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的叛逆期很可怕!但聰明父母從不跟叛逆期男孩講道理

2020-12-13 咪咕扒娛

相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遇到各種各樣棘手的問題。特別是男孩子,要是再遇上叛逆期,孩子不聽話,做什麼事情都要跟父母作對,真的無比頭疼,搞不好從此彼此的親子關係還會出現嫌隙。不過,孩子叛逆是他正在成長的表現,如果父母能夠明白孩子們叛逆背後的需求,問題就沒有那麼可怕了。因為這件事情也是父母們都經歷過的,所以他們的想法其實家長們也都是很明白的,我們其實只需要對他們有一個好的態度,從孩子那裡開始出發,回憶自己小時候都是怎麼做的,就很容易能夠解決這個東西。所以聰明的父母從不跟叛逆期的男孩講道理。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和孩子講道理是最沒有用的,哪怕是成年人,對別人講的道理都未必聽得進去,更何況是理解能力更弱一些的孩子。很多時候孩子還小,並不能理解父母所說的道理具體是什麼意思,父母說多了,孩子只會覺得不耐煩。很多時候孩子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就像父母和孩子說,不要把東西弄得滿地都是,媽媽收拾的很辛苦,媽媽這麼說,孩子是感受不到什麼是辛苦。當媽媽讓孩子自己親自去做的時候,孩子才會知道,辛苦是什麼。

對於男孩來說,體驗教育要比講道理好太多了,制定懲罰也是如此。孩子犯錯後,家長只是不痛不癢的給他講道理,效果寥寥。

那父母該怎麼樣正確地面對男孩子的叛逆期?

1 父母要學會尊重和理解孩子

做父母的,首先要充分的認識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徵,要知道孩子叛逆期,是一個正常的現在。不要以為孩子的叛逆期,就是故意和父母們過不去,認為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有問題,然後就對孩子進行責罵,和批評。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們要學會理解和尊重,這個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是每個小朋友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當發現自己的孩子進入叛逆期的時候,父母們首先要意識到的是,孩子長大了,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了。當發現孩子故意和自己對著幹的時候,父母們就不要接招,還,孩子調皮搞怪的時候,父母也不要為所動。父母只要去尊重他,認可她,孩子們會慢慢的自我反省。感受到父母的愛,自然而然的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再惹父母生氣。

2 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

父母們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真實心聲。面對青春期孩子的要求,哪怕是非常荒謬的要求,也應該把它「當作一回事」,慎重考慮,給予響應與討論,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承認的滿足感,一方面也減少了成人與青少年發生矛盾衝突的可能性。

在討論交流中,讓他們明白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另外,這種交流還有利於父母和老師了解青少年的需求愛好,及時發現和制止一些不良傾向,同時又可以幫助老師和父母找到與孩子之間的共同話題,減少隔閡,縮小「代溝」。

最後,與孩子交談切忌簡單說教、強硬粗暴。青春期的孩子最討厭的是單純的說教。

3 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多溝通交流

叛逆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滿腔心事,對於他們來說重要的事情,可能在父母眼中看來很幼稚,所以大部分孩子都不願意與父母交流這些事情。這個時候,做父母的要引導孩子交流溝通,設身處地把孩子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感受他們的心情,讓他們知道你很重視他所煩惱的事,並沒有嘲笑或看不起。

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是關心和疼愛的,其實叛逆期的孩子,內心孩子很敏感脆弱的,很多時候他們只是不懂得表達,常常用生氣的方式來吸引父母們的注意。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內心是渴望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父母們要多花點時間,和孩子溝通和交流,打開孩子的心。讓孩子和父母分享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情。慢慢的一起度過這個難熬的叛逆期。

其實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只有一次,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可能這個過程會比較辛苦,但是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畢竟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如果錯過了是用錢都買不回來的。

相關焦點

  • 男孩的這3個叛逆期,家長要「因時制宜」,比打罵更管用
    所以說男孩的叛逆期,光靠打罵可不行,要學會「因時制宜」!男孩的3個叛逆期,家長要「因時制宜」,比打罵更管用一、2-3歲叛逆期2歲開始,家長會迎來男孩的第一個反抗期,也是他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被形象地命名為「可怕的兩歲」。這個時候會迎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物權敏感期、自我意識萌芽期。這個時候的男孩,叛逆、情緒動不動就崩潰、不喜歡分享、每天就喜歡不、不、不!這個階段的孩子確實很折磨人,但家長要理解孩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第一步就是理解孩子的叛逆。
  • 寶寶有這3個「討人嫌」的表現,是進入了2歲叛逆期,家長及時引導
    到了三歲走兩步路就像求抱抱,稍微一點不如意變「潸然淚下」,甚至有的小男孩會由童年的這種行為久而久之產生戀母情結。 其實有這樣行徑的孩子也是叛逆期的徵兆,因為他們開始用各種行為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修行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關於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的問題,很多家長問到:「遇到孩子某某情況,我該怎麼辦」。這些父母以為溝通是更好地講道理,是未知的一套方法。今天,我就自己的家庭教育實踐與指導經驗,淺談《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01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 「可怕的2歲!」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管?
    2歲的孩子性格十分叛逆,總是讓父母們感到十分頭疼。事實上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思想不成熟,甚至沒有自我意識,他們總是不理解父母的意思,所以他們在和父母的交流過程中十分困難。01孩子到了「可怕的2歲」可能會出現哪些行為呢?
  • 孩子的叛逆期「可怕的兩歲」不可怕,但是處理不好可能一直壞脾氣
    在兩歲前的孩子是那麼可愛乖巧,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原本可愛乖巧的孩子竟然變得很叛逆,父母說什麼都是說「不」,一個勁的跟父母作對,甚至是亂發脾氣,亂哭鬧。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不要覺得奇怪,這是孩子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了。為什麼說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叫做「可怕的兩歲」呢?
  • 14歲的兒子敢打父母?孩子叛逆期的教育不容忽視
    通常情況下,12~16周歲的青少年都處於叛逆期;只是有的叛逆期更晚、叛逆的變現形式有所不同;而且女孩子會比男孩子表現的更為不明顯。孩子的叛逆期間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對於以後的人生道理影響是比較大的,家長和老師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一、孩子叛逆期的種種表現和影響。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文:紅紅醬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自家孩子最近有些叛逆,總是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她特別頭疼,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然後特別感嘆地說了一句:「怪不得都說可怕的2歲!真的太恐怖了!」
  • 兩三歲不可怕,處理寶寶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抓住4點順利渡劫
    我家寶寶過了2歲,本以為良好的家庭教育下,能逃過2-3歲的寶寶叛逆期,沒想到在他2歲半的時候,開始有莫名固執、不懂變通、脾氣暴躁等表現。寶寶的口頭語從「好」變成了「不」,總喜歡和大人逆著來。那麼,當我們知道寶寶的表現是正常的階段發展,在這個特殊的叛逆期,要如何幫助他呢?我們抓住4個關鍵點,應用下來,就可以和寶寶一起順利渡劫。
  • 寶寶2歲就到了叛逆期,別再發脾氣打罵他了,聰明媽媽會用這兩招
    對於初為人母的寶媽來說,剛享受一兩年多的親子時光,很難想像到寶寶才2歲的年齡就要進入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光聽別人說不管用,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不愧是可怕的兩歲。我很生氣開始吼他,既然好好講道理沒用,於是叫老公把小尺子拿過來打手心……寶寶才2歲就到了叛逆期?確實,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寶寶到兩歲左右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從剛開始認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到逐漸意識到「我是我,媽媽是媽媽。」 他們便會有自己的小情緒,不再是聽父母話的乖寶寶。
  • 孩子的人生的三個叛逆期,不要以為孩子的叛逆期的時候長大後才有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 孩子十三歲叛逆期,家長打罵沒有用,好好說話也不聽,該咋辦?
    十三歲男孩正值叛逆期,家長打罵都不管用,好好地跟孩子說又不聽,該咋辦?叛逆期的孩子有很多行為和做法是家長所不能理解的,在家長看來,仿佛孩子就是故意在和自己唱反調,打不得,罵不得,即使家長想要好好坐下來談一談,孩子也不配合。
  • 娃第一個叛逆期很恐怖?父母巧妙「懲罰」孩子,輕鬆解決問題
    在英文裡有一個單詞叫做「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糟糕的兩歲或者是可怕的兩歲,它指的是兩歲的孩子很讓父母頭疼。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娃的第一個叛逆期就是在2-3歲左右,也就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讓父母覺得很「恐怖」!
  • 張萌談2歲女兒叛逆期,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會出現叛逆期,但是孩子一生當中都會經歷很多個叛逆期,其中最早的是孩子在2歲。其實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不少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但其實並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既要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時也要掌握好分寸。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很重要第一個叛逆期對孩子來說也是其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不能正確處理好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麼將會對孩子的人生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 如何和初中的孩子溝通,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父母要做好三點足夠
    我讓孩子的同學給自己父母打電話告知在我家。並通過這件事告訴孩子們,外面不是他們的避風港,遇見事情可以和父母商量,離家出走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今天說一下初中生不願意多給父母說話。當父母想和孩子多說幾句,孩子還不願搭理家長。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建議以及應對方法。一、平等交流。
  • 當男孩進入青春期時,父母應該注意這些時刻
    我認為所有父母都知道,女孩的教育與男孩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隨著孩子的長大,這種差距變得更加明顯。對青春期男孩的教育要困難一些,因為他們變得叛逆。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幫助家裡有男孩子家長的。男孩子進入青春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變化。
  • 孩子的2歲叛逆期,究竟有多難搞?教你幾招,輕鬆搞定熊孩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叛逆期個不可避免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喜歡乖乖聽父母的話,還總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很多家長都覺得這是孩子還小,不懂得怎麼表達和溝通導致的,而這些不就是叛逆期的根本原因所在?不少家長都知道叛逆期的存在,但他們認為青春期時候的叛逆才是孩子的叛逆期。其實不然,因為在你發現「小天使」變成了「小惡魔」,怎麼講道理都不聽,還分分鐘就能把你氣到「原地爆炸」的時候,那就恭喜你,你家孩子已經進入了出生後的第一個叛逆期——難搞的2歲!
  • 案例分析:一個15歲叛逆對抗的男孩,父母該如何做?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15歲的兒子天天和我們對著幹,不聽話,喜歡名牌鞋、手錶、還留長頭髮。最近更是叛逆的厲害,還打遊戲,講了很多道理,他現在最討厭我這個媽媽了。我知道自己文化有限,自身也有很多問題,但真的不知道從哪方面入手?
  • 孩子叛逆期,家長千萬別「硬來」,巧妙疏導是「上策」
    1.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2.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3.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4.破壞性行為過多,比如生氣就撕書,摔東西;;5.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衝突,容易動手。
  • 孩子才兩三歲,被父母說處於叛逆期,是不是有點冤啊
    關注兒童教育問題久了,就會發現孩子從2歲到18歲,都有父母說自己的孩子處於叛逆期。為啥2歲之前沒有人說呢?我想這是因為孩子此時不會流利的說話和走路,否則出現這樣的問題就不足為奇了:孩子一出生,就處於叛逆期,怎麼辦呢?
  • 從學生離家出走,說說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我很驚訝,如果不是她媽媽親自跟我說,我都不會相信這個女生會離家出走。因為這個女生是我的課代表,長得白淨,高挑,很開朗,一頭長長的黑髮,在別人眼裡就是個乖乖女,做課代表也很負責,我對她很滿意。我耐心地聽她母親說了事情的經過,原來她父母離異了,她父親又找了一個,她媽媽去外地打工,就把她寄養在外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