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鎌倉大佛次郎家藏油滴天目
日本大佛次郎家藏曜變天目,高7~7.3、口徑12.1~12.3、足徑3.7㎝。據1979年版《天目》載:傳承順序為「松平肥前守(前田利常)——前田家」。小山富士夫曰:「大佛次郎氏所藏的曜變在內外布滿油滴,內面部分浮現出大小不同的結晶,而其周圍稍微隱現出日暈狀的光彩……與共他幾個油滴曜變一樣,可稱為準曜變或亞曜變」。該盞亦為束口,深弧腹,口大足小,圈足淺挖。不同於以上的平切足根,而是斜削並修刀。施黑釉肥厚,外底足露鐵褐色胎。內為亞曜變斑紋,外似油滴結晶,且帶有紫紅色窯變光暈。「是曜變天目的變種,內外壁釉上都有很多斑點,但它們是分散的,不象上述三種碗是群集的。斑點的顏色隨入射光方向而改變,如果垂直地看這些斑點,它們呈藍色;傾斜看,金光閃閃,釉上完全沒有一點藍色輝光。除了斑點外是純黑的。此碗既不同於真正的曜變天目碗,也有別於油滴天目碗。」1953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重要文化財。
2日本松平直國藏油滴天目
日本松平直國藏油滴天目,口徑12㎝。口沿扣銀(銀覆輪),造型與建盞深腹束口碗一樣,胎體釉色與油滴相似,並未出現亞(準)曜變的「其周圍稍微隱現出日暈狀的光彩」,實為窯變油滴。也不是部分學者認為的「類鷓鴣斑」,也見部分人士將二次點白釉的鷓鴣斑當做油滴。油滴應為自然窯變出的帶有金或銀色光芒者,乳白無光何以為「油」,更不像油滴浮於水面。該盞原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1951年重定為僅次於國寶的重要文化財。
3日本根津美術館藏油滴天目
日本根津美術館藏油滴天目,高6.6、口徑11.8~11.9、足徑3.9~4㎝,重267克。與上圖胎釉及造型相當。銀溜塗內箱蓋表有小堀遠州的金彩書「曜變」,從傳世始均被稱為曜變天目。釉面油滴散發出特異的光彩,金、銀色油滴布滿黑色釉面,屬油滴中窯變逸品。被日本政府認定為重要美術品。
宋瓷收藏者的學習交流平臺!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右上角將喜歡的文章「發送給朋友」
》請朋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宋瓷收藏」:
》如喜歡請關注訂閱號:宋瓷收藏
》或添加私人微信號:XuChines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