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油滴盞比兔毫盞還貴?你更喜歡油滴還是兔毫盞?

2020-12-14 建盞

只要是玩過建盞圈,對油滴都有或多或少的迷戀。

油滴中最美的當屬銀油滴, 那浮於黑釉上的銀色結晶,瑩亮華貴如同身著小黑裙戴鑽石皇冠的奧黛麗赫本一般堪稱經典。據《君臺觀左右帳記》中記載:"油滴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三千匹絹。" 2016年9月,傳世的南宋油滴盞拍賣了7800萬元,打破了建盞拍賣史上的最高價。相比之下為什麼油滴盞比兔毫盞還貴?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簡單分析一下。

首先兔毫盞、油滴盞是建盞中的兩大名品。兔毫盞是宋朝建窯最具代表的產品之一,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勻細密的筋脈,因形狀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纖細柔長而得名。油滴盞則是因為釉面密布著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兒,直徑從數毫米之微至針尖大小,形似油滴故作此稱。

兔毫盞

兔毫盞作為宋代最炙手可熱的建盞品種,常出現在宋人的茶詩裡,如蘇軾的《水調歌頭·問大冶長老乞桃花茶》中寫道:"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裡,霎時滋味舌頭回。"宋代多本茶書亦以建窯兔毫盞為茶盞之尊,《茶具圖贊》甚至將十二種茶具之一的茶盞直接畫成兔毫盞,其標誌性地位毋庸置疑。

油滴盞

相比兔毫盞的耳熟能詳,油滴盞在中國古代就鮮少有被提及,"油滴"一詞並不見於我國宋、元、明、清文獻中。目前最早用"油滴"形容建盞斑紋的記載為日本應永年間(1394~1427年)的《禪林小歌》,由此也可以基本判斷"油滴"一詞來自日本,並非我國。

油滴盞憑什麼比兔毫盞珍貴?

不同於兔毫盞產量較高,有成山的兔毫碎片和殘件。宋代油滴盞的傳世品、出土品都很少,完整器更是鮮見,這也是紐約佳士得在2016年9月15日拍賣的南宋油滴盞拍出約人民幣7800萬元高價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從這樣的市場行情中其實也可以看出,油滴的燒成條件比兔毫更為苛刻,因此更加稀有與珍貴。

油滴結晶的生成要求相當的巧工,油滴釉的著色劑主要為鐵的氧化物,其中三氧化二鐵的總含量為5.34%,二氧化矽與三氧化二鐵比值比其他黑釉瓷都高,因此燒制過程中當溫度達到1200度時氧化鐵發生分解,生成氣泡,導致氣泡周圍氧化鐵的含量比其他部位都高。

隨著溫度不斷地提高,氣泡不斷地產生、不停地聚集,而且越來越大,到一定程度時氣泡爆裂,富含鐵質的溶體升至釉面於原氣泡處密集,隨後釉冷卻收縮變平,釉面形成飽和狀態,並以赤鐵礦和磁鐵礦的形式析出晶體,這些晶體就是我們見到的富有金屬光澤的油滴狀圓點。

油滴的形成與燒制火候和釉層薄厚息息相關。火候過急,氧化還原氣氛控制不當,油滴形成效果不理想或不成為油滴。如果釉層過薄,燒制過程中釉聚集少或達不到聚集,也形成不了油滴或油滴過小。油滴盞口沿處,由於釉層稀薄一般形不成油滴,也就是這個道理。並且油滴盞的燒成條件非常苛刻,窯溫偏低難以形成點狀斑紋。窯溫偏高,斑點又容易流成條形。

在這樣的燒制難度限制之下,所以古代多出兔毫釉,油滴釉較少。物以稀為貴,自然而然地在價格上油滴盞就壓兔毫盞一頭,但是本質上兩者不存在什麼優劣之分,所以大家入手建盞多的時候還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就好。

您如果需要了解相關瓷器知識,或者關於建盞的任何問題,可以後臺私信筆者一起探討,少走彎路,避免入坑↓↓↓↓↓

相關焦點

  • 讓宋徽宗痴迷不已的兔毫盞長什麼樣?25張高清圖鑑賞珍品兔毫盞
    該盞年代為南宋,口徑為12.2cm,器型為束口,配桐木盒與螺鈿盞託。資料稱其為兔毫,盒上寫的是油滴。觀結晶斑形狀,介於兔毫與油滴之間,類似點聚成線之狀態,偏向線狀。盞口下有一些輕微的橫向劃痕,釉滴珠處有斷痕。蘇富比解釋,此斷釉應為出窯時所致。
  • 孫建興精品束口油滴盞 建盞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束口油滴盞
    關於「油滴」最早記載追溯到日本應永年間(1394~1427年)成書的《禪林小歌》。而我國的古籍中並沒有發現關於「油滴」一詞的任何記載,所以可以基本斷定「油滴」並不是中國所創,而是一個外來詞。喜歡孫建興老師建盞的可私jianzhan8080!「油滴盞」在如今的建盞圈中已然成為了普遍的叫法,。
  • 科普:全方位剖析油滴盞!
    油滴建盞《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這樣的「定價」其實可以看出,油滴的燒成條件比兔毫更為苛刻。▲君臺觀左右帳記所以宋代油滴盞的傳世品、出土品都很少,完整器更是鮮見。這也是紐約佳士得在2016年9月15日拍賣一隻南宋油滴盞拍出約人民幣7800萬元高價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 解析油滴盞:萬中無一的珍品
    便形成一滴建窯油滴。油滴主要分類:金油滴、藍銀油滴、紅油滴、虹彩油滴等。 這個叫法咱們暫且不去深究了,「油滴」盞可以用來形容有如沸騰的油滴一般、呈點狀分布的結晶斑紋的建盞,這樣形容確實比較形象一點。
  • 國寶油滴盞賞析
    其中一件國寶是元代龍泉窯青瓷褐斑玉壺春瓶,另一件則是鎌倉時代(對應中國南宋與元朝)傳入日本的建窯油滴盞。這隻油滴盞,是日本唯一的國寶油滴盞,可見該館與建盞的淵源之深。黑釉碗被稱作「天目」,一般認為來源於中國浙江省北部的天目山。油滴天目則屬於福建省建窯燒造的建盞。其產品面貌表現為釉面帶有金銀或深藍色的虹彩輝斑,宛如水面泛起的油滴,因此得名「油滴」。
  • 從建盞中日兩大派系,追述油滴盞的發展過程!
    中國對於建盞的派系,更多的是從生產工藝出發,其中更有宋代建窯油滴和華北油滴評鑑的差異之分。而關於建盞評鑑的爭議,往往是從胚體、釉面、窯溫來鑑別,以此綜合衡量建盞的成型。誠然如此,建盞自身所形成的派系,就有兔毫與油滴的區分。
  • 如何鑑別兔毫建盞?兔毫盞該怎麼養,和其他建盞有啥區別?
    兔毫建盞有哪些顏色? 兔毫盞黑釉均勻的細筋,取決於像兔子毛髮的形狀,只要細長柔韌的,故命名為兔毫盞。條紋兔毛長,是直的,立體感強,斑紋邊界標誌應清晰。兔毫釉經典主要有銀毫,青毫,金毫,紅毫等的顏色。 銀兔盞:胎骨似鐵。
  • 因為罕見,所以珍貴:宋代建窯黑釉兔毫盞
    宋代建窯黑釉兔毫盞宋代的龍窯柴燒多為還原焰氣氛,尤其是以松柴為主要燃料的燒制過程更是如此。現代的電窯燒造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還原焰,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氧化焰,而是一種電輻射熱的氛圍。為了保證仿製油滴建盞的質量,有時需要人為地營造一些還原焰或者氧化焰的氣氛。
  • 建窯油滴與華北油滴燒制難度分析
    一般來說,油滴或兔毫中褐色的斑紋相對比較好燒,因為燒成前期雖需還原,但後期可轉氧化;▲建盞大師陸金喜 束口曜變盞這就是為什麼建窯許多銀兔毫的斑紋不如褐色兔毫明顯的緣故,而斑紋通達又清晰可見的銀兔毫是極少的,所以宋徽宗皇帝也會讚嘆「玉毫條達者為上」。
  • 80年代建窯油滴盞一隻價值500美元,被外商哄搶一空,供不應求?
    80年代,陳大鵬曾因復燒油滴盞登報,首批油滴盞每隻500美元,被美、日客商搶購一空。其作品多次被出國訪問隨贈外賓。 亦在早年被選送香港與日本,參加中國陶瓷博覽會與日本筑波國際博覽會展覽。因燒盞技藝高超而盛名在外的陳大鵬卻鮮少在公眾面前露面,但是江湖上關於他的傳說不絕於耳。
  • 唐宋黑釉的魅力(二)-建盞油滴 -沙家櫪
    唐宋黑釉的魅力(二) -建盞油滴 -沙家櫪二:淺談宋、金黑釉油滴(下)原創作品建窯油滴 -沙家櫪油滴釉作品自唐代定窯偶然出現以來,南北許多窯口都有燒造,但是產量極為稀少,很有可能還是一種偶然性的產品,而非已被掌握了的必然產品,不然就是古人不太喜歡這種「油滴」?
  • 捧一隻茶盞,許你半世清心
    一隻小小的茶盞,在不經意間,就賦予了品茗這一傳承千載的雅事以美感。茶與茶盞的關係,是相生相融的。茶,因為茶盞而有了形,人們既可品其味,又可觀其色,還可聞其香,更可杯底留香。茶盞,因為茶的存在而存在,因為茶,它退去了初入凡塵的青澀,變得內斂、深邃;因為茶,它感知到每一位有緣人的喜怒哀樂;因為茶,歲月不落塵埃。
  • 新手選盞別走彎路,關注這些就夠了!
    建盞胎土含鐵量高,又稱鐵胎,所以不管看實物還是看照片,必須要看建盞底胎。而這樣的胎土只能取自建陽水吉一帶,故全世界喜歡研製建盞的陶藝家都要到建陽水吉去買胎土。好的建盞必須使用建陽當地的釉料,由於每一位工藝師都不會把自己的釉料配方公布出來,所以要了解釉料是否添加了非礦物原料是件比較難的事情。
  • 怎麼判斷一隻盞是否值錢?主要看這三個特點
    不過要說在古代,最受歡迎的盞型,還是要數那種深腹束口的。因為它最適合鬥茶啊。盞腹深,便於茶筅的使用,收斂熱氣利於發茶。若扁平外張,茶水容易溢出,散熱快。雖然兔毫盞產量比油滴、曜變更高,但燒出結晶的形態、色澤、清晰度、分布狀況變化多端,想燒出好的兔毫,也是要費很大力氣的。兔毫紋的形態有長短、粗細、彎直等分別,色澤有金、銀、褐等顏色,分布狀況有疏密、覆蓋範圍之別。不同色澤的兔毫,其結晶結構、主要成分會有所區別。
  • 這些極品油滴盞,你見過幾個?
    油滴建盞是建盞中很常見的,也是很多建盞愛好者都非常喜歡的。看似只是黑黑的建盞的上加上了一些密集的斑紋,實際上卻擁有不一樣的美感。一些極品油滴盞,更是許多盞友一直在尋找中的。一、知名傳世油滴盞由宋代傳承至今、器型完好的油滴盞,數量極其稀少,價值已不可估量。加上工藝及審美方面的獨特性,油滴盞在日本國寶中佔有一席之地也是理所當然的。
  • 看建盞中的傳世寶 領略油滴盞的尊貴與美
    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國寶油滴盞真正讓此盞成為盞中極品的,還是該盞本身獨一無二的油滴色彩。盞器本身的背景色為黑色,用釉濃重,沉穩深厚。油滴盞作為瓷器中的名品,歷來為世人珍重。從宋代到我們今天,能夠流傳下來的油滴盞已經不多,造型釉質色彩俱佳的油滴盞更是十分稀少。所以,油滴盞才在如今是難得的珍品,更被日本奉為國寶。下面,我再為大家介紹其他幾件珍貴獨特的油滴盞。
  • 玩盞攻略:建盞怎麼養
    所以用建盞喝茶,可以長時間保溫蓄熱提高茶湯的鹼性,使茶水的口感更佳,更可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使品茗軟滑甘甜順口的效果達到極致。龍窯柴燒星漢束口盞建盞具有靈性,能與你進行感情交流。即你對它傾注的感情越多,常飲茶懂保養,它對你的回報也越深沉,越發可愛,光潤古雅,甚至會出現迷人的「七彩寶光」回饋於你。
  • 為什麼「油滴」建盞能值五千匹絹?
    也有學者認為,「油滴」即是宋代文獻中所指的「鷓鴣斑」(筆者比較傾向於這種說法)。日本《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這樣的「定價」其實可以看出,油滴的燒成條件比兔毫更為苛刻。
  • 同樣是油滴,南北方差距咋這麼大?
    ,日本人非常喜歡這一品類,能稱得上名的都被他們稱為國寶、重要文化財,比如安宅英一的那兩件油滴天目,一隻是日本的國寶,另一隻在2016年紐約佳士得拍了1170.1萬美金。其實這種「油滴」的形成是鐵的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卻後以赤鐵礦和磁鐵礦的形式從中析出晶體所致的。《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
  • 瓷器收藏知識:風靡一時的黑釉茶盞!
    宋代,一種擂缽形的黑釉深腹茶碗曾風靡全國,這種被宋人稱作「盞」的茶具的興起與當時盛行的鬥茶有密切的關係。宋人把飲茶看作是高雅的享受,並有一套繁瑣的規程禮節,在日本的茶道中至今還保留有當時的痕跡。宋人沏茶是用一種經半發酵的茶餅,先將其碾成細末放入茶盞,和少量的水攪成糊狀,再以初沸的水,就會浮起一層白沫。鬥茶就是比試茶色的青白和茶沫的持久,用黑盞盛茶便於觀察茶沫茶色而受到鬥茶者的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