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年—1906年
法國畫家
後印象派的主要成員
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
塞尚(1839~1906)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畫家。他不拘泥於印象派的光色分析,為捕捉轉瞬即逝的自然現象而苦苦探索,確立了自己的藝術方法和風格。
塞尚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提出自然的物象都可以概括成圓柱形、圓錐形和圓球形等幾何形。自然對人類來說,主要不是平面而是深度,要重視表現自然景物的形體與結構上的關係以及色彩的層次推移。
他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來」。
他非常善於用色彩處理畫面的空間感,作品中景物無論遠近,沒有模糊朦朧的地方,十分清新明快,同時又表現出了層次分明的遠近透視感和空間感。
這種感覺不是由畫面上物體的透視線和構圖來表現的,而是由物體的色彩及色彩的相互關係表現出來。
色彩代替了體積,顏色關係代替了明暗關係,他是在用顏色造型。困難在於找到準確的色彩和色彩之間的和諧關係,塞尚則成功地克服了這一困難。
塞尚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他的靜物畫、風景畫及人物畫表現出了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了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與否,著重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大的整體關係。塞尚的作品不是盲從地去複製現實,而是尋求諸種關係的和諧。
塞尚這種對體積感和空間感的強調,對色彩的巧妙安排和運用,對物體造型結構的處理並有意識地採取變形手法等等,這些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對後來現代流派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
塞尚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
塞尚的代表作品有《埃斯泰克的海灣》、《靜物蘋果籃子》、《聖維克多山》、《玩牌者》、《穿紅背心的男孩》《坐在紅扶手椅裡的塞尚夫人》等。
紙上作品
梵谷(1000多件紙本年表)
十竹齋書畫譜(356幅圖文明崇禎版)
葛飾北齋(浮世繪160幅)
《芥子園畫傳》
戈雅 (銅版組畫)
浮世繪版畫製作全過程(視頻)
手繪本(造像量度)
中國雕版印刷—金陵刻經處(刻經悟出平常心)
延安魯藝《木刻選集》 1946年出版
夏加爾 / 500多幅石版畫和手稿
奧託·迪克斯
恩基·比拉《女神陷阱》
月百姿 (100幅月亮主題的浮世繪)
克裡姆特(好友定製)
貝克曼(油畫/版畫/紙本)
手繪本(不明覺厲的伏尼契手稿)
保羅·克利 Paul Klee
乾隆皇帝重金製作戰徵銅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