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合媽媽
孩子小的時候,大部分父母都會送孩子去學才藝,我也不例外,我家兒子小的時候,我給他報了一大堆興趣班,包括鋼琴、繪畫、圍棋、語言表演……
可是,非常遺憾的是,沒有一項長久地堅持了下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也是非常地無知與盲目,在教育孩子上犯了嬌慣縱容、原則性不夠的錯誤。
我的意思倒不是說,一定要讓孩子在某個興趣愛好上有所成就,而是我的這種從滿面開花到半途而廢的育兒方式,實在是不可取,非但讓孩子失去了從某個才藝中受益的成分,還對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比如,沒有培養好孩子堅持的品質,沒有幫助孩子積累更多的成功經驗等等。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才藝,細想下來,好處實在是太多了。回到我自己,雖然內心常常會有自責,卻不會自我否定,更多的是直面問題,就目前的情況下儘量努力,帶著孩子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這裡,我給媽媽們的建議是,如果孩子有某一方面的特長興趣愛好,一定要陪伴並幫助孩子堅持下去,這樣做,孩子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幾方面的益處,讓他受益一生。
第一大好處,也是我認為最大的好處:
讓孩子明白,只要勇於嘗試,堅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學習任何一門才藝,都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有些時候,孩子僅憑一時興趣,就吵著鬧著要學,可是真正開始學習之後,最初的那種新鮮刺激感,很快就會被枯燥、甚至艱難取代,孩子很可能就會想要放棄,不願意去吃那個苦。
面對這種情形,如果父母心疼孩子,順著孩子的心意,或者為了減少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而妥協,孩子就只能從中學會放棄,認定自己「我不行」。
如果父母鼓勵孩子堅持,再制定一些合理的規則約束孩子,幫助孩子走過這段最艱難的時期,他就會通過持續的努力或訓練,而真正習得那項才藝。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可以磨練孩子的意志,讓孩子明白,只要自己不怕吃苦、敢於嘗試,不輕易退縮或放棄,並且付出恆久的時間和努力,就一定能夠學會那些看似很難、無法攻克的難題,積累到許多關於成功的經驗。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更具競爭力。
第二大好處:
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在學習書本知識之餘,讓孩子接觸其他才藝的學習,可以拓展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體驗,增進孩子的探索欲,刺激孩子思維能力的多元發展。
比如,學習鋼琴可以訓練孩子的感知覺和協調能力,學習繪畫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學習球類運動可以提升孩子的敏銳度和判斷力等等。
第三大好處:
孩子會更加自信。
如果孩子擁有某項才藝特長,就可以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展現自我,既鍛鍊孩子的膽量、表現力,還可以贏得同學們的好感。
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可能不是十分好,如果沒有任何才藝,又不善於表現自我,在班級可能會成為「小透明」,沒有什麼存在感與價值感,這樣的孩子如果能夠從小培養一個才藝,那麼,孩子就可以憑藉此在學習以外的平臺嶄露頭角,從而樹立自信心。
如果孩子本身學習成績很好,又多才多藝,那麼,孩子的人格就會發展得更健全。
第四大好處:
讓孩子在情感上有寄託。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帶著孩子長久地學才藝,這個過程不僅考驗孩子的耐心,更考驗父母的耐力,日復一日的堅持中,在孩子生命中留下的,是深深烙入他們記憶的陪伴與支持,這份溫暖會呵護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長大成人,不光可以靠回憶取暖,還可以借才藝釋放,心情不好的時候,彈會兒琴、作會兒畫、打會兒球,都是非常健康的情感宣洩方式,孩子也可以從中學習思考人生,變得更深刻、睿智。
有一句話說得好,父母會老去、朋友會忙碌、愛人會不解,唯有興趣,才是孩子最長久忠貞的陪伴。
另外,假使孩子的工作不是很順心,但工作之外,緣於才藝,他還可以有一個圈子,一個可以讓他沉澱自我、得到認可、體現價值的東西。
第五大好處:
有利於孩子將來的職業發展。
無論從事什麼行業,有才藝的人都更受歡迎,在集體活動中能夠一顯身手,是很為自己吸金的,也更容易贏得領導和同事們的好感,或者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以藝會友,交到朋友也會更有品質。
如果一技之長能夠發展為終身事業,則更是幸事一件,也最為難得,既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又能解決生計問題,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退一步講,多一項才藝,人生就多了一種可能,即使不會成為事業,也是一種修身養性、提升氣質、錦上添花的存在。
您家孩子學才藝了嗎?您讓孩子學習才藝的初衷又是什麼呢?歡迎留言發表您的看法,我們一起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