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錐間盤突出、腰椎滑脫、腰椎狹窄的症狀和中醫治療

2021-02-12 鹽城市亭湖區吳登清中醫診所

腰椎病常見的四大症狀表現

一、腰椎間盤突出症

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二、腰椎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的主要病因與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有關,腰椎的骨質增生是因為中年以後,腰椎骨質增生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各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漸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間盤逐漸失去水份,椎間隙變窄,纖維環鬆弛向周邊膨出,椎體不穩,纖維環在椎體邊緣外發生撕裂,導致髓核之突出,將後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其下面產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質增生。也有人認為椎間盤退變萎縮後,椎體向前傾斜,椎體前緣在中線為前縱韌帶所阻,兩側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壓因素也是引起骨質增生的主要因素。

三、椎管狹窄

主要症狀是長期腰痛、腿痛、間歇性跛行。患者常訴為下腰及骶部痛,站立行走時重,坐位或側臥屈髖時輕。腿痛乃因腰骶部部神經根受壓所致,常累及兩側,較椎間盤突出者輕,咳嗽常不加重。馬尾神經性間歇性跛行,但安靜時無症狀,短距離行走僅出現腰痛無力及知覺消失,當安靜後(中立或蹲坐)則症狀又消失。體檢安靜時可無陽性發現,直腿抬高試驗多為陰性,但在相對狹窄伴有椎間盤膨出者,可為陽性(80%左右)。

四、腰椎滑脫(腰椎峽部崩裂)

腰椎峽部係指上、下關節突之間的狹窄部分,此處骨質結構相對薄弱。正常腰椎有生理前凸,骶椎呈生理後凸,腰、骶椎交界處成為轉折點。上方腰椎向前傾斜,下方的骶骨則向後傾斜,因此,腰骶椎的負重力自然形成向前的分力,使腰5有向前滑移的傾向。正常情況下,腰5下關節突和周圍關節囊、韌帶的力量可限制此滑移傾向,從而使腰5峽部處於兩種力量的交點,因此峽部容易發生崩裂,這也是腰5峽部崩裂最多的理由。

腰椎病應該怎麼預防?

1、挺直腰板

日常生活裡人們有很多習慣動作往往被人忽視,但極易引起腰損傷,或誘發腰椎間盤突出復發,應及時注意。辦公或學習時儘量挺直腰板,避免彎腰時間過長而引起或加重腰部肌肉緊張度,增加腰痛機會。

腰是人體的中點,腰骶關節又是人體承受身體重力的重要關節之一,關節的活動,都有肌肉的參與,這裡的肌肉就會發生疲勞和損傷。長期保持坐姿者、體力勞動者、長期站立者、反覆從事彎腰活工作者均容易使腰部肌肉長時間過度緊張,在日積月累下,會產生肌肉性的勞損或坐姿不正確則會使腰部生理性的彎曲改變,使腰部肌肉形成損傷性的炎症,引起腰疼。

2、改善姿勢,勞逸結合

注意自我調節,避免長期做反覆固定動作,避免脊柱過載,以免促使和加速退變。某些需要長時間彎腰或長期伏案工作的人,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較一般站立時增大一倍以上,腰背痛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會相應提高。可以通過不斷調整坐椅和桌面的高度來改變坐姿,使疲勞的肌肉得以恢復。

3、加強脊柱鍛鍊

運動同樣對骨骼肌肉有良好的作用,如肌肉附著處的骨突增大,骨密度增高,肌肉力量增強。運動改善了骨、關節、韌帶的血液循環,增加了代謝過程,使骨骼的有機成分增加,無機成分減少,使骨的強度、韌性增加,延緩骨質的退行性變。強有力的背部肌肉 ,可防止腰背部軟組織損傷 ,腹肌和肋間肌鍛鍊,可增加腹內壓和胸內壓,有助於減輕腰椎負荷。

4、飲食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的飲食應多食含有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等食物,能達到增強腰椎骨骼的強度、提高肌肉的力量,從而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緩解。鈣不僅是骨的主要成分,還具有精神安定的作用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含維生素B多的食物有粗米、精米、大豆、花生等。蛋白質是形成肌肉、韌帶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質多的食物有豬肉、雞肉、牛肉、肝臟、魚類、雞蛋、豆類及其豆製品等。

維生素E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緊張的作用,同樣能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的症狀。日常生活中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鱔魚、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

維生素C能增強腰椎椎間盤的纖維環的強度,多食維生素C也能達到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效果。維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有紅薯、馬鈴薯、油菜花、青椒、捲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檸檬、橘子等。

腰椎病如何中醫治療?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結構互相聯繫、互相影響,其功能互相協調、彼此為用。在患病時,體內的各個部分亦互相影響,甚至「牽一髮而動全身」。

中醫治療腰椎病,並非單純著眼於局部的治療,還有機地聯繫臟腑、經絡、氣血等整體進行辨證施治,並將肝、脾、腎等內臟功能與筋骨、肌肉、關節功能有機結合。同時中醫藥治療具有安全、方便、效驗,無手術的風險和昂貴等特點,很受歡迎。

中醫通過辨證施治,可通過中藥方劑、膏藥外貼、推拿按摩等,針對患者發病機制、病情輕重擬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機動靈活,療效可靠,在治療腰椎病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可寓防於治,集預防、治療和康復於一體。

膏藥治療原則為舒筋通絡、活血化瘀、理筋整復,是中醫臨床外治腰椎病較為有效的方法,通過膏藥的藥理作用來緩解患者頸肩肌群緊張與痙攣,幫助患者恢復腰椎正常活動,鬆懈神經。

吳氏膏藥制精選地道中藥材,用傳統工藝熬製而成,具有行滯去瘀、開竅透骨、舒筋活血、消腫化瘀、驅風散寒的功能。膏藥中刺激性強的藥物,強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可以調節肌體功能促進抗體形成,提高人體免疫力。藥物穿通皮膚及黏膜後,經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體循環,也可產生全身性藥物作用。操作簡單、取材方便、費用低廉、安全無痛苦,深受患者歡迎,常患頸、肩、腰、腿痛等慢性勞損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對膏藥更是情有獨鍾。膏藥使用安全,無毒副作用,也非常適合不便服藥者或不願服藥者使用。

相關焦點

  • 腰椎滑脫伴椎管狹窄,該怎麼治療?
    那麼這種第5腰椎1度滑脫伴突出、椎管中度狹窄、黃韌帶肥厚並且雙腳麻木腰痛的人應該如何治療呢?第一,輕中度的椎管狹窄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法。如果腰椎滑脫間盤突出患者病情沒有很嚴重的話,一般不建議手術治療,可以先通過藥物保守治療,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儘量減少腰椎關節的過度活動,因為活動會摩擦關節,刺激腰椎間盤的突出於滑脫,所以要儘量避免腰椎間盤的活動,避免過度勞累,如果有疼痛的感覺,建議吃一些可以鎮痛以及營養神經藥。
  • 什麼是腰椎滑脫和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滑脫主要是由於先天發育、創傷或退變等因素導致的腰部椎體間骨性連接異常,發生一個椎體相對於另一個椎體向前或向後的部分或全部移位。      大多數腰椎滑脫是沒有症狀的,但由於腰椎滑脫打破了原本的脊柱序列,會導致腰椎管的狹窄,也可能壓迫周圍神經根等,從而引發一系列相關症狀表現,包括間歇性腰骶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間歇性跛行等,嚴重者還可能發生肌萎縮,二便失禁功能障礙,甚或不全性癱瘓。
  • 腰痛一定是椎間突出嗎?你知道「腰椎滑脫」嗎?
    間歇性跛行:若神經受壓或合併腰椎管狹窄則常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4.馬尾神經受牽拉或受壓迫症狀:滑脫嚴重時,馬尾神經受累可出現下肢乏力、鞍區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症狀。5.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後凸。滑脫較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軀幹縮短、走路時出現搖擺。6.觸診 滑脫上一個棘突前移,腰後部有臺階感,棘突壓痛。
  • 腰椎滑脫怎麼辦?
    所謂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指兩個椎體之間的椎間盤的突出病變;而腰椎滑脫,是指椎體本身的錯位。簡單來講,一個是軟骨墊的錯位,一個是骨頭的錯位。當然,這兩種病都可以壓迫神經根,導致腰、腿疼麻的症狀。由於先天性發育畸形、外傷骨折、慢性損傷等原因而使腰椎骨一側或兩側的椎弓根或峽部間骨質連續性中斷,稱為峽部不連或脊椎崩解。在峽部不連的基礎上,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使患椎連同以上腰椎向前滑移,引起的腰椎滑脫叫真性腰椎滑脫。如無峽部不連而由於其它原因所致的腰椎滑脫叫做假性腰椎滑脫。
  • 腰椎管狹窄.
    很多老年人一有腰腿疼,就懷疑自己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其實,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青年患者佔大多數,而老人多發的腰腿疼,很多是因為椎管狹窄症導致的。談起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也能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腰椎管狹窄是怎麼形成的,應該如何治療?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椎管狹窄的那點事兒。
  • 「腰椎滑脫」?不懂
    正常人的腰椎排列整齊,如果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其中一個腰椎的椎體相對於鄰近的下一個腰椎向前(較多)或向後(較少)滑移(前後錯位),就稱為腰椎滑脫。其中引起臨床症狀者稱為腰椎滑脫症。  腰椎滑脫的病因包括急性外傷又稱創傷性滑脫(較少)、 椎弓峽部裂(公眾號前期有過詳解);腰椎退行性病變;病理性滑脫;醫源性滑脫(比如手術引起腰椎不穩)。最多見的原因是隨年齡增加而發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脫,又稱假性滑脫;其次為由於腰椎峽部裂而導致的腰椎滑脫,又稱真性滑脫。
  • 腰L5-骶S1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走路困難該怎麼辦?
    ,比如「腰L5骶1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走路困難該怎麼辦?」,那麼到底「腰椎滑脫」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它和「腰椎間盤突出症」又有什麼關係,我們究竟該採取什麼樣的治療方法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一一解答。什麼是腰椎滑脫?為什麼會發生?腰椎滑脫其實就是我們腰部的兩個椎體發生了脫位,一般而言都是上方的椎體較下方的發生了前移。而對於患上腰椎滑脫的原因,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解釋,一個是先天因素,另一個是後天因素。
  • 「腰椎滑脫」和「腰椎間盤突出」有啥區別?
    「腰椎滑脫」和「腰椎間盤突出」有啥區別?很多人都聽說過腰椎滑脫這個名詞,但是很多人容易和間盤突出混淆。
  • 腰椎滑脫要做手術嗎?
    腰椎滑脫患者症狀主要表現為慢性腰痛和酸睏乏力。此外,滑脫時,如果神經根受牽拉,則可表現為下肢放射痛和麻木;如果神經受壓或合併腰椎管狹窄,則症狀可表現為間歇性跛行;馬尾神經受累時,則可出現下肢乏力、鞍區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症狀。患者症狀會在站立、彎腰時加重,臥床休息後減輕或消失。
  • 了解腰椎管狹窄
    談起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也能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腰椎管狹窄是怎麼形成的,應該如何治療?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椎管狹窄的那點事兒。2、後天因素導致的椎管狹窄:這個主要是因為脊柱的退化引發的:(1)間盤突出:當間盤突出時,突出的間盤會佔用管腔的位置,從而導致椎管狹窄。
  • 「腰椎滑脫」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究竟有什麼不同?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可在線預約很多人都聽說過腰椎滑脫這個名詞,但是很多人容易和腰椎間盤突出混淆。1、腰痛:大部分臥床休息後,症狀減輕或消失,但勞累、扭傷後,站立、彎腰時,症狀持續或加重。2、下肢疼痛、麻木:當滑脫的腰椎導致神經根受到牽拉時,腰椎滑脫患者出現下肢疼痛麻木症狀。
  • 新醫正骨:腰骶部疼痛的另一因素——腰椎滑脫
    主要是因各種過度的機械應力引起,誘因包括搬運重物、舉重、足球、體育訓練、外傷、磨損和撕裂。還有一種腰椎滑脫是退行性的,即由於腰椎各種結構老化而發生結構異常,通常發生於 50 歲以後,這種滑脫通常伴有腰椎管狹窄,多需要手術治療。腰椎滑脫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確,大量研究表明先天性發育缺陷和慢性勞損或應力性損傷是兩個可能的重要原因,一般認為以後者為主。
  • 腰椎管狹窄症中醫診治策略及經驗分享
    腰椎管狹窄症是指椎間盤突出、椎體滑脫、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肥厚等原因引起的椎管管腔、側隱窩及椎間孔狹窄,從而刺激、壓迫脊髓神經根、
  • 腰椎滑脫症綜述
    腰椎滑脫常見的部位是L4~L5及L5~S1,其中腰5腰椎滑脫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確,大量研究表明先天性發育缺陷和慢性勞損或應力性損傷是兩個腰椎峽部可因急性外傷,尤其是後伸性外傷產生急性骨折,多見於競技運動現場或強勞動搬運工。腰椎胎生時有椎體及椎弓骨化中心,每側椎弓有兩個骨化中心,其中一個發育為上關節突和椎弓根,另一個發育為下關節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
  • 了解腰椎管狹窄,只用1分鐘
    2、後天因素導致的椎管狹窄:這個主要是因為脊柱的退化引發的:(1)間盤突出:當間盤突出時,突出的間盤會佔用管腔的位置,從而導致椎管狹窄。這些增生的骨質佔用椎管或椎間孔的位置,從而出現椎管狹窄。(4)椎體滑脫:當椎體發生錯位滑脫時,因為上下椎管前後移位,使椎管進一步變窄。
  • 腰骶部疼痛的另一大殺手——腰椎滑脫
    先天性因素(出生時就有):腰椎在發育時有椎體及椎弓骨化中心,每側椎弓有兩個骨化中心,其中一個發育為上關節突和椎弓根,另外一個發育為下關節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如果兩者之間沒有癒合,則會導致先天性峽部崩裂不連,引起腰椎滑脫;另外也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發育異常而產生滑脫。
  • 腰椎椎管狹窄,你了解嗎?
    其實,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青年患者佔大多數,而老人多發的腰腿疼,很多是因為椎管狹窄症導致的。談起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也能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腰椎管狹窄是怎麼形成的,應該如何治療?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椎管狹窄的那點事兒。還是老習慣,我們在講病之前,先了解一下正常的結構。
  • 你了解: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椎管狹窄 ?
    腰部有一定的弧度,具有緩衝作用。腰曲過大時,關節突關節和腰椎相關肌肉會有過多的負擔。 左圖為正常;右圖為腰椎側移,壓迫神經而出現的腰椎滑脫。腰椎滑脫時,椎體之間呈現「非垂直疊加狀態」。 椎間盤變性和變形,腰椎滑脫,壓迫神經,出現麻痺和疼痛。
  • 下腰部反覆疼痛,也需要考慮腰椎滑脫!
    一提到腰疼,大家首先考慮的就是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但其實腰椎滑脫也是引起腰疼的一個重要原因。
  • 早讀 | 圖文精講:不可忽視的腰痛原因--腰椎滑脫!
    在骨傷科疾患中,腰痛是相當常見的症狀。很多人一提到腰痛就是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殊不知腰椎滑脫也是臨床上引起腰背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且纏綿難愈,影響生活質量。今天重點給大家分享相關的影像學診斷及治療,值得學習借鑑!