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得以正常地發揮,完全依靠氣血的滋養,無論是哪種因素引起的氣血不足或者消耗過大,都會直接影響五臟六腑功能的正常運行。
心是人體氣血的發動機
氣血虧虛最先影響的就是心臟,心臟的病變主要反映為心臟本身及其主血脈運行功能的失常,以及大腦及其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失常。臨床表現為心悸、心痛、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和神志錯亂等。
肝是人體內的「血站」
肝臟的主要功能為疏洩和藏血,這兩方面的功能在肝血、肝氣、肝陰、肝陽產生的過程當中起主要的作用。肝臟主疏洩,一旦氣血失常,如生成不足或者消耗過大,使肝臟氣血虧虛時,直接導致氣機不暢,使肝臟的疏洩功能失常,疏洩不及造成肝氣鬱結。肝主藏血,肝臟氣血虧虛後,使肝臟藏血不足,可出現眩暈、頭漲、口舌生瘡等症。
脾是氣血生化之源,後天調理就靠它
脾為氣血的生化之源,脾在氣血的生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旦由於氣血虧虛影響了脾的正常功能,則會進一步導致氣血生成不足,形成惡性循環。除了生化氣血,脾臟還有主運化、主升舉和主統血的功能。
肺主氣,呼吸就要靠肺
肺主一身之氣,助心行血,促進水液輸布和排洩,通過肺氣和向內運動,使周身含有濁氣的血液流經於肺並加以清除,使血液保持潔淨;通過氣體交換,將富有清氣的血液輸送至全身,維持呼吸系統正常,輔助心臟推動血液運行,促進水液輸布排洩。
腎主納氣,先天之本很重要
人體的呼吸運動雖為肺所主,但吸入之氣必須下歸於腎,由腎氣為之攝納,呼吸才能通暢、調勻。腎為先天之本,腎臟在人的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冬季藏精以養氣血
按中醫理論,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由於氣候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要求較高,而且消化吸收功能相對較強,為了適應機體的需要,必須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冬季食補佳品有核桃、桂圓、牛肉、紅棗、蓮子、羊肉、慄子、花生、黑木耳和豆漿等。適當進補不但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把滋補品中的有效成分儲存在體內,為明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冬季是一年中的閉藏的季節,人體新陳代謝相對緩慢,陰精陽氣均處於藏伏之中,機體表現為「內動外靜」的狀態,此時應注意保存陽氣,養精蓄銳。
在冬季,可根據自己的體質與愛好,安排一些安靜閒逸的活動,如養鳥、養魚、養花、練書法、繪畫等。如果進行室外鍛鍊,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以感到身體熱量外洩微汗為宜。恰當的運動會讓人感到全身輕鬆舒暢、精力旺盛,身體功能增強,食慾、睡眠良好。
推薦閱讀
書名:《吃對食物,輕鬆調理氣血》
作者:柴瑞震
書號:978-7-5719-0316-9
開本:16開
定價:39.80元
出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編輯、排版:劉路
審核:羅琳
監製:朱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