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發射太空蜘蛛 編織太陽能電池網建太空太陽能電站

2021-01-07 索比光伏網

索比光伏網訊:  你能想像幾隻蜘蛛在太空中爬來爬去,最後編出一個巨大的太陽能蜘蛛網電池嗎?極缺能源的日本即將出爐如此雄心勃勃的計劃。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 2005年12月14日披露,日本科學家打算於2006年1月發射第一艘飛船,派出機器蜘蛛展開實驗,以期在太空中「織出」結構十分複雜的太陽能電池網,從而為日本獲得無限的能源。

「蜘蛛」機器人在太空編織「蜘蛛網」所謂的太空「蜘蛛」使命是一項規模龐大的從

太空獲取能源的項目。具體的實施方案是:先發射一艘大型飛船,飛船入軌運行後,三艘小飛船從母船中釋放出來,小飛船加母船各佔一角,它們會釋放一根根「蜘蛛線」連接彼此,保持穩定性,形成一個菱形,每條邊40米,這就是太陽能電池網的原型。

然後,兩個太空「蜘蛛」

機器人從母飛船中爬出,順著母飛船兩邊的「蜘蛛線」分別爬去。這些「蜘蛛」每個都有一套小輪子,用於抓緊「蜘蛛線」免得飄到太空裡去。「蜘蛛」們在「蜘蛛線」上完成「編織鑄造」任務以後,會「以身殉職」,自身成為太陽能板的一部分。這樣,許多「蜘蛛」不斷補缺,最後便會形成一張太陽能電池網。

一張太陽能電池網能獲得10億瓦電能

這張太陽能網形成後,總面積將達到1平方公裡。由於面積巨大,這個太陽能板建成後將能吸收10億瓦特的太陽能轉化成的電能。隨後,飛船和衛星可以把電能儲存,並用特殊的形式把電能傳輸到地球上。

除了建造太陽能網,這些太空「蜘蛛」還有別的作用,比如說建造大型通訊天線,或者清除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

為了測試這個計劃,日本航空宇宙探測機構表示,他們希望在2006年1月18日發射第一艘特別使命飛船,用以實驗太空「蜘蛛」的可行性。屆時,它將被

火箭送到次軌道上展開配置,而科學家只有10分鐘來完成所有的實驗過程。10分鐘之後,微重力會使飛船不斷下墜最終燒毀在大氣層裡。

在這個實驗中,科學家將集中測試「蜘蛛」機器人在零重力或微重力下是否可以很好地在「蜘蛛線」上爬行。負責製造這些機器人的歐洲空間局和維也納技術大學的工程師將全程監控。

日本太空「蜘蛛網」

相關焦點

  • 太空中的太陽能電池板未來可滿足地球的能源需求
    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只有在風使勁吹或太陽當空照的時候才能產生能量,但我們每一天每一小時都需用電。因此,我們在普及可再生能源之前,首先得找到一種大規模存儲能量的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的一個可行辦法或許是在太空中產生太陽能。這種方式有很多優點。一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可以一天24小時面朝太陽運行。地球的大氣層也會吸收並反射部分太陽光。
  • 新聞連結:世界第一太空帆船「伊卡洛斯」號
    新華網東京5月21日電 (記者藍建中)21日晨與日本金星探測器「曉」號一同升空的,還有一個被稱為小型太陽能電力帆實證機的衛星,它也要飛往金星。在飛往金星的半年航程中,它可以不使用燃料,因為它僅靠沐浴陽光便可獲得無盡的動力。這就是日本的「伊卡洛斯」號,它是世界上第一隻太空帆船。
  • 太陽能電池助力嫦娥登月(組圖)
    北京時間2日凌晨2點1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號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重任,是中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也是美國阿波羅計劃結束後全球重返月球的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目前,全球只有美國、前蘇聯成功實施過13次無人月球表面軟著陸。
  • 美國宇航局將在一年內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 2020年10月31日,距離美國宇航局打算將其科技含量極高、功能極多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送入軌道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目前,該望遠鏡的發射日期定在2021年10月31日。那將是一個星期天,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非常期待這次發射。
  • 光伏企業阿特斯以68億日元的價格出售太陽能電站
    打開APP 光伏企業阿特斯以68億日元的價格出售太陽能電站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發表於 2020-12-18 10:50:08
  • 太空實驗發現蜘蛛「備用定位系統」
    人類不止一次將蜘蛛帶到太空,研究重力對它們織網的重要性。現在,研究人員有了另一個發現:光線在蛛形綱動物定向中所起的作用比之前認為的大。在地球上,蜘蛛織成的網是不對稱的,網的中心朝上邊緣移動。休息時,蜘蛛頭朝下坐著,因為它們可以在重力方向上更快地向剛捕獲的獵物移動。
  • 日本將組建「宇宙作戰隊」;NASA宣布告別斯皮策太空望遠鏡丨科技早...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報●鋰離子電池因內部經常短路而「臭名昭著」,因為內部短路會點燃電池的液體電解質,導致電池爆炸從而引發火災。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工程師開發出一種基於聚合物的固態電解質,這種電解質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幫助製造商生產可回收的、自我修復的商用電池。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當受到太陽風乾擾時,地球磁場會產生極光。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無法如期發射
    據太空新聞網報導,美國宇航局分管科學的副局長託馬斯·祖布欽(Thomas Zurbuchen)6月10日證實,因疫情爆發工作進度受到影響,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錯過2021年3月的發射時間。美國宇航局最初打算完全暫停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項目,之後還是選擇了輪班工作。比如,6月9日,工作人員剛剛完成瞭望遠鏡塔架擴展測試。儘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工作已經開始恢復,但進度已經落後,無法如期發射。目前,美國宇航局尚未設定新的發射日期。「我們需要了解當前條件下的工作效率,通過進度評估來調整。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完成發射前的環境試驗
    美國宇航局(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剛剛達成了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通過了發射前的環境試驗。
  • 為減少太空垃圾拼了!日本用木頭製作衛星:計劃2023年發射
    據外媒報導,為了有效解決太空垃圾問題,日本京都大學和和住友林業株式會社將進行合作,計劃在3年內用木材製作出一個衛星。眾所周知,一顆衛星往往價格不菲,受制於外太空的苛刻條件,目前人造衛星的首選材料大都是堅固耐用的輕型合金。雖然這些材料有效保護了衛星,但也形成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 天宮二號展雄風 裝備太陽能電池板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繼天宮一號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將用於進一步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及進行一系列空間試驗。天宮二號主要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打造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發射時釋放伴飛小衛星。未來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
  • 阿布達比2GW太陽能電站更新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GW項目預計將於2022年一季度實現商運(PV-Tech訊)阿聯氣候變化和環境部部長Thani bin Ahmed Al Zeyoudi表示,阿布達比將很快在Al
  • 太空漂浮的廢棄火箭能改造成空間站嗎
    然後,由機器人接手安裝各種必要的組件,如太陽能電池板、在表面安裝裝置或小型推進裝置等。「前哨」計劃將會進行數次小型太空演示,然後嘗試將一完整的上面級改造成一個可運行的空間站。目前為止該計劃還沒有真正改造任何東西,但在未來,可以想像一群小機器人在上面級來回移動,添加更多的連接裝置,以及其他類似的東西。
  • 美國將發射可觀察宇宙起源的最強太空望遠鏡,我國將於2024年首次發射
    自從美國NASA在1990年將人類第一臺太空望遠鏡發射到太空以後,基本就壟斷了宇宙美圖的來源,甚至可以說哈勃望遠鏡發射以後,大部分宇宙深處的新發現都是它貢獻的,並且還幫助解決了很多困擾天文學家的疑問。
  • 發射在即!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完成關鍵測試,將成未來主要紅外...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消息,宣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完成了環境測試,通過了從火箭發射到太空運行的多個嚴苛測試。JWST原計劃耗資5億美元,計劃於2007年發射,但由於預算嚴重超支,發射時間數次推遲,最新預估總耗費高達96.6億美元,發射時間目前定為2021年3月30日,發射計劃地點為蓋亞那太空中心,由亞利安五號火箭運載升空。
  •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發射升空
    明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關鍵之年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明確表示,他將採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包括重回《巴黎協定》等計劃。全球氣候談判的關鍵節點或是推遲到明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各國將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新一輪承諾——這是自2015年籤署《巴黎協定》以來的第一次。屆時,各國將展現氣候治理雄心。
  • 能將太陽光被聚焦成雷射嗎?變成無堅不摧的武器!用來發電可好?
    太陽每秒向太空輻射的功率超過10^26W,近地軌道上每平方米獲得的輻射功率大約是1.4千瓦,這個功率是相當大的,完全可以聚焦作為武器來使用,比如使用10000平方米(100×100米即可)的鍍鋁反射面,將其聚焦到10×10的面積內,即使只有70%的反射效率,那麼每平方米也能獲得140千瓦的功率,大約是赤道地區光照的100倍,似乎聽起來不高,但足以解決很多問題,
  • 美軍X37B結構曝光,大型太陽能電池板內置,暴露背後隱藏能力
    美國目前已經成立了太空司令部和組建了太空軍,最近還將位於琉球嘉手納基地的衛星通訊站的5名成員轉隸到了美國太空軍,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在不斷推進「太空軍事化」。
  • 小米10 Pro太空拍下特別一幕:太陽冉冉升起 地球晝夜交替
    雷軍表示,小米10 Pro在太空漫遊時意外捕捉到了一個精彩的畫面,這個時候我們的衛星正在太空漫遊,遠處光芒萬丈的太陽正在冉冉升起,下方是正在進行晝夜交替的地球。據悉,小米和衛星團隊合作將手機發射到了太空,再用手機上搭載的一億像素相機拍攝地球,記錄下了地球的最美樣子。
  • 受疫情影響 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任務推遲至明年3月
    由於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美國宇航局再次推遲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任務。 該任務原定於2021年10月31日發射,不過美國宇航局將日期延後至2021年的3月份。在經過廣泛的審查之後,美國宇航局提出了新的發射日期,觀察明年3月是否有發射的可能。該機構將大約三個月的延遲歸因於社會疏遠和其他不得不採取的預防措施,以保證人們免受冠狀病毒的影響。然而,導致本次發射任務推遲的原因不僅僅是新冠病毒疫情。由於主承包商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在拼裝望遠鏡和進行測試時遇到了技術挑戰,時間表增加了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