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2歲!」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管?

2020-12-13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長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2歲時和其他的時期性格等方面截然不同。2歲的孩子性格十分叛逆,總是讓父母們感到十分頭疼。

事實上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思想不成熟,甚至沒有自我意識,他們總是不理解父母的意思,所以他們在和父母的交流過程中十分困難。

因為他們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父母們就只能靠猜,但是如果父母沒有猜對他們的心思,那麼他們就會大發脾氣。而2歲的孩子一旦不講理起來,父母們是很難控制的。

01孩子到了「可怕的2歲」可能會出現哪些行為呢?

第一種:一言不合就哭鬧

這是2歲叛逆期的孩子最常見的一種行為。孩子在和父母溝通的過程中,總是會和父母產生一些摩擦。

由於兩者之間溝通所存在的代購,2歲的孩子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而父母又不能理解孩子的心思,這就導致了孩子總是用哭鬧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不滿,他們總是覺得父母不懂自己,所以在和父母的交流中總是一言不合就哭鬧。

第二種:總想脫離父母的控制

2歲的孩子大腦雖然發育還不是很完善,但是這時他們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慢慢萌芽,這時他們都想要脫離父母的控制,希望自己能獨立去完成一些事情

雖然他們的想法很美好,但是畢竟能力有限,所以往往什麼都做不好。在這時,他們脆弱的心經受不住失敗的打擊,就會變得很暴躁,並將怨氣撒到父母身上。

第三種:愛和父母頂嘴

2歲叛逆期的孩子總是愛和父母頂嘴,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有我說的,和你說的。所以在面對父母對他的教導時,他們總是不當回事,甚至還會和父母頂嘴,用傷人的話語傷害父母。

02針對2歲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們應該怎樣教育呢?

2歲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父母們的教育將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所以通過以下幾招可以幫助家長們解決孩子的叛逆問題。

第一招:父母們要學會理解和包容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本就是很叛逆的,他呢總是喜歡和父母們對著幹,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學會理解和包容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改正。

第二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叛逆期的孩子特別討厭父母一直束縛著自己,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學會放手給孩子屬於他自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我思考,這樣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性

第三招: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處於2歲叛逆期的孩子,他們沒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他們總是被一些壞情緒左右,而做出一些傷害父母和朋友的行為,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03一個優秀的孩子,必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成功的一大因素,想要塑造孩子獨立的意識,良好的品格,要抓住關鍵時期。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49.8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5塊錢,不過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家長不妨一試!

04需要的家長朋友可以點擊下方購買喲~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張萌談2歲女兒叛逆期,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會出現叛逆期,但是孩子一生當中都會經歷很多個叛逆期,其中最早的是孩子在2歲。其實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不少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但其實並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既要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時也要掌握好分寸。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很重要第一個叛逆期對孩子來說也是其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不能正確處理好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麼將會對孩子的人生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 娃第一個叛逆期很恐怖?父母巧妙「懲罰」孩子,輕鬆解決問題
    在英文裡有一個單詞叫做「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糟糕的兩歲或者是可怕的兩歲,它指的是兩歲的孩子很讓父母頭疼。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娃的第一個叛逆期就是在2-3歲左右,也就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讓父母覺得很「恐怖」!
  • 孩子的叛逆期「可怕的兩歲」不可怕,但是處理不好可能一直壞脾氣
    在兩歲前的孩子是那麼可愛乖巧,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原本可愛乖巧的孩子竟然變得很叛逆,父母說什麼都是說「不」,一個勁的跟父母作對,甚至是亂發脾氣,亂哭鬧。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不要覺得奇怪,這是孩子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了。為什麼說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叫做「可怕的兩歲」呢?
  • 孩子的人生的三個叛逆期,不要以為孩子的叛逆期的時候長大後才有
    孩子在長大成人這段時間,會經過三個叛逆期,這些叛逆期在哪個年齡段產生,會有怎樣的表現形式,家長們如何提前做好準備並應對?基於這個原因,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用開放式的問句去取代命令,家長們命令的語言對於兩歲、三歲的孩子來說太多了,我們要引導他玩具不準亂丟,我們可以告訴他說,「玩具的家應該要在哪裡?」聽起來也比較舒服。
  • 14歲的兒子敢打父母?孩子叛逆期的教育不容忽視
    容易衝動、脾氣暴躁、行為叛逆是青春期的重要表現,14歲的男孩子動手打自己的父母,這是絕對超出叛逆的界線了。對於這樣的行為,父母可不能再一味的溺愛孩子了,不然就很有可能會讓他變本加厲,直到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 18歲之前,孩子通常有三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懂得的應對方法
    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家長發現已經無法「管住」孩子。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難管,事事和家長作對。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會感受到束手無策,無法理解孩子的心理。如果說富養孩子長大,是一場艱巨的過程,那麼孩子的叛逆無疑就是橫越在過程中的高山。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是聽不進家長的勸告,會產生高傲的心裡。家長的正確應對顯得至關重要。
  • 2-3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提前看這些書可以平穩度過
    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家長學習成長的過程,而叛逆期是家長不願遇到又避之不及的一個心理時期。當孩子成長到2-3歲的時候,家長就遇到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如何處置得當,孩子許多良好的習慣都就就此養成。名為叛逆期,實際是2-3歲的孩子在走路,說話的掌握之後,自身的技能得到了極大的加強,面對陌生的世界時,缺少一份規則感,單純的以自己為中心,為想問題。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於很多事情還沒有概念,所以當孩子哭鬧,說出不要的時候,家長萬萬不能單純地拒絕,而是要藉助這個時期,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感,自律性和自尊心。
  • 可怕的2歲,孩子究竟怎麼了?家長該怎麼陪TA度過?
    文|全文共219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有位媽媽在群裡說,我家孩子2歲了。其他媽媽們則高呼:「恭喜加入『可怕的2歲』!」兩歲的孩子,你到底怎麼了?《可怕的兩歲》作者約翰.羅斯蒙德提出一些異於主流的育兒觀點:不要妄想一邊當孩子的家長,一邊當孩子的朋友;不要企圖和孩子講道理。以上原則適用於一歲半至三歲孩童。他的部分觀點,我表示贊同,比如剛列舉的這些(刪減了一部分我並不是很認同的話。)。
  • 男孩的叛逆期很可怕!但聰明父母從不跟叛逆期男孩講道理
    相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遇到各種各樣棘手的問題。特別是男孩子,要是再遇上叛逆期,孩子不聽話,做什麼事情都要跟父母作對,真的無比頭疼,搞不好從此彼此的親子關係還會出現嫌隙。不過,孩子叛逆是他正在成長的表現,如果父母能夠明白孩子們叛逆背後的需求,問題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兩歲左右——寶寶叛逆期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英語中有個專門的詞——Terrible Two,中文叫做可怕的兩歲。不管是餵飯、穿衣還是洗臉刷牙,孩子都鬼哭狼嚎,稍有不滿意就摔東西,撒潑打滾。幾乎所有的媽媽都能在孩子2、3歲時,感受到這樣的煩惱。
  • 兩三歲不可怕,處理寶寶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抓住4點順利渡劫
    我家寶寶過了2歲,本以為良好的家庭教育下,能逃過2-3歲的寶寶叛逆期,沒想到在他2歲半的時候,開始有莫名固執、不懂變通、脾氣暴躁等表現。寶寶的口頭語從「好」變成了「不」,總喜歡和大人逆著來。2-3歲正是自我意識萌發的階段,小孩通過說「不」、「我自己來」、「我就要這個」,和大人給出的固定模式背道而馳,來加強做主的力量,以此表現自己長大了,顯出自己很能幹。
  • 可怕的2歲,原來是全世界孩子的「通病」
    以前,那麼聽話的一個孩子,現在撒潑耍賴簡直是信手拈來,一言不合就開哭,一不高興就打滾。 掐指一算,表妹的兒子正值兩歲,我提醒她說:「淡定,你迎來了你兒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傳說中的Terrble two。」 提及孩子的兩歲,說它可怕,一點不為過。
  • 孩子的2歲叛逆期,究竟有多難搞?教你幾招,輕鬆搞定熊孩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叛逆期個不可避免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喜歡乖乖聽父母的話,還總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很多家長都覺得這是孩子還小,不懂得怎麼表達和溝通導致的,而這些不就是叛逆期的根本原因所在?不少家長都知道叛逆期的存在,但他們認為青春期時候的叛逆才是孩子的叛逆期。其實不然,因為在你發現「小天使」變成了「小惡魔」,怎麼講道理都不聽,還分分鐘就能把你氣到「原地爆炸」的時候,那就恭喜你,你家孩子已經進入了出生後的第一個叛逆期——難搞的2歲!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修行
    兒子15歲上初二,言行非常叛逆,他只要在家一天就打遊戲十多個小時,玩遊戲都玩到深夜2點鐘。孩子不肯寫作業,經常以身體不適的緣故不去上學,正常吃飯也不吃。我看了很多網上的親子溝通文章,也了解一些,儘量想同他有良好的溝通,想知道他內心的想法,問他為什麼不做作業,為什麼不去上學,他總是回答不知道。
  • 寶寶2歲就到了叛逆期,別再發脾氣打罵他了,聰明媽媽會用這兩招
    對於初為人母的寶媽來說,剛享受一兩年多的親子時光,很難想像到寶寶才2歲的年齡就要進入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光聽別人說不管用,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不愧是可怕的兩歲。我很生氣開始吼他,既然好好講道理沒用,於是叫老公把小尺子拿過來打手心……寶寶才2歲就到了叛逆期?確實,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寶寶到兩歲左右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從剛開始認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到逐漸意識到「我是我,媽媽是媽媽。」 他們便會有自己的小情緒,不再是聽父母話的乖寶寶。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實際上,叛逆期是真實存在的。一般而言,在孩子成年之前會有經歷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是2歲左右,第二個叛逆期是7-9歲,第三個叛逆期是12-15歲的青春期。這三個叛逆期的共同點都是孩子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在不斷發展,他們渴望自己能做主。
  • 如何和初中的孩子溝通,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父母要做好三點足夠
    上一期說到孩子把離家出走的同學帶回家。我讓孩子的同學給自己父母打電話告知在我家。並通過這件事告訴孩子們,外面不是他們的避風港,遇見事情可以和父母商量,離家出走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今天說一下初中生不願意多給父母說話。
  • 「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恐怖?建議父母收好這份「保命指南」!
    「學霸札記」一個分享學習資料的平臺 中午12:00與你相約~ ▼ 《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提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1.5-3歲之間,2歲最為典型。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在育兒道路上,好多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服從乖順,可是隨著孩子年齡增加,卻發現孩子難以管教,經常跟自己對著幹,總是做出反抗行為,這讓許多父母感到頭疼,甚至還因此打罵孩子,影響親子關係。要知道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旅途中父母肯定會遇到很多的難題和障礙,而在這些障礙中,孩子的叛逆期是讓父母最頭痛的了,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 孩子才兩三歲,被父母說處於叛逆期,是不是有點冤啊
    關注兒童教育問題久了,就會發現孩子從2歲到18歲,都有父母說自己的孩子處於叛逆期。為啥2歲之前沒有人說呢?我想這是因為孩子此時不會流利的說話和走路,否則出現這樣的問題就不足為奇了:孩子一出生,就處於叛逆期,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