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粳米竟是清代的貢品,再次證明賈府就是大清皇家

2020-12-26 紅學磚家

有句話叫: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任憑曹學怎麼挖地三尺,也是不可能從江南織造那裡挖出《紅樓夢》作者真身的,只因《紅樓夢》作者根本就不是曹寅之孫。這一百年來,曹學的「研究成果」便是明證,難怕再給一百年,依然會如此。

因為道理就擺在那裡,江南織造曹寅的那十七間半,是沒有資格稱為「天下望族」和「都中望族首吾門」的。整個天下,只有大清皇家才有這個資格稱自己是「天下望族」以及「都中望族首吾門」。也就是說賈府就是大清皇家!

如此這樣才能完美地解釋賈府裡為什麼會呈現出通體的皇家氣派,出現大量的皇家御用品。

諸如:宮花、宮燈、宮鏡、御香、內造點心、內造月餅、暹羅貢茶、鱘鰉魚、進貢煙火、上用府紗、上用內造的襖兒、宮制荷包、內工香袋等等。甚至,這僅僅是賈府露出皇家真面目的小小一角而已。

如果換個角度,從人物等方面進行考證的話,那麼得出的結論也是一樣的,同樣也能輕輕鬆鬆證明賈府就是大清皇家!只因還是那句話: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相關焦點

  • 萬萬沒想到,李紈竟是康熙的母親孝康章皇后!
    賈府其實就是大清皇家。寧榮二公說:「吾家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只有嫡孫賈寶玉尚可。」寧榮二公原來想把帝業傳給賈寶玉,無奈賈寶玉沉迷於女色,最後反而選擇了出家,一走了之。《紅樓夢》第一百十九回上演的這場賈寶玉出家之戲,非但不能證明後四十回是狗尾續貂,反而證明了後四十回就是原作者真跡。這是因為賈寶玉出家,實際上影射的是順治出家,它完全符合歷史原貌!當清王朝的帝業傳給順治帝時,順治非但未珍惜他母親孝莊拼著老命從豪格和多爾袞手裡搶來的帝業,反而為了一個董鄂妃拋棄了清王朝,出家去了。
  • 黃色在古代是皇家顏色,為何賈府可以隨意穿著
    黃色在古時候一直都是皇家專用顏色,別人沒有皇帝的賞賜是不可以隨意穿著和議論的,動輒便是掉腦袋的大事。但為什麼紅樓夢中賈府卻屢屢見人隨意穿著和議論。紅樓夢第十八回,元春省親:忽見兩個太監騎馬緩緩而來,至西街門下了馬,將馬趕出圍幙之外,便面西站立。半日,又是一對,亦是如此。
  • 07期 舌尖上的上虞——清朝皇家貢品是這樣做的?梁湖糕場喊你搡年糕咯!【虞味印象】
    「虞味印象」07期 舌尖上的上虞——清朝皇家貢品是這樣做的
  • 原來,餘杭出過辣麼多「皇家特供」!
    宋、元、明各朝,都將清水絲綿列為貢品,清康熙時還遠銷日本。民國期間,餘杭鎮有絲綿行4家,以「蘇晉卿」、「老恆昌」最有名,杭州高義泰、九綸等眾多綢布莊都在餘杭鎮進貨。餘杭所產的藤紙曾被官府定為文書和書畫用紙,在唐代被列為貢品 。宋時,餘杭產的藤紙被定為尚書行文用紙,清鹹豐年間的《大清寶鈔》也是用藤紙印刷的。
  • 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荔浦芋,皇家貢品、08年奧運會指定芋頭
    1996版的《宰相劉羅鍋》熱播,其中一段因荔浦芋引發了一系列劇情,皇帝乾隆和宰相劉羅鍋君臣之間的交流,讓荔浦芋在全國聲名鵲起,大多人不知道的是荔浦芋在清朝康熙年就是皇家貢品、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指定芋頭。
  • 古代皇家貢茶,現代國內外評比多次獲獎,中國十大名茶有哪些?
    唐朝時,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為「功夫茶」、「新血茶」。清代,皇帝賜茶名,成為清宮的貢茶。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入選。1999年,《解放日報》推薦。2001年,美聯社和《紐約日報》推薦。清代,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被封為「御茶」。民國,該茶最為當時名流推崇。2011年6月28日,「西湖龍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成功。2014年開始,全國各地的西湖龍井茶專賣店實行授牌許可。
  • 清代貢品 舌尖美味 常德「柳葉鯽」今日品鮮發布
    柳葉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劉思穎介紹,常德柳葉鯽在歷史上還被被記載於常德地方志,清代曾將柳葉鯽作為貢品。此次,柳葉情風帆酒店推陳出新,精心創作出「大補柳葉鯽」,不僅傳承了家鄉味道,還寄託了常德人豐富的情感,承載了深厚的德文化。
  • 收藏新寵兒「大清銅幣」
    近幾年,大清銅幣一度成為收藏界的寵兒,一直都是大收藏家們夢寐以求的,能夠收集到便是緣分,福氣。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為贗品,因為真品「大清銅幣」存世量是極為稀少的,真品「大清銅幣」,一直都是有價無市。
  • 被低估的「竹葉草」,過去是皇家貢品,現在卻淪為牛羊草料
    在農村,田間地頭有很多的野草,其中有一些野草是有害的,有一些草是有益的,我們農村的孩子,從會走路開始就學習認識這些野草,一方面是為了我們的安全,因為有些草的汁液是有毒的,小孩子吃了可能有生命危險,另一方面就是,我們再長大一點,就要給家裡分擔家務,要早上起來就上山打草,回來餵家裡的牛羊
  • 富麗堂皇 | 清代帝王與清式家具的黃金時代
    那麼清代家具就是在其基礎上更加彰顯富強與繁盛的改變。清代宮廷家具的繁盛期主要集中在康乾盛世。那時的古典家具多為皇家御製,黃花梨、紫檀等珍貴原材也只有宮廷匠師才有機會觸碰,這一階段的宮廷家具,不僅工藝精湛,而且還彰顯了皇家威儀。從傳世的清廷家具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那時的家具風格與特點,也能從中了解到當時帝王生活的面貌。
  • 賈府中秋宴上,曹公安排「賈赦崴腳」情節,暗伏賈府一年後被抄家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悽情」中發生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情節——賈赦崴腳!賈母作為書中人,她並不知道賈赦將會死於兩年後,但作為看過整本書的脂硯齋來說,他是知道的,所以才寫下「卻是算賈赦死期也」的批語,也就是說兩年之後,賈府被抄家,賈赦也在這場混亂中去世。
  • 《紅樓夢》竟是一部清代茶文化大觀
    清代也將其作為貢茶。六安茶「味苦」,茶汁滯澀;而老君眉則「味甘醇」,香氣高爽宜人。老太太年高體弱,又素喜甜味,而且有老君、長壽之意的老君眉,預示著長壽吉祥,這也表代現了妙玉對賈母的用心。這位長壽賈母喝著, 當然會很高興。
  • 新編《新編清代瓷器》(35)嘉慶粉彩及其他彩瓷
    【清嘉慶金釉五彩瓷法輪】清代皇家崇奉藏傳佛教,乾隆登基後更加虔誠,曾命內務府造辦處下屬的景德鎮御窯廠燒制各式瓷質佛像與法器備供奉之用。清代乾隆以後,嬰戲題材也明顯增多,畫面日益豐富。嘉慶粉彩嬰戲圖瓶也開始多起來,襯以「福慶有餘,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彰顯皇家貴族之氣。
  • 清代皇宮裡無處不在的器物——鎖具和鑰匙
    到了清代,鎖具伴隨著宮廷生活,可說是無處不在,皇宮殿堂的大門,盛放皇后金冊的匣、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存放的「秘密立儲」匣,皇帝處理政務的奏摺匣,皇帝寢宮內的紫檀大立櫃,書房中的書櫃,皇后寢宮內的象牙妝奩匣,首飾盒,以及宮內多寶格,提梁小櫃,皇帝狩獵用的鉛彈箱等器物上,無一不鎖上一把或大或小的鎖……
  • 稀缺的大清銅幣鄂字版
    大清銅幣始鑄於1900年、止於1911年,又名清代機制銅圓的大清銅幣,是光緒到宣統年間主要在市場上流通的錢幣類型。故全國共二十個省局鑄造的「大清銅幣」,盡皆鐫鑄幹支年號,無一例外。現存世的清代「大清銅幣」當十,共發現乙巳、丙午、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己酉(宣統元年,1909年)、辛亥(宣統三年,1911年)六種年號。版面居多,年代已久,市值各異,故能留存到今天,確實是世之罕見。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發行量比較大,但因後期改朝換代、戰亂、遺失等原因導致現在存世量少,收藏價值高。
  • 清代紫金釉玉壺春瓶
    紫金釉是清代時對醬釉的雅稱,一般是指官窯或是高檔陳設類醬釉瓷。直到清朝,醬釉再次鹹魚翻身農奴把歌唱,直入大內,官窯把持,美其名曰:紫金釉。但大家注意啊,清朝皇帝不傻,老百姓家家醬罈子是不可能入廟堂的,所以這種醬釉真正是高貴典雅之色,絕對配得上「紫金釉」一詞。這件清代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書款紫金釉玉壺春瓶,雖然代表不了清代紫金釉的巔峰之作,其造型及釉色之美也讓人由衷折服,紫金釉不是醬釉的醬釉!
  • 清代皇家如何在堂子祭祀
    來源:北京晚報宗春啟堂子,是清代皇帝立杆祭天祭神的場所。《大清一統志》記載:「堂子在長安左門外御河橋東,每歲元旦親祭。凡國家有征討大事,必親祭告。」所謂親祭,即皇帝親自履行祭祀儀式,以示重視。入關之後頭件事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進關、入主北京之後的第一年,做的頭件大事就是在紫禁城附近建築一所堂子。關於這座堂子的位置,有說在東安門外的,有說在臺基廠大街北口路西的。震鈞《天咫偶聞》:「堂子,在東長安門外,翰林院之東。」
  • 此女下葬153年,仍面帶微笑,她的兒子竟是大清皇帝!
    此女下葬153年,仍面帶微笑,她的兒子竟是大清皇帝! 而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個女人,死後153年仍面帶微笑,或許是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兒子繼承了大清皇位了吧。 1928年的中華大地上,軍閥割據混戰,其中有一個名叫孫殿英的軍長,敢為天下先,他竟然率兵以軍事演習為名,盜掘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東陵,將全部珍寶悉數盜走,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東陵大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