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供應成趨勢。
文|小橘
今日,科絲美詩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科絲美詩)宣布「少量生產體系」已於近日正式建成並開始試生產。
▍「少量生產體系」製造車間 圖源科絲美詩微信公眾號
而作為中國市場上化妝品OEM/ODM龍頭企業,科絲美詩這一舉動或許也將成為國內大型代工廠下一步生產戰略的風向標。
500個起訂,MOQ門檻大幅降低
據介紹,科絲美詩在此之前的MOQ(最小訂貨量)通常都是以萬為單位,而此次,科絲美詩將少量生產體系的MOQ標準下調,口紅、水乳、粉餅都可以500個起訂。
對此,科絲美詩(中國)總經理辦公室總監申英傑向青眼表示:「當前大環境下,線下美妝產品增長放緩,轉戰線上的趨勢明顯。」近兩年,網際網路催生了大批的新銳美妝品牌,而這些品牌現金流、資產大多有限,相較於以往以萬為單位的訂單量,小額訂單能給予這些品牌更多進入市場的機會,也能更快地幫助品牌方切入市場。
同時,當前市場已經具備了小眾品牌創業的環境,不僅是一些網紅品牌,如今美妝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吸引了許多「外行」進入。從事日化灌裝旋蓋設備生產的常州匯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家鑫提到,今年以來客戶來源不再是品牌廠家,更有美妝代工廠來尋求合作,胡家鑫也表示想與美妝企業共同生產化妝品。
而不僅是科絲美詩,眾上集團旗下廣州花出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花出見)總經理陳國燕也告訴青眼,早在2018年,就有客戶提出要先做一些市場測試,才能確定後面的具體品類的訂單量的需求。目前,花出見也正在和英國一個美妝品牌合作,為其代工20色口紅,訂貨單量也是每色500個。
▍花出見工廠 圖源花出見官網
代工廠的競爭:柔性化生產
事實上,多品種、小批量的柔性生產模式在早幾年就已興起,只是還未普及到美妝行業。
科絲美詩選擇建設「少量生產體系」,在申英傑看來:「這是市場倒逼供應鏈上遊做出變化,不光是科絲美詩,不光是OEM/ODM廠,未來上遊所有產業必須適應越來越碎片化的現實。」
陳國燕對青眼表示,之所以在2018年就選擇接觸少批量訂單,是基於品牌想要快速測試市場、迭代產品和提高品牌的資金周轉率的要求,而花出見也能減少庫存風險,快速滿足品牌對於個性化的需求。
「口紅色號多,庫存是一大難題。」陳國燕向青眼介紹,「目前,集團旗下花出見的護膚類訂單做到最低2000支/香型,彩妝,類似口紅這類多色的做到500個/色,現在仍在不斷的進行優化。」
少量快速出貨,不僅是為品牌減負、解決後顧之憂,這對於代工廠來說也是規避了很多經營上的風險,同時也是提升上遊工廠競爭力的一個方式。
而當前上遊工廠競爭日益激烈,除了不斷打磨產品,從質量上提升競爭力外,能為品牌提供柔性服務、針對性解決方案也是重要的一環,選擇進行小批量生產就是柔性服務的一種。
對此,廣州品域美妝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趙昆也向青眼表示:「柔性化生產其實就是美妝的數位化,真正的柔性化生產的源頭是大數據對消費進行洞察,發現潛在消費需求,將產品和服務通過最高效的渠道,直接連結消費者。」
未來的標配?
「無論是初創品牌還是老品牌,先進行小批量試銷,試探市場反應,再對反應好的產品大批量生產,這將是未來行業的標配。」申英傑強調。
不僅代工廠,上遊這些包材、原料商其實也需要配合進行小批量生產,來測試市場反應。趙昆向青眼介紹:「依據目前的渠道和消費特點,產品上市前的定位、顏值、功能、體驗感、定價、品宣和產品文案都需要做測試的,也需要給到品牌的粉絲做深度的評測,這是新品上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需要整個產業鏈一起來解決,不是單個企業憑一己之力可以做得很好的。當然,有企業先來探索行動是比較好的。」
申英傑則表示,當前不再是以產定銷的賣方市場,而是消費者決定一切的買方市場。基於消費者的需求,目前「重品類、輕品牌」已是市場大趨勢,所以其實不管老牌美妝企業或是新銳品牌,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都會選擇不斷推陳出新來留住顧客。這也凸顯了產品上市前進行小批量測試的重要性。
▍科絲美詩展位
不過,對大牌工廠來說,從上萬支的訂貨單到幾百支,一些成本估算也需要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大牌工廠會去嘗試接收少批量訂單,但普及的話需要一定的時間,本身其各項管理費用就不低,這麼做成本很難控制下來。」陳國燕表示,「所以每一次都要去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青眼的採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少量生產體系」目前並不普遍,上遊的競爭還是以「拼價格」為主,但他們相信,上遊大牌工廠做出改變已是必然。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青眼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