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帶一「破碗」鑑寶,引觀眾群嘲,專家倒入一杯水後都羨慕不已

2021-01-15 文藝術史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一代名家李白雖然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但他也曾經不被人認可,可是他性格豪放,根本不在意外界的言論。時至今日,依舊也有很多人常常被嘲笑,但事實證明,嘲笑者往往會被打臉。例如曾經有一個小夥帶著一個破碗來到節目中鑑寶,隨即引起觀眾的一陣鬨笑,但專家倒入一杯水後,卻對小夥流露出羨慕的眼光。

我國的歷史悠久,有很多文物已失去蹤跡,也有很多文物成為了人們手中的收藏品,不過一些老百姓們即使手中有文物,卻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也不能夠判斷它的真偽,因此他們往往會尋求專家的幫助,由此產生了很多鑑寶類節目的誕生。

曾經有一個小夥就帶來一個碗,來參加節目,起初節目中的人都認為小夥的破碗不值錢,甚至引起了大家的鬨笑。可小夥卻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有將大家的嘲笑放在心裡,此後,他告訴專家:這個碗,是幾年前他與朋友在古玩店中看到的。當時這碗標到極高的價格,他也認為這個碗一定很值錢,於是毅然買了回來。

當專家聽到小夥的經歷之後,開始仔細的檢查他手中的碗,當時有觀眾認為這個小夥子一定是被騙了,專家們看過後,表情卻變得很嚴肅,過了一會兒,更是問及小夥能否在碗中加入一些水?

得到同意後, 專家拿了一瓶水,慢慢的往碗裡面倒,可沒想到當水倒入碗中的那一刻,碗底的葉子卻變得鮮活起來,枯萎的葉子變得嫩綠,專家們見狀非常的詫異,最後告訴小夥這碗一定價值連城。

在此之後,就連專家都很羨慕,認為這文物非常的奇特,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有炫彩的顏色,即便再怎麼破,在倒入一些水之後,都能夠重拾起往日的輝煌,可見這碗價值連城,絕對是一個值得收藏的寶物。

專家的一席話,讓很多觀眾們詫異,更讓小夥感到非常欣慰。其實,有很多文物都其貌不揚,它們看似破破爛爛,其實很貴重,因此我們不應該僅憑一個文物的外表,就去評判它的價值。

有時候外表能偽裝,我們無法簡單的因為一件事物的外表就判斷其好與壞,更不應該用自己的想法對這些文物加以評判。

我們都不是專家,無法判定文物的真偽,更無法知道這些文物的珍貴,所以作為旁觀者,我們應該冷靜理性的面對,千萬不要對別人的物品妄下定論,否則嘲笑別人的同時也會讓自己成為一個笑話。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 《桃花庵歌》

一代才子唐伯虎常常被他人笑話,太瘋癲,可他自己卻認為,別人看不出來事物的本質,因此唐伯虎才書寫出千古名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也曾迷茫,也曾受到過他人的嘲笑,可是我們不應該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正猶如這位小夥一樣,雖然他拿著一個破碗,受到了大家的嘲笑,但小夥卻自始至終認為這一定是個價值連城的寶貝。事實證明小夥的想法是對的,這破碗甚至受到專家們的肯定,可見小夥眼光的獨到。如果他一味的在意他人的想法,又何來這個價值連城的寶物呢?

在生活中,我們同樣不要輕易地評判他人,更不要嘲笑任何人。每個人做事情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初心,我們在不清楚他人的狀況時,就肆意的去評價,反而會顯露出自己的無知。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各有不同,我們應該堅守自己的初心,不畏懼他人的流言蜚語。心中有信念的人,不會因為他人的言論而改變,也不會因為他人,而停下前進的腳步。

希望大家都能有堅定的信念,面對外界的質疑不要怕,而可怕的是,受到質疑後就會動搖。堅守信念是成功之本,小夥子堅守初衷,才獲得了價值連城的寶物。我們也應該堅定信念,不畏懼他人的評論。相信乘風破浪會有時,終將能夠直掛雲帆濟滄海。

參考資料: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寅 《桃花庵歌》

相關焦點

  • 男子拿一「破碗」鑑寶,被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卻不笑了
    許多人們都拿著自己家中珍藏的寶貝去鑑寶節目上看看自己珍藏的寶物到底是不是真品?男子拿一「破碗」鑑寶,被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卻不笑了那麼這個奇特的破碗到底有多大價值呢?它又怎樣能讓現場觀眾從剛開始的嘲笑並為最後的震驚呢?
  • 小夥拿一「破碗」去鑑寶,被觀眾嘲笑,專家在碗中倒入水後不笑了
    其中就有個男子就曾拿著一隻破舊的碗去進行鑑寶,人們都想看看廬山真面目,當現場觀眾看到是一隻破碗時,都對其發出了嘲笑聲,認為這個男子是鬧著玩兒的,人們都在懷疑這個碗還需要做鑑定?
  • 小夥帶一破碗去鑑寶,觀眾發出嘲笑聲,專家在碗中倒水後笑不出
    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講,鑑定文物可是個技術活,只有專門學文物知識的專家才能夠真正知道一個文物的真假,電視上的鑑寶節目也就應運而生。鑑寶節目中的人們可以拿著自己的寶貝讓專家幫忙鑑定真假以及來源。在有一期節目中就有一位男子,他帶著一個破碗上臺鑑定,在專家做鑑定之前,觀眾還發出了嘲笑聲,專家往碗裡倒了一杯水之後就笑不出來了,究竟發生了什麼?
  • 小夥拿「破碗」去鑑寶,觀眾嘲笑不止,專家鑑定後都沉默了
    在此類節目中,各路專家幫忙鑑別文物是真是假,而鑑寶期間也狀況百出。其中就有一檔節目,有一個男子拿著一「破碗」來鑑別,引來了觀眾的哄堂大笑,而在專家鑑定之後觀眾都不笑了,這個所謂的「破碗」有何特別之處?
  • 「破碗」加水會怎麼樣?鑑寶節目中專家一個小舉動,觀眾不再笑了
    碗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必備的物品,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其作用會發揮得淋漓盡致。關於碗的詳細進展開始於中商時期,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瓷器技術的進步,碗的花樣也更加的豐富,製作工藝也更加的精湛。有一位小夥子拿了一個破舊的碗參加鑑寶節目,希望相關專家能夠對這個破碗進行一定的評估。當小夥子拿出這個碗的時候,現場觀眾都笑了,如此破舊還有裂紋的碗,怎麼能是文物呢?畢竟大家都知道,碎裂的瓷器,會變得毫無價值。面對觀眾的嘲笑,小夥子非常的平靜。
  • 男子花30萬巨款,買一「破木杯」來鑑寶,專家:價值已經翻了十倍
    曾有位男子拿了個「破木杯」參加鑑寶節目,稱花30萬巨款買的,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直到看到杯子上的這四個字後,專家激動了。 一、平平無奇的「破木杯」 鑑寶節目並非一般的科普類節目,雖然觀眾在看這種節目的時候也能從專家的解析中學到些關於文物的常識,但相較來說藏寶人的故事更是節目的一大亮點。
  • 女子帶香爐「蒙面」鑑寶,專家手一比劃,女子:5000萬?專家搖頭,可能值3億.
    女子帶香爐「蒙面」鑑寶,專家手一比劃,女子:5000萬?專家搖頭說起「蒙面人」大家會想到什麼?無論是哪種猜測,這類人都自帶一種神秘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想去猜測這人身後是不是有什麼故事。這不,這期的鑑寶節目,就來了一個蒙面的女子想要鑑定寶物,即使是到了臺上,也沒有摘下口罩,這下引起了專家們和觀眾們的注意。
  • 小夥帶祖傳「官帽」鑑寶,專家用光一照,激動道:敢問祖上何人?
    如今很多鑑寶的節目非常火,家裡有寶物的人會帶著自己的寶物上節目請專家親自鑑定,有的人開心而去,失落歸來,而有些人手裡一件不起眼的寶物竟然有上千萬的價值,讓人不可思議。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2003年推出的鑑寶節目《鑑寶》,在場的專家全都是圈中非常有資歷的大前輩,對於歷史、文物等都有頗深的研究,真品和贗品難逃他們的法眼。
  • 鑑寶丨男子帶「壹圓」硬幣鑑寶,稱祖傳之物,不料專家估價不得了!
    一位男子,帶著祖傳的一元硬幣來到鑑寶中心,要求專家估價,不料專家看完大吃一驚,究竟怎麼回事呢?
  • 小夥帶「邪門」法器鑑寶,稱是喇嘛送父親的禮物,專家:拒絕鑑定
    老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到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很多人開始把玩起老物件兒,某些電視臺借著這股東風,推出了一系列鑑寶節目,讓觀眾可謂大飽眼福。其中有一期節目比較特殊,來鑑寶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帶來的東西也不是一般的古玩字畫,而是一隻法器。
  • 女子帶水晶菩薩鑑寶,手電一照散發幽光,專家:不敢擅自估價
    當她把上面的布揭掉後,寶物也露出了它的真容,原來是一尊水晶雕刻的菩薩。根據這位女子介紹,這件水晶菩薩是自己的傳家之寶,早在十幾年前,她的父親在東海地區工作,無意中發現了一根六角水晶柱,於是便帶了回來。後來專門請一位能工巧匠對水晶進行雕刻,足足花費了2年的時間才把這座水晶菩薩雕琢好。
  • 當年河北一小夥拿著傳家寶給王剛鑑寶,結果被砸碎,最後怎樣處理
    ,還是先靜靜的等一會兒,讓真假虛實都先沉澱下來,才能避免錯誤。付常勇出生於河北,從小就學習中醫技術,長大後進入一家診所,開始坐診各類病人,有一個病人非常感激付常勇的辛苦付出,後來就送給他一件文物,這文物名叫「甜白釉壓手杯」,看起來非常美麗光滑,雪白的紋路閃動著純澈的光輝,看到這個文物之後,付常勇認為這肯定是個寶物,所以他就信心滿滿地帶著它上節目,想知道它到底能夠賣出多少錢,有多少實際價值。
  • 女孩帶一對黑色杯子鑑寶,專家都不敢直接摸,專家:一定要戴手套
    瓷器作為中國古人的一項重要的創造,從出現開始就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最能夠體會的就是英文裡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可見瓷器在世界之上是多麼的有名,都曾作為中國的代名詞了。
  • 男子帶「破瓷罐」鑑寶,專家說可惜有裂痕,男子回答家裡還有一個
    男子帶「破瓷罐」鑑寶,專家說可惜有裂痕,男子狂喜回答家裡還有一個在古董行業裡面,瓷器往往是完整無缺最為值錢,所謂完整無缺是指沒有缺失,瓷器沒有裂痕或者劃痕。有的瓷器它是兩件或者多件組成一套的,像古代的一些大罐,或者一些喝茶用的杯子。大罐需要有蓋子,喝茶的杯子需要有託盤和蓋子,這樣組成一套的瓷器往往是單價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 大姐帶「面碗」鑑寶,專家滴了一滴水後,驚得說不出話
    大姐帶了一個「面碗」,外面很普通,碗內有三條魚的紋飾,非常生動,看上去就是一個十分古樸的碗。大姐介紹說,這是她出去旅遊的時候買的,討價還價後花2.9萬成交了。圖片採集自藝站鑑定評估中心 公號:藝站大姐買回家後,還被丈夫和孩子一頓念叨,說花了這麼多錢就買了這個破碗,所以大姐就十分想讓專家看看這個碗,值不值這麼多錢。
  • 採茶妹帶「破木頭」鑑寶,山上踢出來的,專家:我也想踢幾腳試試
    即便是我國博物館中的文物很多都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發現的,而沒有被博物館收藏的文物大多數都還遺留在民間或者還被埋在土裡裡面。今天小編繼續帶來鑑寶的故事,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採茶妹,帶著「破木頭」鑑寶,聲稱實在老家山上踢出來的,那到底鑑定結果到底如何?一起來看看你吧!
  • 老人拿著「壓菜石」去鑑寶,引觀眾嘲笑,專家:別笑,至少5個億
    於是在這個時候,鑑寶節目應運而生。一件引人發笑的古董在鑑寶節目上出現過許多的文物,有價值連城的真文物,有弄虛作假的假文物,而為了讓鑑寶節目的收視率更加高漲,鑑寶節目往往會設置一些鑑寶的懸念,這讓許多觀看鑑寶節目的觀眾,都為那些持有寶物的人捏一把汗。
  • 日本鑑寶節目「翻車」:專家鑑定為2500萬日元國寶,在中國只要80
    幾年前,鑑寶節目在我國火了一段時間,很多收藏家或者是意外獲得寶物的人,會去到節目中給專家鑑定,希望能夠給自己的寶物估個價。然而,即便是專家也不能保證百分百不出錯,在許多鑑寶節目中,有一些專家就出了烏龍,鬧出了笑話,甚至於給寶物的主人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 爺爺偏心傳給孫子好碗,「破碗」傳給孫女,專家:孫女撿到寶了
    而對於劉鳳英,爺爺認為女孩子不需要追求那麼多,有口飯吃、日子過得下去就行了,只給了她一個帶著缺口和一個「破洞」的瓷碗。 不過,劉鳳英也不是專家,她並不具備鑑定自己那個古董的能力,為了防止上當受騙,劉鳳英帶著那個「碗」來到了一檔鑑寶節目。劉鳳英想要通過這個節目尋求專家的幫助,這樣在她出售這件瓷器時,心裡也有個底。
  • 男子帶「佛珠」鑑寶,說是老僧送的,專家:蜜蠟質地,但無法估價
    說這話還得從一檔鑑寶節目開始,一男子帶來鑑寶的是串佛珠,按照慣例需要說明一下「獲寶過程」,由此引出一段頗為傳奇的經歷;據男子回憶說,他的妻子信奉佛教,受其影響就將一次旅遊目的地定在了西藏。總之,妻子對男子羨慕不已,尤其對老僧送的那串佛珠十分喜愛;男子見妻子喜歡,本想把佛珠送給她,可妻子怎麼也不要,說「佛祖送給你的,別人是不能要的。」說到這,鑑寶現場引起一陣騷動,有人覺得這名男子「佛緣不淺」,有人則覺得十分搞笑,就連現場專家也覺得頗為神奇,問「後來有沒有發生什麼神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