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2歲?我們怎麼面對?

2020-12-17 皮圖麻麻育兒

很早之前就關注孩子2歲的話題,惴惴不安的,終於我的兒子圖圖2歲啦。一個傳說中貓狗都嫌棄的可怕年齡。

大概從圖圖1歲半開始,我陸陸續續的經歷了以下各種組合場景:

1、 就是要那樣東西,不給就打滾…

2、 你徵求的意見全都是不要,不行,不能…

3、 什麼都要圖圖自己幹,然而小小的人兒做的請自行想像…

4、 什麼都是圖圖的,一個破爛也不能丟…

2歲這麼可怕?

雖然做了足夠的心裡準備,但是面對這樣的娃娃有時候還是覺得太疲憊!為什麼這樣?這是因為從孩子18個月左右到3歲,寶寶自我意識逐步發展,開始鬧獨立了。行為表現就是什麼都要自己來,什麼都要聽我的,不依就會情緒爆發。

各類專業的分析我也不懂,總結一下大概就是:孩子兩歲左右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孩子總愛唱反調,發起脾氣就像火山爆發。

日常相處法則

道理好像大家都懂,但是相處的時候仍然崩潰啊,怎麼跟「小怪獸」相處呢?作為一個正在與2歲小娃還算愉快相處的麻麻,我簡單總結了一下:

1、讓他來選擇

在這個2歲的階段,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情況,他早上會吵著穿特定的衣服,穿特定的鞋子,甚至走特定的路,大人通常會很疲憊,你個小人怎麼這麼多事?如果你和孩子總是因為同一件事情爆發戰爭,不妨針對這件事問一下孩子意見,可以避免許多麻煩。

你可以在問的過程中,下點小圈套,穿衣服的時候,不要問,寶寶我們穿衣服好嗎?而是問,你是要小汽車的衣服還是小海豚的衣服?面對不愛吃飯的孩子,不要說,你吃不吃飯?換個說法,今天是媽媽餵還是姥姥喂?(嗯,這一套也適合爸爸甩鍋)這些都非常管用。

我們曾經有一段時間,姥姥天天帶圖圖去小區對面的商場,一般都走地鐵通道,所以每次到了那裡他就會吵著要走地下通道,沒有按照他指定的路線走,就會大哭。真的不可以改變麼,有一次我帶他去,我跟他說,走地上呢,我們可以看見挖土機,攪拌車,走地下呢,就什麼都看不見,你要走哪條?他果斷的選擇了走地上。

事實證明,不要替他做決定,讓他自己來選擇,通常事半功倍。

2、別死磕,讓個步

我們說有些媽媽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味讓步,這樣是不對的,但是死守原則,跟孩子死磕也大可不必。只要不是會傷害到自己和他人的那種原則,也不必太「較真」了,稍稍做一些無關緊要的讓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被重視,就可以將一場戰爭消弭於無形。

就像昨天晚上,圖爸帶著圖圖買回來2包薯條。說好的是圖圖一包,媽媽一包。結果他自己的很快吃完了,而我的還沒有開包。這個時候他還想要我的那包。我們都知道,晚上吃太多零食不好。在圖圖拿著薯條讓我開包的時候,我跟他說,這是媽媽的薯條,你的吃完了,你不能再吃了。這個時候他已經眼淚要下來了。我又說,這個是媽媽的,你真的想要的話媽媽可以分你一點。他說謝謝媽媽。在我拆包放在他手上之後,他真的拿了第一根薯條放在我的嘴巴裡!他說媽媽你吃一個我吃一個,就這樣我們愉快的在晚上9點把一包薯條吃光了。

這個方法就是一開始拒絕不讓步的情況下,做一個小小的讓步,他滿意了,世界和平。

3、來個溫柔的抱抱

有時候也會有死磕的情況,比如我們家圖圖不愛吃飯,怎麼哄都不吃,那最後罰站的結果就是哭的驚天動地。等他哭夠了,我就會伸出雙手說,來,哭累了吧,媽媽抱抱。面對這個絕好的臺階,他通常就識時務的就坡下驢,畢竟哭鬧也是蠻累的。

擁抱有一種治癒的力量,不用幾分鐘,小朋友就大雨轉晴,笑著跑開去玩了。

對於一個犯錯誤或者無理取鬧的孩子,你可以阻止他的錯誤行為,可以不答應他的要求,但卻不能不搭理孩子,任由他在自己的情緒中感覺到孤單害怕。要記得撫慰孩子的情緒,用一個堅實的擁抱,告訴孩子,雖然你做了錯事,但是媽媽永遠愛你。

4、榜樣的力量

面對2歲的孩子,我們通常的講的大道理是不管用的,這個時候就要藉助他那些偶像「朋友們了」。比如當他不要分享的時候,什麼道理都說不通的時候,我們就會經常繞到他最喜歡的巧虎身上來說,比如說面對這種情況,巧虎會怎麼樣?這個時候他就會合作很多,甚至馬上按照我們說的去做。

我們通常怕踩到跟別人家孩子對比的雷區,但是有時候榜樣的力量也是很強大的哦。

5、善用孩子的語言

大部分的我們其實也是第一次做家長,孩子在長大,我們也在學習。大家都知道童真童心,還是有很多媽媽說,我不知道怎麼跟孩子交流?

那麼我們不妨學習一些繪本的語言去溝通。前幾天他哭的時候鼻塞了,就問我「我的鼻子鼻子怎麼變成這個樣子」,通常這個時候,你準備怎麼跟他科普?我的方法是,引用情緒繪本上說的舉一反三「你笑的時候,開心就跑進眼睛了去了,你哭的時候,壞蛋就跑進鼻子裡去了「,他馬上就笑了,因為他不想壞蛋跑進鼻子。

其實上面講的都是一些日常與孩子相處小竅門,我也相信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總結的一套「帶娃秘籍」。總的來說,「糟糕的兩歲」是孩子人生第一個「青春期」,雖然雞飛狗跳,但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一定要多些愛心和耐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很快,你就會發現,那個軟萌萌的小朋友已經長成小大人啦。

相關焦點

  • 可怕的2歲,孩子究竟怎麼了?家長該怎麼陪TA度過?
    文|全文共219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有位媽媽在群裡說,我家孩子2歲了。其他媽媽們則高呼:「恭喜加入『可怕的2歲』!」聽到2歲,屏幕前的你或許暗自竊喜,世界上又多了一位即將瘋掉的老母親……2歲的孩子有什麼特點?你以為他鬧起來就只是嘟嘟嘴?
  • 可怕的2歲,原來是全世界孩子的「通病」
    大約有50%以上的家長投給terrible 2。 孩子的兩歲,到底是一個什麼梗?為什麼如此可怕呢? 2歲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會經歷人生一個「叛逆期」,這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它是人類系幼崽向智人轉變的第一步。
  • 「可怕的2歲!」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管?
    家長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2歲時和其他的時期性格等方面截然不同。2歲的孩子性格十分叛逆,總是讓父母們感到十分頭疼。而2歲的孩子一旦不講理起來,父母們是很難控制的。01孩子到了「可怕的2歲」可能會出現哪些行為呢?
  • 為什麼說寶寶2歲,是「可怕的兩歲」?建議家長看一看
    除了秩序以外,孩子還會經歷自我意識的萌芽期,在關於敏感期的書中描述:「從2歲開始,兒童發現自己同世界實際是分離的,自我開始萌芽,便驚人地以自我為中心。於是孩子用各種各樣的行為來構建自我,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我不、不要!
  • 負債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沒有勇氣去面對!
    生活還是要繼續的,人就應該有一個良好心態去面對生活,還是上面那句話,學生欠的少,社會人欠的多,但是只要心態放正,按時還款即可。 作為一名信用卡逾期者,也不要慌張,因為社會上有很多和你一樣身份的人,有很多人甚至比你負債還多,當我們看一個忙碌的人從身邊路過,或許他身份就和你一樣。
  • 孩子出現「可怕的2歲」,教你3個方法,讓熊孩子變成乖寶寶
    黃麗是一個2歲寶寶的媽媽,和其他寶媽一樣,孩子出生以後就一直處在一種憂慮狀態,時刻都在擔憂孩子的成長。今年孩子剛進入2歲,黃麗就更加著急了,因為她聽很多朋友說,孩子一到2歲就會變得非常可怕,這種可怕在與孩子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至於是變得更加溫和還是更加調皮,不得而知,所以這時360度的轉變,對每一個寶媽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需要時刻打起精神。
  • 可怕!2歲女童誤吞磁力珠險喪命
    可怕!2歲女童誤吞磁力珠險喪命 2020-11-26 09:40:01  來源:荔枝新聞    近日,南通一名2歲女童肚子疼、不想吃飯,還經常嘔吐,送醫時已處於休克狀態。
  • Energy 可怕的不是真相 而是缺乏面對的勇氣
    >一段感情的結束,或許有很多的原因:物質,小三,性格不合等等。順便還抱怨了被選上的那位同學,講其怎樣怎樣不好等等的話。在我抱怨的時候,外婆自始至終一句話都沒有說。待我發完脾氣,她拉著我在院子裡的蘋果樹下坐下來,語重心長的說,人性都有缺陷,對女孩子來說,嫉妒是最不可取的,倘若我們家的牛死了,你不去關心我們家的牛為什麼死了,卻去想隔壁鄰居家的牛為什麼沒有死,你覺得這樣對嗎?
  • Terrible Twos 可怕的兩歲,這幾個關鍵點沒做好才"可怕"!
    2歲以前的上半年還處於走路跌跌撞撞,話講不全的樣子;2歲以後的下半年突然就變成凡事都要做主,可以自己讀書自己穿脫衣服的人小鬼大了。當然令人頭疼的Terrible Twos也來勢洶洶,經過這半年的摸索我也算是有所領教了,最近積累了很多對付自主意識爆發階段的2-3歲孩子的經驗,打算馬克下來一條條寫過來,但是在這之前,我們還是要全面了解下2-3歲的孩子,所謂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到底是怎麼回事。
  • 孩子的叛逆期「可怕的兩歲」不可怕,但是處理不好可能一直壞脾氣
    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不要覺得奇怪,這是孩子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了。為什麼說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叫做「可怕的兩歲」呢?其實在外國就早就已經有了,英文就叫做「Terrible Two」。這可是所有孩子必須經歷的階段,是不分國界的,這是因為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隨著自己的思想慢慢得成熟,就會形成獨立的意識,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 英國學者: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怎麼都看不懂中國的神秘暗號
    英國學者: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怎麼都看不懂中國的神秘暗號。這個英國學者其實是對中國文化非常的感興趣,所以他經常會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瀏覽信息,他表示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中國的網際網路上就興起了一些很神秘的暗號。
  • 可怕的2歲來了?「小惡魔」的蛻變,需要父母的慧眼和包容來成全
    01熬過了夜奶,熬過了斷奶,卻敗給可怕的2歲很多媽媽們都在吐槽:孩子到了2歲,瞬間就變身「小惡魔」。02都說2歲可怕,其實可怕的不是2歲,而是我們不理解2歲孩子2歲時開始認識自我,自主意識會變得越來越強。
  • 家庭成長課堂18-36個月(十)| 可怕的Trouble2,不要怕!
    可怕的trouble2時期,家長們如何才能和孩子一起順利度過呢?Trouble 2即幼兒經歷的第一個反抗期。在這個階段,兩三歲的寶寶第一次萌生獨立的意識,經常會跟爸爸媽媽產生各樣的衝突,不再輕易聽從成人的指令,對自我有認知,不自覺地自我膨脹,而在成長發展的限制下,他們還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因此遇上不合意的事便會發脾氣,變得浮躁,有些小朋友還會出現打人或咬人的現象。
  • 我們又該應該如何面對這種疾病?
    不休不止的焦慮中,沒有辦法像正常人一樣思考,說出話語無倫次,連自己的想法都沒有辦法表達,每天在緊繃的狀態中生活,無盡的焦慮中折磨著自己,卻又無可奈何,試著不要去想那些事,可卻怎麼都做不到!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焦慮症?
  • 2至4歲我們愛玩的那些桌遊
    最後大多分輸贏那麼直接進入正題,我們的2-4歲的桌遊盤點現在開始。杯子蛋糕遊戲 Where’s my cupcake?現在剛過2歲的Sula也如火如荼地玩起了它,特別上癮,每天都要來幾局,是我們全家目前最喜歡的桌遊。
  • 30歲一無所有不可怕,但你必須拋棄這幾樣東西
    我們的遇見,就是久別重逢。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做一輩子的朋友!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如果一個男人到了30歲還一無所有,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嗎?對於一個30歲的男人來說,他要麼擁有婚姻,要麼擁有事業,如果一無所有就真的應該好好面對現實,然後開始新的人生。如果他一直活在幻想當中不肯自拔,那麼在接下來的人生旅程當中,他很有可能一年不如一年,最終不會有任何改變。
  • 品讀 | 低谷期最容易犯的 2 種錯誤:低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循環
    參與人員中,一部分人根據體重和飲食對自己進行「存款獎勵」;另一部分人進行自我「罰款」,並每周稱重 2 次。 結果表明,4 周內自我懲罰組體重下降多於獎勵組,而經過 4 個月的隨訪,受到自我獎勵的參與者比自我懲罰的進步更大。
  • 面對錯誤,我們該怎麼做?
    在工作和生活中,由於我們的無心或者不小心,總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比如,因為我們的疏忽,給上級的報告打錯了字,被老闆怪罪。出門倒垃圾,忘了帶鑰匙,結果自己被鎖在了門外,害得讓老公專程開車跑回來為你開門。由於決策錯誤,一個項目無法進行下去,給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損失。
  • 62歲神經內科專家劉辛勇忠告:失眠不可怕,記住2點,好夢自然來
    睡眠跟我們日常生活和身體狀況是緊密相關的,大家都想擁有一個好的睡眠狀況,但是現代生活中,失眠的人數卻變得愈來愈多。在人們一生中,睡眠時間佔據了1/3,可以說睡眠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我們的人生體驗。像一些高血壓、高血糖、骨疏鬆等慢性病症都或多或少跟失眠有脫不了的干係,同時長期失眠情況下,人們的情緒狀況也更容易變得焦慮或者急躁,由此帶來的情緒障礙會讓很多人失去從容面對生活和應付人生的自信,所帶來的危害後果常常是超乎尋常預料的。失眠為何總是頻頻發生?
  • 面對疫情,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可以解除我們的寂寞感、孤獨感。專心於讀書,會使我們內心開闊、心情舒暢,忘卻內心的苦悶。我們熟知的孔聖人,在兩千多年前,活到了73歲高壽。其實,他一生坎坷,顛沛流離,他的養生之道就是讀書。讀書的作用近似於中醫調理,於無聲之中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