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都非常苦惱,到底怎麼管教孩子才好。視而不見不太好,懲罰孩子太嚴重,而跟孩子講道理好像也沒用。
01案例分析
寶媽小王最近就在煩惱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自己從小就受棍棒教育長大,小王決定要平等地對待孩子,絕對不會使用武力來傷害孩子。而小王的兒子恰好非常調皮,經常喜歡拿彩色筆在家裡的牆壁上寫寫畫畫。一開始小王沒當回事,認為孩子只是一時興起。
後來發現就連自家沙發上都畫滿了各種字跡,小王頓時火了。她決定不對孩子發脾氣,而是先和孩子講道理。她拿出家裡之前的照片,對兒子說:"你看,家裡是你沒畫過的樣子好看,還是你畫了樣子好看呢?"孩子想了想還是選了沒畫過的照片,小王笑了說:"這就對了,答應媽媽,好看的畫要畫在畫板上,畫在家裡爸爸媽媽會不高興的。"
本來小王以為事情到這裡就解決了,但孩子安靜了幾天後,又故態復萌了。小王覺得,自己講太多的大道理,對孩子也沒有任何作用。在現實生活中像小王這樣的家長有很多,在孩子犯錯後他們使用了自己覺得好的教育方式,但實際上對孩子沒有效果,起不到震懾孩子的作用。
02孩子犯錯後家長的錯誤做法:
1.直接用武力解決問題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犯錯後,脾氣上來後直接就對孩子上手了,有的甚至給孩子來個"混合雙打"。家長直接用武力震懾孩子的效果確實很快,因為孩子迫於大人的威壓之下,只能直接認錯反省了。但武力解決治標不治本,孩子只是迫於情勢暫時答應父母的要求,而不是想真心改過。而且孩子身體上會受到傷害,精神上也會受到影響。
2.給孩子講大道理
一些崇尚開明教育的家長,會選擇用講道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孩子太小的話,他們根本不能理解家長話語中的道理,而是只能不懂裝懂了,用應付的語氣來回答父母。而父母看到這種回應,會認為孩子聽懂了真心改錯。但孩子對這些道理實際並不理解,可能根本不會主動改錯。
3.不追究孩子的錯誤
還有一些寵愛孩子的家長,會認為孩子犯個小錯沒有什麼,於是就選擇放任孩子。但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嬌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孩子以後可能會犯更大的錯誤。
以上三種錯誤做法只會讓孩子繼續將錯誤延續下去,不懂得反省和改變自我。家長可以巧用自然法則,給予孩子更高級的教育,讓孩子在錯誤中不斷成長。
03什麼是自然法則?
自然法則由著名兒童教育家盧梭提出,他認為兒童承擔的懲罰是因為他的過錯而產生的自然後果。也就是說,孩子做錯了事,就該承擔應有的後果,這樣孩子才能吸取應有的教訓。不過有些懲罰孩子年紀太小承擔不起,家長還是要有選擇性地運用自然法則教育孩子。
04如何利用自然法則,給孩子更高級的教育?
1.讓孩子自我承擔後果,不要為孩子代勞
孩子沒有做完作業,家長在盡到提醒的義務後,不要為孩子代勞沒有做完的作業,而是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長長教訓。孩子第二天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被老師在課堂上批評,並被留下懲罰任務時,孩子這才會明白及時完成作業的重要性。有時候只有孩子承擔了代價,才能真心改過。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找出孩子的錯誤後,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保證自己不用犯同等的錯誤。否則孩子就會認為家長的做法不公平,憑什麼大人可以隨便犯錯,而孩子的行為就要被限制呢?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好好地給孩子當一回好榜樣。
3.不要老是翻舊帳
如果孩子這次犯了錯受教訓時,家長不要翻出以前的舊帳一起教育孩子。因為孩子以前犯的錯很可能早就改了,而家長還拿以前的問題說事,只能說根本沒有關心孩子的成長。孩子也會認為家長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不夠關愛自己。
05總結
家長們還在孩子犯錯後就講道理嗎?如果講道理這個方式不管用的話,不妨用自然法則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去承擔應有的後果,同時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不要和孩子翻舊帳,而是要以溫和但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成長。相信假以時日,孩子一定能改掉身上那些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