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常見的四大症狀表現
一、腰椎間盤突出症
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二、腰椎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的主要病因與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有關,腰椎的骨質增生是因為中年以後,腰椎骨質增生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各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漸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間盤逐漸失去水份,椎間隙變窄,纖維環鬆弛向周邊膨出,椎體不穩,纖維環在椎體邊緣外發生撕裂,導致髓核之突出,將後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其下面產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質增生。也有人認為椎間盤退變萎縮後,椎體向前傾斜,椎體前緣在中線為前縱韌帶所阻,兩側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壓因素也是引起骨質增生的主要因素。
三、椎管狹窄
主要症狀是長期腰痛、腿痛、間歇性跛行。患者常訴為下腰及骶部痛,站立行走時重,坐位或側臥屈髖時輕。腿痛乃因腰骶部部神經根受壓所致,常累及兩側,較椎間盤突出者輕,咳嗽常不加重。馬尾神經性間歇性跛行,但安靜時無症狀,短距離行走僅出現腰痛無力及知覺消失,當安靜後(中立或蹲坐)則症狀又消失。體檢安靜時可無陽性發現,直腿抬高試驗多為陰性,但在相對狹窄伴有椎間盤膨出者,可為陽性(80%左右)。
四、腰椎滑脫(腰椎峽部崩裂)
腰椎峽部係指上、下關節突之間的狹窄部分,此處骨質結構相對薄弱。正常腰椎有生理前凸,骶椎呈生理後凸,腰、骶椎交界處成為轉折點。上方腰椎向前傾斜,下方的骶骨則向後傾斜,因此,腰骶椎的負重力自然形成向前的分力,使腰5有向前滑移的傾向。正常情況下,腰5下關節突和周圍關節囊、韌帶的力量可限制此滑移傾向,從而使腰5峽部處於兩種力量的交點,因此峽部容易發生崩裂,這也是腰5峽部崩裂最多的理由。
腰椎病應該怎麼預防?
1、挺直腰板
日常生活裡人們有很多習慣動作往往被人忽視,但極易引起腰損傷,或誘發腰椎間盤突出復發,應及時注意。辦公或學習時儘量挺直腰板,避免彎腰時間過長而引起或加重腰部肌肉緊張度,增加腰痛機會。
腰是人體的中點,腰骶關節又是人體承受身體重力的重要關節之一,關節的活動,都有肌肉的參與,這裡的肌肉就會發生疲勞和損傷。長期保持坐姿者、體力勞動者、長期站立者、反覆從事彎腰活工作者均容易使腰部肌肉長時間過度緊張,在日積月累下,會產生肌肉性的勞損或坐姿不正確則會使腰部生理性的彎曲改變,使腰部肌肉形成損傷性的炎症,引起腰疼。
2、改善姿勢,勞逸結合
注意自我調節,避免長期做反覆固定動作,避免脊柱過載,以免促使和加速退變。某些需要長時間彎腰或長期伏案工作的人,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較一般站立時增大一倍以上,腰背痛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會相應提高。可以通過不斷調整坐椅和桌面的高度來改變坐姿,使疲勞的肌肉得以恢復。
3、加強脊柱鍛鍊
運動同樣對骨骼肌肉有良好的作用,如肌肉附著處的骨突增大,骨密度增高,肌肉力量增強。運動改善了骨、關節、韌帶的血液循環,增加了代謝過程,使骨骼的有機成分增加,無機成分減少,使骨的強度、韌性增加,延緩骨質的退行性變。強有力的背部肌肉 ,可防止腰背部軟組織損傷 ,腹肌和肋間肌鍛鍊,可增加腹內壓和胸內壓,有助於減輕腰椎負荷。
4、飲食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的飲食應多食含有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等食物,能達到增強腰椎骨骼的強度、提高肌肉的力量,從而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緩解。鈣不僅是骨的主要成分,還具有精神安定的作用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含維生素B多的食物有粗米、精米、大豆、花生等。蛋白質是形成肌肉、韌帶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質多的食物有豬肉、雞肉、牛肉、肝臟、魚類、雞蛋、豆類及其豆製品等。
維生素E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緊張的作用,同樣能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的症狀。日常生活中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鱔魚、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
維生素C能增強腰椎椎間盤的纖維環的強度,多食維生素C也能達到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效果。維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有紅薯、馬鈴薯、油菜花、青椒、捲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檸檬、橘子等。
腰椎病如何中醫治療?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結構互相聯繫、互相影響,其功能互相協調、彼此為用。在患病時,體內的各個部分亦互相影響,甚至「牽一髮而動全身」。
中醫治療腰椎病,並非單純著眼於局部的治療,還有機地聯繫臟腑、經絡、氣血等整體進行辨證施治,並將肝、脾、腎等內臟功能與筋骨、肌肉、關節功能有機結合。同時中醫藥治療具有安全、方便、效驗,無手術的風險和昂貴等特點,很受歡迎。
中醫通過辨證施治,可通過中藥方劑、膏藥外貼、推拿按摩等,針對患者發病機制、病情輕重擬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機動靈活,療效可靠,在治療腰椎病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可寓防於治,集預防、治療和康復於一體。
膏藥治療原則為舒筋通絡、活血化瘀、理筋整復,是中醫臨床外治腰椎病較為有效的方法,通過膏藥的藥理作用來緩解患者頸肩肌群緊張與痙攣,幫助患者恢復腰椎正常活動,鬆懈神經。
吳氏膏藥制精選地道中藥材,用傳統工藝熬製而成,具有行滯去瘀、開竅透骨、舒筋活血、消腫化瘀、驅風散寒的功能。膏藥中刺激性強的藥物,強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可以調節肌體功能促進抗體形成,提高人體免疫力。藥物穿通皮膚及黏膜後,經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體循環,也可產生全身性藥物作用。操作簡單、取材方便、費用低廉、安全無痛苦,深受患者歡迎,常患頸、肩、腰、腿痛等慢性勞損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對膏藥更是情有獨鍾。膏藥使用安全,無毒副作用,也非常適合不便服藥者或不願服藥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