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好吃到爆的老上海點心,每一個都叫人慾罷不能

2020-12-21 美食的愛好者12138

你們知道當我們來到一個城市的時候,要怎麼樣才可以用最快的方式來了解當地的飲食文化嗎?其實當我們要了解當地的飲食文化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吃當地的特色小吃,因為這些特色小吃不僅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更是當地的市井風情。而上海的小吃文化在南宋的時候就有記載了,上海的小吃融合各地的小吃精華,從而形成了上海獨有的小吃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上海的飲食小吃文化吧。

上海生煎

生煎包又稱生煎饅頭是流行於上海的一種地方傳統小吃,具有麵皮鬆軟,下面的皮香脆,餡鮮多汁的特點。做好的生煎上半部有黃澄澄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鬆軟適口,底部是脆香的金黃色,肉餡鮮嫩還帶著滷汁。生煎不能一口吃,會被裡面的肉汁燙到嘴,要先咬一小口,用嘴把鮮美的湯水吸出來,然後再享受美味。推薦:大壺春生煎、小楊生煎。

南翔小籠

南翔小籠又叫是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的傳統名點,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因其形態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狀,以特製的小竹籠蒸熟,故稱「小籠包」。南翔小籠絕對是小籠包中的戰鬥機,小小的包子裡面竟然有湯汁,不僅每一個小籠包都有18個折褶左右,而且南翔小籠還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著稱。南翔小籠可謂是上海人從小吃到大的點心啊。推薦:南翔饅頭店。

上海青團

青團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而上海青團,有多種味道,肉鬆加蛋黃,吃下去就是滿滿的幸福感,而且一點也不膩,料也足。上海青團味道多樣,每一種都好吃,不過小編喜歡吃肉鬆蛋黃的,鹹甜兩種味道結合,口感糯紮實很有嚼勁。推薦:沈大成青團。

炸豬排

上海炸豬排是一道由豬肉等食材製成的美食。它誕生於上海,聞名也在上海,上海人把炸豬排吃出了千姿百態,沒有不會吃炸豬排的上海人,也沒有不喜歡吃炸豬排的上海人。炸豬排麵皮酥脆,肉質鮮嫩緊實,配上辣醬和自製的醬料,那個味道簡直了。推薦:阿寶炸豬排、一品香炸豬排。

老上海蔥油餅

蔥油餅是上海傳統特色小吃的一種,老上海蔥油餅色澤金黃,蔥香油潤,外脆裡酥,一口咬下去,蔥香味在口中蔓延開來,而且吃起來一點也不會覺得油膩,蔥油餅裡面是一層一層的,有點像千層餅,當你吃完蔥油餅的時候你還會覺得意猶未盡,還想再來一個。推薦:阿婆蔥油餅、王記蔥油餅。

這幾道小吃還只是上海小吃中的一角而且,在上海還有無數的小吃,味道也是不錯的,只有去到上海,吃過上海的美食才知道是如此的美味。

相關焦點

  • 好吃到爆的中式點心蛋黃酥,香酥又甜糯~
    鹹蛋黃的油潤鹹香與豆沙的甜美完美融合絕對滿足你挑剔的胃蛋黃酥作為一款好吃的中式點心由裡到外足足有四層食材香脆的酥皮、Q彈的雪媚娘綿密的紅豆沙、鹹香的鴨蛋黃一層裹著一層光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蛋黃酥外皮一點都不馬虎加入了雞蛋液,金黃酥潤再用芝麻粒做點綴
  • 還有哪些老味道徵服了上海人的胃?
    這次裝修後,潔而精的外賣服務窗口從原來的2、3平方米擴大到20平方米,有幹煎帶魚、煙燻鴨胗、油爆蝦、烤麩等20多個熟菜品種,還有鮮肉饅頭、蔬菜饅頭、麻餅等10多種點心,種類更加豐富,內部環境也可以通過大玻璃窗看得更加清楚。不但老食客覺得購買方便,不少年輕白領下班路上看到後也願意順路買一些回去。
  • 好吃哭!老上海最愛的15碗蔥油拌麵!
    蔥油拌麵,充滿上海風情的簡單面點,卻是上海人最難捨棄的味道。講究一點的人還會配一點開洋,開洋鮮美,蔥油則是噴噴香。一碗好味道的拌麵在手,桌子上即使有再多的小菜,都不會看一眼了!傳說中非常牛逼的「弄堂小餛飩」,每天一早,老遠就可以看到排隊人流。環境變了、價格變了、不變的是性格直爽的老闆和那些個追隨到新店的老顧客。老闆娘會告訴你,吃小餛飩要趕早,中午來必定吃不到的。
  • 八寶飯、燻魚、春卷...上海人買年貨買得熱火...
    雖說現在有網購有便捷的物流,但是上海人對於置辦年貨這件事一定是親力親為從不怠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過年必備的年貨有哪些?油 爆 蝦在上海人的餐桌上油爆蝦一直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的汁色鮮亮,口感酥脆連殼帶肉都是滋味無窮的鮮甜感一隻只夾著吃也是趣味十足八 寶 辣 醬這道八寶辣醬可是上海的傳統名菜啦
  • 廣東早茶必吃的4種點心,簡直好吃到爆,沒吃過怎敢說是本地人!
    廣東早茶必吃的4種點心,簡直好吃到爆,沒吃過怎敢說是本地人!廣東早茶是一種當地的民間傳統飲食方式,廣東人喝早茶,可以作為早餐,一般可以從早上吃到中午。不少退休老人家以早茶打發時間,約上幾個好友,邊吃邊聊,一般吃到中午才離開。
  • 上海點心
    剛到南京的時候,常聽當地人說有一家名叫「芳婆」的點心店,做的各種點心都超級好吃,尤其是飯糰。
  • 香氣逼人!老上海人最愛的那碗蔥油拌麵
    推薦理由:作為致真旗下親民品牌,有心上海點心的這碗蔥油拌麵是上海人從小吃到大的面,很簡單卻也很複雜,蔥油味濃鬱,秘笈就是自家有機農場的蔥,新鮮健康。招牌蔥油拌麵,看似簡單,做得好吃其實也不容易。麵條勁道爽滑,醬油的比例也恰到好處,老上海的味道,很好吃!店裡的炸豬排也毫不遜色!豬排很紮實,酥鬆程度剛剛好,搭配辣醬油,簡直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 李安、林青霞都曾光顧的知名餐廳,上海老吉士家,常菜就是經典菜
    說到上海菜,許多人腦裡或許都會馬上浮出老吉士這三個字,似乎沒吃過老吉士,你就沒真正嘗過什麼是地道上海菜。這家顯赫有名無數海內外名人,包括李安、林青霞都曾光顧的知名餐廳,用正宗而不浮誇的口味,在不太顯眼的低調門面之下,守護著傳統上海菜的好滋味。
  • 全部吃過才叫老上海!上海夏天的這口味道,叫人慾罷不能啊!
    用香糟做出的鳳爪味道帶有酒糟的醇香,清新不膩,非常好吃。點擊購買👉上海老咪道!/ 刨冰 /上海人的夏天,就是從一杯傳統刨冰開始的,赤豆、綠豆、黃桃、西瓜、荔枝……口味很豐富,都是小辰光的米道,每一份都很珍貴。
  • 40件上海人的點心,你最愛的是哪些?
    17.25. 鹹蛋黃鍋巴小時候最喜歡吃外婆做的這道美味了,特別是在油鍋裡滋滋作響的時候,那個香味實在讓人情不自禁想馬上吃到!36.37.
  •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早飯,每一個都是讓儂早起的理由
    講真,小怪現在每天早上吃著手中的麵包和牛奶,就會開始懷念以前「群雄爭霸」的老上海早餐:生煎、鍋貼、豆腐花、老虎腳爪、麻球...不過,最經典、最讓小怪回味的還屬藏著老上海人記憶的早飯界傳奇「四大金剛」:油條、大餅、豆漿、粢飯!提到上海人切早飯的歷史,還要從大家都住在弄堂裡的日子說起。
  • 老上海最嗲的15碗餛飩,排隊都不一定能吃到!一天一碗不重樣!
    小餛飩個頭小,做不了主食,卻穿插在生活中每一個需要食物慰藉的時刻。北方人愛吃餃子南方人喜食餛飩餛飩在各地的名字都不盡相同上海叫餛飩、四川叫抄手、皖南叫包袱、廣東叫雲吞盛興點心店,它是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最愛去的店,裡面包餡料的人年紀都是50歲起跳的。它家最特別的是小餛飩的皮,用的是鹼性皮,相較於其餛飩的皮更有嚼勁,清湯加上豬油和青蔥~完美~喜歡硬一點餛飩的一定要去試試這家店。
  • 新店|尋找老上海即將消逝的美味,帶你解密古法點心六件套,這才是真正的上海本味
    作為魔都上海,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本幫菜系,《玫瑰廳》即將發生。玫瑰廳,尋訪上海的廚藝老法師,陪你尋找即將消失的老上海古法點心18件 ,用卓有實力的味覺記憶喚醒真心的本幫味道;其實那份上海記憶裡的味道就是這座城市的密碼,上海點心·蟹粉·滬菜私宴 。對你吟唱著:玫瑰玫瑰,我愛你。不管是小家碧玉還是大家閨秀。上海,總歸是世界的碼頭,而上海菜也將成為上海這座城市最閃亮的名片。
  • 論早飯,我只服上海
    上海人對豆漿的愛也很執著!冷颼颼的上海冬季,一碗冒著熱氣的豆漿,無論鹹甜,都暖到了心裡!@我是陳大駿啊以前好吃的包腳布攤,總是挨著油條攤。這頭油條炸出來,那頭就卷進餅皮裡,刷上甜麵醬加一把蔥花香菜,趁熱便要吃掉!那滋味,欲罷不能!推薦:胖子煎餅
  • 老上海最愛的15碗蔥油拌麵!別說你不知道
    雖然看似簡單,但要做的好吃也並非容易,一碗好吃的蔥油拌麵,關鍵一是蔥油要熬的好,二是調味要適中,三是麵條要勁道,這三點齊全了,這碗面就完美了。傳說中非常牛逼的「弄堂小餛飩」每天一早,老遠就可以看到排隊人流環境變了、價格變了不變的是性格直爽的老闆和那些個追隨到新店的老顧客
  • 土生土長的老廣州告訴你,廣州哪裡有好吃的點心,廣州早茶推薦
    進來之後服務員會立刻登記人數,可以看到酒樓內部滿滿都是吃早茶的人,座位是十分的緊張,我們只有兩個人,服務員是帶我們跟另一組2個人的一起拼桌。座位是真的很緊張。記得一定要早點來吃喔!座位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早來茶點價格比中午飯點低一些。吃早茶,不止是點心,茶也是重點,茶能解膩,搭配點心食用更佳,服務員也會先詢問你要喝什麼茶,按自己喜歡的點。
  • 上海人吃鍋貼,老講究滴!
    一隻有靈魂的鍋貼,必須要有昂揚的精神狀態!皮子要經得起考驗,身形要挺括飽滿,頭是頭,腰是腰,臀是臀!小編為大家搜遍上海,盤點滬上最好吃的十家鍋貼~【美味區域】浦東新區成山路(近靈巖路)【人均】6元【上榜理由】底脆湯多肉質鮮,價廉物美人氣高。
  • 老點心,天津人的半條命!
    過年的時候手裡不提著兩盒送人都覺著跌份兒!上面你聽著似乎已經夠多了,但這些其實連天津衛老點心的一半都不到!在馬志明的相聲中也曾提過,商家將放得太久的核桃酥拿出來賣,掉到地上被車軋過去竟然直接嵌在了馬路上,少馬爺捨不得扔了非要撬出來,可用樹枝冰糕棍兒都不行,最後還是同從一家店裡買了糕點的客人用一根又長又細的江米條給撬出來的!真正好吃的核桃酥跟江米條可不像相聲裡說得那樣,前者講究個酥,後者講究個脆,吃進嘴裡是越嚼越香!
  • 上海人的蟹殼黃
    好吃,主要在於酥香的麵皮,還有滿滿的焦黃芝麻,仿佛只只蒸熟的蟹殼一般。記憶中,老底子的蟹殼黃總是鹹甜適口,皮酥香脆,有人寫詩讚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老上海帶「酥」的點心絕不在少數,也有「明酥」、「暗酥」一說。比如綠波廊裡著名的「三絲眉毛酥」,聽說這是綠波廊1979年開門時就沿襲至今的招牌點心。
  • 有一種炫富,叫上海人吃早餐!
    他家的蛋餅據說是上海灘排名前五的蛋餅,做法完全沿襲了老上海傳統蛋餅的製作過程,保證讓你一口吃到當年的味道。 這家為民點心店已經27年了,做的是正宗上海鍋貼。,卻也是都刻到人胃裡的一碗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