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飲食都是人的基本需求。當今開放世界,美味眾多而精緻。然而,你是否經常因為飲食不當而感到身心俱疲呢?病從口入一點不假,那麼怎麼才能做到合理飲食,飲食養生呢?跟著孔子走,疾病遠離你!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噎而謁,魚餒而肉敗,不食。」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孔子喜歡精細食物。南宋理學集大成者朱熹也曾在《論語集注》中寫到:「食精才能養人,膾粗則能害人」精細食物能幫助人消化並易於吸收營養。當今人脹氣現象普遍,與此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此,小編也想提醒減肥的女寶寶們,千萬不能完全拒絕🙅精細食物呀。
「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孔子說變了顏色的、氣味變了的、烹調不當、不當令的,甚至於切得不合規矩的,統統不吃。
孔子在這裡說了六個不食。可見古人就已經有明確的病從口入的觀念了。so,醒醒,當代寶貝們,不要再說什麼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了啦!看看人家孔子,「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了。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多少人大魚大肉不止休呀。但是,敲黑板了!肉可不能超過了主食了喲,人一天的攝入碳水化合物可是要佔比50%以上的喲。
冬天快到了,是不是就想喝點酒暖暖身子啊。喝,敞開喝!人孔子說了「唯酒無量」但也別貪杯,小心酒後亂性,把銀行卡密碼公之於眾了…
「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看看人孔子活了72歲是有道理的,人家都不吃從集市上買的肉乾的。嚇得小編一激靈點開某橙色軟體退了剛買的牛肉乾。
「食不語,寢不語。」孔子說了多少次,就你,就你,還在說話!
在這個美食布天下的世界,我們要享受美食,但也千萬要養成合理的飲食觀呀。讓我們一起讀《論語》,和孔子一起養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