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動數位化轉型的槓桿,諮詢能力必不可少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訊 某家傳統企業找到同盾想要做數位化轉型,真正推進業務進行的過程才發現,企業負責這個項目的團隊不超過十個人,且大多沒有數位化經驗,有的只是啟動資金和一些指標性的需求。

可以說,客戶要的是金字塔的塔尖,但是只提供了一個空白的場地。

這就需要同盾這樣的科技企業從上到下一條龍,從0到1,將涉及到數位化和智能化的整個鏈條全部打通。

其實不僅是傳統企業,即使是在推進數位化進程較為積極的銀行,數位化轉型的步伐也並非如想像中華麗。英國TSB銀行大力推進數位化轉型,在一次全行IT系統遷移中,因技術原因導致大面積客戶數據丟失或受影響,該行不得不關閉近百家線下網點,銀行負責人最後也引咎辭職。

而提出了工業4.0,大張旗鼓要投入數位化的GE,也不得不接受一個接一個的挫折。

在一份調研報告中顯示,「只有20%的高管認為,他們公司的數位化轉型工作是有效的。70-80%的大型數位化轉型項目未能實現預期的效果。」

數位化轉型,絕不僅是技術的事

微軟、IBM、華為、阿里、埃森哲、Gartner、IDC等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數位化轉型方法論。

在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之外,交通、水務、農業、公共安全等各個領域都開啟了數位化變革,以至於人們對於養牛和養豬廠的數位化目標也不會有任何驚訝。

毫無疑問,數位化轉型是一個不可阻擋的大潮。任何潮流,既有激蕩人心的動人浪花,又少不了湧動中吹起的泡沫。

數位化轉型也不例外。「當公司開始追逐光鮮亮麗的概念而不注重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時,業務目標與技術投入之間就會存在根本的脫節」。

數位化轉型,技術是中心,但又絕不單單是技術的事。

客戶的需求發生了什麼變化

數位化轉型離不開大數據、雲計算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支撐。

自2006年亞馬遜公司發布了第一代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以來,整個信息通信(ICT)高科技產業就在發生一場重大的商業模式改變——從銷售產品向訂閱服務轉型。

特別是以IaaS、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體即服務)為代表的XaaS(一切即服務)模式,對於當下處於數位化轉型「打地基」階段的企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與此同時,根據美國技術服務行業協會(TSIA)顯示,科技服務商們不得不面對客戶日益挑剔的需求變遷:

1、客戶越來越不願意為技術功能和產品支付高昂的價格,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技術解決方案帶來的業務價值。

2、新的技術服務類型:過去科技企業所面對的市場是,所有的產品和技術都是為了交付而設計的,但現在客戶需要的是優化對技術的運用,而這種需求推動了新的技術服務類型的產生:如技術優化服務(幫助客戶提高所採用技術的效率)、管理和託管服務(幫助客戶優化持續服務的運營成本),以及業務成果服務(幫助客戶實現特定的業務成果)。

也就是說,XaaS服務是必備工具,但還遠遠不夠。

工具並非「包治百病」

在戰爭中,「武器」還是「人」決定戰場勝負的爭論一直都存在。工具本身並不意味著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工具齊備,結果一塌糊塗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了工具並不意味著業務肉眼可見的增長,或者像魔力般的帶來一種意想不到的革新。很多企業決策者都受制於短期績效壓力,甚至導致一些企業開始削減數位化轉型的相關投入,裁減部門和人員,走向了推進數位化轉型的反面。

還有一些企業,在推進數位化的進程中,不知不覺間迷失了方向,本來是想要涵養一片熱帶雨林,做著做著發現自己竟是在種植一棵大樹。

工具之外,科技服務商還需要為客戶提供些什麼呢?

技術工具與諮詢管理相融合

谷歌有一個721公式,工作中70%用來日常運營,20%用來優化改進,10%則是去自我破壞。

數位化工具需要有合適的人才和策略來支撐,需要和各項業務工作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需要以精細化的企業內部管理做支撐。

比如在金融領域,由於金融領域的金融學、統計學等多學科交叉滲透,多不可控的因子互相疊加,國內金融機構所面臨的問題維度也變得前所未有的繁雜。

受限於團隊、技術等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甚至一些大型金融機構,在數位化轉型中所遭遇的痛點,變得不再是一個模型或者一套方案能夠解決。

從2013年開始,麥肯錫、德勤、貝恩、波士頓諮詢等頭部諮詢公司紛紛成立獨立的數字部門,或者收購外部的數據分析企業。

這反映出一個基本現實:企業需要的不只是單純的工具,而是深入業務場景的完整解決方案。

就如同經濟學裡一個重要命題「大而不能倒」,企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大而不能用」現象也越發突出。在國內,一直缺乏足夠專業的諮詢能力,去引導企業如何去用好工具。而與此同時,能提供諮詢服務的機構,也沒有強大的科技工具作為輔助。

數位化轉型需要智能分析產品,也少不了精細化運營,更少不了對於戰略的把握。這需要工具服務和諮詢能力互相融合和嵌套,發揮兩者的共同效能,成為連接科技和業務的橋梁。

這種融合已經在金融領域大規模蔓延

同盾科技副總裁、同盾諮詢總經理餘旭鑫博士認為,當下國內金融機構在風控領域顯得有點「簡單直接」。過於迷戀數據、變量乃至算法,卻忽略風控的本質,「就像一個好廚師,可以用簡單食材做出一道好菜。如果廚師不好,給他再多的食材可能也是浪費。」

同盾提出了信息+產品+服務+諮詢方案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為300多家銀行客戶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同盾既提供了大量的標準產品,其背後還有個性化的後續服務;其次,同盾提供的並非是單一的小而美的產品,而是鬆耦合的產品矩陣,進則解決方案,退則獨立產品。

這樣的服務模式,能讓數位化和智能化的能量覆蓋銀行前中後臺,遍及貸前、貸中、貸後全場景流程。比如極致用戶體驗、毫秒級計算平臺、智能反欺詐系統、敏捷組織、中臺架構、開放銀行生態建設等,有的產品為銀行提供基礎設施、有的是負責構築四梁八柱、有的則是注入靈魂。

當下我們正處於一個深刻的數位化轉型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區域的數位化轉型、政府的數位化轉型、國家的數位化轉型都在同時發生,並且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

對於科技服務商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但企業數位化轉型不是簡單的IT外包,不是「交鑰匙工程」。雖然企業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套商品房,但科技服務商需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方案,一個設備精良、經驗豐富的施工團隊,還要有一支貼心的物業管理,來保證整個小區的安全和環境。

只有當這樣一切完備之後,交給客戶的那套商品房才能令人滿意。

不管怎樣,數位化轉型是一段旅程,而並非終點。

引用:

《領先的數字:將技術轉變為業務轉型》——喬治·韋斯特曼

《為什麼數位化轉型會失敗》—— Tony Saldanha

《隱秘的合流:相向而行的數據服與諮詢》甲子光年

相關焦點

  • 企業數位化轉型,運營人員如何構建數位化運營能力?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是為了順應消費者需求,重新進行資源配置,以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在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業務運營人員需要提高自己的數位化運營技能,做一個複合型的運營人才。對於2B企業,數位化獲客的比例也會逐步高於地推與面銷。疫情之下,數位化技術如何協助智慧政務,如果協助企業協同?甚至也看到了「數位化疫情管理」這樣的新鮮詞彙。那麼對於消費者的完全在線,企業本身是否需要進行數位化轉型呢?運營人員又該如何進行針對性的數位化運營能力提升呢?
  • 做數位化轉型的大腦,軟通諮詢的底蘊與底氣
    這一成績不僅是對「年輕」的軟通動力諮詢團隊的肯定,也標誌著整個軟通動力「數字軟通」戰略的推行,這是軟通動力將諮詢業務作為重點發展領域以來,又一次取得的戰略性突破,在打造「企業數字轉型可信賴合作夥伴」道路上再上新臺階。數位化諮詢2.0時代在國內諮詢市場的賽道上,軟通動力並不是最先起跑的選手。
  • 思為科技總經理李巖峰:房地產轉型數位化營銷變革已開啟
    12月8日,WISE2020未來城市峰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思為科技戰略諮詢總經理李巖峰應邀出席,並圍繞房地產數位化營銷新場景、新連接、新運營進行分享。思為理解的新場景,核心在於和用戶站在一起的同理心。
  • 「數位化諮詢怎麼做」漫說華興玻璃的數位化轉型諮詢之旅
    在上一期《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撥雲見日」——西門子流程行業數位化諮詢業務解讀》中,我們詳細介紹了西門子數位化諮詢業務的方法論的特色優勢。那西門子的數位化諮詢是如何開展具體工作的呢?今天,我們通過一個實際的西門子數位化諮詢案例——華興玻璃數位化轉型諮詢故事來看看數位化諮詢的過程、結果和效果。作為傳統的過程企業,華興玻璃也有很多煩惱...2018年的一天,華興玻璃負責人撥通了一則電話...
  • 做數位化轉型的大腦,軟通諮詢的底蘊與底氣-各地要聞-國際商業-新...
    這一成績不僅是對「年輕」的軟通動力諮詢團隊的肯定,也標誌著整個軟通動力「數字軟通」戰略的推行,這是軟通動力將諮詢業務作為,發展領域以來,又一次取得的戰略性突破,在打造「企業數字轉型可信賴合作夥伴」道路上再上新臺階。  數位化諮詢2.0時代  在國內諮詢市場的賽道上,軟通動力並不是,起跑的選手。
  • 綠色槓桿撬動長沙經濟轉型升級 | 聚焦產業鏈發展風雲
    中國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決心非同一般。綠色槓桿撬動經濟轉型升級,新能源裝備產業在發展綠色經濟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新能源裝備產業涵蓋範圍廣,包括風電裝備、太陽能、核能、儲能等產業。
  • 成長:比能力重要100倍的,是你的「槓桿」思維
    提到槓桿原理,多數人並不陌生,你可能還會幻想著小時候上學的場景,老師告訴你的那句話:「給我一個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的故事」。只要「支點」找對了,這個地球就可以撬動起來,充分的說明,槓桿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 祁文雅:場景運營、金融普惠、精準營銷……銀行數位化還能做哪些...
    包括主管部門領導,銀行高管在內的300多位業內精英齊聚本次峰會,就如何構建數位化銀行生態體系,如何用數位化手段更好地踐行普惠金融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針對後疫情時代銀行業務線上轉型趨勢等話題發表了獨到的看法。
  • 平安金管家沈瑋:深耕價值用戶 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
    對於傳統保險企業而言,數位化轉型意味著驅動著企業的整體架構轉型,因此數據化轉型框架並不能夠亦步亦趨地模仿。保險企業應如何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立足用戶需求,做到持續、精細化運營?這正是整個行業都在期待的「轉折點」。近年來,平安人壽著眼於數位化經營轉型戰略的長遠發展,率先推出了保險行業首個以「開放的專業管家平臺」為價值主張的「保險+網際網路」產品——平安金管家APP。
  • 專家觀點|潘超巧:能力魔方——數位化轉型方案專家
    馬上進入最為激動人心的頒獎環節和抽獎環節,在頒獎之前,由我介紹舉辦這次數位化轉型方案設計大賽的平臺,能力魔方。 我演講的內容主要包含:產品概述、業務體系、核心功能、產品優勢、產品價值、產品展示、方案大賽頒獎等。
  • 永和村:集體經濟撬動富民強村「槓桿」
    永和村:集體經濟撬動富民強村「槓桿」 2020-06-11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畢馬威:銀行數位化轉型不斷加快
    畢馬威中國金融業諮詢服務主管合伙人張楚東認為,中國銀行業發展20多年,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當前在市場、監管和內部等多重挑戰驅動下,包括銀行在內的所有金融機構都在抓緊開展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的實質是業務轉型,轉型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銀行業務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記者:AI在銀行等金融業將有哪些應用場景?
  • 國資報告: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國務院國資委對數位化轉型高度重視,提出要著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水平數字經濟產業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產業鏈,努力實現數字經濟時代的高質量發展。 8月21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強調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五:數位化轉型戰略
    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組織邏輯和體系變革,全面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以數位化轉型化解不確定性,是當前戰略轉型核心。 開展數位化轉型,首要任務就是要制定數位化轉型戰略,並將其作為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數據驅動的理念、方法和機制根植於發展戰略全局,圍繞企業總體發展戰略提出的願景、目標、業務生態藍圖等大的戰略方向,系統設計數位化轉型戰略,提出數位化轉型的目標、方向、舉措、資源需求等。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八:新型能力的建設(中)——能力單元...
    數位化轉型新型能力體系建設總體框架主要包括新型能力的識別、新型能力的分解與組合、能力單元的建設、新型能力的分級建設等內容,在新型能力的建設(上)介紹了新型能力的識別、分解與組合,本文介紹能力單元建設部分。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一:數位化轉型的基本認識與參考架構
    開展數位化轉型,應系統把握如下四個方面:一是數位化轉型是信息技術引發的系統性變革,二是數位化轉型的根本任務是價值體系優化、創新和重構,三是數位化轉型的核心路徑是新型能力建設,四是數位化轉型的關鍵驅動要素是數據。 一是數位化轉型是信息技術引發的系統性變革。
  • 對話|行業數位化轉型如何破局
    如果說疫情是對數位化能力的一次檢驗,那麼後疫情時代,人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找到正確的角度和切入點進入數字經濟新時代。 最近,德勤中國管理諮詢分析與認知業務主管合伙人張慶傑與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楊文池進行了一場對話,華為中國政企MKT營銷總監黃河主持了這場對話。
  • 中信銀行推動信用卡業務數位化轉型
    >推動信用卡自主研發突破新高度;另一方面,信用卡向數位化深度轉型,主動調整策略激發消費者線上需求,並通過多舉措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深圳中小企業如何擁抱數位化轉型成為焦點。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牽頭,聯合平安智慧城市、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共同發布了《深圳市中小企業數位化賦能共同行動宣言》。
  • 數位化全方位滲透,「圈內人」思辨金融品牌數位化轉型之路
    隨著數位化的滲透,品牌轉型迫在眉睫,金融領域也不例外。如何利用數位化的技術和渠道實現品牌轉型成為當下必須要思考的問題。12月20日,在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根元諮詢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品牌價值管理論壇上,平安銀行品牌公關總監許瓊華、興證資管營銷策劃負責人石千裡等業內人士就「品牌的數位化轉型」話題進行了探討。
  • 越南促進東協數位化轉型
    原標題:越南促進東協數位化轉型 來源: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據越南新聞網12月11日報導:越南作為東協2020年輪值主席,組織了東協創業論壇,討論促進東協內部的創業合作,與東協企業和東協國家的高級領導人進行對話,提出建立東協創新和可持續初創企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