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猶如「地獄」,財閥壟斷市場,韓國年輕人究竟有多難?

2020-12-13 北城濁酒記

時代發展到今天,其實已經出現了很多不可避免的問題,其中就比如人口減少。別看現在地球上還是有這麼多人,就拿日本來說,日本的社會壓力和工作強度太大,因此很多人都不再重視結婚,而是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於是,人口逐漸減少,人口老齡化也越來越嚴重。

這個問題在韓國也非常嚴重,韓國的人口已經進入了零增長時代,比我們中國還要更為嚴重,因為相比起其他國家,韓國的壓力已經算是太嚴重了,年輕人根本沒有時間來談戀愛,生存環境已經非常艱難了,更別說其他的,就算是政府給出很多福利也沒有什麼作用,在不久,韓國人口增長可能還會消失。

那麼為什麼韓國壓力這麼大呢?有些人被工作壓得看不見未來和希望,甚至還會採取極端的方式來結束生命。那說到難,又難在哪呢?這就要從韓國的學生時代說起了,韓國的學校競爭非常大,而且只有考取到韓國最好的三所學校,將來才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

那既然打工的敲門磚都這麼高,為什麼不自己創業呢?就像我們國內一樣,也有很多人就是靠著自己發家致富的。不過在韓國這個想法實在是比較天真,因為韓國是財閥制度,那些財閥就像是幾座大山壓在前面,而這些財閥集團也是幾乎壟斷了韓國的各個市場。

在韓國,國家的經濟發展大部分都是依靠財閥,也正是因為這樣,根本沒有希望自己開闢出一小道路。而且,之後就算是考取了好學校,然後進入了好公司,然後馬上就會有新的大山擋在前面——關係戶。韓國的關係戶是非常猖狂的,而且還有很多有資歷的老前輩會打壓新人。

韓國是一個非常注意前後輩關係的國家,因此這些有資歷的老前輩往往都非常為難人,而如果想要往上提升,需要在公司裡熬很長時間。所以說,韓國的環境實際上非常難,根本沒有韓劇那麼好。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韓國年輕人有多難?市場被財閥壟斷,創業無門很心酸!
    現如今很多國家都面臨著人口逐漸減少的問題,就拿日本來舉例,因為社會壓力以及工作強度很大,所以大多數年輕人已經不再重視早早結婚成家,慢慢的人口增長速度緩慢,老齡化情況也就越加嚴重,而韓國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因為這裡的人口增長已經進入了零時代,專家甚至還預測將來可能會消失。
  • 韓國財閥壟斷經濟命脈,裹挾政治,那麼他們能否被終結?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韓國,經濟崛起,也是以家族企業為主體,便形成了財閥了。(韓國財閥) 韓國財閥是在19世紀末,國門被日本以及西方列強打開後,民族資本開始開始出現了萌芽,不過在外國壟斷資本的充斥下,沒有幾個能夠延續下來,已知最早的財閥是現在韓國的鬥山集團(DOOSAN),其成立於1896年。
  • 韓國的財閥究竟有多恐怖
    財閥是韓國經濟的一大「特色」,韓國幾大財閥的資產總量高達韓國經濟總量的六成。在整個世界來說,韓國的影響力都是非常的大。韓國在電子業、汽車業、造船業等都是非常的發達。韓國的發展歷程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可以說絕對是一部奮鬥史。不過關於韓國我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國家可以說是被幾家大財團控制的。這幾家財團不僅控制了韓國,甚至是影響全世界。
  • 韓國財閥的發展史,韓國民眾又愛又恨
    據東京新聞2019年的報導數據,韓國前十的財閥GDP佔比為44.3%,佔比遠超這個世界的主流國家。這些財閥已經完全掌握了韓國的命脈。韓國民眾既恨他們,又離不開他們,因為從出生開始:出生的醫院是他們建的,穿的衣服是他們造的,上的學校也是他們建的,用的手機是他們生產的,坐的交通工具也是他們製造的,畢業了找工作還要擠破腦袋進他們的公司。財閥控制了各行各業,韓國社會根本離不開他們。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韓國社會批判他們,電影揭露他們,然而並沒有什麼用,他們歌照唱,舞照跳,你批判你的,我玩我的。
  • 被綁架的韓國經濟:幹不掉財閥,也離不開的三星
    由於信息不對等和暗箱操作,韓國政府出售的企業和設備全部落到了完成原始積累的韓國資本家手裡。 在這次收購中,三星、現代、LG等公司瓜分了這些佔韓國經濟總量80%以上的工商企業和生產設備。三星等公司在國內市場上用低價搶佔市場份額,韓國中小企業根本無法與財大氣粗的大公司競爭。
  • 從韓國首爾市長之死,看財閥統領下的韓國經濟
    事件的真相我們很難得知,但是從韓國首爾市長自殺案件當中,我們能夠清楚的領悟到的就是韓國政府與韓國財閥的鬥爭在進一步的激化。提起韓國的政府,稍微熟悉韓國歷史的人就會知道,韓國的政治鬥爭多數有財閥在背後操控,因為經濟是決定政治的基礎,政治是建立在經濟的基礎上的。韓國的財閥掌握著經濟命脈,在背後攪動著韓國的政壇風雲。
  • 韓國財閥有多豪?「三星共和國」是真的嗎?
    大家都知道韓國財閥很厲害,掌握了國家經濟的命脈,我們今天就用數據來看看,他們到底有多豪,以及它們對韓國社會的影響。根據財富500強榜單公布的2019年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各經濟體的GDP的數據,我們可以算得如下圖表。
  • 韓國財閥已失控,9成GDP被實質控制,為什麼韓國不敢動其蛋糕?
    談到韓國 除了娛樂圈、泡菜外,財閥是最被民眾所討論的一個話題。什麼是財閥?實際上它指的是同一金融寡頭控制下,結合同族、親戚,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而形成的一個壟斷資本集團。
  • 文在寅的琅琊榜,韓國財閥的罪與罰
    從韓國總統樸正熙的黑暗獨裁政府,到盧武鉉的民主改革,再從李明博的財閥瘋狂反撲,再到樸槿惠的政治報復以及閨蜜涉政事件,最後到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為盧武鉉平反昭雪。所有的爾虞我詐都逃不開韓國財閥的參與。
  • 韓國經濟依靠財閥崛起,實現漢江奇蹟,為何說弊端更為嚴重
    政府保護財閥,財閥形成行業壟斷 韓國財閥就像是政府手中無法割棄的肥肉,這塊肥肉,讓韓國政府在國際上昂首挺胸,也因此,韓國不願意冒險去剷除財閥,因為他們明白,財閥已經完全掌控韓國的經濟命脈,如果冒險剷除財閥,那麼國家經濟該如何發展,韓國政客們沒有想過,或者說,經濟問題他們壓根都不用操心,因為只要財閥在,經濟就不會亂。
  • 韓國財閥:佔據國民經濟7成以上,財閥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2012年是韓國財閥經濟的一個鼎盛期,十大財團資產佔比可達到全國GDP的85%幾十年的時間,從一窮二白到發達國家,韓國的「進階之路」,是如何走得又快又好的?財閥在這其中,扮演著怎樣重要的角色?輿論對財閥褒貶不一的評價,辨證去看,他們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呢?
  • 在韓國財閥眼裡,愛國情懷值多少錢?
    韓國之所以有這樣的消費習慣,其實是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被長期培養才定格的,你沒有聽錯是被培養的,站在這背後的就是韓國的財閥。財閥管控下的韓國,還形成了固化的階級,他們不允許太多其它國家的企業進駐韓國,這樣會瓜分屬於他們的蛋糕,所以你會發現韓國除了三星手機,市場上幾乎很少看到其它品牌的手機店,例如蘋果這樣的世界頂尖品牌,在韓國依舊寥寥無幾,蘋果並非看不上三星的市場,而是壓根擠不進去。
  • 韓流水總統,鐵打財閥:韓國的政治為何持續被財閥支配?
    韓國政壇中一直流傳著一句真理:「流水的總統,鐵打的財閥」,為何總統是走馬觀花,而財閥卻是屹然不動,這其實和韓國的政治經濟糾葛有著非常大的關聯;韓國經濟近半都是靠著財閥企業造就的,也因此,財閥在韓國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韓國政治一直無法杜絕財閥幹政的一個原因。
  • 財閥幹政,貧富不均,總統缺失話語權,心疼韓國平民!
    財閥,簡單理解就是同族近親在同一個壟斷資本集團任職。像日本的住友、三菱、富士,韓國的三星、LG、現代、SK集團等都在本國經濟上起到了巨大作用。韓國多位總統下場悲慘韓國總統「有名無實」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樸槿惠背後有財閥支持,李明博曾效力現代集團,財閥對經濟影響深遠,總統都不敢得罪,有時財閥甚至會決定政治。
  • 韓國女星頻頻自殺背後,藏著一個被財閥隻手遮天的下流社會
    韓國現任總統文在寅,對此事異常重視,要求徹查張紫妍案,為此,他做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已提前將老婆孩子送到國外。但是,回望韓國已往歷史,財閥一手遮天,總統卻大多不得善終,文在寅憑著一腔正義,跟財閥硬剛,形勢不容樂觀。我們不禁要問,韓國財閥,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 還原真相:韓國真被財閥控制了麼?為什麼韓國人不反抗?
    韓國經濟命脈掌控在財閥手中不是秘密,有韓國人說一生難逃三件事,「死亡、交稅和三星」,有些人更是把韓國稱為「三星共和國」,但韓國真的是被財閥控制的國家麼?
  • 韓劇玩家:骯髒的共生關係,財閥卻成為世界的主宰
    韓國的影視劇最近幾年打破了我們對於傳統韓劇的認知,疑問之前韓劇的風格大多都是具有清新文藝氣息的,或者就是通過主角的身世向大眾索取同情和憐惜。而《玩家》這部電視劇雖然通過一些誇張的,幽默的表現形式,卻也抨擊了一些違法的骯髒存在。
  • 韓國財閥要終結了?三星宣布放棄「世襲制」,經營權不再給子女
    這可能也標誌著長久以來,統治韓國政商兩界的財閥集團未來會有一定的變化。我們以往就講過財閥在韓國有多重要,韓國甚至被稱為三星共和國,為什麼?三星一家的產值就佔韓國GDP的20%以上。三星集團產業鏈之廣,簡直統治了韓國經濟界的所有門類。
  • 韓國財閥是高壓鍋,《寄生蟲》是洩壓閥
    他為什麼如此熱衷社會題材,又是怎麼做到花著「土豪財閥」的投資來諷刺財閥的?在畸形韓國的電影娛樂產業中,社會題材究竟是藝術還是一門生意?是奉俊昊的自我表達還只是投觀眾所好?奧斯卡又為什麼被稱作是一個美國本土電影人的公關大獎?
  • 起底「財閥」控制下的韓國娛樂圈,明星也只是豪門的玩物
    起底「財閥」控制下的韓國娛樂圈,明星也只是豪門的玩物「財閥」顧名思義也就是指由家族企業發展起來的大型集團公司,這樣的家族企業在韓國數不勝數,往往都是涉獵多個行業營,甚至具有行業壟斷資格的集團。真實事件改編電影更能引起共鳴,韓國電影《老手》《玩物》就是如此,電影《玩物》的故事原型就是女藝人張紫妍事件,即使是明星,有很多也難免成為不良財閥的玩物,而且現實遠遠比電影殘酷早期的新聞傳播度不高,被潛規則導致崩潰的藝人其實大有人在,只不過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韓國藝人自S的事件接踵而至這幾年的崔雪莉、具荷拉事件引起全球的一片譁然,然而韓娛將鍋甩給了觀眾和網友,聲稱壓垮兩人最後一根稻草的導火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