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即將在今年(2020)9月10日在日本推出Ninja ZX-25R販售。雖然近期因為這顆睽違13年之久重新復活的250cc四缸發動機掀起了熱烈的討論,但是川崎旗下的雙缸發動機車款Ninja依舊寶刀未老,特別是Ninja 400的銷售業績更是好得驚人。
與250級距幾乎一模一樣的車體大小,加上最大馬力48的Ninja 400以及最新款ZX-25R,這次就讓編輯部為大家從規格到配備徹底比較一下到底這兩臺車有什麼不同。
如今250 vs 400又再度掀起話題
Ninja ZX-25R的存在,其實在2019年夏初就已經被大家知道,在那一年之後,250cc車款更因為四缸發動機重新復活一事重新掀起了話題。到底它的馬力有多少?車重有多重?騎起來真的很快嗎?大家紛紛冒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到底川崎的競爭對手會跟著推出四缸發動機或三缸發動機?還是說他們會直接以雙缸發動機來與川崎一較高下呢?這些討論都讓這個級別的車迷津津樂道。
而250cc級別車款只要一出現「速度最快的傢伙」,就絕對會讓人想要拿它來跟排氣量更高的400cc車款比較。比較特別的是,因為雙缸發動機車款在排氣量方面比較不利,所以在世界超級摩託車錦標賽(SBK)中就會限制不同氣缸數量車款的排氣量,以前是750cc四缸發動機vs 900cc~1000cc雙缸發動機,現在如果是對上1000cc車款的話,雙缸發動機的排氣量就會提升到上限至1200cc,儘可能讓所有車款都處於相同的條件下。不過因為杜卡迪現在將旗下車款改成四缸發動機,所以這個規定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不管怎麼說,就像以前二衝程250cc車款對上四衝程400cc車款一樣,現在會讓大家感興趣的較勁就是四缸發動機250cc車款vs雙缸發動機400cc車款的對抗。衝刺時的刺激?還是實質上的馬力?與大排氣量超級運動車款不同,正因為它的馬力以及車體大小是一般人可以控制的,所以並不會讓人感到過分的緊張,反而是讓騎士感到興奮與享受,讓騎士無需煩惱該挑選哪臺車才對。
▲Ninja ZX-25R在推出共三種版本,每一個版本都有各自的專屬配色。SE版與SE KRT版的規格相同,比STD版多出電子快排、車架保護滑塊等配備。●Ninja ZX-25R(上):82萬5000日元 ●Ninja ZX-25R SE(左下):91萬3000日元 ●Ninja ZX-25R SE KRT Edition(右下):91萬3000日元
▲雖然Ninja 400的版本名稱有兩個,但實際上就是不同的塗裝顏色版本而已。STD版的Ninja 400推出兩種顏色,綠色塗裝的版本則叫做KRT Edition。●Ninja 400 KRT Edition(上):72萬6000日元 ●Ninja 400(下面一排):72萬6000日元
[45ps/15500rpm的ZX-25R]vs[48ps/10000rpm的Ninja 400]
Ninja ZX-25R最大的特色就是爆炸般的超高轉速領域。最大馬力45ps出現在轉速15500rpm、轉速紅線則從17000rpm開始。而Ninja 400則是遠在ZX-25R之上,在轉速10000rpm時產生48ps的馬力、轉速紅線區則從12000rpm開始。
如果拿最大扭力來比較的話,相較於高轉速的ZX-25R是2.1kg-m/13000rpm,Ninja 400卻有3.9kg-m/8000rpm,從這個數值就可以看出它在常用轉速範圍的扭力有多麼強大。
雖然川崎公布的馬力曲線圖很可惜地沒有標上轉速以及馬力的數值,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出ZX-25R的馬力曲線是直接往頂點衝,而Ninja 400則是在比較大的轉速範圍內保持在最大馬力附近。比較令人意外的是,Ninja 400不是呈現平順的扭力曲線,而是在中間轉速時突然上升,在扭力×轉速的馬力曲線圖中就看得出它應該是在中間轉速範圍一直加速。
▲[左]Ninja ZX-25R/[右]Ninja 400
▲左邊Ninja ZX-25R的轉速紅線從17000rpm開始,右邊的Ninja 400則是從12000rpm開始。
《Young Machine》11月號預定將會進行比較試駕以及馬力測評等等,屆時編輯部將會仔細分析這些數值所呈現出的特性到底與體感上有什麼樣的差異。順帶一提,印尼版Ninja ZX-25R的最大馬力為50ps(請參考相關記事),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也希望能夠拿它來一起比較看看。
帶著Ninja H2 DNA的鋼管車架,搭配上什麼的底盤系統?
Ninja ZX-25R與Ninja 400兩臺車都與搭載著機械增壓發動機的怪物車款-Ninja H2相似的車架結構,但雖說它們都標榜著運用了Ninja H2的技術,但在底盤系統方面,就呈現出超級運動車款(ZX-25R)與運動旅行車款(Ninja 400)之間的不同。
Ninja ZX-25R的前輪搭載倒立式前叉、一體式輻射剎車卡鉗,後輪則是水平式多連杆懸架系統,毫不吝嗇地採用了類似Ninja ZX-10R與Ninja ZX-25R等超級運動車款的配備,特別是它的倒立式前叉還是SHOWA制SFF-BP這種連ZX-6R也有配備的高級避震器,而這自然也是SFF-BP前叉首度出現在250cc車款中。
另一方面,Ninja 400則是採用了傳統的正立式前叉搭配單向雙活塞剎車卡鉗的組合,它並沒有認真追求運動車款的路線。後避震器雖然是多連杆,但避震器卻是接近90度站立的常見類型。後輪剎車雖然與ZX-25R一樣都是φ220mm的碟盤剎車,不過ZX-25R的剎車卡鉗只有單活塞,Ninja 400採用的則是雙活塞剎車卡鉗,這樣的設計應該是想要讓騎士在雙人駕駛時能夠充分使用到後輪剎車。
這些特點可以說是都遵照了Ninja 400的研發概念,或許這也正是它的價格能夠設定在70多萬日元的重要因素。底盤系統感覺當然也很穩定而且很有質感,雖然剎車系統的性能是ZX-25R比較佔優勢,但是Ninja 400也有車重167kg(比ZX-25R輕16kg以上!)的這項武器存在。關於這部分我們也希望之後能夠實際試駕之後再來比較感覺上有什麼不同,所以請大家期待我們之後推出的駕駛報告。
▲[Ninja ZX-25R]搭載SFF-BP這種高階車款也採用的倒立式前叉,再加上一體式輻射剎車卡鉗,後避震器則是使用了Ninja ZX-10RR也採用的水平式多連杆懸架系統。車架雖然是鋼管制造,但是卻是類似雙翼梁車架的結構。軸距為1380mm。
▲[Ninja 400]車架結構明顯比ZX-25R來得更加簡單。正立式前叉加上單向雙活塞剎車卡鉗、傳統的連杆式後避震器等等,配備簡單而且它的車重只有167kg,比起重達183kg(SE版是184kg)的ZX-25R更佔優勢。軸距也比Ninja ZX-25R少10mm,只有1370mm。
差異較大的就在電子控制的輔助功能
Ninja ZX-25R搭載了KTRC循跡控制系統、馬力模式、對應升/降檔的KQS電子快排(SE版為標準配備/STD版則需要另外選購加裝)等,完全不輸給高階車款的電子控制系統。另外,ABS系統則是被列為標準配備。雖然不是電子控制,但是輔助滑動式離合以及衝壓進氣系統這些配備也非常加分。
Ninja 400雖然搭載了ABS系統、輻射層輪胎、輔助滑動式離合器等等配備,但是卻沒有採用其他電子控制系統。不過,考慮到價格的話,這樣簡單的車體結構應該也會擄獲不少消費者的芳心。
兩臺車都可以加裝ETC2.0車載器。Ninja ZX-25R的SE版配備了USB充電器(STD版則是選購配備),Ninja 400則是另外推出了DC電源供應器配件。
主要規格
※以上數值為日規車款數據
以上就是編輯部在Ninja ZX-25R上市前,從規格&配備比較同為川崎旗下的競爭對手與ZX-25R之間之後所找到的不同之處。超高轉速的浪漫—「Ninja ZX-25R」以及最暢銷的萬能車款「Ninja 400」,兩臺車的風格大不相同,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魅力。接下來就讓我們等待上市後的實際試駕比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