體的。
他好像才發現,自己有無窮的能量,可以跟全世界抗衡,哪怕他看起來並沒那麼強大,但肺活量大,哭鬧半小時不帶停下來休息的,你只要觸碰到了他的情緒按鈕,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可能都會很後悔:
「早知道不幫他堆積木了」、
「早知道不幫他衝馬桶了」
「早知道不幫他繫鞋帶了」
「……」
是啊,即使你很後悔,但下次還會忍不住幫他,因為你覺得他只是個小嬰兒,理應被照顧。但他可不這麼認為,小小身軀仿佛有無窮的力量,要跟你「對決」。
兒科專家格迪·辛格博士,在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中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孩子在哭鬧、發脾氣時,心率能飆升到了180!相當於我們成人在跑步時,心臟要跳出來的感覺!Oh!我的天!
你可能想說,這樣可怕的兩歲,真的是越早結束越好!
兩歲的孩子,你該珍惜!
剛寫下這個標題,我也有些懷疑,兩歲不是越早過去越好嗎?
不,兩歲在很多人看來是「糟糕」的,但對孩子來說,這是他偉大的發展裡程碑,也是充滿無限想像的階段,家長真的要珍惜!下面的幾個理由,會讓你發現,兩歲要是不那麼快過去,就好了!
1、 天生的決策者。固執起來可能會耗盡你的心神,但他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是天生的領導者,高要求、高標準,且直奔目標。如果你能耐心引導,可能把孩子塑造成優秀的領導者。
2、富有創造性。
兩歲的孩子有自己看待生活的方式,擁有最原始的創造力。他們還不知道太陽一定是圓的,天空不可以塗成黑色。這種藝術天賦,加以正面指導,或許會讓孩子成為未來的「梵谷」。
3、 敢冒險。
不管桌子還是高床,他都能不假思索的跳下去、跳上來,這也是孩子發現自我的必要條件。在寬泛的環境中成長,適當的挫折也是有必要的,除非有直接的危險,請保護好孩子。
4、 樂於幫助別人。
2歲的孩子喜歡幫別人,喜歡「讓我來!」。這點在3歲的二寶身上,依然很明顯,凡事他都喜歡自己來,追求自給自足的精神。有耐心點,或許你可以培養出最棒的幫手,比如幫你收拾衣服、拖地、擦桌子等等。
5、愛學習。
不管是顏色還是形狀,甚至兒歌,他都喜歡,跟著學,解剖玩具,探索外界等等,好奇+吸收能力強,他們能記住很多東西,也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期。試試看,跟孩子一起玩,一起開發新遊戲、編寫歌曲,他學的比你都快。
6、 相信父母有魔力。
摔倒了、碰到了或者受委屈了,「親一下就好了」、「媽媽吹吹就不疼了」,這些他都相信,馬上破涕而笑。
兩歲,我陪孩子一起走過
《愛彌兒》一書中,提出的著名教育法則,即"自然後果的懲罰"。我認為,它對於2歲的孩子,用處不是很大。
兩歲的孩子,一下子接觸到那麼多新生事物,他自己內心的次序、認知都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怎麼會不亂呢?這時候,用沒有「固定教育」的方式去對待他,或許更管用一些。
兩個孩子的兩歲,都是我親自照料過來的,相比較來說,大寶那時候更乖巧一些,我覺得好像沒怎麼經歷,就過去了。事實上,那時候我跟寶爸第一次經歷孩子的兩歲,也是懵懂的,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也沒刻意去想過,到底該怎麼面對2歲叛逆期的孩子?
恰恰是內心沒概念,對這些也並沒有明確的印象,只是知道,孩子在這個階段,確實很難帶的一些情況,並做好了應對策略。大寶的兩歲,很平靜的度過了,等到了二寶,會難帶一些。
懂的育兒知識越多,聽到關於兩歲叛逆期的事情越多,我越來越會對號入座:
他今天情緒不好,是因為叛逆期到了嗎?
他晚上沒吃飯,又在鬧絕食嗎?
他跟哥哥打鬧,哭的很兇,是叛逆期的表現嗎?
……
其實,孩子並沒有太明顯的另類表現,反而是我這做父母的,一天天對著看,我的孩子是不是進入2歲叛逆期了?是不是要枕戈待旦了?這樣導致一點點小問題,都可能引發出大問題。
所以,父母情緒穩定一點,孩子其實也能很好的度過這個階段,前提是,你沒有把2歲的孩子當作「討厭的階段」來對待。理解並尊重他的生理發展特點,一切也就沒那麼糟糕了,不是嗎?
枕邊育兒寄語:
2歲,不應只是糟糕的,還應是豐富多彩的,也是朝氣蓬勃的。當你試著去允許,試著去理解,你的孩子還是你的孩子,他並沒有多麼可怕。而這個階段,會成為非常難忘,你很想回到的養育時光。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連結一:寶寶9月入園了?掌握和孩子聊天的話術,幫娃快速適應幼兒園
相關連結二:7月齡寶寶輔食吃什麼?花式輔食大挑戰,每周都有新花樣
相關連結三:孩子上課走神,做事總分心,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