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元土地出讓收入用在農業農村,錢花在哪了?財政部答覆公布

2020-12-15 青新社

日前,財政部對全國人大代表蔣小松提出的關於明確土地出讓收益中用於農業農村發展資金比例及使用範圍的建議進行了答覆。財政部表示,2019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支出近4000億元,約佔當年土地出讓收益的26%。當前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的資金主要包括5部分。

資料圖片

關於當前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支出情況,財政部表示,按照現行政策,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的資金主要包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農業土地開發資金、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教育資金和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以下簡稱新增費)等5部分。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由各地在土地出讓收入中統籌安排,列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主要用於農村飲水、沼氣、道路、環境、衛生、教育以及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支出。農業土地開發資金計提方式為土地出讓面積乘以徵收標準(共15檔,根據不同地區分15-160元/平方米不等),全部列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主要用於土地整理復墾、宜農未利用地開發、基本農田建設及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土地開發。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計提比例為土地出讓收益(土地出讓收入減去有關成本性支出,下同)10%,專項用於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並重點向糧食主產區傾斜。教育資金計提比例為土地出讓收益的10%,全部由地方使用,重點用於農村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學校的校舍建設和維修改造、教學設備購置等項目支出。各地區在保障農村基礎教育發展需要的前提下,計提的教育資金仍有富餘的,可以將教育資金用於城市基礎教育相關開支。新增費計提方式為新增建設用地面積乘以徵收標準(共15檔,根據不同地區分為10-140元/平方米不等),中央和地方實行3:7分成,專項用於土地整治支出及其他相關支出。2019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支出近4000億元,約佔當年土地出讓收益的26%。

資料圖片

關於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支出比例政策研究情況,財政部表示,按照中央部署,有關部門正在開展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進一步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相關政策研究。下一步,財政部將積極配合有關方面做好此項工作,支持更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寇拴民

相關焦點

  • 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 集中支持鄉村振興重點任務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於「三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拓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資金來源,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
  • 國家發布土地出讓金收入優先支持鄉村振興?賣地的錢要怎麼花?
    來源:江瀚視野9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此次政策對於土地出讓金收入的支農導向進行了明確,體現了對鄉村振興和農村發展的支持,也對土地出讓金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此,我們請到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進行分析:1、提取比例此次政策最核心的內容實際上就是土地出讓金支農比例的提高。政策實際上給出了兩種比例的選項。
  • 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強農業發展項目監督管理的答覆
    2020-09-07 12:53:27 近日,科技部、農業農村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 2020-07-22 14:49:1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2020-06-15 11:33:20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管理的通... 2020-06-12 13:36:49 為推進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扶貧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業...
  • 財政部: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 同比下降5.3%_新聞...
    財政部網站截圖。中國網12月16日訊 據財政部網站15日消息,財政部發布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1.國內增值稅52051億元,同比下降10.2%。2.國內消費稅11726億元,同比下降5.4%。
  • 財政部:1-11月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 下降3.7%
    來源:新京報網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財政部今日發布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1.國內增值稅52051億元,同比下降10.2%。
  • 財政部: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 同比下降5.3%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財政部12月15日消息,財政部發布的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
  • 濮陽市市城區土地出讓收入創新高
    隨著11月24日2020-19號宗地經過104輪競價,在濮陽市自然資源網上交易系統以5.08億元(平均每畝421萬元)成功交易,濮陽市市城區火熱的土拍市場暫告一段落。今年以來,濮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全面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不斷加大土地供應力度,土地出讓價款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
  • 土地出讓金:新規出臺!一份重要文件:釋放重大利好!
    根據《關於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相關內容來看,國家明確提出將加大對鄉村方面的資金投入! 那麼到底什麼是土地出讓金?這個錢多嗎? 老道說:其實土地出讓金,主要是各地區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然後按照相關規定向受讓人收取土地出讓的金!
  • ...運營公司收到3.32億元南部新城首期土地一級開發項目土地出讓價款
    格隆匯11月27日丨廣東明珠(600382.SH)公布,根據興寧市自然資源局於2020年9月30日發布的《興寧市自然資源局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成交公示》,地塊編號為PM-B20118和PM-B20120兩宗土地已出讓。
  • 「國家帳本」在手,看看咱的錢要花哪兒,咋去花?
    如何看待3%的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營改增按下「快進鍵」能給老百姓帶來啥實惠?近日,2016年預算報告新鮮「出爐」,其中的五大看點不能錯過,一起來算一算這本國家帳吧,看看政府今年準備花多少錢?花到哪兒?2016年財政形勢更加嚴峻,財政收入穩定性和增長可持續性有所削弱的情況值得重視。這不僅表現在財政收入下降情況下,非稅收入波動性較大;還表現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持續下降,2016年為28248.6億元,較2015年又下降13.2%,已經連續2年下滑。這一數據在2014年為40385.86億元。
  •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070號建議的答覆
    按照中央決策部署,我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機械化和信息化,提升農村發展面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收入,截至2019年底,全國建成高標準農田7.2億畝,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新建改建「四好」農村路25.4萬公裡,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率分別達到100%、99.8%;累計改造農村戶廁2500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
  • 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於鄉村振興
    近日發布的《關於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集中支持鄉村振興重點任務作出了安排部署。這是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引導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的重大制度安排,是土地出讓收益城鄉分配格局的重大改革調整,是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取之於農,主要用之於農」要求的具體體現,必將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資金支撐。
  • 2020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持續向好、穩中有進態勢
    農業綠色發展紮實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5%,提前一年實現既定目標。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4600萬畝,超過年度目標600萬畝。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明顯增加,前三季度抽檢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穩定在較高水平。四是產業帶貧能力進一步增強,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 財政部:前11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3%
    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
  • 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方式,四種行為被認定為非法流轉
    #實行農村土地承包以來,伴隨著農業產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很多地區農村出現了不同方式、不同規模的土地流轉。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鼓勵下,農村土地流轉的規模不斷加大,流轉對象和利益關係也日趨多元化,土地流轉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農村常見的土地流轉方式。一、轉包: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轉給其他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轉包後,原土地承包關係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 土地資源審計問題清單(70條)及適用法規
    60.違規返還土地出讓收入第十條 任何地區、部門和單位都不得以「招商引資」、「舊城改造」、「國有企業改制」等各種名義減免土地出讓收入,實行「零地價」,甚至「負地價」,或者以土地換項目、先徵後返、補貼等形式變相減免土地出讓收入;也不得違反規定通過籤訂協議等方式,將應繳地方國庫的土地出讓收入,由國有土地使用權受讓人直接將徵地和拆遷補償費支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等
  •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平涼日報記者 魏麗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全區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速達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預計2020年底,全區一產增加值實現11.41億元,糧食總產量可達19.1萬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09元。這是篤行致遠的五年。
  • 馬雲說:「致富未來在農村」,那麼農村未來的致富人群是哪類人?
    他曾經說過,將來最好的賺錢機會是在農村。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村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機會。主要是因為在農村,沒有什麼規模化的生產,也沒有過多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只有靠著人工,每天辛苦的勞作,到最後收入還沒有去城裡打工來得多。因此,馬雲的預測遭到了很多質疑。但事實是,馬雲很久以前說過的話,至今仍在經受考驗。
  • 農業農村部就2020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舉行新聞發布會
    農業綠色發展紮實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5%,提前一年實現既定目標。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4600萬畝,超過年度目標600萬畝。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明顯增加,前三季度抽檢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穩定在較高水平。四是產業帶貧能力進一步增強,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62號) 財政部關於公布廢止和失效的財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 62 號  《財政部關於公布廢止和失效的財政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目錄(第十一批)的決定》已經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現將這864件廢止和失效的財政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目錄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