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頭地的歷史真相:這個易錯成語,居然牽扯到了三個唐宋八大家

2021-01-15 歷史記譯中心

讀者朋友們好,感謝您的賞光點擊,這裡是歷史記譯中心,一個志在「記古今歷史,譯中外名篇」的號。點擊加【關注】,記譯君的文章將第一時間送達哦~

「出人頭地」是我們的一個成語,經常會被錯誤地寫成「出人投地」的它,主要用來誇獎那些才能出眾的人,誇他們的能力,比一般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當然了,記譯君也覺得,它也意味著那些有能力的人,最終一定能夠取得與自己的才能相匹配的歷史地位。

(「出人頭地」的正確寫法,是頭顱的頭,不是投靠的投)

那麼問題來了,「出人頭地」為啥要寫作「出人頭地」呢,最開始的時候,記譯君認為是這樣的:「難道才能高的人,身材也特別高大,比一般人至少高那麼一個頭,所以別人就以出人頭地來誇他。」

當然了,事實證明,當時的記譯君真是太年輕了,讀書太少了。後來才知道,這個成語的背後,有一段比較有意思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二的蘇東坡和歐陽修。

(蘇軾與歐陽修的畫像拼圖,其中左為蘇軾畫像,右為歐陽修畫像)

據了解,當年,為了參加北宋版的高考——科舉考試,年輕的蘇軾和他爸爸蘇洵,以及弟弟蘇轍一同去北宋的都城汴梁(今開封)考試。當時的主考官是已經文名大盛的歐陽修,在閱卷時,他是非常滿意蘇軾的卷子呀,滿意到何種程度呢,滿意到以為這是自己的學生曾鞏(另一個唐宋八大家)的卷子。

(曾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尷尬的是,他是八個裡面最沒存在感的)

嗯,我們暫且不說這個老歐陽哪來的自信,只說最後的結果哈,最後,為了避嫌,本來應是第一的蘇軾,硬是被歐陽修給「徇私地打壓」成了第二名。第二名就第二名吧,人家豁達的蘇軾不僅不在乎,還非常高興。為了答謝考官老師,蘇軾立馬給歐陽修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可勁地說「謝謝您吶,把我這個本該第一名的文章判成第二名,呵呵!」(以上內容純屬記譯君胡扯,請勿當真)

(蘇東坡真跡。從現存文獻來看,蘇軾給人寫信,特別喜歡以「呵呵」結尾)

得知事情的真相後,記譯君不知道歐陽修是不是特別尷尬,因為這個歷史沒有記載。不過有的事情還是可以考據的,那就是收到蘇軾的感謝信後,歐陽修驚訝於蘇軾的大才,趕緊給自己的老朋友,有宋詩「開山祖師」之稱的梅堯臣寫了一封信。因為梅堯臣字聖俞,所以這封流傳下來的書信就叫做《與梅聖俞書》。

(連環畫《梅堯臣》中的梅堯臣畫像)

在這封信裡,「好心辦了壞事」的老歐陽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啥意思呢,結合前後的歷史後,記譯君想這麼翻譯:「老梅(妹)呀,哥跟你講哈,俺高考閱卷時好心辦了壞事,把狀元打壓成了榜眼。但蘇軾這個小夥子好啊,不僅沒有怪罪俺,還給俺寫了感謝信。讀完他寫的文章啊,俺才發現,我居然已經震驚地流了一身的汗!這感覺,真是太痛快了!真是太痛快了!!真是太痛快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覺得,在我之後,這大宋文壇盟主的位置,非蘇軾蘇子瞻莫屬了!現在呀,我就應該讓讓路,讓這個年輕人到我前面來,放他出一頭地,讓他出人頭地,為以後接替我在文壇的地位做準備了!」

(歐陽修與蘇東坡關於成語出人頭地的拼接圖畫:歐陽修說我當避你一頭地,結果拼接圖畫裡面的蘇軾卻比老歐陽高了好幾個頭)

後來,歐陽修的這句「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就演變成了成語「出人頭地」了!

讀者朋友們,你怎麼看待出人頭地背後的這段歷史故事呢?歡迎留言參與討論哦!本文系歷史記譯中心原創,如果覺得記譯君的內容還行,能不能點擊加個關注呢!

相關焦點

  • 宋仁宗一朝出了多少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唐宋八大家」就有六位
    唐宋時期有八位文壇代表人物合稱「唐宋八大家」,蘇軾便是其中之一。說完了蘇軾,接下來就不得不先說說他的父親和弟弟,也就是與他同列「唐宋八大家」的蘇洵、蘇轍。許多人在提到蘇洵、蘇轍的時候往往將他們與蘇軾聯繫到一起,這其實有點委屈了此二人。事實上,蘇洵、蘇轍的文學成就也極高。蘇洵的文章「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蘇轍的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洵、蘇軾、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故可用「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概括。另有歐陽修、蘇軾、曾鞏、王安石四人,稱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 出人頭地、明日黃花……和蘇軾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古代的老祖宗們很喜歡把一些名人故事簡化為成語,賦予這些成語另類的意思,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風聲鶴唳等等都是這樣來的,在這裡,不得不對老祖宗們的智慧說一個「服」字,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給我們學習成語的時候帶來的別樣的歡樂。
  • 公益講堂教你如何看懂「唐宋八大家」
    這是遼寧省博物館繼 " 又見大唐 "" 又見紅山 " 展覽後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也是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 " 唐宋八大家 " 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展覽展出了與 " 唐宋八大家 " 主題有關的書畫、碑帖拓片、古籍等展品 115 件。本次展覽讓我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唐宋時期一些名家的文學及書法作品。
  • 低調靠譜的「王者」曾鞏:你居然以為他是唐宋八大家中的買七贈一
    說到唐宋八大家, 大家當年都是怎麼去背這八個人名的?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東坡和他爸、他弟,王安石,還有一個姓曾的,他都寫了些啥?為什麼語文書上找不到他?(蘇東坡可是八大家入選教材佔了四分之一強)為什麼歷史書上也找不到他?(王安石變法聽過吧,高中歷史重要考點)可憐人本來就很低調的曾鞏,居然因為文史教材中沒有多次點他的名,他就成了唐宋八大家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一位。還有些刻薄的說法,居然說人家是來「湊數」的。
  • 寫給「唐宋八大家」的16首詩
    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 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 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你打卡了沒?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個人?他們誰的官職最大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朝韓愈、柳宗元和北宋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曾鞏八位著名散文家的合稱。關於這八個人,很多人的常規印象都是文採飛揚的文學家,或者是閒情逸緻,撫琴飲酒的藝術家。但其實,這八人的真正身份都是憂國憂民,位高權重,勾心鬥角的政治家。
  • 遼博年末大展掀起觀展熱潮: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遼博年末大展掀觀展熱潮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首個「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終於來了,有哪些看點
    展覽分為【文垂千載】【德行篤定】【家國情懷】三個部分,每部分下面又有若干個單元,共計展出書畫、古籍、碑帖、陶瓷等各類展品115件(組)。且先不說遼博館藏的書畫多為傳世精品,咱們能見到就是賺到,光是這「唐宋八大家」的名頭就已經為這個展貢獻了不少熱度。
  • 李白、杜甫被譽為詩仙、詩聖,但為什麼沒有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而且兩個人都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喝酒,李白的詩大部分都是在酒中誕生的,杜甫這個人有酒中仙之稱。但更奇怪的是,李白、杜甫的詩歌成就那麼高,為什麼沒有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我們知道,唐宋八大家分別是指柳宗元、歐陽修、曾鞏、蘇軾、王安石、蘇轍、蘇洵、韓愈。
  • 百餘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在遼博首次聚集
    原標題:百餘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在遼博首次聚集 中新網瀋陽11月26日電 (韓宏)記者26日從遼寧省博物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展出百餘部與「唐宋八大家」主題有關的書畫、碑帖拓片、古籍等展品,是「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的首次聚集。
  • 唐宋八大家的書法,個個精彩,各有高度!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將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攪了個天翻地覆,使得散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然而他們的書法造詣也是相當令人驚嘆!
  • 唐宋八大家千年後聚首瀋陽,寧可食無肉,也不可錯過的盛宴!
    得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興奮不已,這是一場地地道道的經典文化盛宴,所以再忙也要過來一品這千年的陳釀,一嘗這歷史的甘泉!但此次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卻從「文垂千載」「德行篤定」、「家國情懷」、三個方面為我們展現了唐宋最高水平的精神追求,以及文物經典!而唐宋八大家在千年之後,依舊能堪為經典,除了妙筆文章,德行天下、為國而憂的君子之風更是掀起人們追風熱潮的本源!
  • 曾鞏名氣不大,我們也沒讀過他什麼文章,為何躋身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我們都知道。不過,這「八大家」中,有一個名字讓我們很疑惑,就是「曾鞏」。為什麼說「曾鞏」這個名字,讓我們很疑惑呢?「八大家」中,唐朝有兩人:韓愈和柳宗元。作為中國歷史上一次最著名的,影響力最大的,也是最不成功的變法運動,王安石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如雷貫耳。蘇洵、蘇軾、蘇轍「三蘇」,放在這個名單中也是非常恰當的。蘇軾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文人」,在這個名單中,他也是領袖級的人物。蘇洵和蘇轍文章都寫得極好,蘇洵的《六國論》氣勢磅礴,也是被選入教材的文章。而且在當時,他們三父子就已經名動天下。
  • 遼博將展唐宋八大家 哪些國寶級文物會亮相
    此次展覽是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 " 唐宋八大家 " 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是遼寧省博物館繼 " 又見大唐 "" 又見紅山 " 展覽後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展覽將展出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 115 件(組)。
  • 「唐宋八大家」來了!原來這些男神和咱遼寧有不解之緣
    說起唐宋八大家,無人不曉,但你知道八大男神,和咱遼寧的淵源嗎?這次展覽有啥非看不可?本次展覽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除了讓我們了解「唐宋八大家」的傳奇人生經歷和可貴的家國情懷,展覽中也一些我們所了解較少的關於「唐宋」八大家」知識點。
  • 作為中國古代最有名的詩人,李白為什麼沒有入選唐宋八大家呢?
    1.唐宋八大家是誰評的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的唐代的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這八人。 所以實際上,這個《六先生文集》,叫做《八先生文集》其實才更為妥當。 後來,明朝中葉,由唐順之所纂的《文編》,只收錄這八位大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自此之後唐宋八大家的說法,漸漸聞名於世。 而在唐順之以後,明朝還有個叫茅坤的人,這個人是唐順之的死忠粉。
  • 李白文採出眾,為何沒有進入唐宋八大家?蘇軾才是文壇真正的魁首
    一、唐宋八大家是明朝人評選出來的。其實任何封號,都是後人給強行加上的,比如說李白的詩仙、杜甫的詩聖都是後人給按上的。同樣的道理,唐宋八大家也不是當代人的稱呼,是後世推崇出來的。到了明朝中期,著名學者唐順之先生,在編纂的《文編》中,唐宋文章,只採用這8個人的文章。再往後到了明朝中後期,學者茅坤將三蘇的文章分開,重新編訂了《八先生文集》,以及160卷的《唐宋八大家文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