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如果發射衛星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了,不止是國家官方可以發射衛星,如今很多商業公司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衛星。不過,如今地球周圍的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天文學家們也都擔憂不已,這是怎麼回事呢?
美國批准「柯伊伯計劃」引發公憤
在去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將陸續發射約1.2萬顆人造衛星上天,已經讓天文界極力反對,在今年,又再次批准了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更是引發了天文學家們的公憤。
根據資料顯示,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預計將發射3236顆近地軌道衛星,這些衛星在未來也將陸續發射,預計2026年之前,將會先發射近2000顆。
加上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未來地球軌道周圍的人造衛星數量,將突破2萬顆,這是非常驚人的,天文學家紛紛表示,日後再想在地球上觀測太空,將會因為這些人造衛星的遮擋,而變得非常困難。
天文領域將面臨重大威脅
人類是如何了解宇宙的呢?簡單來說,就是在地球上通過各類觀測設備,來一點點揭開宇宙中的神秘面紗。
不過,伴隨著地球周圍的人造衛星數量越來越多,對於天文領域的影響已經開始出現了,而且威脅也將越來越多。
首先第一個方面,就是對於官方造價不菲的科研衛星、太空飛行器等構成威脅。舉個例子,在去年馬斯克的「星鏈計劃」中,就曾經有一顆衛星差一點和歐洲航天局的氣象衛星相撞,倒是幸虧地面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否則損失將會非常嚴重。
其次,在太陽系中, 存在著上百萬顆小行星,這些小行星主要來自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之中,以及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之中。
因為小行星軌道不固定,對於地球有著極大的威脅,所以,多年來天文學家也都一直在關注小行星的動態,不過,因為地球周圍的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就會將觀測監視小行星動態的視線遮擋掉,這樣就很難發現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性的小行星和各類天體。
此外,太多的人造衛星升空,也將讓天文學家們無法去探測宇宙深處,因為觀測的視線都被遮擋了,想要搞清楚宇宙的奧秘,就需要不斷調整觀測的方向,如今很多天文觀測項目,都已經由於人造衛星太多的原因,而被迫不斷調整。
所以,未來伴隨著人造衛星數量的越來越多,自然也就會讓人類的天文事業發展,變得越來越困難。
天文學家表示,如今在地球的軌道周圍,除了正常運轉的上千顆人造衛星之外,還有2000多顆已經報廢的人造衛星,這些人造衛星都已經變成了太空垃圾,汙染太空又對地球構成威脅,未來「星鏈計劃」和「柯伊伯計劃」的實施,勢必會雪上加霜。
不過,這也是人類發展的趨勢,想要減少人造衛星的發射也非常難,所以,天文學家認為,唯一的辦法或許就是新辦法清除報廢衛星和太空垃圾,讓地球周圍的軌道更乾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