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7月23日往後,全國各地陸續進入高考放榜時間。俗話說得好,高考是「七分考,三分報」,在知曉高考成績後,眾考生和家長進入了志願選擇與填報的關鍵環節。小編注意到,這些年以來,財經專業類院校及各大高校的經濟學類專業成為了「香餑餑「,不但招生分數居高不下,並且在很大程度上網羅了各省高分段的學生。
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產業網際網路騰飛、舊動能轉換、硬核科技強勢崛起的大背景之下,我們不禁發問:學金融專業的性價比是否還一如從前?報考哪所大學,對於有志進入資本圈的學子,更有助於目標的實現?
選院校:瞄準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
小編在這篇文章裡給大家帶來2020年由新財富推出的首屆「資本圈校友勢力排行榜」榜單。這份榜單通過盤點各大高校畢業生在公募基金經理和證券公司分析師,A股上市公司董監高(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監事會主席、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保險、財務公司、私募基金、信託公司高管崗位中人員的數量,展現其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製作了新一屆的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榜單。
榜單解讀:從表格裡我們能夠看出什麼樣的信息?
(一)名校文憑是資本圈的入場券
資本圈校友勢力TOP50院校中,31所為985院校,44所為211院校,非211的江西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亦作為財經類強校上榜。
TOP50院校分布在全國20個省市,其中,北京因為擁有12所高校位列第一,其中有三所屬於前十院校,包括清華、北大、人大;擁有5所高校,上海位列第二,前五中佔2所,包括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湖北和江蘇也分別有4所高校入榜。
(二)後起之秀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4所大學新上榜,它們2019年排位均處於50-60名,主要原因在於公募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的增加。
(三)排位下降的,有這些學校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深圳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則跌出TOP50榜單。它們原處於40-50名區間,這次跌到50-60區間。深圳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在今年的榜單上,分別排位51和52。
在A股上市公司董監高中,長江商學院校友的數量也較多,但由於榜單不計算EMBA學歷,因此其並不在榜單上。
(四)前十院校:構成無明顯變化,但排位有變動
第一: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以580位校友數量,從2019年的第三名一躍成為第一,這主要緣於公募基金經理和A股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較多,特別是清華在董事長校友數量上佔據優勢。
第二:北京大學
北大與清華不分伯仲,資本圈校友勢力大致相當。北大在券商分析師和保險、信託、私募、財務公司的高管校友人數上略佔優勢。這兩所大學匯聚了中國最頂尖的師資和生源,在資本圈內的地位也舉足輕重。
第三:復旦大學
位於上海的復旦和上海財經大學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復旦被稱為分析師的「搖籃」,基金經理的校友數量也較多。上海財經大學作為老牌財經名校,畢業生去往銀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證券(金融)公司的比例均較高。
關於人大:
人大的經濟、金融學科背景深厚,其校友在商業銀行、證券、基金及金融監管部門的高管中,佔據一定比例。在上市公司董監高中,人大校友的數量也僅次於清華和北大。
與前五院校相比,上海交大的排位有所下降。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不佔據優勢。
另外,中國科學院的排名從2019年的35名上升至15名,升幅較大,這主要緣於公募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的增加。
總體來看,這份榜單的排名格局變動不大,顯示出名校畢業生質量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