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心賞味手把手做泉州蘿蔔飯

2021-02-17 味全食品

【來自特邀美食達人陳晃瓜的分享】

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的播出,泉州蘿蔔飯開始被身邊的朋友們知悉。

作為泉州的土著居民,我對蘿蔔飯也有著不一樣的情感記憶。事實上,泉州人的蘿蔔飯在更傳統的意義上並非白蘿蔔飯而是紅蘿蔔飯,我們又喜歡用濃重的地瓜腔親切的稱呼它「紅菜飯」。

記憶裡老媽會挑長得參差不齊的紅蘿蔔,去皮切長方形片狀,五花肉切薄片,先熬出豬油成為發硬的油渣片,下泡發切絲的香菇,還會根據喜好放乾貝、海蠣幹、蝦皮一類提鮮之物,快炒,下紅蘿蔔片,大火炒至油發紅。一邊先泡好米飯,多用南方常有的長粒米,加少許鹽和香油先浸透,放入高壓鍋或電飯煲裡,加比平常煮飯稍少量的水。待那邊配料過油調味完成倒入鍋中,鋪於米飯之上,按下開關,交給時間。待飯熟開鍋,拿木飯勺來回攪拌,避開紅蘿蔔不將它打的過碎,盛了飯埋頭猛吃,一口氣吃三碗不回頭。

紅蘿蔔帶鞣酸的特殊氣味,香菇鮮香,海鮮類乾貨夾裹著鹹濕的海腥味縈繞於唇口之間。要是我外婆做,她還會把紅蔥頭切碎,燒出一碗蔥油,一勺子油帶發脆的蔥頭澆到飯上,頓時有種踩到蔥香炸彈的爆裂感,香氣從七竅溢出,能做的就是一邊埋頭大口吃飯一邊對外婆說:好次好次好次好好次,阿嬤我還要次!豪岬哦!

【做法】

配料:白蘿蔔滾刀切

米事先浸透香油、鹽

取海鮮乾貨,乾貝、蝦皮、海蠣乾等

香菇(新鮮香菇、香菇幹皆可)

豬肉(瘦肉帶肥肉)


調料:鹽、醬油、料酒、胡椒粉

做法:

1、炒香豬油

2、挑出油渣,下蔥姜蒜末,後大火炒香豬肉

3、依此倒入蘿蔔、香菇、乾貝、蝦皮

4、加入料酒、鹽、醬油

5、浸過油、鹽的米倒入電飯鍋中,倒水煮米,因鹹飯不易煮得過爛水的量應少於正常煮米飯的量。

6、把過油炒香的蘿蔔、海鮮幹、香菇鋪於生米飯上。

7、按下電飯煲開關,待到米飯熟透用鏟攪拌盛出。

8、剩餘豬油加入蔥頭熬出蔥油,撒於蘿蔔飯之上,加上芫荽,遂成。

同樣的做飯也可沿襲至蘿蔔粥,簡單便捷,鮮香誘人。

點擊右上角「...」與小夥伴分享美食!

相關焦點

  • 泉州蘿蔔飯
    泉州蘿蔔飯,正是以其產地福建泉州而命名的。說起由來,在閩南一帶,每家每戶基本都會做蘿蔔飯,為什麼用大米配白蘿蔔呢?
  • (特色鹹飯)教你做正宗舌尖上的泉州蘿蔔飯
  • 泉州名小吃丨教你怎麼做潤餅、蘿蔔飯
    泉州晚報訊(本報記者 黃雅珊)18日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在央視開播,首集《腳步》中便有泉州兩樣美食——潤餅和蘿蔔飯,這可樂壞了泉州人,大伙兒奔走相告,網上更是一片熱炒。不過由於白蘿蔔會生水,放久了飯容易變潮,所以,現在很多人都用胡蘿蔔代替白蘿蔔。 由來 大米貴蘿蔔便宜 搭配一起填肚子 張猛祥是晉江深滬人,16年前,他到泉州市區府文廟旁經營起了一家專做各種深滬小吃的店。 說起蘿蔔飯,張猛祥說這是閩南人再熟悉不過的家常飯了。
  • 泉州鹹飯——蘿蔔飯、芥菜飯、包菜飯已稱霸鹹飯界
    泉州的蘿蔔飯在《舌尖上的中國》裡露了一把臉,算是為閩南鹹飯做了一個入門級別的普及。實際上在閩南地區,鹹飯的花樣遠不止此——包菜、芥菜、芥菜乾、排骨、南瓜、芋頭、馬鈴薯、四季豆、鮮筍等皆能入飯。  《舌尖上的中國》裡介紹的蘿蔔飯,算是鹹飯的典型代表之一。製作時,以五花肉煸出香油,再以紅衣蔥頭入油鍋裡煎炸。隨後加入蘿蔔塊、香菇、蝦米等,炒制後加水和大米燜煮。若逢蘿蔔剛上市的季節做這道鹹飯,新鮮蘿蔔汁水十足,做出來的鹹飯還帶有一股明顯的清甜味,很能叫齒牙為之傾倒。
  • 特色蘿蔔飯做法:一頓能吃八碗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的泉州蘿蔔飯,身為一位泉州出身的孩子,看後感覺是弱爆了啊!那個版本怎麼能算好吃呢?
  • 第一次嘗試——蘿蔔飯的做法
    眼下,正是蘿蔔大上市的季節,我第一次嘗試,做了一頓蘿蔔飯。在農村生長過的,七十年代以前的人,一定吃過南瓜飯,紅薯飯,蘿蔔飯。
  • 【靖江美食】蘿蔔飯
    不過,那時因為生活條件有限,大米比較稀缺,所以煮的蘿蔔飯多半為黃蘿蔔,大米沒幾粒,那種蘿蔔飯其實是為了省點糧食而已,味道並不可口。而現在的蘿蔔飯已今非昔比了,完全是人們在吃膩了雞鴨魚肉之後的一種健康膳食,屬於飲食調整之類。(網絡配圖)煮蘿蔔飯首先要挑選蘿蔔,無論是黃蘿蔔還是紅蘿蔔,都是屬於胡蘿蔔的一種。
  • 石獅旅遊必吃三道菜:蘿蔔飯、蔥蓉包和花生湯,是揮之不去的鄉味
    比如前不久鴨鴨剛去的石獅,雖然僅僅是泉州代管的縣級市,但它不僅擁有海絲文化的深厚底蘊,也有不遜於美食之都的饕餮美食。可以很接地氣,也可以很高大上。閩南坊間有句諺語」穿在石獅,食在綠島「,說的就是,在閩南,想穿好就去石獅,想吃好,那就必須去綠島嘍。創辦30年的綠島酒樓,已經成了閩南人口口相傳的美食博物館。那麼來了石獅旅遊,安排一餐綠島,是必不可少的。
  • 明日立冬,建議多吃蘿蔔,教大家做閩南特色蘿蔔飯,健康又美味
    明日立冬,建議多吃蘿蔔,教大家做閩南特色蘿蔔飯,健康又美味明天11月7號,迎來今年的立冬,代表著秋天已去,冬天來了。
  • 泉州古早味閩南二十道菜(上)
    1、閩南蘿蔔飯在《舌尖上的中國》裡,一道泉州蘿蔔飯勾起所有在外福建人的胃口
  • 對蘿蔔飯一見鍾情不可自拔
    蘿蔔飯!作為一個現實主義夢想型吃貨,這些東西想要在第一時間略微能嘗到一點點的是神馬!對!就是蘿蔔飯!哦我手邊的材料極其有限,所以除了蘿蔔和米飯是電視上一樣的東西其他全部都是自己YY出來的,但是還是吃得很開心!!!吃飯嘛,不就是為了開心!💡1.
  • 泉州地道家常菜的做法
    是時候給七大姑八大姨們露一手了~不知道大夥還記不記得舌尖第二季第一集的末尾,有道叫做蘿蔔飯的泉州傳統美味。所謂蘿蔔飯,就是用蘿蔔切粒後與大米煮成的飯。雲兒聽說當年這種吃法是為了節省糧食,而如今這種吃法卻變成了健康美味的膳食~
  • 除了「古早味」,泉州還有這些……
    視頻來源:海內外南音團體福建泉州「大會唱」:南音解鄉愁這些年,文化的種子在泉州遍地開花,這裡不僅唱出了傳統音樂「活化石」的南音,還寄出了「家書抵萬金」的僑批,飽含了遠渡異鄉的遊子對故土的深愛。早年間做法十分簡單,以手工料理食物為主,料好實在,像蘿蔔飯、石花膏、碗糕、肉粕等,都是早期的「古早味美食」。如今,這些「古早味」的傳統食物融入了南洋風味,遍布世界大街小巷。
  • 泉州這20道美食,全吃過的人才能稱得上「泉州通」!
    在《舌尖上的中國》裡,一道泉州蘿蔔飯勾起所有在外福建人的胃口,沙土蘿蔔、八分肥兩分瘦帶皮的肥肉,與香菇、海蠣、蝦幹同煮,濃濃的飯香,伴著蘿蔔清爽的口感
  • 福建泉州最全遊玩攻略,第一次入泉的小夥伴可以提前看看
    然而,這些城市如此受歡迎,越來越多的小眾旅遊愛好者並不喜歡,相反,一些小眾城市也隱藏著不少免費景點,比如泉州,該市大部分景點都對市民免費開放。這也是富有成本效益的。與蘇杭相比,泉州的自然風光少了很多,但如果與人文風光相比,那麼泉州也還不錯,非常適合小人物和文旅愛好者。
  • 將奶奶拿手菜全部畫在盤子上:「暖不了胃,暖暖心也是好的……」
    對於一個長期在外讀書的學子來說,有什麼比放假回家吃到長輩做的菜更值得期待的呢?近日,一桌特殊的「團圓飯」在網上火了,西南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大二學生陳瑞傑,因為在疫情期間,放假回家一個多月沒有見到自己的奶奶和爺爺了,她特別想念他們,於是萌生了將奶奶拿手菜全部畫在盤子上。「暖不了胃,暖暖心也是好的……」陳瑞傑說道。
  • 桃源鄉大櫻桃賞味攻略
    隨著夏意漸濃,目前正是品嘗大櫻桃的最佳嘗鮮季節桃源不同品種、不同風味大櫻桃等您來賞味!      一顆顆紅彤彤的大櫻桃掛滿了枝頭,點綴在翠綠繁盛的枝葉間,像一顆顆紅寶石,玲瓏剔透,惹人喜愛。入口清爽酸甜、汁水豐富,一顆入口,豐盈的果汁溢滿唇齒,酸甜適口,甜蜜的滋味瞬間填滿口腔,甜蜜了整個心情。夏日炎炎,怎一個暢快了得?
  • 打卡臨家閩南菜,紅磚瓦厝的格調,是不是能代表傳統的泉州味道?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臨家入駐泉州以來,以極大的風頭佔據著泉州美食的頭條,某平臺必吃榜高居第一的本土美味。而我想說的是,臨家確實充滿閩南味道,但憑藉著紅磚瓦厝的格調,是不是能代表傳統的泉州味道?暫且不說能不能代表泉州味道,衝其打出的閩南招牌,我作為一名本土吃貨,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去打卡,好像有點不像話,於是這個疫情即將遠去的初秋,相約三位好姐妹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