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2021-02-17 Pi話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19 ── 1906.10.22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西方現代藝術之父"。

   

保羅·塞尚是一位為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畫家但比起同時代的梵谷極具色彩表現力·、拘一格的畫風與悲劇性的人生戲碼,他似乎並不足以誘發人們的討論與激情。但實際上,論起對20世紀西方繪畫乃至西方藝術大變革所造成的影響,塞尚的意義遠遠超越了梵谷,無論於理論界,評論界,還是藝術家。


先來做一個對比(可以猜一猜哪一幅出自塞尚)

   靜物 1



   靜物 2

兩幅畫的內容都是在歐洲相當經典又非常考驗畫家寫實能力基本功的靜物題材,靜物1在畫面縱深,色彩把控,筆觸和紋理的描繪上相當值得讚賞,毯子上的細節與褶皺形成的陰影處理,器皿上的高光也凸顯出精緻的金屬質感,儘管背景漆黑,前景被物件擺滿,但通過畫面左下角的桌角依然能表現出畫面好似無限延伸的空間感。

很顯然,相比於靜物1,靜物2看起來像是學生習作甚至兒童的胡亂塗抹,手法顯得相當的拙劣與可笑。

第一幅出自17世紀以寫實著稱的荷蘭名家威廉·卡爾夫,而第二幅作為試驗作品出自塞尚。然而就是在寫實技法上看起來如此笨拙的塞尚瓦解了西方自亞里斯多德以來延續2000多年的寫實傳統,引起了西方藝術的山崩地裂。

 

為了避免國內教科書式地一味強調歷史意義與傳統顛覆而導致文字意義空洞,我們還是回到畫作本體與藝術家本人這兩點上去言說。任何一種價值判斷都可以從中挖掘出一種不顯在卻極其重要的基本觀點,上文中,判讀兩幅靜物作品所依據的觀點即是繪畫寫實主義的傳統觀點。

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中世紀,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寫實從始至終都是西方藝術家的必修課程,也是西方繪畫存在與發展的根基。在古希臘,柏拉圖提出了以理式世界為中心的哲學觀念,現實世界是對"理念"的模仿,而模仿現實之物的藝術就成了關於"模仿"的模仿;在18世紀的德國,康德具有自然主義藝術傾向的《判斷力批判》出版,以唯理主義強化了藝術寫實的傳統.

在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花瓶上,已經出現了能一定意義上製造空間感並且在視覺上使畫作更真實的短縮法;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斯建築家布魯內萊斯基發現並闡述了透視法;16世紀達·文西在平衡素描與構圖的問題中發明了明暗漸隱法...

這些哲學思想、準則、技法為西方藝術帶來深厚的思想根基與強大的寫實能力的同時,也對後來的變革產生了歷史性的禁錮。

18世紀晚期,以唯理主義哲學和封建王權為支柱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大衛、安格爾等)和以反理性主義,強調激情、個性等主觀意識為導向的浪漫主義藝術(戈雅、布萊克、德拉克洛瓦等)仿佛雙子星一樣幾乎同時登臺。浪漫主義藝術在反對與攻擊與學院派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將藝術置於條條框框中的新古典主義藝術的活動中,鄙棄精確的素描法,強調色彩的表現力,畫面風格熱烈奔放,時常將純然的幻想與夢境畫入作品之中。

浪漫主義代表作品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746──1828)  


19世紀,以馬奈、雷諾瓦、莫奈等人為代表的印象派興起,受幾乎同時期的庫爾貝、透納等體制外的畫家的影響,他們認識到應該走出畫室,在戶外捕捉光影的瞬息之變,而19世紀攝影術的發明與光學領域的探索也為印象派畫家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印象派的畫作風格對比強烈,動感十足,快速的作畫方式使得畫面中輪廓模糊,色彩過渡明顯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種類似照片的畫面的瞬間感。

印象派代表作品

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


然而哪怕是強調主觀情感與激情、不時刻畫幻想題材的浪漫主義和捕捉光影變化、不符合直覺上的視覺經驗的印象派畫作,其真正內核卻也依然還是寫實的,依然遵循著透視法,明暗漸隱法等法則。

難道繪畫到了以光學知識為依託的印象派就要停止了嗎?

當然不是,但進展不是在畫面上一點點地積累越來越依託科學認知的技法,而是進行思維上的突破。

塞尚被認為是後印象派畫家,然而他在對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進行顛覆的時候,印象派的大多特質其實也被他否定了。塞尚認為:"僅靠眼睛是不夠的,思考也是必要的。",進而試圖從某種"與自然平行"的創作出發,從內部突破印象派的局限,並從中創造出一些"永恆且持久的東西"。在他的畫面中可以觀察到不同於印象派畫家的結構感與形體感,物體不再是莫奈式的飄忽,而是具有了某種堅實與硬度,以及體積感與重量感。他並不是想要同古典藝術家們一樣在二維的畫布上製造三維的錯覺,在努力表現堅實感和深度感之時,他發現他放棄符合程式的素描法就能達到目的。這個無視"正確素描"的舉動不僅使古典主義以來被奉為圭臬的透視法被取消了,也帶來了具有注重作品形式、關注純粹審美等特質的整個現代主義藝術。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歐洲最頂尖的古典藝術專家,英國美學家與藝術史家羅傑·弗萊 (Roger Fry 1866──1934)初次見到塞尚的畫作為之感動不已,並且兩次在倫敦格拉夫頓美術館舉辦了"後印象派"畫展,然而塞尚的作品遠遠超出了當時觀眾的期待視野的極限,招致針對法國藝術與弗萊本人的一片謾罵。

當時的觀眾所熟識的藝術是古典的。嚴肅、沉穩、和諧...正如18世紀美學家溫克爾曼所言的"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的傳統的藝術形式。

羅傑·弗萊用多年時間寫作一系列論文,舉辦講座向公眾闡釋極具現代性的後印象派作品,也由此他和其學生克萊夫·貝爾生發出了可以作為現代主義藝術理論奠基石的一系列美學觀念,確立了此後幾十年西方藝術對於"有意味的形式"的追求。


 

 

相關焦點

  • 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1839年—1906年法國畫家
  • 現代繪畫之父: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19世紀末,保羅·塞尚被推崇為「新藝術旗手」,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繪畫之父」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
  • 保羅·塞尚--藝術盛宴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國著名畫家,後期印象派的主將,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
  • 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靜物水果篇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國後印象主義畫派畫家。 19世紀末,保羅·塞尚被推崇為「新藝術旗手」,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繪畫之父。 代表作品《聖維克多山》、《法黎耶肖像》、靜物系列。
  • 法國著名畫家,後期印象派,保羅.塞尚的《牛奶瓶與蘋果》
    保羅. 塞尚《牛奶瓶與蘋果》 局部(三) 保羅·塞尚(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國著名畫家,後期印象派的主將,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
  • 「現代主義之父」保羅塞尚的藝術觀點
    但塞尚則放棄了傳統的藝術觀念和法則,完全依靠自己獨立的觀察進行創作,有意識地將注意力轉向表現自己的主觀世界,通過概括和取捨,從結構的觀點來描繪對象。正是由於塞尚這種繪畫的主觀性改變了整個西方藝術的進程,對他以後的藝術家產生了觀念上的巨大震撼,這種震撼導致了藝術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說,現代藝術起始於塞尚。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油畫作品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法國,1839-1906年。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是19世紀偉大的後印象派畫家之一,他以光彩奪目的風景、激烈的肖像畫和複雜的靜物而聞名。
  • 大師塞尚Paul Cezanne 沐浴者The Bather 13件經典作品
    ,聖維克多山等主題之外塞尚最經典的便是沐浴者系列塞尚Paul Cezanne - Bathers 1902-04
  • 現代繪畫之父,法國後印象主義畫派畫家保羅·塞尚,油畫作品欣賞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國後印象主義畫派畫家 。 塞尚的最大成就是對色彩與明暗具有前所未有的精闢分析,顛覆了以往的視覺透視點,空間的構造被從混色彩的印象裡抽掉了
  • 塞尚——現代藝術之父
    說起現代藝術,我們不得不提到被奉為現代藝術之父的塞尚 。對於20世紀西方現實藝術不太了解的可能會問,不是叫杜尚嗎?的確有叫杜尚的和他差不多時期的藝術家,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向你們介紹他,今天我們的主角是保羅·塞尚——我唯一的大師(畢卡索)。
  • 塞尚 - 現代藝術之父
    來源:最繪畫保羅·塞尚(1839.1.19 —1906.10.22
  • 塞尚的秘密妻子重見天日(組圖)
    右上:《穿鄉村長裙的塞尚夫人》(1891)  左下:《坐在紅色扶手椅上的塞尚夫人》(1877)  右下:《穿紅裙的塞尚夫人》(1888-1890)  正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展覽展出了幾乎所有現存的有關塞尚夫人的作品
  • 法國著名畫家塞尚:被西方畫家稱為「現代藝術之父」
    法國 畫家塞尚:被西方畫家稱為「現代藝術之父」時間:2016-09-22 16:3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法國 畫家塞尚:被西方畫家稱為現代藝術之父 保羅塞尚是 的畫家,十九世紀後期印象派的主將。
  • 塞尚與左拉:大師的絕交
    人與人決裂往往比他們交好有著更具體的原因、更明確的意願,雙方的形象都會透過決裂事件而變得更清晰。《傑作》是塞尚與左拉決裂的最主要的證據,可以像查看物證與口供那樣揣測塞尚的感受是這本書最大的吸引力。保羅·塞尚孩提時代在艾克斯的波旁中學裡與比他小一歲的愛彌爾·左拉結下了友誼,這段畫家與作家的友誼保持了將近30 年,直到1886 年左拉的小說《傑作》出版。這部小說以塞尚為原型,刻畫了一位最終以失敗告終的藝術家。它直接促使了塞尚同左拉絕交。1886 年4 月初的一天,塞尚給左拉寫了一封信:「親愛的愛彌爾:我剛收到你寄給我的《傑作》一書。
  • 波士頓塞尚大展結束倒計時!從默默無聞到現代藝術之父的逆襲之路
    的同時,同步上映了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的「Cézanne: In and Out of Time」,展覽將一直持續到2021年2月28日。  Paul Cézanne (保羅·塞尚), Landscape of Provence, 1870Paul Cézanne (保羅·塞尚), The Wine Depot,Seen from Rue de Jussieu, 1872Paul Cézanne (保羅·塞尚), In the Valley of the Oise, 1873-1874
  • 現代繪畫之父塞尚,靜物作品精選99幅
    Paul Cézanne 保羅·塞尚 法國, (1839-1906)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國著名畫家,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派之間的重要畫家。
  • 現代主義繪畫的鑰匙 | 塞尚的素描與水彩
    ·塞尚出生於一個商業世家,他的父親是一家金融公司的創始人,由帽廠主成為一個銀行家。富裕的家境使得塞尚可以不用為生活擔憂,專心於繪畫。他的母親活潑、浪漫、易怒,塞尚繼承了母親的這一特點。他有兩個妹妹。塞尚年輕時參加過印象主義畫展,但是由於十分討厭當時人們對他們的態度,所以歸隱故鄉埃克斯。在沒有幹擾的寧靜氛圍裡,以寫生方式研究有關藝術問題,苦苦探索自己的藝術方法和風格。
  • 藝術 | 後期印象派與塞尚、梵谷、高更
    保羅·塞尚這三位畫家都是在去世後很久才得到社會的承認,他們三人共同開啟了現代藝術的大門,在他們的創作思想、藝術觀念影響下產生了野獸主義、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等,是他們徹底地改變了西方繪畫面貌,由客觀表現走向主觀表現,並使之走向現代,他們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
  • Richie Paul又被盯上了?詹姆斯憤怒地攻擊了對方
    事實上rickypaul提出了NCAA成員不是滿意的情況,新秀球員Darius在高中畢業之後,他沒有參加大學聯賽,之後,他想計劃加盟發展聯盟,但最終他決定跳過NCAA聯盟加入選秀,顯然,他的行為引起了NCAA委員會成員的不滿,DariusBazley的代理人是Ricci Paul。
  • 段煉 塞尚的蘋果,左拉不懂
    保羅塞尚《靜物蘋果籃子》1890-1894年,布面油畫,61.9cm*78.7cm,芝加哥藝術學院藏1、盛夏,法國南方小鎮埃克斯的半下午,陽光正烈。保羅塞尚《蘋果和桔子 》約1899年,布面油畫,74 x 93釐米,奧賽美術館,巴黎4、初讀左拉是四十年前,上世紀七十年代後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