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有錢的美術館,僅存三個我國南宋曜變天目建盞

2020-12-14 建盞收藏

#曜變建盞#

坐落日本大阪的藤田美術館完工於1954年,同別的頗負盛名的博物館比較,並不顯山露水。這兒,卻是日本最負盛名的私家美術館之一。

其創始人藤田傳三郎(Denzaburo Fujita)是日本近代史上主要的實業家,釀酒業豪商出身的他參加倒幕維新運動,並在其間獲益。

同時,他還是一位東亞傳統藝術的愛好者,斥巨資搜集了許多國寶級文物。據說,在收買文物時,他出手快又準,幾乎歷來不問價格。

曜變天目茶碗,我國南宋時期,藤田美術保藏,國寶

其間,最受重視的展品,當屬這盞曜變天目茶碗。

盞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期間福建建安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南宋文人用來鬥茶所用。宋代,有關建盞記載最主要的著述是《方輿勝覽》,作者祝穆寫到:「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地之。」宋亡後,「曜變天目」也隨之失傳。現在,世上僅存「曜變天目」茶盞3件,都為日本國所保藏,分別藏於日本的藤田美術館、大德寺龍光院、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內。國內呈現的真實曜變天目茶盞,為一件殘件。

日本用「碗中宇宙」描述它,說的是茶碗裡,仿佛有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不可捉摸。

▲杭州出土的半隻曜變天目茶碗

其中靜嘉堂、藤田美術館的「曜變天目」盞每隔數十年才展一次,而大德寺龍光院的曜變天目則作為佛器來保存的,幾百年來從未換過主人,極少公開展示,也是最少露面的一隻。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曜變天目1951年被定為國寶

口徑:12cm高度:6.8cm足徑:3.8cm

傳承:

德川將軍家(柳営御物)

→澱藩稻葉家→小野哲郎先生(三井)→巖崎家(三菱)→靜嘉堂文庫藏

靜嘉堂藏的這件,是三件中最為絢麗的,被稱之為「天下第一碗」、「碗中宇宙」。原來是德川將軍家(柳営御物)收藏,德川幕府將軍賜給小田原藩主稻葉美濃守正則,後由稻葉美濃守正則家代代珍藏,稻葉天目的名字也由此得來。1918年入小野哲郎先生,再到巖崎小彌太氏所有,最後為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收錄。據記載1924年巖崎家族在拍賣會上以16.7萬日元購得這隻盞,相當於125公斤黃金,這在現在也絕對是個天價。葉喆民曾在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這件曜變天目碗,捧在手上看,說「寶光煥發,曜然奪目」,「特別是三五成群的油滴斑周邊形成一圈圈藍綠色的光環,光彩四溢,精彩異常」

藤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1953年定為國寶

口徑:13.6cm高度:6.8cm足徑:3.6cm

藤田美術館的曜變天目也曾被德川家族收藏過的,由德川家康到德川賴房,1918年藤田平太郎以53800日元購得,相當於40公斤黃金,

現藏於藤田美術館。此件器物內箱蓋上有金粉書「御茶碗曜變」,外箱蓋上亦有黑漆書「御茶碗曜變」,可見它曾受王公貴族之追捧。

先人創作的作品,即使遠渡重洋也不一定能看到,技藝的突破、文化的傳承,可謂任重而又道遠。曜變,承載了多少建盞匠人的夢想。唯有不忘初衷,繼續前行,方能重現現代曜變建盞的無限光芒!

▲日本美秀美術館館長熊倉功夫收藏孫建興老師曜變建盞

▲國家級大師孫建興老師作品曜變建盞

相關焦點

  • 文化鑑讀|曜變盞,宋代建盞的華美曜變
    收藏於日本京都大德寺龍光院、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大阪藤田美術館的3件曜變盞(從左至右)宋代,茶文化空前興盛。從貴族到百姓,社會各階層掀起一股「飲茶」和「鬥茶」的風氣,連帶出的是與之相關的文化藝術繁榮。但南宋的《方輿勝覽》對建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評價: 「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 ,其價甚高,且艱得之。 」這裡的「毫變」較為符合「曜變」的特徵。
  • 密藏日本400年,三件頂級國寶「曜變天目」首次同期公開
    大德寺龍光院收藏的曜變天目©MIHOMUSEUM現在全世界最完整的宋代曜變天目有三件,全部都收藏在日本。從3月到6月間,這三件國寶曜變會分別先後在滋賀、東京、奈良展出,三個展覽的展期有一個月的重疊時間。
  • 長江惣吉丨日本匠人傳承九代的曜變之路
    自江戶時代起,其祖輩便與曜變結下不解之緣,至今已是九代人的努力。家族企業瀨戶燒,為日本現存最古陶窯之一,仿效中國青瓷及天目燒而生產使用灰/黃釉(瀨戶釉)及黑飴釉(天目釉)的貴重工藝品。長江惣吉參觀建窯遺址長江惣吉與其父先後三次接受以嚴謹、高品質而著稱的日本NHK廣播電視機構的訪問。其父是日本國內知名的古陶瓷專家,祖輩執著於恢復仿製「曜變天目茶碗」的燒制。
  • 三隻極品日本傳世油滴天目建盞
    小山富士夫曰:「大佛次郎氏所藏的曜變在內外布滿油滴,內面部分浮現出大小不同的結晶,而其周圍稍微隱現出日暈狀的光彩……與共他幾個油滴曜變一樣,可稱為準曜變或亞曜變」。該盞亦為束口,深弧腹,口大足小,圈足淺挖。不同於以上的平切足根,而是斜削並修刀。施黑釉肥厚,外底足露鐵褐色胎。內為亞曜變斑紋,外似油滴結晶,且帶有紫紅色窯變光暈。
  • 日本博物館裡所藏的「唐物」追溯其源頭,大多來自寺廟或者僧人
    世所周知,世界上僅存的三件曜變都存於日本,且都是日本非賣品的國寶,但這三件曜變建盞在成為非賣國寶前,都是來源於中國。所以這三隻曜變天目在日本的流傳史,其實也是中國文化在日本發展史。縱觀宋至今將近1千年,上演了多少烽煙戰火,愛恨情仇,不變的是這三隻茶碗依然在展示著它們無與倫比的魅力。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宋代第一神器——建盞,曾經是黑釉瓷藝術的巔峰,就連九五之尊宋徽宗都為之傾倒,是唐宋以來人盡皆知的名瓷,而作為建盞中至高無上之神品,流傳到至今,公認的宋代曜變全品僅有三隻,均藏於日本相關機構,為國寶級別。中國僅在行貨走出土殘件,日方稱其燒制原理為"陶瓷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謎之一"。
  • 三代人潛心研究!700年前絕技「曜變天目釉」唐山放異彩
    三代人潛心研究——700年前絕技「曜變天目釉」唐山放異彩 □於宗河曜變天目釉,懂瓷的人都知道燒制它的難度。目前世界有明確記載僅存的3件曜變天目盞都產自南宋期間,且全部收藏於日本的博物館。宋代後,這項古老的技術逐漸失傳。如今,失傳了700年的技藝在唐山被重現並傳承,人們能有幸一睹曜變天目釉動人心魄的風採,也記住了「唐山玉春天目陶瓷研究所」和張惠峰的名字。幾十年來,這個研究所專門研究曜變技藝,專業創作曜變釉瓷,走出了一條傳承與創新、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之路。
  • 失傳700多年的宋人技藝:碗裡有宇宙的曜變天目,最精美的在日本
    所謂「曜變」,是指黑瓷能在光照之下,煥發出黃、藍、綠等各種糅雜而成的彩光,成品出來後異常的流麗華美,但可想而知其燒制難度有多高。自從南宋滅亡後,這種製作手藝就已經失傳了,時至今日,人們雖試圖恢復這種工藝,卻始終無法達到南宋時期的水平。黑釉瓷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為什麼到了宋代才產生出這樣美妙的瓷器品種呢?
  • 為何日本首相獨愛中國曜變建盞?
    曜變天目盞是產於我國宋代福建建陽地區、屬於建窯的特殊品種,現在的名稱來源於日本,在我國宋代也被稱為「異毫盞」或「毫變盞」。在宋代,有關建盞記載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輿勝覽》,作者祝穆寫到:「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得之。」宋代滅亡後,「曜變天目」也隨之失傳。
  • 與天意對話:孫建興為仿燒宋代曜變盞做了什麼?
    其中三件傳世整器均在日本,被日本文化廳評為國寶級文物。國內的半隻曜變殘件於今年1月在杭州淨慈寺首次向公眾展出,引起不小轟動。 ▲日本藏三隻國寶曜變建盞與杭州出土曜變殘件 作為傳世品比汝窯還少的陶瓷史奇蹟,曜變在外觀上以聚落成群的斑核
  • 為何曜變天目全世界只剩三件半?因為千年前被當成次品、「妖物」打碎了!
    點擊關注丨每天學點新鮮知識現今建盞的國際拍賣紀錄,為去年9 月15 日紐約佳士得「臨宇山人」專場中拍出的那隻約合人民幣7800 萬元的南宋油滴天目茶盞。南宋 建窯 「油滴天目」茶盞殊不知,建窯名品天價成交早有先例。近百年前,一隻曜變天目盞曾創下167000日元的成交價!
  • 曜變天目系列(1)--毀於日本本能寺之變的曜變天目
    源自中國的曜變天目盞居然在日本最重要的全國統一的過程中始終有它們的影蹤。比如第一個掀起日本統一大潮的人物是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在將要完成統一的過程中死於家臣明智光秀的反叛,史載織田信長在戰事進展的重大關頭來到了本能寺,但他居然隨身帶著一隻曜變天目盞。史載織田信長有著人格分裂症的嫌疑,或許就是這一點,使他更需要通過品茶來約束自己的衝動。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
  • 流失日本的十大中國文物,都是稀世珍寶,專家:歸國之日遙遙無期
    外國列強更是在此關頭而大肆搶奪中國的文物,其中我國流失日本的文物也是非常的多。 有的甚至已經被日本視為國寶級文物。要知道在日本收藏的中國文物中,絕大部分都是靠從中國掠奪的而得的。古代中國贈與日本的文物以及近代掠奪中國的文物,其中就有10件更是堪稱稀世國寶。
  • 宋朝傳統茶具—星空碗,「超前」文物,被日本奪去,成國之重寶!
    宋朝傳統茶具—星空碗,「超前」文物,被日本奪去,成國之重寶!。中國是飲茶大國,也是產茶大國,自然也是茶器大國,遠在中國的宋代就有一種茶器完美的顛覆了傳統的所有茶具,它猶如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照耀了整個宇宙,此物便是傳說中的南宋《天下第一碗曜變天目盞》,來,咱先上幾張照片給大家過過目。曜變天目盞又被後人稱之為碗中宇宙,仿佛有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測。
  • 日本最具藝術水準的美術館
    這裡是日本歷史最悠久,也是擁有國寶最多的博物館。藏品多達11萬件,從書畫、雕塑、瓷器到織品、書籍、刀劍、金工,其中87件藏品被列為日本國寶,610件文物被列為重要文化財產。而僅僅是在宋元時代的繪畫中,就有南宋李生的《瀟湘臥遊圖卷》、南宋李迪的《紅白芙蓉圖》、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圖》和元代因陀羅的《禪機圖斷簡寒山拾得圖》4幅作品獲得了「日本國寶」的桂冠。
  • 還被奉為日本國寶?
    其實跟我國瓷器工藝也有關係。自商代中期,中國就有了早期的瓷器,迄今已有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在中外早期交往中,瓷器就成了當時中國最具代表的作品,於是用精美絕倫的中國瓷器代表中國。(宋代鷓鴣斑,藏於日本靜嘉堂美術館)油滴指的是烏黑的底釉上散步著無數具有金黃色或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斑點,令人眼花繚亂。
  • 流失日本的五大中國國寶:個個都是絕世珍寶,圖5喻義至今無解
    曜變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盞,是宋人鬥茶用的。日本人形容這個碗,都是用「碗中宇宙」這種詞,說裡面仿佛是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神秘莫測。當南宋滅亡之後,這種制瓷工藝就已經失傳了。曜變天目茶碗如今收藏在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中。 流失日本的五大中國國寶:個個都是絕世珍寶 ,圖5喻義至今無解
  • 日本有名的收藏家和他們的中國古董藝術品
    日本古董商兼收藏家坂本五郎(1923-2016)對於中國古董藝術品收藏十分熱愛,從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到創立「不言堂」,成為日本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古董交流會之一
  • 日本古茶具:博物館裡的茶道軌跡
    這些古代茶具,基本存放於私人美術館和博物館中,所以要想在日本一次看完珍貴的茶具文物,幾乎完全不可能,主要是因為私人博物館開放時間不確定,並且也沒有規律可循,全看管理者的安排。隨著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和千利休所推廣的清貧主義的審美風尚,具有草庵風格的簡單、樸素和粗陋的茶器物,開始成為日本茶道的主流風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說唐物就徹底消失了,而是開始用另一套不同審美體系去挑選、欣賞和使用唐物。 尋訪曜變天目去日本前,最想尋訪到的還是所謂的「曜變天目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