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
全新設計的249cc水冷四衝程並列四缸發動機
Ninja ZX-25R所搭載的同級別中,唯一一顆249cm3水冷式四行程並列四缸DOHC 4汽門發動機,是一顆接受了Ninja ZX系列反饋,全新研發而成的新型發動機。由於它擁有柔軟靈活的發動機特性,同時具備了在街道駕駛時容易操控的低中轉速扭力以及讓人享受到運動駕駛以及賽道駕駛在高轉速時的敏銳馬力,因此讓它能夠凌駕其他250cc競爭對手,發揮出45ps的最大馬力。
ECU:與搭載川崎最新電子控制技術的Z H2使用相同的車架。油門直徑30mm的電子控制油門:透過與ECU的搭配組合,不論何時都能夠提供混合氣體到發動機。以這個電子油門系統為中心,加上KTRC循跡控制系統、馬力模式、KQS電子快門等等,形成一個能夠讓騎士感覺到與摩託車合為一體的騎士輔助系統。進氣孔:與Ninja ZX-10R一樣,它的出口都採用了兩段式加工處理(第一階段是沿著氣門座,第二段則是沿著進氣孔的傾斜角度),讓進入燃燒室的混合氣體流動路徑成為一直線。透過這個直線且寬廣的排氣孔設計,不只增加了混合氣體的容量,讓氣體的流動變得更加順暢之外,還提升了發動機的性能。鍛造凸輪軸:重量輕盈,對高轉速時的性能有所貢獻。氣門:18.9mm的大直徑進氣閥加上15.9mm的排氣閥,增加了混合氣體的進排氣量,目的是希望在高轉速範圍時也能夠具備高性能。另外,排氣閥的材質與Ninja H2一樣都使用了英高鎳合金(Inconel)。除了能在高轉速範圍下承受高負荷壓力之外,還能夠保證它擁有高耐熱性。甚至還透過採用三段常數的氣門彈簧來獲得更高的轉速限制。氣門夾角:設計成極為狹窄的28度,主要是為了提高發動機的燃燒效率以及打造出體積精簡的發動機。燃燒室:採用了只使用於川崎高性能的高階車款上,尺寸誤差值極小的精密加工方法製造而成。
活塞:輕量鋁合金鑄造活塞,能夠減少往復運動部位的重量以及迅速的油門反應。活塞冠採用了11.5:1壓縮比的高壓縮設計。缸徑×行程:50.0mm×31.8mm。透過大直徑活塞將發動機改成短行程,目的是提升發動機在高轉速時的性能。另外,透過大直徑的進排氣閥也能夠增加混合氣體的流入量。
鋁合金壓鑄加工氣缸:開放式水道設計,具有優異的散熱能力並且可以減少發動機的重量。氣缸內壁與Ninja ZX-10R/ZX-6R一樣都採用了電鍍加工處理,藉此減少摩擦力。連杆比(connecting rod ratio):減少摩擦力以及震動。曲軸:配備輕量飛輪,減少慣性矩,有助於實現靈敏又直接的發動機反應。窄曲軸頸軸承(Narrow crank journal bearing):減少摩擦力。最尖端的發動機冷卻功能
為了提升高轉速發動機的冷卻效率,因此川崎將心力投入到氣缸頭附近的冷卻水套(water jacket)上。長距離火星塞(Long reach spark plug)能夠降低發動機異常燃燒的機率。機油箱:設置冷卻鰭片,放大冷卻效果。整流罩內側的掀蓋:直接提供發動機冷卻過的空氣。30段式大型水箱:更有效率的冷卻發動機。側邊空氣導管:安裝在整流罩內,能夠將駕駛行進間產生的風導入發動機室,加速散熱。水箱外蓋(申請專利許可中):利用CFD分析技術設計而成。為了避免熱風從水箱吹向騎士,因此在整流罩側面設置了通風口將熱風排出。能夠幫助油箱、車架等等騎士會直接接觸到的零配件散熱,提高駕駛時的舒適性。衝壓進氣導管/下吸式進氣導管(Downdraft intake)
衝壓進氣導管:設置在整流罩中間,提升進氣效率。與Ninja H2一樣將衝壓進氣導管在通往空氣濾淨箱的途中繞過前叉的左側,透過這樣的設計有效率地從前面吸收冷卻後的高壓空氣,提升全轉速時的發動機性能。這項設計也能避免下雨天時雨水不小心滲入空氣濾淨箱內。
改變進氣歧管(intake funnel)的長度讓進氣填充變得更有效率,藉此獲得平坦的扭力曲線以及順暢的動力供應效果。下吸式進氣導管:讓通往氣缸的進氣路徑變得更短更直接。這樣能夠提高氣缸的填充效率,特別是對提升高轉速時的發動機馬力輸出極有幫助。排氣系統
排氣系統設計:從排氣管前段到集合管的設計靈感來自於Ninja ZX-6R,連接排氣管前段的連接管能夠加強低轉速時的性能。
4.5L的大容量回壓室:從雙重結構的雙回壓室產生出並列四缸發動機令人陶醉的排氣音浪。短版排氣管尾段:透過大容量回壓室得以成真,除了讓造型變得更加有型之外,還對低重心化以及集中重心有所幫助。
6速變速箱/輔助滑動式離合器
6速變速箱:特別重視運動駕駛以及賽道駕駛在過彎時的加速。輔助滑動式離合器:使用輔助凸輪以及滑動凸輪這兩種類型的凸輪,擁有普通離合器不具備的以下兩種功能。當發動機的驅動傳達至後輪時,輔助凸輪能夠變成self-servo系統。為了能夠提高離合器片的壓接程度,因此讓離合器鼓(Clutch hub)以及壓板(Operating plate)一起作動,藉此減少離合器彈簧的重量,讓離合器拉杆的操控變得更加輕盈。在急速降檔(包括因為意外造成的降檔動作在內)等等過度使用發動機剎車時,滑動凸輪就會開始作動,離合器鼓(Clutch hub)也會朝操控板(Operating plate)的反方向作動。離合器片的壓接效果會變弱,反向轉矩(back torque)也會減少,能夠防止後輪的彈跳以及打滑現象。
底盤系統
全新設計的車架
高張力鋼製輕量編織車架是由不同直徑與厚度的鋼管加上三明治夾層形狀的搖臂軸心部分所組成。重心位置、搖臂軸心的位置、發動機軸的位置、前傾角等等底盤的主要尺寸都是以參戰世界超級摩託車錦標賽(SBK)的Ninja ZX-10RR賽車的設計為原型。
搖臂採用的是形狀彎曲的高張力鋼製長搖臂,因此能夠將摩託車前後的重量分配調整到最佳狀態,並且透過將短版消音管設置在中間位置來讓重心集中。
SFF-BP(大活塞倒立式前叉)
前避震器採用了SHOWA的37mmSFF-BP。結合SFF與BPF概念組合而成的這個避震器,第一次用在250cc級別車款上就是出現在ZX-25R。
與BPF一樣,在行程初期就能夠順暢作動,讓剎車時感覺更加安全。大直徑的阻尼活塞(damping piston)比同樣尺寸的前叉所使用的還要大,因此能讓前叉內部的機油作用到更大範圍的面積。
在確保擁有相同阻尼的同時,還能夠減少阻尼壓力,特別是在行程初期能讓滑動套管(Slide pipe)可以更順暢地作動。能夠提升前叉收縮時的控制程度,讓減速時車體變成前荷重時的車體姿勢變化變得平穩,有助於在進入彎道時的穩定。
水平式多連杆後懸架
後避震器採用了將避震器及連杆組設置在搖臂上方的水平式多連杆懸架系統。這讓搭載大容量的回壓室變成可能,對重心集中有所幫助。這個避震器設計與Ninja ZX-10R一模一樣,是第一次運用到250cc級別的摩託車上。
除此之外,後避震器的預載能夠配合騎士的體型以及有沒有後座乘客來進行調整。
高性能超級運動車款的剎車系統
前輪剎車採用了大直徑Φ310mm的半浮動式碟盤剎車(有效直徑Φ276mm)加上配備不同直徑的活塞(上面32mm、下面30mm)的對向4活塞一體式輻射剎車卡鉗的組合。以操控性能為優先,因此採用了減輕重量的單碟盤剎車。
後輪剎車則是220mm的碟盤剎車(有效直徑186mm)加上活塞直徑38mm的單活塞剎車卡鉗的組合。
另外,ABS系統則是搭載了特別為摩託車研發而成的輕便型NISSIN制最新控制系統。
輪框/輪胎
採用了帥氣有型,星型5幅條的輪框,不只輕量還具有高剛性,除了能對操控性能有幫助之外,還能夠讓外型看起來更加靈敏。
輪胎則是使用了輕量且高抓地力的輻射層輪胎—鄧祿普DUNLOP的GPR300(F=110/70R17 R=150/60R17)。輪胎寬度與Ninja400相同的後輪則是讓車尾看起來更有魄力。
電子控制系統
KTRC系統(川崎 TRaction Control,循跡控制系統)
Ninja ZX-25R搭載了首度出現在250cc車款上的循跡控制系統,三種控制模式能夠應付更多樣化的駕駛場面。除了能夠在容易打滑的路面等等各式各樣的駕駛場面能夠幫助車體維持穩定之外,還能夠強化運動駕駛時的性能。
這個系統能夠監控各種參數,即時分析摩託車的駕駛狀況。軟體系統能夠基於底盤朝向路面的方向進行動態的解析,而不是只停留在平面分析上而已,因此能夠針對彎道斜度等等情況進行調整。
在模式1時介入最少,能夠控制轉彎時的牽引力。這項設定適合運動駕駛,能夠最有效率地傳遞驅動力,從轉彎開始增強加速。
模式2的系統介入速度比模式1還要更快,在運動駕駛以及輔助騎士之間取得了平衡。
模式3主要針對容易打滑的地面(平交道與人孔蓋等等)以及惡劣路況(路面潮溼的柏油路、石板路、碎石路)等等狀態來控制發動機馬力輸出。
馬力模式選擇
有全馬力模式以及低馬力模式可供選擇,可以按照騎士的喜好以及駕駛條件來設定馬力輸出特性。相對於能夠讓人享受到並列四缸發動機原本性能的全馬力模式,低馬力模式則是以發動機控制為第一優先。這個模式會按照發動機轉速、油門位置、檔位來降低輸出馬力以及油門反應,因此能夠在下雨天以及遇到糟糕路況時為騎士提供最佳的動力供應以及油門反應。
KQS[川崎 Quick Shifter,電子快排](SE版列為標準配備/STD版則為選購配備)
電子快排是首度安裝到250cc的摩託車上。不用操作離合器就能夠升檔與降檔,因此能夠實現順暢地加速以及輕鬆簡單的減速。而且這項系統也比接觸式電子快排不容易壞掉,使用起來相當可靠。
在加速(減速)時只要一偵測到換檔的操作,就會將點火/停止輸送汽油(發動機轉速控制)的信號傳送到ECU,不需要操作離合器就能夠自動升到下一個檔位(或者是降檔)。
※發動機轉速不到2500rpm時,KQS系統不會正常作動。
人體工學
雖然駕駛姿勢比Ninja250來得更有攻擊性,但卻因為姿勢不會太過前傾,所以讓騎士覺得很輕鬆。完美平衡了防風機能以及空力性能,如果將上半身趴下的話,還能夠更有效地減輕風壓。
騎士雙腳夾住的油箱形狀非常修長,油箱上面設計的比較低一點,因此騎士可以輕鬆將上半身趴在這裡。
坐墊內的海綿採用的是能夠兼顧運動駕駛與賽道駕駛時體重移動以及能讓騎士長時間舒服坐下的材質與形狀。另外,坐墊高度為785mm。川崎還在形狀上下了功夫,因此確保了它擁有極佳的雙腳著地性。
鋁合金制腳踏採用的是超級運動車款的款式,能夠在運動駕駛時帶來直接的駕駛感以及優秀的控制性能。
可調式剎車拉杆/離合器拉杆的位置能夠配合騎士的手掌大小以喜好進行調整,總共有五個階段。
造型
設置在整流罩中間的衝壓進氣系統是Ninja ZX系統的代表象徵。再加上貫穿前叉左側的衝壓進氣導管,Ninja ZX-25R的造型成功地與其他250cc級別車款做出區隔。
雙LED頭燈:能夠散發出極高的光量,讓Ninja ZX-25R的外觀變得更加搶眼。下整流罩:展現出Ninja家族敏銳又強而有力的形象。銳利的車體線條:超級運動車款那種位置低低的油箱設計以及適合併列四缸發動機的車體,在展現出Ninja ZX-25R凝聚感的同時也營造出一種運動車款的輕快感覺。前方向燈:沿著整流罩的造型進行配置。整流罩的側邊導管:能夠將駕駛行進間產生的風導入發動機室,促進發動機熱的蒸發。小型短版消音管:加上了輕量又帶著賽車風格的形象。尾部整流罩:透過修長又向上翹起的形狀來表現出賽車以及輕快的風格。LED尾燈:靈感來自於Ninja ZX-10R的形狀,讓車尾變得看起來更高級。除此之外,車牌燈也採用了LED燈。
儀錶板
設計典雅的儀錶板除了有兩邊加上警示燈的大直徑指針式轉速表外,還加上了檔位顯示器/多功能液晶屏幕。
檔位顯示器:設置在最中間,提高換檔的正確性以及可靠性。呈現出NinjaZX-25R的運動風格。能夠顯示的測量儀器:數位時速表|檔位顯示器|總裡程表|雙裡程表|油量表|續航可能距離|瞬間/平均油耗|進氣溫度|水溫(以長條圖or數字顯示)|時鐘(12/ 24個小時制顯示)|馬力模式&KTRC指示燈|KQS指示燈(SE)|節能行駛指示燈(表示它的油耗表現極佳)|ETC指示燈(當安裝選購配件的ETC2.0 車載器時就會顯示出來)
川崎 Ninja ZX-25R STD
顏色:金屬晶亮黑
川崎 Ninja ZX-25R SE/SE KRT EDITION
顏色:珍珠星塵白(SE)、萊姆綠×黑檀黑(SE KRT EDITION)
特仕版(SE)列為標準配備的配件如下:
KQS(川崎 Quick Shifter,電子快排)USB電源插座擋風擋(煙燻色)車架保護滑塊輪框貼紙
川崎 Ninja ZX-25R SE
川崎 Ninja ZX-25R SE KRT EDITION
配件
KQS(川崎 Quick Shifter,電子快排)運動坐墊:更加堅硬的泡棉製造,在運動駕駛時能夠讓騎士輕鬆察覺到後輪的牽引力充電用USB插座:設置在後座坐墊下面擋風擋(煙燻色)單座蓋車架保護滑塊油箱包、油箱保護貼水箱護罩智慧型手機袋輪框貼紙ETC2.0車載器套件 (日規)
其他功能
Immobilizer晶片防盜系統:為了防盜功能,因此配備了鑰匙鎖芯。單座蓋:考慮到在賽道駕駛時的方便性,因此採用了可以輕鬆拆下的螺絲固定式單座蓋。頭盔鎖:標準配備,安裝在後車架上。Ninja ZX-25R/SE/SE KRT EDITION 主要規格
車輛尺寸
全長:1980mm全寬:750mm全高:1110mm軸距:1380mm坐墊高度:785mm車體重量:183kg(STD) 184kg(SE/SE KRT EDITION)油箱容量:15L
發動機
發動機種類:水冷式四行程並列四缸發動機氣門類型:DOHC 4氣門缸徑×行程:249cc壓縮比:11.5:1燃油供給方式:電控燃油噴射系統(φ30mm×4)潤滑方式:溼式(Wet Sump)啟動方式:電動啟動點火方式:電瓶&點火線圈(數位)
性能
最大馬力:33kW(45PS)/15500rpm 【衝壓進氣加壓時:34kW(46ps)/15500rpm】最大扭力:21Nm(2.1kgfm)/13000rpm
動力傳動系統
驅動方式:鏈條驅動變速器型式:6速往返變速比:1速=2.928(44/14) 2速=2.055(37/18) 3速=1.619(34/21)4速=1.333(32/24) 5速=1.153(30/26) 6速=1.037(87/30)一次減速比:2.900(87/30)二次減速比:3.571(50/14)離合器形式:溼式多板
車架
車架形式:高張力鋼管桁型車架懸架系統(前輪):伸縮直筒式(Telescopic)【倒立式前叉內管直徑37mm】懸架系統(後輪):搖臂【水平式多連杆】避震行程(前輪):120mm避震行程(後輪):116mm前傾角:24.2°曳引力距:99mm轉向角度(左/右):35°/35°輪胎(前輪):110/70R17 M/C(54H)輪胎(後輪):150/60R17 M/C(66H)前輪剎車:單碟盤剎車 (外徑/有效徑 310mm/276mm) 對向四活塞一體式輻射剎車卡鉗後輪剎車:單碟盤剎車 (外徑/有效徑 220mm/186) 單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