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校互信,您有什麼心得或經驗分享?∣每周一問

2020-12-15 騰訊網

「每周一問」第118期

「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每期話題展示結束後,下期主題將在文末提出,歡迎積極留言討論。每期幸運微友將獲贈最新《人民教育》雜誌,連續5期「打卡」留言,還有專業教育書籍相送哦!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而家校互信、共同協作能夠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家庭和學校在培養孩子方面目標是一致的,這是雙方達成互信的基礎,即使暫時出現分歧,但只要雙方積極溝通,相互理解,孩子就一定能在這片共同的「沃土」上健康成長。

上周的【每周一問】中,許多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在增進家校互信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快來看看吧!

每周一問

關於家校互信,您有什麼心得或經驗分享?

@鹽山縣聯合小學 孫國香:互相欣賞,撥開溝通的面紗

人與人交流時,角色平等才會感覺舒服,與家長的溝通和接觸中,我們放下身段,走進彼此,真誠交流思想,相互成全。過去我總認為「家長理所應該主動配合、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在跟他們交流時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威嚴,它無形中製造了一些問題。後來我改變了看法,懷抱一顆請教之心與家長探討教學問題,交流孩子成長中的表現,讓家長感受到自身價值被認可、被重視,不僅改善了家校關係,也讓自己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走上新的教育教學高度。

@江蘇省常熟外國語學校 嵇怡:做好「三個一」收穫信任

一封給家長的公開信。期初或期中我會讓家長通過文字的形式了解學校工作和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理念,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鋪墊,誠懇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工作;一份家校聯繫小報。每個月一期的家校聯繫小報,既有學生在校的各種表現,也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議,還有家長親子互通時的心聲,讓家長全方位了解班級、了解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次家校共讀分享。每學期舉行一次,班主任推薦適合家長閱讀的書籍,或家長之間互相推薦好書,分享中我能更深入了解家長的想法,家長也能了解我們的理念。

@黔西縣鐵石中學 張生傑:勤於交流 換位思考

家庭和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讓孩子健康成長,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建立家校互信,首先從相互了解開始。老師與家長應勤於交流,共同分享和探討培養孩子的心得體會,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其次是換位思考。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從對方角度思考,多替對方想想,所有的問題都將不再是問題。

@武漢市光谷實驗小學 覃阿敏:以生為繩,家校同心

增強家校互信需要教師以生為本,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學習環境為繩,連接家長和班級、學校。首先,教師要有執行力,執行嚴格且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有序的班級環境能讓家長對教師和學校更加信服。其次,教師要有觀察力,敏銳把握學生的學習及行為習慣的變化,及時與家長交流反饋。再次,家校要有凝聚力,舉行家長會、班幹部競選會等活動時,號召家長積極參與。

@Anita:「以幸福班級」的名義

縱觀自己幾屆幸福班級的實踐,我覺得與任何人打交道,以誠相待,亮明立場,最大限度地讓家長明白老師的誠意,是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運用合適的方法,讓家長覺得在老師這兒孩子能學有所獲,這就成功了大半。和家長像朋友一樣相處,最大限度地調動家長合作意識,是我一直的追求。

@江蘇省常熟國際學校 蔣夢雪:我是學生在校的「親媽」

在家校溝通中,我一直把自己擺在這樣一個位置:我是學生在校的「親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作為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我總是以一個母親的角度去為孩子考慮,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考慮的更多的是幫助家長切實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把鍋甩給家長;當孩子取得進步時,我和家長一起分享喜悅,一如我自己的孩子取得成績時一樣。有了「主人翁」意識,家長會覺得老師真的是掏心掏肺為孩子考慮,家校溝通就會順暢許多。

@河南省鶴壁市實驗學校 宋曉麗:用人格與魅力贏得認可和信任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家長和老師之間,同樣如此。作為一名老師,在家長面前也要成為家長的榜樣,得體的打扮、豐富的學識、優雅舉止、不俗的言談……都能成為家長對老師信服的因素。因此,作為老師的我們,一定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用自己的獨特的人格魅力、學科素養讓家長也能夠「信其師,親其道」,更好地為班級出謀劃策,支持老師的工作!

@溫州市嘯秋中學 胡繼東:急家長之所急,愛家長之所愛

曾因家裡有事,高三下學期我不得已請假兩個星期。家長特別給力,主動安排值班表,進班協助管理,讓我無後顧之憂。這種互信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急家長之所急。家長的煩憂,耐心傾聽;家長的反映,及時跟進;定期交流,聽取家長的意見;家長沙龍,探討共性的問題。老師對家長既尊重又理解,家長自然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是否用心愛護學生,家長是能感受到的,「投桃報李」,家長會自發地維護老師的權威。

@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 程茜:「心安理得」四字訣

一要用「心」而為。耐心真誠的對學生學習和生活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每個學生的優缺點了如指掌,讓交流更具針對性;二要營造「安」全溫馨氛圍。讓學生在班級中體會到成長的快樂,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就會輕鬆愉悅;三要事事在「理」。家校溝通最關鍵的是解決問題,在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一定要多站在學生成長和家長的角度思考,與家長一起共助孩子成長;四要不斷總結心「得」。及時將交流的經驗心得進行總結,形成學生個性化的成長資料,讓家長看到學生一點一滴的成長,這樣的交流會更有效。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呂田鎮中心小學 陳宇婷:用專業和耐心贏取家長的信任

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性,每個家長對教育也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家長,不再把學校教育視為唯一宗旨。為了讓家長們信任學校教育,老師應該向他們展示充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耐心解釋學校教育的專業性和重要性。

@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沙溪鎮中心小學 付江蘭:精選時空 真情溝通

關於家校互信,我的經驗是:「巧選時」,讓溝通充滿尊重。一般不在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和就餐時間打電話給家長,有緊急的事需要電話溝通,要注意說話時的語氣和態度。「精選地」,讓溝通體現成效。利用校訊通、微信群等與家長們進行一對多家校溝通聯繫,更多時候,邀請家長到校園一角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換角色」,用共情提升家長素養。當遇到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和心理出現問題時,我會換位思考,並鼓勵家長以積極心態看待問題,共同探討問題根源,找到解決策略;「美言語」,用真情搭建溝通之橋。當孩子取得進步時,我會及時聯繫家長,對孩子給予肯定、表揚並適時提出建議,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關心。

@蓬萊市第二實驗小學 張元元:善反思、巧共情、重力行

在家校互信上,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善反思。家校有了矛盾,首先反思自己的行為:哪裡引起家長的誤會?是不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自己說話的語氣和方式要不要改變?巧共情。遇到孩子的問題時,以家長的身份換位思考,理解家長的感受,體會家長的情緒,從家長的角度處理問題。重力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對家長、對孩子的信任,從而以心換心,以行動帶行動。

@湖北省襄陽市第二十三中學 龔中秀:家校合作 互信共建

若把教育學生比做養一盆綠植,那家庭教育就是綠植的土壤,學校教育就是陽光雨露,二者缺一不可。我的合作辦法有:孩子作橋梁。上課生動有趣,課下用心管班,先讓孩子喜歡上老師,家長對老師認可,很多來自孩子的講述,若孩子喜歡老師,家長也會尊重信任老師。活動作媒介。班上活動,多邀請家長參與,請家長獻計獻策,增加家長對班級的了解,步調一致地管理孩子。敏感問題,公開透明。座位調換、班費使用、榮譽評定等,做到及時公開透明,避免猜疑。

@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 譚餘芳:求大同存小異

要想創建良好的家校關係,營造家校互信的良好氛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必須求大同存小異,形成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在教育的原則性問題上,家校之間要達成一致,對於家校雙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同點,要保持尊重和信任。家校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攜手引導孩子學習上、思想上的問題,形成教育合力,實現互惠雙贏。

@長沙市嶽麓區潭州實驗小學 劉雁:以心換心 以誠相待

面對家校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我會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以心換心,並一一私下聯繫解決。家長在輔導孩子遇到困惑向我請教時,我便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耐心地給他們支招。有時,面對不靠譜的家長,也許談教育一時談不通,就先和對方談生活談情緒。長期如此,以誠相待,水滴石穿,家長、學生、老師的距離拉近了,心便自然會靠攏在一起,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也能得心應手。

@山東省德州市建設街小學 王漢沈:一人努力 人人滿意

一個班如果有50名學生,僅爸爸、媽媽就100位。老師很難左右每一個人的點評,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努力工作。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做一名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無愧於良心的老師。力爭達到「一人努力,人人滿意」的良好效果。

@河北省邢臺市第二十三中學 甄德昊:溝通促進了解 關愛增進互信

家校互信,始於溝通。家長不是教師,難以了解教師工作的複雜性與困難性,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經常溝通,在溝通中增進了解,探知彼此的想法,增進相互的理解。教師與家長溝通,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與家長溝通時,要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要讓家長體會到你對孩子的關愛。對待不同層次的家長,要選擇適當的溝通方式和內容,最大限度地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實驗小學 章歷紅:建立關係,了解需求,構建教育共同體

「我為了孩子」——建立關係,將教師職業道德和教育理念「外顯化」。新接手班級,通過給家長每周一信、班級群分享我的「班級隨記」、上傳拍攝學生在校快樂學習、活動的照片,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生命成長的關注與呵護,體現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的原則。

「我們為了孩子」——了解需求,攜手構建「家校教育共同體」。通過調查問卷、家訪等方式了解家長內心的訴求和困惑,以家長會、親子活動等方式,保持溝通暢通。遇到偶發事件,處理時可與家長說清教育願景,並交流在校老師如何教育引導,在家父母可以如何與孩子溝通,家校攜手共建合力。

@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 曾旭:將心比心 方能齊心

初當老師時,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是家長,希望孩子遇到一位什麼樣的老師?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溝通,耐心引導,互相信任,一起幫助孩子快樂成長。於是,在平時的家校溝通時,我會時常站在家長的角度,留意學生的一舉一動,抓閃光點,把優點放大看,給學生和家長滿滿的信心。孩子犯錯了私下及時和家長溝通,不埋怨不指責,一起分析找原因,提供有針對性的好方法,和家長一起摸索。長久的堅持,家長會明白老師的一片用心,才會讓1+1>2。

@陝西省寶雞高新第一中學 秦超:「每周一問」架起家校互信的橋梁

我學習人民教育「每周一問」欄目的形式開設了班級微信公眾號「每周一問」欄目,主要是與家長討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勞動教育等熱點話題,例如:「作為家長,你對孩子合理規劃周末學習時間有哪些心得體會?」「作業家長,你們是如何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等。通過這種形式,不但體現出班主任的帶班技巧,更融洽了學校和家庭之間的關係,取得了不錯的教育效果。

@克拉瑪依市第一小學 李爽:以心換心 真誠相待

一是每周寫一封給家長的信,信裡除了將班級和學校一周的情況做一小結,還會針對家長們高度關注和感興趣的內容與家長們交流溝通,慢慢地很多家長也會通過回信與我交流自己的困惑或者意見和建議。二是建立班級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們通過家委會反應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三是暢通班級微信群和釘釘群,每周三晚上20:30是我們班的家長在釘釘群裡固定交流時間,大家在群裡暢所欲言,相互交流,我也會參與其中,開誠布公,這樣很多問題就在交流中解決了!

@江蘇省南通市新橋小學 楊菊:孩子——家校互信的橋梁

每一個孩子在學校裡學習、活動和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指正和幫助。我們要傳授給孩子的,是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訊息,再通過孩子,把這些正能量的信號傳遞給家長。同樣,通過孩子,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家長的困惑、疑問和擔憂,如是共性問題,師生集體面對、同商對策;若是個性問題,更適合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靈活選擇相應的交流方式,單獨溝通和處理。學校是努力奮鬥的遠方,家庭是幸福回歸的港灣,孩子就是家校互信的橋梁。

@晉中市特殊教育學校 張超嶺:發揮好班主任的主導作用

家校互信的主導者是班主任老師,班主任老師應該勇於擔責,善於擔責。首先要明確家校協同育人的根本是為了學生的成長,把焦點放在學生成長的問題解決上,而不是家長的成長上;其次班主任老師要學會溝通技巧,用積極正向的語言引導家長,不對家長橫加指責或在公眾場合批評孩子及家長;再次,通過家長告知書、微信公眾號等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普及,讓家長了解學校及老師的理念思想。

@宣威一中 孫竹先:互相信任支持 共同維護形象

家校互信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互相信任和支持,雙方在學生面前都要維護彼此的形象,而不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家長和老師任何一方都不要在學生面前講各自的缺點,要站在各自的角度去開導和引導學生,儘量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家長的望子成龍,理解老師的苦口婆心。尤其是當學生成長出現問題時,老師和家長一定共同協商,然後再各司其職地去做學生的工作,盡最大可能地讓學生不受到傷害,讓學生的人格得以健全發展,使學生在雙倍關愛中茁壯成長。

@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 周麗娜:建立「合伙人」意識

以突發事件為契機,增進家校互信。在處理學生突發事件的時候,老師要客觀公正,關注於問題的解決,給予家長一些有針對性的方法,通過提升家長的家教水平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用真誠和專業來贏得家長的信任;以主題活動為抓手,增進家校互信。積極邀請家長參與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類活動,運動會上家長可以是熱情的啦啦隊員,班會課中家長可以變身為客座講師,通過構建家校親密的紐帶助力孩子成長,用友善和悅納來贏得家長的信任。

@南京市遊府西街小學溧水分校 夏君:對事不對人 以誠相待

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其實還是很微妙的,處理的好,皆大歡喜;處理不好,徒增煩惱。其實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有了這個初衷,便有了合作的前提。家長並不是不能接受老師批評孩子,他們所擔心的是老師的「偏心」和「不夠耐心」。就事論事,多關注細節,當老師對孩子了如指掌,並且和家長真誠的說說孩子的優點,談談孩子還需要改進什麼,探討探討解決辦法……真誠之心定能換來合作共贏。

@武漢市光谷實驗小學 宋鴻梨:用專業贏取信任 用真誠收穫支持

同為守護孩子成長的合伙人,把對方當作一輩子的朋友來經營的家校關係,一般都不會很差。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之外,從業務、學識、眼界、價值觀和生活觀等各方面來全方位的打造自己在家長心中的形象,把和家長的每一次接觸都作為展示的機會,更容易收穫家長和孩子的信任。除卻眼前的教學任務,家校的溝通和建議都著眼孩子更長遠、可持續的發展,關注其更全面、整體的成長,更容易獲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家校溝通,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江蘇省崑山市秀峰中學 黃姍姍:細節贏取信任

家校合作的力度依賴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程度,工作中我通過注重細節來贏取家長的信任。一是溝通的時機。不是等到學生犯錯或出現問題時才想起聯繫家長,而是平時就多溝通,尤其是要及時向家長告知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看待孩子的全面性,從而產生信任感。二是關注的角度。作為老師,眼裡不能只有學生的成績,而應盡力關心學生的生活細節,讓家長感受到老師關注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樂成長,這樣家長才會更加認可老師 。

@江蘇省崑山市婁江實驗學校 方蓴:換位來思考,溝通講技巧

首先,我們老師要理解家長不僅只有「家長」這一種身份,他們還是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因此,我們要換位思考,體諒家長的忙碌和無助,給他們可行的家教建議。其次,在談及與孩子有關的事情時,可以先聽聽家長的想法,再談我們了解的情況。如果談及的事情是家長不太容易接受的,我們還要注意邊分析邊說,讓家長逐步了解和接受現實。在布置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時,需將內容理清,羅列好步驟,以一目了然的形式呈現,必要時可以藉助圖片來說明。

@江蘇省蘇州國際外語學校 陳惠芹:評價中肯,報喜亦報憂

家校互信建立在平時老師與家長的點滴溝通中,一味誇孩子,家長很開心,但一遇到學業或行為問題家長就難以接受,會覺得老師的誇讚之語很敷衍;一味批評孩子,家長很鬱悶,要麼對著孩子劈頭蓋臉一頓說教,要麼質疑老師是否對孩子有偏見……因此,家校溝通中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要中肯,報喜亦報憂,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更能感覺到老師對孩子的責任心。針對孩子的問題,老師要給出可操作的建議和方法,老師的專業指導與切實有效的幫助,是建立家校互信的基礎。

@江蘇省崑山市玉山鎮同心小學 楊雪瑤:個性問題單獨說,共性問題共同說

溝通時,對標不同的問題,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溝通效率。具體而言,有的問題是偶發的、孤立的,可以採用單獨、私下溝通的方式,溝通時,多從家長的角度出發,替家長出謀劃策,並在溝通後予以持續觀察、監督,共同化解問題。有的問題是頻發的、連續的,可以採用分層家長會、線上討論組、分組約談等方式,共話問題矛盾,共謀解決良策,家校打好配合,協同引導。

@江蘇省常熟市實驗中學 平蘭芳:積極處理細節問題

我始終以一顆家長的心詮釋著日常教育工作,把孩子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這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家長負責,特別是積極處理好一些細節,讓家長時刻感受到老師對孩子及他們整個家庭的關心:溝通用語簡潔真誠。與家長溝通時乾淨利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戳中要點。同時注意語氣溫和,有禮有節,真正站在家長和孩子的立場予以正面的鼓勵與規範。用專業贏得理解信任。運用自己在教育與學科專業知識上的優勢,及時給予家長最真誠的指導。

每周幸運微友

上期的【每周一問】,有三名留言微友獲得我們贈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雜誌,分別是@付江蘭、@嵇怡、@程茜。恭喜這三位老師,雜誌會在近期寄出,請以上老師注意查收!(也請這幾位老師將郵寄地址與郵政編碼在留言告知,感謝!)

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我們的話題討論,下一次幸運微友可能就是您哦!(留言主要討論文末下一期的問題,標題醒目語言精練更佳,請留下您的工作單位和姓名,以便小編與您聯繫噢!)

本周,我們特別邀請李豔老師給大家帶來經驗分享:

(李豔,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第三小學語文教師,於潔沙龍核心成員。)

信任,撐起家校共育的晴空

如何協調達到家校互信,這是理順理清班級工作的首要條件,也是班主任藝術水平的真實反映。

展示自己真才學,讓家長放心

接手新班級,我們需要千方百計利用一切條件,如開學報到、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訪等,向家長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學。通過新穎的教室布置、漂亮的板書和作業批語、妙語連珠的口才、令人信服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家教方法等贏得家長的認可,給家長吃一顆「定心丸」,讓他們把孩子放心地送到學校。

教育學生表孝行,讓家長支持

「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能為孩子傾其所有,但孩子不一定知道該怎樣關愛父母。所以,我從情感教育入手,常常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理解家長,如給父母洗腳,觀察父母的手,計算一天家中所有消費,當一天家。同時教育學生說體貼的話,做能幹的事,寫感恩的信。這樣一來,家長感覺到孩子在老師教育下懂事了,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就更加支持老師的工作。

巧釋家長負能量,讓家長佩服

不同職業、不同文化、不同經濟的家長對於教育的認識迥然不同,對於家校共育的態度也就明顯不同。面對家長的不同想法甚至誤解,我們要寬容和忍耐,還要學會將心比心化解矛盾,千萬不要一味較真爭辯,以防「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當我們將心比心地尊重,科學有效地溝通,以人格魅力去影響、感化家長,家長就會心悅誠服地信任我們。

熱愛學生在言行,讓家長感動

孩子就是家校聯繫的紐帶,他會把在校的喜怒哀樂統統告訴家長。家長藉此更加了解老師。試想,一個家長從孩子那裡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愛,他會多麼感動!我平時堅持用鏡頭記錄學生的校園生活每一瞬,常常利用出差給學生帶小禮物,把朋友帶來的好吃的分享給學生……家長感受到我對學生的愛,充滿感激,因此特別支持我的工作。

家校互信,班主任一定要主動,要細心觀察,耐心溝通,講究工作的藝術性和技巧性,如此才能營造家校互信的和諧關係,創建一片家校共育的晴空。

建立家校互信,良好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本期留言中,老師們不僅分享了不少語言溝通的小技巧,比如注意溝通的時間、語氣和態度,也談到了人際交流中必不可少的「非語言溝通」,親其師,信其道,當老師在家長面前展示出較高的專業素養和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或是設身處地地為家長著想,為孩子的成長著想時,家長的信任、配合與支持也就不請自來了。而當家校真正形成合力,在校的教育也會更加富有成效。

感謝李豔老師和參與此次話題的所有老師!期待更多的老師參與到我們【每周一問】的回答中,貢獻您的育人智慧,小編在後臺等著您哦!

【每周一問】等您來答!下面我們進入下周的話題: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教學要有實效,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參與意識。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更讓不少老師感受到了面對面現場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如今我們終於坐在同一間教室中開始了日常學習,如何激發學生的課堂活力,使其真正參與到教與學的互動之中?您有哪些可行的技巧嗎?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每周一問

課堂上,您在與學生互動時有哪些技巧呢?

參與每周一問,請在文後直接留言,

亦可留言「推薦問題+你想推薦給我們的問題」

(如果您推薦的問題被採用,我們將為您寄出一本《人民教育》雜誌)

微信編輯 | 孫粉林

責任編輯 | 魏 倩

相關焦點

  • 開學後要接手新班級了,您有什麼好建議?∣每周一問
    原標題:開學後要接手新班級了,您有什麼好建議?∣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29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面對2021,您有哪些「大計劃」?| 每周一問
    原標題:面對2021,您有哪些「大計劃」?|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46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44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處理學生之間糾紛時,您有哪些小妙招呢?∣每周一問
    「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每周一問 處理學生之間糾紛時,您有哪些小妙招呢?
  • 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38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老師,您有哪些有效的學生評價方式?|每周一問
    「每周一問」第136期 「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評價的方式方法更是一門藝術,很多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評價方式,來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上周的【每周一問】中,老師們與我們分享了許多有效的學生評價方式和評價策略,快來看看吧!
  • 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 每周一問
    |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39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上周的【每周一問】中,很多老師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方法和經驗,快來看看吧!每周一問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
  • 家校合作如何做好加減法
    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教授李家成對家校合作有著長期、深入的研究,在他看來,缺乏理解是導致家長群「變味」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有10年班主任工作經驗的四川省成都市鹽道街小學語文教師陳雅儒深有同感:「家長最反感的是老師不尊重、不肯定、不關注,點名批評更是大忌。而老師最不願看到的是家長不為所動和過度幹涉。如果能將心比心,就不會有那麼多誤會。」
  • | 每周一問
    |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42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有這些品質相伴,孩子終會在人生的道路上收穫成功和幸福。感謝張華老師和參與此次話題的所有老師!期待更多的老師參與到我們【每周一問】的回答中,貢獻您的育人智慧,小編在後臺等著您哦!【每周一問】等您來答!
  • 蛋糕店創業心得,分享開蛋糕店加盟經驗
    而開一家蛋糕店也是許多人的創業計劃,關於開蛋糕店的經驗,在達妃雅小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蛋糕店的創業心得。蛋糕店的格調廣泛蛋糕店是一個有情調的地方,蛋糕店創業的心得需要用眼睛去多發現,你會看到現在許許多多的蛋糕店有著個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風格,有的蛋糕店甚至可以變化,像達妃雅加蛋糕店
  • 開學後要接手新班級了,您有什麼好建議?∣看看眾多老師怎麼說
    每周一問開學後要接手新班級了,您有什麼好建議?做一次立威的精彩亮相:班主任可以適當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威風史」,將自己經歷中有影響力的部分和學生分享,將自己治班理念的具體要求跟學生明確,讓學生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和專業能力。
  • 關於貓蘚和耳蟎,我的小小經驗分享.
    註:這是一個養貓新人的小小經驗分享,如果您家寶貝情況嚴重請及時就醫O(∩_∩)O在養聖誕前我對貓毫無所知,直到定了它,開始關注貼吧
  • 家校溝通 從「心」出發
    為了進一步加強家校之間有效的溝通交流,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成長,共同教育好孩子,12月17日,淮北市首府實驗小學開展了以「家校溝通 從心出發」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活動由學校專職心理教師陳豔秋主持。接下來,老師們或在小組內熱火朝天地討論,或在團體內真誠地分享自己的經驗,有的老師提出困惑,有的老師提供建議。最後,陳老師介紹了一些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為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提供了新的思路。活動結束後,老師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 天全縣舉行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
    四川新聞網消息(段光銓)為進一步加強全縣家長學校建設,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進一步推進全縣「家校社共育」與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9月27日,天全縣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在天全中學禁毒教育基地成功舉行。
  • 您還在幫孩子做手抄報嗎?破壞家校合作的邊界,反而會害了孩子!|...
    但事實上,這些「代勞」工作,輕則幹擾孩子對自我的判斷,重則影響誠信意識,同時也會破壞家校合作的清晰邊界。今天我們與您分享的文章,來自一位家長,也來自一位教育工作者。他是怎麼看待「邊界」問題的呢?一起來看! 近來,我從一名鄉村教師變為一名教育行政工作者,接觸到更多關於教育現狀問題。
  • 陰陽師50級玩家經驗分享 成功陰陽師的技巧心得
    1. 第十八章用雨火(雨女+鳳凰火)加隨便輸出,閉著眼過。2.也就是說速度高於98的式神都不會被插隊,我相信沒有誰有低於速度98的式神吧。5. 每周五六七的陰界之門樓主每次打到65關左右,陣容為兔子、雨火、座敷、茨木,因為陰界之門的怪是沒有抵抗的,所以一速拉條後雨火一波怪物全部暈住,毫無還手之力的被你打,過了50層就別自動了,因為一波打不死了,開手動保證火女的控制就可以安穩過60了。當然獎勵50層和70層是一樣的。6.
  • 市一中家校共育促成長
    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共育,近日,商丘市第一中學召開了家長學校講師團教研會議。該校有關領導以及家長學校講師團成員參加了會議。會上,市一中校長、家長學校校長牛超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 孩子和家長如何順利度過「學段銜接」的焦慮期,老師您有什麼建議?|...
    原標題:孩子和家長如何順利度過「學段銜接」的焦慮期,老師您有什麼建議?|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34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每周一問|「當他用手指著旁邊的椅子,我可以做什麼?」
    兩周前,我說要寫一個「每周一問」。今天,正式開始。
  • 面試被問到「期望薪資」時,實際上是在問你什麼?其實並不複雜!
    點關注,不迷路面試被問到「期望薪資」時,實際上是在問你什麼?最後就只報了一個這個職位的平均薪資,然後就順理成章地說了一句」希望可以在貴公司多積累一些經驗。「其實每個公司都是有自己的薪酬體系的。等工作了幾年之後才看過去的自己感覺真是「稚嫩」,現在在社交平臺上都聊過這個話題。HR在問面試者「期望薪資」的時候到底是想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