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發射首顆軍事衛星,將能從太空看到世界各個角落

2020-12-21 騰訊網

截止到4月22日伊朗新冠肺炎累計確診85996例,累計死亡5391例,累計治癒 63113例。單日新增確診1194例,新增死亡94例,醫院現有重病患者3311人。

源自伊朗梅赫拉通訊社的消息,德黑蘭時間4月22日凌晨,伊朗在其中部的軍事基地成功發射首顆軍事衛星,經過兩個階段的飛行進入到425千米的預定軌道。

該衛星型號為「光明」,系伊朗革命衛隊發射的首顆軍事衛星,主要是監測波斯灣地區的動向,這是面臨美國制裁和新冠肺炎疫情下,伊朗在軍事航空領域取得的新成就。

伊朗革命衛隊司令薩拉米表示,今後革命衛隊將能從太空看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儘管全球都在經受著嚴重疫情,但美國並未放鬆在波斯灣地區的軍事活動,也沒放鬆對伊朗的制裁和施壓。

美國海軍4月15日稱,有11艘伊朗快艇接近波斯灣北部的美軍艦艇,最近距離僅9米。伊朗媒體報導3月20日,一架美國戰鬥機試圖進入伊領空從事間諜活動,在遭到警告後改變航線。4月18日一批新型無人機交付給伊朗空軍,能在1000公裡的範圍內活動,飛行速度900公裡/時,可持續飛行3小時。

可見美伊雙方毫不讓步,明爭暗鬥。

伊朗在其疫情形勢好轉後開始展開地區活動。4月20日伊朗外長扎裡夫率團抵達大馬士革,對敘利亞開展訪問,意義很不一般:這表明了伊朗支持敘利亞抗擊疫情和恐怖主義的決心,想幫助敘利亞結束內戰,同時還可以敘利亞為跳板,加強對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國的影響。

美國和歐洲的疫情形勢已十分嚴重,無暇過多關注中東,而周邊國家沙特、以色列、土耳其等國也深陷疫情之中,但伊朗率先穩定疫情並恢復經濟活動,所以勢必會藉機強化在中東的領導角色。

疫情或許是伊朗加強其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一個絕好機會,或許也會因此改變中東地區的政治走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伊朗成功發射首顆軍用衛星,未來還要造載人飛船
    (伊朗發射軍用火箭)一直以來,伊朗在與美國的軍事對抗上都處於劣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美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軍用衛星,能夠很好的對伊朗軍方的動向進行監測和信息採集。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稱,伊朗精銳的伊斯蘭革命衛隊當地時間22日上午,成功發射了首顆軍用人造衛星至既定軌道。當天,「Ghased」號兩級運載火箭搭載「Noor」軍用衛星,在卡維爾鹽漠發射成功,將衛星送入425千米的既定軌道。
  • 伊朗軍事衛星成功發射,以色列直呼這是飛彈:美總統下達開戰指令
    據俄羅斯衛星社消息,當地時間4月22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宣布在當日成功發射了首顆軍事衛星。這顆衛星被命名為"努爾"(意為"光"),伊朗在其位於中央沙漠的發射基地,成功的將這顆衛星送入距地面425千米的軌道。
  • 深扒伊朗軍事衛星技術水平:從關鍵數據來看只怕離用來偵查還很遠
    4月22日,伊朗革命衛隊司令海珊-薩拉米宣布,將一顆對地觀測衛星發射到了 宇宙軌道上,這是伊朗軍事裝備建設的一個重大成就。 根據伊朗方面發布的數據,這顆衛星叫做諾爾一號,意思就是光明一號。薩拉米在發言中說:「今天,世界上所有強大的軍隊,如果不擁有太空技術,那麼其國防計劃都是不完整的。掌握太空技術是一種戰略成就。今天,我們能夠從太空中觀測地球,這是伊朗革命衛隊的一個偉大成就,可以擴展戰略情報能力。
  • 東亞發達國家收穫首顆軍事衛星,專家:高興得太早
    據韓聯社報導稱,昨天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搭載韓國第一顆軍事通信衛星「Anasis-II」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將韓方軍事衛星送往軌道。據報導稱,「Anasis-II」號衛星約於發射32分鐘後在630千米上空與火箭分離,明日即可與地面站成功進行首次通信。衛星會在約一周後進入3.6萬千米高的太空軌道,並開始執行任務。報導還驕傲地稱,韓國成為世界上第十個擁有軍事衛星的國家。
  • 韓國首顆軍事衛星發射成功:買F-35A後 由美軍火商贈送
    韓國「Anasis-II」衛星發射現場(NASA)海外網7月21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20日表示,搭載韓國第一顆軍事通信衛星「Anasis-II」的「獵鷹9」號火箭,當天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 我國一箭雙星發射兩顆北鬥衛星,在軌數量突破50顆
    11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兩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7次發射,也是該系列運載火箭今年的第11次發射。12年間,長三甲系列火箭用37次發射成功的表現,將51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首顆商業SAR衛星搭載長徵八號發射成功,研發方「天儀研究院...
    其中,「海絲一號」是中國首顆面向海洋和海岸帶科學觀測、對標國際先進指標的、基於有源相控陣天線的百公斤級(整星<185㎏)、1米解析度、C波段商業SAR遙感衛星。因此,對於天儀研究院這家中國商業衛星賽道的頭部企業來說,本次任務也意味著該公司首次成功發射並部署了其第一顆商業SAR衛星,在SAR衛星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作為中國首顆商用SAR衛星,「海絲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SAR中文全稱為「合成孔徑雷達」,這是一種高解析度成像雷達技術。
  • 中東潘多拉魔盒或被打開,美大頭領下達開火指令,伊朗強勢回應
    就在不久前,這位商人總統,公開表示,對於伊朗飛彈艇圍堵美國軍艦十分的憤怒,並已經下達了開火命令。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現在總統先生很憤怒。外界表示,美伊兩國的對峙緊張狀態已經持續了很久,稍微有一些風吹草動,破壞海灣地區的整體局勢,促使局勢的升級。作對老對手的伊朗,向來對美國表現得很強態。
  • 他們,是全球首顆雙核AI商業衛星背後的「蓉漂」航天人
    打開從太空探索世界的新大門 對於王瓏來說,能和一群熱愛航天科技的隊友追求夢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在疫情期間,王瓏團隊利用衛星技術,推出了全國首個疫情衛星地圖速查系統以及全球首個好友行程共享衛星服務系統,並與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等多次合作推出融媒體產品,宣導國家疫情防控政策,分享和傳遞疫情的重要事件和地理位置信息,讓大家更加快捷、直觀地了解疫情的發展狀態,打造更加有用、實時、權威的太空新媒體資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20年2月,與新華社合作推出「衛星看疫情
  • 中美俄衛星發射數存在差距:美方600顆,俄方135顆,中方多少
    現如今僅憑進入到大氣層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探索需求,航天發展已經被各國重視起來,對於太空的了解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地球未來的發展,所以各國對於建造發射人造衛星極為重視,想要通過發射更多的衛星數量來探索宇宙,進一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 成都欲打造「星河工程」,將上萬顆衛星送上天
    截止到今天,馬斯克名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經主導發射了近500顆星鏈衛星,時間最近的一次發射是2020年6月13日,一枚獵鷹9型火箭把61顆星鏈衛星送入了太空。
  • 這是非常重要的發射,美國最高機密衛星發射,它的運行機制是什麼
    我先聲明一點,昨天美國最高機密衛星發射成功,有朋友讓我多爆料一些這顆衛星的消息。我之前就說過,我不會拿任何國家的軍事衛星作為一個熱點,這就像是一個人的隱私,每個國家都有軍事衛星,但是我不會爆料,我頂多說這是一顆軍用衛星,這是一顆民用的。
  • 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川:明年初將發射全球首顆以...
    公司作為2021年成都大運會航天技術唯一合作夥伴,計劃在2021年初發射全球首顆以賽事為名的『大運之星』號衛星。」今日,成都市企業家座談會後,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星宇航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衛星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在國家雙創政策的支持下,由原衛星及應用領域高校、科研院所、行業應用及部隊領軍人才創辦。
  • 美國批准柯伊伯計劃,將發射3000多顆衛星引公憤,太空垃圾太多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如果發射衛星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了,不止是國家官方可以發射衛星,如今很多商業公司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衛星。美國批准「柯伊伯計劃」引發公憤在去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將陸續發射約1.2萬顆人造衛星上天,已經讓天文界極力反對,在今年,又再次批准了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更是引發了天文學家們的公憤。
  • 伊朗「國產天空服」網上只賣20美元,網友:盜版「萬聖節道具服」
    由於遭受了美國等西方國家近20年的封鎖制裁,伊朗不得不自力更生,在軍事、科技研發等各個領域臥薪嘗膽。自去年年底以來,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伊朗選擇公布F-313隱身戰鬥機等各種國產科研成果,以此提振國民士氣。
  • 為減少太空垃圾拼了!日本用木頭製作衛星:計劃2023年發射
    用木頭製作衛星,看起來似乎是腦洞大開, 但也許未來會真的實現。據外媒報導,為了有效解決太空垃圾問題,日本京都大學和和住友林業株式會社將進行合作,計劃在3年內用木材製作出一個衛星。眾所周知,一顆衛星往往價格不菲,受制於外太空的苛刻條件,目前人造衛星的首選材料大都是堅固耐用的輕型合金。
  • 僅僅一月內,馬斯克創造史上最密集衛星發射!Starlink網速超100M
    100Mbps,隨著一個月之內的 3 次密集發射,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 Starlink(星鏈計劃)已經達到了我們常用寬帶的網速。同時,一個月內發射約 180 顆衛星,這也創造了一個新紀錄:人類歷史上最密集的衛星發射。
  • 金融界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萬眾期待的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08星)。此次發射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和首顆金融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都是中國自主創新的最好體現。本次發射是長徵八號首飛,長八火箭是國內首次把以液氫液氧和液氧煤油為推進劑的兩個子級模塊相組合,同等起飛規模下,火箭的運載能力更強。同時長徵八號也是我國首款國家立項商業運載火箭,將逐步取代老舊的長徵二號及長徵四號火箭,成為我國未來主力中型火箭,承擔起商業發射的重任。
  • 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魏倩)記者今日從平安銀行獲悉,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
  • 美國太空軍高調指責俄反衛星武器,最受傷的會不會是馬斯克?
    12月15日,美國太空軍負責空間作戰的參謀長尼納·阿馬格諾公開表示,俄羅斯最近的飛彈試驗對空間飛行的衛星造成了嚴重威脅,必須要建立一定軍事力量來保衛美國的衛星,他說:「美國必須為此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