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先來認識一下腎病症候群:腎病症候群(NS)是對具有相同臨床症狀上面的一個表述,即我們俗稱的「三高一低」,大量的蛋白尿、嚴重的水腫、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
1、蛋白質的大量丟失:
由於大量的蛋白尿從而丟失過多,蛋白質是腎病症候群臨床症狀的主要根源。主要的表現是在生化單上面,則是血漿白蛋白的降低;主要表現是在體格上面,則會出現水腫。
白蛋白是評價我們人體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白蛋白偏低就可能會預示著病人存在著營養不良;同時白蛋白也是是血漿之中非常重要的轉運蛋白,丟失過多的話則會導致水腫、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及代謝性鹼中毒等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同樣,轉鐵蛋白、維生素D結合成蛋白等其它蛋白質的丟失,不僅僅會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骨礦物質代謝的紊亂,甚至還會導致自身機體免疫能力的低下、非常容易發生感染等。
2、高脂血症:高脂血症預示著我們自身機體脂代謝的紊亂,從而進一步的加重身體腎臟的負擔,降低自身機體的免疫能力,同時甚至還會帶來一系列腦血管的問題。
腎病症候群患者經常會出現營養不良,各種營養素缺乏等相關的情況。因此,合理的營養對腎病症候群就非常重要了,而避免錯誤的飲食更是重中之重!
腎病症候群患者合理的飲食,有助於相關病情的恢復。那麼,腎病患者在飲食上面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限鹽:腎病需要的是低鹽類的飲食,水腫更加需要控制食鹽的攝入,嚴重的水腫甚至還需要採用無鹽飲食或者是低鈉類的飲食。當然對於無水腫、病情比較穩定的患者而言,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要小於4g;
對於水腫或者是伴隨有高血壓的患者而言,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要超過3g;對於高度的水腫患者而言,每日食鹽量最好是可以限制在1克以下或者是忌鹽。
2、限制蛋白質:腎病患者對於蛋白質需要擇優而量少,動物蛋白質>植物蛋白質>蔬菜和水果。所以應該主要以優質蛋白質,比如:奶蛋、瘦肉、魚蝦等,從而來減輕身體腎臟的負擔。
3、飲水需要謹慎:腎病患者排水的功能一旦出現問題,經常會出現浮腫的症狀,所以不可以大量的飲水。如果當患者口乾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可以少量的飲用玉米須水、冬瓜湯等以利水消腫。沒有明顯水腫的患者可以正常的飲水。
4、合理的攝入脂肪:採取低脂類的飲食,少吃動物內臟、肥肉、海鮮以及動物油等高脂高膽固醇類的食物,更是要避免糕點等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當然存在脂質代謝紊亂情況的時候,需要控制脂肪的攝入。
這個時候不適合的高脂類食物有花生、核桃、杏仁、芝麻等堅果類以及臘腸、肥肉、五花肉等葷油類。急性的發病期,必要的時候烹調油也需要相應地有所減少。
5、限制磷的攝入:晚期腎病患者經常會出現血磷的升高、鈣磷比例的失調,所以應該避免吃含磷比較豐富的食物,比如:酵母類、硬果類、海產類、動物內臟、啤酒以及碳酸飲料等。
6、高膽固醇食物:注意一些內臟類,比如:豬肝、豬肺、豬腰、鴨肝、蛋類、鳳尾魚、蝦皮以及蟹黃等。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雖然雞蛋等蛋類膽固醇的含量相對比較的高,但是營養素則比較的全面,營養價值也比較的高,還是推薦每日吃一個整雞蛋。
7、辛辣刺激類的食物:腎病症候群患者經常會伴有胃腸道黏膜水腫以及腹水,影響身體的消化吸收,宜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辣椒、花椒、大蒜、芥末以及各種酒類等則不宜進行選擇。
8、其他:如果腎病症候群存在高血鉀的情況,則需要忌食含鉀類比較搞的食物,比如:水果、果汁、葉類的蔬菜(在食用之前可以過水焯去多餘的鉀)等;而尿酸高者則需要限制嘌呤的攝入,比如:動物肝腦、啤酒、各類的肉湯以及菌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