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
多巴胺是人自產的,可以使人快樂,可以使大腦變得更聰明
多巴胺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它又是什麼靈丹妙藥呢?
多巴胺與愛情
著名學者布蘭登·阿拉戈納將這種多巴胺戲稱為「愛情的毒藥」。人類總是舊情難忘,實際上是多巴胺作用的結果。它不僅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多巴胺有助於運動員進入最佳競技狀態。運動員出色的運動除了身體素質相關的基因,例如肌肉功能和血氧代謝能力等方面外,堅強的意志力也非常重要,多巴胺就與此有關。
由於多巴胺也參與大腦的很多其他功能,例如調節壓力、忍受疼痛等,因此新的研究支持了「是大腦而不是機體塑造了最傑出的運動員」的想法。
多巴胺和運動的關係
運動上癮,其實早有科學研究。據美國麻薩諸塞州塔夫斯大學的研究者凱娜裡克稱:「鍛鍊只要不對一個人生活的其他方面產生幹擾,就對身心健康有好處。但過多跑步跟吸毒一樣,會上癮。」
美國科學家做過實驗,讓長期堅持健身運動的人停止健身運動,同時把日常體力活動降低到最低限度。
試驗的第二天起,被測試者開始變得緊張、焦慮、沮喪,但恢復運動後,他們的消極情緒得到消除,又變得愉快起來。
人體有一種獎勵機制,運動中愉悅的體驗,一次次出現在大腦,大腦就會下達再次體驗的命令,這就是致癮性。
就長距離跑而言,很顯然,這種愉悅的體驗指的就是那種度過極限後的心理滿足感。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克服耐力跑中極度枯燥的過程呢?科學家認為,運動會產生內啡肽和多巴胺,這些腦垂體分泌的物質能使人部分消失。
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一個特定運動的起點和執行要依靠一系列信號,包括運動的意念、與之有關的感覺傳入、身體有關部位在運動中所處位置及姿勢等。
人的機體各異,長年累月堅持長距離跑而並沒有運動損傷,說明他們的機體能夠適應強度,並不能說他們的運動方式就是過度的。
不過超長距離跑畢竟屬於極限運動,多數人還是應該量力而行。
follow me
那麼
你還等什麼?
跟我一起運動吧!!
長按二維碼加我
華子健身——讓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