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官方文字不同的各國都有羅馬拼音的國名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各國的文字形式多樣,影響較廣的有羅馬字母(又稱拉丁字母)、漢字、阿拉伯字母、斯拉夫字母(又稱基裡爾字母),其中以羅馬字母影響最廣。為便於交流,不同語言的地名應有一種共同的書寫形式。但是長期以來,同一地名的書寫形式很混亂。在羅馬字母文字的國家中,同一地名的拼寫形式也不一致,如英國的London(倫敦),法文拼作Londres;義大利的Roma(羅馬),英文拼作Rome;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有Wien(德語)、Vienna(英語、意語)、Vienne(法語)、Viena(西班牙語、葡語)等形式。

至於非羅馬字母文字國家的地名書寫形式更是複雜多樣,包括中國的地名長期以來有不同的羅馬字母拼寫形式。如北京有Peking(英語、德語)、Pekin(法語)、Pekin(西班牙語)、Pechino(意語)、Pequim(葡語)等形式。地名拼寫形式上的分歧帶來交流上的困難。因此各國地名在國際交往中不僅要羅馬化,而且要統一,只採用一種拼寫形式,即單一羅馬化。   

按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要求:羅馬字母文字國家的地名,以本國的拼寫形式為準;非羅馬字母文字國家,要提供一種具有官方地位的本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方案;各國主權範圍以外的地名,由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討論確定。   

中國長期通用漢字,1958年起有了國家法定的羅馬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在以往國際事務中用羅馬字母拼寫的中國地名,拼式多樣,其中「威妥瑪式」和「舊郵電式」應用得較廣。「威妥瑪式」對漢語中音位對立的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用同一字母的加符與否(如 p『、t『、k『和p、t、k)予以區分,加符字母不僅常帶來拼寫形式上的累贅,而且附加符號往往無意脫落或有意忽略。「舊郵電式」則對送氣音和不送氣音不予區分,造成諸如唐山(Tangshan)和碭山(Dangshan)同拼為Tangshan,常州(Changzhou)和漳州(Zhangzhou)同拼為 Changchou,帶來102對音節的混同。《漢語拼音方案》除以p、t、k和b、d、g區分送氣音和不送氣音之外,還以zh、ch、sh和 z、c、s區分舌尖後音(翹舌音)和舌尖前音(平舌音)。1977年第三屆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上通過了依據《漢語拼音方案》拼寫的中國地名,作為羅馬字母拼寫法國際標準的提案。採用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通過的提案,能夠比較準確地拼寫中國地名。

1978年9月中國政府規定,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美國地名委員會和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地名常設委員會也決定於1979年採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地名。所以依據《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地名,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已發揮了單一羅馬化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羅馬字母及其組合在不同語言中的讀音或多或少地有差異,地名的國際標準化只能是書寫形式的標準化,讀音上的出入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地名單一羅馬化只要求拼寫形式相同,不要求讀音一致。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阮福映請求清朝以「南越」為國名。因「南越」包羅甚廣,嘉慶皇帝擔心他們對中國領土有野心而圖謀不軌,遂指令軍機處:以「南越」二字冊封,斷不可行。嘉慶皇帝最後冊封該國為「越南」,意為百越(中國嶺南地區)之南。
  • 歐洲各國國名有什麼含義,拉脫維亞最霸氣,法國最浪漫
    說起國名,我們知道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之一。每個國家的名字都是有特殊的含義。我們今天看一下歐洲各國的國名。可以說有的很霸氣,有的很浪漫,有的真的超出我們的預料。俄羅斯:乘船遠徵的人俄羅斯之所以有這個意思,和這個國家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族有關。這個民族之前生活在東歐平原,這裡有很多河流,而俄羅斯族的人又喜歡擴張,估計才有了這個稱呼。白俄羅斯:純俄羅斯人不知道這個國家和俄國是不是仇敵,為什麼叫這麼名字。
  • 越南:廢除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我國漢字發展跨越千年長河的洗禮,不僅奠定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基石,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周邊國家的文字文化。例如韓國 朝鮮,日本 越南等很多國家都曾經使用過漢字,但是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歷史格局的變化,很多國家都廢棄了漢字,開始創造自己的文字。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和英文字母那麼像?
    漢語拼音是現代中國人學認漢字最重要的輔助工具,但當我們接觸到英語後會發現,漢語拼音和26個英文字母幾乎一樣,為什麼漢語拼音和英文字母這麼像,他們有什麼關係?事實上,拼音字母本就是借用拉丁字母(以英文字母為代表)的形式而制定的一種拼注符號。雖然,拼音好拉丁字母看起來一樣,但在讀音和用法上有很大區別。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我國的56個民族幾乎都有本民族的語言,然而擁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個。美國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以及亞馬遜叢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沒自己的文字。目前已有文字的民族中大多數存在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這種現象:歷史上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以及中華文明這幾大古文明較早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周邊民族往往會對其文字進行借鑑。
  • 哪些日語假名的羅馬字有不同的寫法?
    比如「井上ひさし」,羅馬字寫作「Inoue Hisashi」,「本田(ほんだ)」寫作「Honda」。說白了,羅馬字就類似於日語的「拼音」。羅馬字的另外一種用途是日文輸入法,比如你想打「本田」,只需要在鍵盤輸入「honda」,再按空格鍵選擇需要的漢字就可以了。
  • 漢字是文字發展的主流,拼音文字只是支流
    三、文字的分化發展文字產生之後,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到公元前1500左右的時候,出現了重大的分化,文字開始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向一維的拼音方向發展,產生了最早的拼音文字烏加裡特字母,後來消亡了,而後產生的腓尼基文字,成為現在所有拼音文字的鼻祖;一個是保持原有的二維特點並不斷抽象化規範化,代表文字是甲骨文。
  • 羅馬象徵著輝煌歷史,義大利統一後為何不用含有「羅馬」的國名?
    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871年撒丁王國軍隊進入羅馬城,分裂長達1400年的亞平寧半島才重新實現統一,這個新國家被命名為「義大利」,首都還是羅馬城。羅馬城不但是義大利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以羅馬語為核心的拉丁語同樣也是現代義大利語的基礎。那麼,為什麼義大利統一後,卻沒有恢復「羅馬」的國名?
  • 羅馬帝國曾那麼強大,義大利統一全國後為何不用「羅馬」為國名
    令今天的人們有些頗感詫異的是,儘管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定都羅馬,但義大利王國沒有將國名重新命名為「羅馬王國」或「羅馬帝國」。即便二戰前法西斯政權上臺,再到二戰後義大利建立共和國,義大利都沒有恢復「羅馬」國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觀古埃及文明展,發現我們都錯了,象形文字其實是拼音文字
    牆上的第一塊石板上顯示了地標羅塞塔石碑,5000多年前,象形文字出現在古埃及,直到公元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頒布法令,關閉所有非基督教聖地,從那時起,埃及就再也沒有建造帶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紀念碑或神龕,最後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後不久在埃及南部的一座寺廟裡發現的,從那時起,古埃及就沒有象形文字了。
  • 關於國名翻譯的那些趣聞
    在中文裡,白俄羅斯還有舊譯,為別洛露西亞或別拉羅斯,後來才翻譯成了現在的官方叫法:白俄羅斯。白俄羅斯國名翻譯用了意譯+音譯的結合,白俄羅斯源於本民族的名字。白俄羅斯人比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都更純,是純種斯拉夫人,白即代表純潔。類似的組合翻譯方法還有紐西蘭,比如港臺地區就直接翻譯為紐西蘭。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採用拉丁字母?
    東漢初,佛教傳入,梵文的佛經需要翻譯,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發生碰撞,「反切法」應運而生。「反切法」採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從這個時候開始,漢字的注音方法才有了「拼音」的味道。反切法經過不斷地補充完善,也成為古代中國最通行的一種注音方法。
  • 為什麼有些國家的國名中帶有斯坦、尼亞等後綴?
    在中國的14個陸上鄰國中有8個國名中都帶有「斯坦」這一後綴。 由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演變而來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這五個中亞國家的國名都帶有「斯坦」這一後綴。巴基斯坦的國名中也帶有「斯坦」一詞。
  • 國語羅馬字,精英階層再造文明的失敗嘗試
    但有一些知識分子仍然沒有放棄改革文字的要求。他們認為,注音字母是脫胎於固有漢字、富有民族色彩的文字輔助工具。按照當時的認識,獨體漢字的字母形式違背世界文字的主流發展趨勢;他們還認為漢字極其落後,應予廢除,「與其造世界未有之新字,不如採用世界通行之字母」,全面採用羅馬字來拼寫漢語。於是,精英階層發起了「國語羅馬字運動」,這部分人士後來被稱為「國羅派」。
  • 陝西和山西拼音都是「shanxi」,那它們的英文名是什麼樣的
    我們國家多數省份的地名英文寫法是根據地名拼音得到的,例如:Gansu(甘肅)、Sichuan(四川)、Heilongjiang(黑龍江)、Shanghai(上海),但是地處中國北方的兩個省份的拼音卻一樣,它們就是陝西和山西,拼音字母是「shanxi」,那麼它們怎麼樣區分,問題來了。
  • 象形文字,而非拼音文字是承載人類思想的最好載體
    但是,為什麼還要學英語呢?除了增加了自己說不好英語的自卑,以及見到說一口流利英語的外國人的崇敬時,好像其他就沒有什麼明顯的好處了。一個外國人,無論他在本國混的如何落魄,一旦出現在十幾年都沒學會英文的中國人面前,立即自帶耀眼的光環。
  • 越南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它應當似日月星辰,為國土上的人民撒去無限光輝,照亮前方坦途,它也應如磐石堅硬,不論歲月如何洗禮,時代如何衝擊,都始終作為國家的脊柱,挺立不屈。文化是一個國家無論如何都不該捨棄,並且要一直被傳承保留的珍貴財富,可就在一個國家,文化卻成了政治的犧牲品,他們決定廢除使用了一千八百多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這個國家就是越南。
  • 都是華人,為何大家姓名拼寫不一樣?其實是不同拼寫系統惹的禍
    1926年,著名文學家林語堂、錢玄同等人制訂了國語羅馬字,經過官方公布後成為國內第一套拉丁化的漢字拼音方案。特點是用字母的拼法來表示漢語的聲調,然而由於流傳時間較短,影響有限。國語羅馬字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可以讓外人輕鬆自然地區分聲調中不同的文字,減少同音不同意的困惑。
  • 為什麼中國的周邊國家都要「廢除漢字」?各國紛紛表示:被逼無奈
    為什麼中國的周邊國家都要「廢除漢字」?各國紛紛表示:被逼無奈漢字創發於中國,傳播於東亞,成為東亞諸國間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動的語文載體。20世紀以前仍是日本、朝鮮、韓國等國家的官方文字,漢字對東亞諸國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但是,近代以來,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侵入,各國民族意識逐漸覺醒,在殖民者的唆使下,出現了一股「去漢字化」的傾向。
  • 字母文字的演變脈絡:世界所有國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
    不過,根據研究,楔形文字的字母和書寫方式對腓尼基字母有一定的影響。二,西方字母的發展那麼古埃及的字母是如何發展下來的呢?這得感謝腓尼基人和阿拉米人。古埃及文明影響到了西亞商業民族——腓尼基人。腓尼基人借用了古埃及的字母,並將之簡化為了腓尼基字母。後來,腓尼基字母成為了西方各國字母文字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