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到極致,高敏感人群的升級版——「共感」人格特質的3大特點

2020-12-26 漫畫心理學

我們都聽過高敏感人群,但你聽過「共感人」嗎?

精神科醫生茱蒂絲·歐洛芙是一名資深的高敏感星人,在她從事科研的過程中,她常常會感到,高敏感星球似乎也並非自己的第一故鄉,因為她有一些遠超過高敏感特質的「超能力」。

她提出了一個區別於高敏感特質的概念——共感特質

什麼是「共感」

共感與高敏感有著很多類似的特點,比如對刺激敏感、喜歡獨處、容易疲憊等。

事實上,共感人與高敏感人的確有很多的交集,有一些人他們既有高敏感特質,又有共感特質。

那麼共感和高敏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高敏感人群往往具備極強的觀察能力,他們對於細節非常敏銳,因此,也能夠獲得更多別人留意不到的信息。

共感人群往往可以直接跳過觀察的環節,因為他們具備超強的感受力,對於周圍的人事物極度容易感同身受。

你正在上班,旁邊坐了一個已經連續加班一個多星期的同事,雖然他什麼話也沒說,可是你也莫名的感受到一種疲憊感。直到午休吃飯時間,聊天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你的疲憊,是來自於他!

也就是說,共感人具備的不僅僅是同理心,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別人的感受,他們一律照單全收,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因此比起高敏感星人,共感星人的「心累」程度直接翻倍。

共感特質的3大特點

共感並不是一種心理疾病。雖然感同身受的能力的確會給共感星人帶來超多困擾,與高敏感特質一樣,共感特質也是一種正常的人格特質。

心理學家之所以會越來越深入對於性格的細分,是源自於每個人自我了解的一種需要,而不是將性格作出好壞的區分。

因此,即使你滿足了共感特質的特點,也不一定代表著有一些人格上的缺陷。

了解自己可以讓我們能夠對於自己的行為與情緒有更好的知覺,從而避免生活上的錯誤決策。

1.感受力強,是共感星人的首要特徵。

可能別人什麼都沒說,什麼都沒做,只要TA和自己進入了一個相同的空間,共感星人就能感受到對方帶來的氣場。

即使彼此只是擦肩而過,共感星人也總是能夠隱隱約約的感受到些什麼。

因此,他們的直覺能力往往也特別強,有時候可能還會讓人感覺TA是不是具有讀心術之類的超能力。

但對於共感人自己來說,這種能力常常會讓自己感覺到非常非常的累。

因為無論是好的感受,還是負面的感受,TA都沒有辦法有選擇性的接受,因此,一個糟糕負面的環境,往往也會讓TA更加難以忍受。

無論是高敏感人群還是共感人群,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生活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這不是他們適應性差,而是由他們的個性特質決定的。

2.感同身受能力特別強。

共感星人可能不需要別人有任何表達,就能夠產生與別人相同的感受。

因此,他們所產生的情緒負荷往往也特別重。

他們往往不敢看情緒濃度過強的電影,比如一些傷感、致鬱、恐怖的情節常常會讓他們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事實上,共感型人格在表演上有一定的優勢。

因為他們很能夠進入到一個故事中,體會到角色的情緒與情感,從而也能表現得更加打動人心。

有很一些知名的演員也表示過自己有出不了戲的經歷,這很有可能也是共感特質的一種表現。

3.極度敏感。

共感人群很像是高敏感人群的升級版。

高敏感特質在他們身上的表現也很強烈。

他們的感知能力是優先於觀察能力的,但同時,他們也一樣對於細節、刺激非常敏銳。

據調查,有20%的人群屬於高敏感人群,而高敏感人群中,也有一部分屬於共感人群。

如果你同時具備了以上3個特徵,那麼很有可能你就是一個強烈共感的人。

但現代的心理學對於性格的分類,都僅僅只代表著一種趨勢,也就是說,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有那麼一點點共感的特質。

量子力學中的能量說,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共感星人身上所具備的這種「讀心術」能力。

每一種情緒都會在周圍的環境中釋放出能量,而如果你很擅長感受這種能量,那你就是一個「共感星人」。

相關焦點

  • 高敏感型人格
    1.從輸入反應判斷孩子是不是「高敏感族」2.高敏感族腦區共情部分明顯比旁人活躍 二、「高度敏感」可以視為新的人格分類1.大五人格: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宜人性和盡責性2.關於人格,遺傳因素比環境和教養的影響更大 三、心理測評解析結語 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高度敏感型人格的優缺點,你屬於高敏感人群嗎?丨高敏感人群測試
    因為相比於敏感型,高度復原力型會更擅長於勇敢地抓住機會,並對自己充滿信心。高敏感型人格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只是一直以來它以其他形式存在於人們的認知中,比如所謂的內向型人格。除了內向型,高度敏感性特質也曾被描述為抑制性、焦慮、害羞等,但是這些詞語只是描繪了高度敏感型人在不舒適或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中的狀態。它們忽略的一點是:雖然高度敏感型人可能經歷更多麻煩和挑戰,但當周圍的環境和諧舒適時,他們也能獲得極致的快樂體驗。
  • 高敏感人群測試,你是高敏感型人格的一員嗎?丨艾森克人格測試
    這種接受刺激程度的差異意味著具備高度敏感人格者能觀察到的刺激程度的等級,別人無法注意到。      我,小之,今年30,      典型的高敏感型人格;      我的女兒,      小舒,2周歲的高需求高敏感寶寶;      在面對孩子這件事上,      我很清楚自己的負面情緒多於正面,      因為我自身就是一個容易受環境影響的人,      也會因為事情的變化而設想出多種可能
  •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2.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3. 高敏感型人格如何揚長避短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 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 「心」科普|你是「高敏感特質」嗎?
    …如果你符合以上多點,或許你就是HSP,高敏感人群了。什麼是「高敏感人群?」首先,你大可不必擔心。「高敏感特質(HSP)」不是一種疾病或是症狀,而是一種比較穩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徵,在學術界也稱為「感覺加工敏感」。
  • 常被人說太敏感,「想太多,玻璃心」?高敏感度人群指南
    就個人來說,我本身是INFJ,感覺和HSP有部分共同點,《高敏感》這個概念有助於這類人群認識自己,或者讓周圍的人了解並逐漸理解這種特質,希望能幫助大家在進行自我認知和探索時多一條思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接受自己,和自己的高度敏感、脆弱靈魂和諧相處。每個人對敏感的定義都是主觀的,這裡指的是相較於其他人而言。
  • 8個跡象表明你是「高敏感型人格」
    蘇珊·凱恩的著作《Quiet》引導公眾關注那些對獨處和安靜有高需求的內向人群。 這個群體在世界人口中佔比高達1/3,而內向的人中有70%是高敏感者(HSP),這兩者之間存在著無法忽略的共性。隨著人們對內向者性格特點和行為傾向的了解,敏感這一特質被越來越多地討論和關注。
  • 是你太敏感了?敏感的人都有哪些特質
    好像敏感是一個缺陷,是一個錯誤,這些都是對敏感的誤解。在心理學上,敏感跟任何一種人格特質一樣,都得用兩分法去看待,並不存在絕對的好壞!關鍵是在於你怎麼發揮天賦,揚長避短,讓它成為一種優勢。當然了,在此之前,你必須了解自己是不是一個敏感的人。一般來說,敏感的人有四大特點,這四個特點既是優勢也埋藏著憂患。
  • 自卑,是我太敏感了嗎?丨四個方面暗示你可能是高敏感型人格
    如此敏感通常不是一件大好事,儘管他們會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由於人格特質實在是太難改變了,所以他們面對同樣的刺激時,會比普通人反應更大,這也是導致他們經常會收到「玻璃心」這一評價的原因。
  • 你這人就是太敏感了——心理學:「高敏感星人」的5個特點
    敏感,是一個很微妙的特質。有時候,它是一個優點,意味著一個人能夠更敏銳的留意到別人沒注意到的細節。有時候,它是一個缺點,代表著一種過度思考的傾向。事實上,高度敏感,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質。心理學家榮格也是一個典型的高敏感類型的人,這與同屬於精神分析學派的弗洛伊德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你是一個敏感的人嗎?你是否屬於特別的「高敏感星人」?來看看以下這五個特點,你具備了幾個吧。
  • 《高敏感型人格》上
    在微信閱讀裡無意間看到《高敏感是種天賦》,高敏感型人格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只是一直以來它以其他形式存在於人們的認知中,比如所謂的內向型人格。美國心理醫生兼研究員伊萊恩·艾倫(Elaine Aron)首次引入了「高度敏感型人格」這一概念,並給出了它的定義。事實上,以前的她也堅信高度敏感性特質等同於內向型,直到她發現30%的高度敏感型人,在社交活動中居然是活躍分子而重新審視這個定義。
  • 高度敏感的人格特質 · 它也許是你最佳的內在驅動力
    所以類似於派對、喝酒等這樣的活動從來都無法與F聯繫到一起。當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F確實也不想去。多年後,F了解到他是一個具備高度敏感性人格的人(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擁有這種特質的人對喧譁的環境,明亮的燈光和他人的情緒都很敏感。然而,心理學上存在這樣一個術語,並不代表它一定就是個「問題」。
  • 為什麼有些人比大多數人更敏感?|測試: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研究發現,高敏感的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1.對細節的感知力強高敏感人群最突出的特點是對於所能感知到的生活細節的異於常人的高度敏感(Borchard, 2010;Bernstein,2015;Davernport, 2016),他們通常能夠察覺到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細節。
  • 28歲,月薪3500:當心你的高敏感特質,讓你成為職場「高危人群」
    高敏感特質的代表人物有:在婚姻中陷入絕境的顧城、一生在情路上顛沛流離的張愛玲、演繹了多段驚世駭俗戀情的丁玲...... 如果你仔細分析下這些人的經歷不難發現,他們獲得的快樂和遭遇的痛苦一樣強烈,而這種強烈恰恰是他們最顯著的特點:他們的感受和遭遇都具備較高的強度。
  • 10種高敏感人群才懂的痛,每五人就有一個是高敏感人群!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聊一聊高敏感人群這個話題。根據研究顯示高敏感人群的體質在人群中佔大約百分之二十,那麼您是不是這百分之二十的天選之子呢?S代表他們可以感知到事物的細微之處,就連別人的微表情都逃不過他們的觀察。很多人在第一次知道自己是高敏感人群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巨大的陷阱感,平時他們周圍的人都不理解他們的敏感,他們經常違背自己的特性去迎合外界、敏感和退縮,他們經常誤認為自己軟弱,不斷進行內耗和自我攻擊。
  • 總是敏感想太多,怎麼辦? |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甚至當一個人長期處在高敏感的狀態下,他的身體會逐漸變得佝僂,緊繃,進而引發一些生理性的疾病。我們都以為內向型的人,才是敏感人格,但事實上:敏感人群中有30%的人是外向型人格的人,他們平日裡看起來陽光開朗,很好相處,
  • 總是感覺很受傷,你是高敏感人群嗎?
    如果你符合以上幾條,生活中總是感覺很受傷,那麼,你可能就是人類的「特殊物種」,他們統稱為「高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這一概念在1997年才被心理學家提出。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其他心理學概念,「高敏感」不是一種病症,而只是一種特定的行為方式,一種正常的人格表現,與生俱來,不需要治療,只能改善。「高敏感人群」就是對一些、哪怕特別細微的刺激,也會有感覺,而且非常容易引發自己的聯想,從而總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陷入疲憊。
  • 高敏感其實是一種天賦
    如果以上均符合,那麼你也許就屬於高敏感人群(HSP)了。高敏感是一種氣質或人格特質,通俗來講,HSP是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特別發達的人,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敏感性較強,相對於沒有高敏感特質的人,HSP能夠對物理、社會和情感刺激進行更深層次的認知加工。
  • 沒事想太多的人,往往人品更好|心理學淺析:高敏感人群
    假如以上情景,你中了一條,那麼你很有可能是具備高敏感特點的人。心理學家Elaine Aron在1997年,提出了高敏感人群的概念(Highly sensitive person),至此高敏感人群正式登上了心理學的舞臺。
  • 5個跡象表明你是「高敏感人群」!
    但是內心高度敏感就一定是壞事嗎?未必吧,這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如果確定自己真的是這類人,大可不必自卑或逃避。看完小K推薦的書籍,你會覺得高敏感是上帝賦予的禮物。丹麥心理治療室,伊爾斯桑德寫了一本書《高敏感是種天賦》,拯救的就是有著「高敏感」人格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