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太空垃圾拼了!日本用木頭製作衛星:計劃2023年發射

2021-01-17 和訊科技

用木頭製作衛星,看起來似乎是腦洞大開, 但也許未來會真的實現。

據外媒報導,為了有效解決太空垃圾問題,日本京都大學和和住友林業株式會社將進行合作,計劃在3年內用木材製作出一個衛星。

眾所周知,一顆衛星往往價格不菲,受制於外太空的苛刻條件,目前人造衛星的首選材料大都是堅固耐用的輕型合金。雖然這些材料有效保護了衛星,但也形成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主要包括太空飛行器及運載火箭在發射、運行中產生的碎片,報廢的太空飛行器及其組件,運行中太空飛行器表面脫落物等,也包括火箭、太空飛行器爆炸、撞擊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等。據統計,目前有超過1億片太空碎片在繞地球飛行。

這些太空垃圾不僅給航天事業帶來巨大隱患,而且還汙染了宇宙空間,給人類帶來災難,尤其是核動力發動機脫落,會造成放射性汙染。

雖然人類已經認識到太空垃圾的危害,想出了各種辦法儘量避免太空垃圾,但尚沒有一種徹底及廉價的方法。為此,日本京都大學和和住友林業株式會社進行合作,計劃將木材作為製作衛星的材料。

研究人員表示,使用木材製造衛星將不必擔心太空垃圾問題,因為在衛星完成任務後能夠輕鬆的燃燒殆盡,還不會產生有害物質。

此外,木材不會像金屬那樣對電磁波產生幹擾,這將更有利於衛星的結構布局,使衛星的建造和發射更加容易,成本也將更低。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針對真空狀態下木材特性進行實驗,最終選定不易變形的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作為衛星主結構用料,並期望在2023年發射全球首顆木製人造衛星。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日本#衛星#木頭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美國批准柯伊伯計劃,將發射3000多顆衛星引公憤,太空垃圾太多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如果發射衛星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了,不止是國家官方可以發射衛星,如今很多商業公司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衛星。美國批准「柯伊伯計劃」引發公憤在去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將陸續發射約1.2萬顆人造衛星上天,已經讓天文界極力反對,在今年,又再次批准了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更是引發了天文學家們的公憤。
  • 歐洲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計劃捕獲100公斤重太空垃圾
    IT之家 12 月 3 日消息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 1 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 「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 8600 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清潔太空 - 1」(ClearSpace-1),並於 2025 年發射,捕獲一塊約 100 公斤重的太空垃圾,這將是全球首個捕獲和處理軌道太空垃圾的任務
  • 擋住月亮的六便士:太空垃圾那些事
    目標衛星在850公裡和882公裡之間的軌道上運行,該軌道高度的空氣阻力很低,所以產生的太空垃圾數十年才會被逐漸耗盡。比較大的事件還有:2008年2月20日,美國發射了一枚SM-3飛彈,以摧毀一顆有缺陷的間諜衛星,由此產生的碎片散落在近地點250公裡或更低的軌道上。今年3月27日,印度用地面飛彈擊落了一顆近地軌道衛星。
  • 日本將發射太空蜘蛛 編織太陽能電池網建太空太陽能電站
    索比光伏網訊:  你能想像幾隻蜘蛛在太空中爬來爬去,最後編出一個巨大的太陽能蜘蛛網電池嗎?極缺能源的日本即將出爐如此雄心勃勃的計劃。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 2005年12月14日披露,日本科學家打算於2006年1月發射第一艘飛船,派出機器蜘蛛展開實驗,以期在太空中「織出」結構十分複雜的太陽能電池網,從而為日本獲得無限的能源。
  • 日本科研機構開發用雷射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衛星
    人民網東京6月23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在地球的周圍,使用壽命已經結束的人造衛星和火箭的零件等太空垃圾不斷增多。為清除這些垃圾,日本SKY Perfect JSAT和物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日前發布消息稱,將研發一種能用雷射照射垃圾讓其掉落到大氣層的小型衛星。
  •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
    &nbsp&nbsp&nbsp&nbsp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nbsp&nbsp&nbsp&nbsp投入8600萬歐元 擬2025年發射太空飛行器&nbsp&nbsp&nbsp&nbsp科技日報北京
  • 日本企業發明新型太空飛行器 幫助清理地球軌道上的75萬塊太空垃圾
    彭博社報導稱,隨著衛星產業的蓬勃發展,一家位於日本的合資企業正在努力防止太空碎片碰撞,這種碰撞可能導致交通、國防和電信系統癱瘓。Astroscale還計劃將員工數量從60人增加到100人,同時將業務擴展到美國和其他全球市場。據估計,有75萬塊舊衛星和火箭碎片以每小時1.8萬英裡(約合每秒8公裡)的速度環繞地球飛行,碰撞會瞬間粉碎一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衛星,2013年奧斯卡獲獎影片《地心引力》(Gravity)就是這樣描繪的。已經有一些險情發生。
  • 亞洲鄰國野心不再隱藏,在太空引爆5斤炸彈,美俄都不敢這麼做
    不久前日本以建立太空監視體系的理由正式成立了太空軍,雖說日本方面宣稱該部隊是用來保護衛星安全,但在近日日本卻悄然造出一款太空軍專用的雷射武器,原來是日本準備發射一種搭載高能雷射裝置的衛星,用於燒毀太空垃圾,而專家猜測一旦開戰日本就將視國際法變為無物,這種裝置極有可能演變為武器,一旦開戰就先被日本動用,對此有軍迷表示,難怪日本隱忍了75年,看來這次在忍耐75年後日本終於亮出獠牙
  • 太空垃圾日漸嚴重,研究人員提議「收路費」,或能緩解太空局面
    因此,,在某項新研究的表明中提到,解決太空垃圾的辦法,或許可以用「向運營向收取「軌道使用費」的方式來解決,因為,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加衛星產業的價值,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太空飛行器之間的碰撞風險
  • 動漫情節成真,日本成立「宇宙作戰隊」意欲何為?專為美國打下手
    據日本共同社5月18日報導,日本防衛省在東京都府中基地舉行儀式,正式宣布成立空中自衛隊宇宙作戰隊,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親自向授予宇宙作戰隊首任隊長、二等空佐阿式俊英隊旗,宣告著日本正式進軍太空軍事領域。據報導,日本這支「宇宙作戰隊」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利用建在山口縣山陽小野田市的雷達,監視高度約3.6萬公裡的地球靜止軌道,觀測隕石、人造衛星和太空垃圾等地球軌道目標,目前部隊規模僅為20人,下一階段將會擴大規模至70人。日本還計劃在2026年前發射太空監視衛星,2023年前完善地面高性能雷達和光學望遠鏡等軌道監視系統,這些系統都會交由「太空作戰隊」負責。
  • 為美國收音機發射一顆衛星?是的,SpaceX公司幹的
    這些衛星收音機通過SirusXM公司的衛星系統接收衛星娛樂節目。三天前,SpaceX公司為SiriusXM公司的收音機發射了一顆最新的衛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文。SXM-7和將於2021年發射的姊妹衛星SXM-8是要替換該公司老舊的XM-3和XM-4衛星。
  • 太空也要講環保?歐洲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
    IT之家 12 月 3 日消息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 1 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 「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 8600 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清潔太空 - 1」(ClearSpace-1),並於 2025 年發射,捕獲一塊約 100
  • 2020-2021年世界太空日曆:火箭發射、空間活動、任務等!
    發射窗口的運行時間為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下午2點至下午5點(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00至2200;阿拉斯加當地時間上午10點至下午1點)。12月12日:火箭實驗室電子火箭將為日本地球影像公司Synspective發射StriX-α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 日本宇宙作戰隊訓練畫面曝光
    按照計劃,在成立前期,日本宇宙作戰隊的主要目標旨在擴充人員,並研究如何與美太空部門開展合作,包括2023年在山口縣設置雷達,2026年前自行發射衛星並擴員至100人,實現與美、英等國數據共享等。同時,在2021財年預算中,日本防衛省計劃成立負責太空領域指揮控制的部隊,並與宇宙作戰隊組成宇宙作戰群(暫定名),其謀求太空軍力發展的野心可見一斑。
  • 地球周圍充滿垃圾,太空清理該怎樣進行?專家:當然是用AI
    據估計,目前有3.4萬個直徑超過10釐米的垃圾正以大約10倍於子彈的速度環繞著地球運行。如果其中有一個撞到太空船,損害可能是災難性的。今年9月,國際空間站不得不躲避一塊未知的碎片。隨著太空垃圾數量的迅速增長,碰撞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歐洲航天局(ESA)希望清理一下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
  • 日本宇宙作戰隊訓練畫面曝光 遭網友質疑
    按照計劃,在成立前期,日本宇宙作戰隊的主要目標旨在擴充人員,並研究如何與美太空部門開展合作,包括2023年在山口縣設置雷達,2026年前自行發射衛星並擴員至100人,實現與美、英等國數據共享等。同時,在2021財年預算中,日本防衛省計劃成立負責太空領域指揮控制的部隊,並與宇宙作戰隊組成宇宙作戰群(暫定名),其謀求太空軍力發展的野心可見一斑。
  • 1億個太空垃圾將被清除,歐洲航天局研製清理器,2025年發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和前蘇聯展開了「太空競賽」,1957年,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從那個時候開始,地球的軌道上,便開始陸續迎來了各種人造天體。
  • 亞馬遜也要發射衛星,數量不少於2000顆,卻遭科學家反對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美國亞馬遜公司提交的「柯伊博計劃」通過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審核,這家公司將會在未來向太空發射至少2000顆人造衛星,在亞馬遜提出「柯伊博計劃」之前,馬斯克開創的SPACE X公司就已經提出了「星鏈計劃」,並且已經向太空發射了超過一百顆人造衛星。和柯伊博計劃不同的是,星鏈計劃將向太空發射3000顆人造衛星,如果最終亞馬遜和SPACE X公司的計劃都順利實施了,那麼地球上空將會多5000多顆人造衛星。
  • 太空垃圾堆積成山,以2.8萬公裡/時速度飛行
    太空垃圾可能是太空飛船的殘骸,可能是星體碎片、星際粉塵,也可能是太空飛行器、運載火箭等發射過程中產生的碎片。自人類發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以來,人類執行了超4000次太空發射任務,期間給太空帶去了許多垃圾。雖然大部分太空垃圾被燃燒殆盡,但截至2012年仍有超4000噸垃圾未得到妥善解決,依舊飄浮在軌道周圍。
  •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捕捉方式有點可愛
    太空垃圾一直是困擾著航天活動開展的一個問題。隨著微小衛星技術的成熟,擁有一顆衛星的門檻越來越低,地球軌道上太空飛行器數量持續快速增長,使太空垃圾帶來的潛在風險進一步增大。近期,歐空局和「清潔太空」公司籤訂合同,將在2025年發射世界上第一個太空垃圾清潔衛星「清潔太空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